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严己宽人
4614000000043

第43章 贤良苏轼勤政为民

大文豪苏轼爱民为民,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人称苏贤良。周纲《苏轼九章》这样写苏轼:“四十年,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凡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爱戴感念,世代相继。”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一生,仕途多舛,屡遭窜逐,历知数州,关心民众疾苦。

熙宁元章(1068)七月,宋神宗在位,授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熙丰变法。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乃命苏轼为开封府推官。

苏轼于朝无以为安,被迫请知杭州。

轼至杭,无意欣赏山水之美,而遣忧郁于山水之中。每有诉讼立即“据案剖决,落笔如风雨,纷争辨讼,谈笑而办,诉讼无滞留。”除夕之夜,若公事未完,积案未了,也不回家团聚。

自唐末五代以来,杭州水利失修,旱涝频仍。更为患者是蝗灾。

每当蝗虫自西飞来,声乱浙江之涛,上遮日月,下掩草木,其所过之地,一片荒芜。杭州人民在天灾人祸和繁重的赋役剥削下,“眼枯泪尽”,“卖牛纳税拆屋炊”,挣扎在死亡线上。苏轼“心则在民”,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减轻人民负担,组织人民捕蝗,发粮赈济饥民,组织人民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自杭州移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密州无杭之山水,亦少京师车马喧哗。这里“旱蝗相仍”,秋日未终,引领新谷,麦田未耕,狼顾相目。弄得“公私匮乏,民不堪命”。苏轼到任,力于公事。一方面悉力赈饥,盘量粟米得数百石,别储之,专心收养百姓无以养活的弃儿。另一方面,组织人民积极抗灾自救,同时在灾后积极发展生产,使“民有以为生”。密州素来盗贼盛行,郡县时有劫民财、掠民女者,深为民患。苏轼查出首恶者,斩以徇,密州稍安。

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改知徐州。翌年(1077年)八月,徐州地区猛降暴雨,昼夜不止。黄河决口,淹了四十五县,三十万顷良田一片汪洋。八月底,洪峰抵达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高出城内近一丈一尺,“涨不时泄,城将败”。站在城墙高处,唯有白水茫茫,令人心惊肉跳。城中富民,觉末日将来临带着金银财宝争出城避水。一时徐州鸡飞狗叫,人群东奔西闯,乱成一片。但苏轼镇静自若,动员抗洪。先下令将富人全部赶入城中,张榜通衢要道,告诫全民,只要苏轼在,水决不能败城,轼当与徐州共存亡,任何人应积极参加抗洪,不得惊扰逃避。徐州民心稍安。苏轼又屡屡策杖,亲至徐州军营,动员官兵:“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驻军争先恐后抗洪抢险。苏轼临危不乱,“庐于城上,过家不入”,指挥徐州军民日夜筑堤护堤,分头堵水。哪里最危险,苏轼就出现在哪里。终于云开雨霁,大水开始消退。徐州保住了,千千万万徐州人民生命财产保住了。徐州人民欢呼雀跃。苏轼亦为身免为鱼鳖而“旋呼歌舞为诙笑”。

为防洪水再至,苏轼调拨粮米,募集民夫,修筑堤防。在筑堤过程中,苏轼躬执奋锸,身先仆隶。不久堤成,苏轼建黄楼纪之。

元祐四年(1089年)第二次出知杭州。苏轼刚到杭州,就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冬春水涝,之后又遇大雨。到五年(1090年)

春,灾情越来越严重。苏轼决定把用来修葺官舍的钱,先买米赈济饥,又反复上疏,力陈杭州灾伤之势,奏请朝廷减轻本路赋税,免除积欠,发粟救灾。应苏轼之请,朝廷拨上贡米20万石赈饥,置饭舍以待饥者;设药局,置病坊以治病者。苏轼亲率医生分坊治病,得医而愈者千余人。元祐四五年间,杭之大灾皆以苏轼救灾得力,使饥者得食,病者得医,米价未能暴涨,人免流殍。

杭之多灾,实因水利不修,河道淤塞。苏轼在杭州率领百姓兴修水利。首先疏浚茅山、盐桥二河。杭州中贯运河,舟行市中。但长期以来,海潮每至,泥沙淤积,漕河失利,舟行困难,不得不三年一淘,为民大患。苏轼亲自视察杭之水系后,带领人民疏浚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水皆深八尺以上,以茅山一河专受江水,以盐桥河专受海潮。又筑堤闸,控制河水与潮水。自后潮不复入市,河道不淤,舟楫常行。其次,修筑苏堤。宋初以来,西湖不浚多淤,野草丛生。西湖一淤,便不能发挥蓄洪灌溉之用,后果不堪设想。

苏轼经过实地考察,提出了以西湖淤泥筑长堤的浚湖计划。乃筹措钱粮,募人力,率杭州人筑长堤,南北径三十里,以通行者。施工之日,轼每天至堤上巡视,吃住同于筑堤民夫。不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种菱于湖中。每至夏季,堤上绿柳成荫,湖中荷叶葱翠,莲花点点,望之如图画。杭州人民名之曰“苏公堤”。再者,浚治钱塘六井。“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朝宰相李泌引西湖水,凿井六口,之后,“民足于水”。白居易知杭州,又浚西湖入漕河,自河入田,灌溉良田数千顷,民以殷富。自唐中期以后,湖水横葑淤塞,六井废堙。苏轼初知杭州,与太守陈述古一起,组织人民整治六井,轼亲负锸执奋。不久,江浙大旱,杭州人赖六井以生。苏轼离杭12年,六井再度废堙枯涸,杭州人饮水非常不便,有八钱得水一斛者。轼再莅杭州,亲谒茅庐拜求前次参与治井现已年过70的老僧。苏轼采纳了老僧以瓦筒引水、筒外盛以石槽的建议,以瓦筒把六井引至千家万户。从此,“西湖井水,殆遍全城”。

六井遗址,今天还依稀可辨。

名师点评:

本篇说明了一心为公、为民办事的清官都是律己甚严之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的贪污腐化分子因为在落马后发出了自己的堕落源于“温水煮青蛙”的悔恨,这些人最初也曾一身正气,只因为一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让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地坠入贪腐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