书城成功励志严己宽人
4614000000030

第30章 包拯清廉拒馈“不持一砚归”

包拯(999-1062年)北宋官吏,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进士。初因父母哀志,朝廷授官,坚辞不就,及双亲亡,方出任地方官。清廉,明断,颇有政绩。仁宗时旋升监察御史,主张选将练兵,加强边防,以御契丹。后任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又知江宁(今江苏南京)、开封等府。在朝时,数论斥数辜大臣,上书仁宗明听纳、辨朋党等,在地方则执法严峻,平冤狱、抑豪强,故贵戚宦官无不惮惧,民间称之为“包待制”,京城内传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后官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开封。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与包拯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溢“孝肃”,故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包拯)因在天长县(今安徽省天长县)明察善断,办案如神,政绩卓著,升任岭南端州(今广东省高要县)知州(一州的最高长官)。

端州,是“端砚”的产地。早在唐代,端砚即负盛名。它漆黑发亮,细润如玉,花纹美观,视之玲珑剔透,磨墨毫无音响,堪称世上珍品。当时,端砚与山东的鲁砚、安徽的歙砚、江西的龙德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与徽墨、湖笔、宣纸合称文房“四大金宝”。唐朝诗人李贺在《青花紫砚歌》诗中赞道: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北宋年间,朝廷规定每年都要向皇宫交纳一定数量的砚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赐公卿大臣。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讨好上峰,都要向民间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包拯到任后,翻阅前任文卷,发现上任知州额外征收端砚太多。

按朝廷进贡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块。可去年的登记中,写的都是“三十又六方”。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数倍!包拯十分惊讶,当即了解原知州的下属官员。官员们皆异口同声地说:“大人,你哪里知道,前知州为贿赂当朝权贵,才动得大手大脚啊!”

闻听此言,包拯诙谐地说:“对待权贵,恐只能小手小脚吧?”

于是他下令:按朝廷规定,进贡之端砚每年只做八块。

端砚不仅砚石好,琢砚工艺也极高明。有的富丽堂皇,有的纤巧玲珑,实为文房珍宝。一方上贡的精致端砚,甚费工时,夜以继日地琢磨,一个月才能制成一块,工本费不下金子百两,且质料很不易选。

一日,一个贵门亲临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砚,说道:“大人每日躬笔耕耘,急需上砚。现送得一方,呈与大人,以为万民造福。”包拯说:“我这多年皆用普通石砚,如此高贵的,当呈圣上所用,我用则糟蹋了。”说罢,他坚辞不受。

包拯常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后来,又有人来送端砚,他开着玩笑拒绝说:“如今我来到产端砚的端州,便收端砚;明日去产金的金岭,又收金子,我岂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盗吗?”

直到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当他即将离任时,当地精制一方好砚,赠给他作纪念,他也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因此,人们奔走相告,盛赞包拯为官清明。为此,后人还给他编了一段美丽的故事:那是包拯离开端州州之时,端州百姓将他送到船头,知道包拯没带一块端砚,便将一块最上等的端砚用黄皮包好,悄悄放进舱内,想包拯到了地方也就收下了。船儿行至羚羊峡口(今广东省肇庆县附近的西江上),忽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包拯眯眯着眼睛看看前方,担心船儿行驶下去凶多吉少,便下令停船。他暗自诧异:“我包拯在端州清淡如水,如何惹得天公这般动怒?”思索着,他在船舷转了转,除却风沙迎面而来,什么也没发现。等他烦闷着进入船舱,却瞥见厮角落有一黄色东西。打开布包一看,竟是一方精美端砚!他拿着端砚走出舱,手臂一挥,将砚掷于水中。风停了,浪静了。那落砚处渐渐涌起一座美丽的沙州,因系端砚所在,人们便管它叫“墨砚沙”。

当地人请了雕刻名匠,为“墨砚沙”铭联永念。那副对联是:

“星岩朗耀光山海,砚渚清风播今古。”联中的“星岩”,即举世闻名的肇庆七星岩;“砚渚”即墨砚沙。对联的大意是:七星岩上包拯题名,使山河生辉;砚渚上廉洁的清风,流古传今。

七星岩上包拯题名,这是历史事实。庆历二年(公元1043年),包拯的确到七星岩上浏览过,并在岩上刻下了他的名字。

名师点评:

正是由于包拯的正直无私,敢于坚持正义,坚持公道,坚持清廉,中国老百姓都称他为“包青天”,他的事迹,会永永远远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