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香味形竞奇斗芳的中国食苑中,有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古朴奇葩,这,就是植根于各地民间的传统风味小吃。
“小吃”一词见于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一书:“世俗例,以早晨小吃为点心。”但见诸文字记载的小吃品种,却可以上溯到距今三千年左右。
先秦古籍《周礼·天官》中的“羞笾之食,糗饵粉糍”,便都是粉、糕之类的小吃。这说明在周乃至商代,我国已具有品种多样的米、面小吃了。
汉代小吃,已初成体系。饮食市场“熟食遍列”“燔炙满案”,着名品种有:白切狗肉、煎鱼切肝、腌羊酱鸡、马奶子酒、烂煮羔羊、甜味豆浆、烧雁羹、甜瓠子等等,真是主副杂陈、应有尽有。
唐宋两代,随着经济繁荣、饮食业的发展,小吃品种更为琳琅满目,唐朝宰相段文昌编纂的《食经》中,就记有馄饨、粽子、汤中牢丸(元宵)、五色饼、佧食(饺子)等等。其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仅饼一品就有阿韩特饼、几当饼、饣是饣胡饼、赍字五色饼等花色,并已有“豆沙”之制的记载。至如韦巨源《食单》中记述的“七返糕”“金铃炙”“同心生结脯”“金银夹花平截”“火啖盏口饣追”等,则是工艺水平更高一级的主副小吃。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描写经营小吃的盛况时写道:“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糕、粥、血脏羹、羊血粉羹之类……有卖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者,以赶早市直至饭前方罢。”仅早点小吃就有如此繁多的品种。
金、元、明、清四朝,少数民族小吃与汉族小吃相互交融,在传统的中国小吃家族中,又增加了珍味逸品。如流行的回族小吃有“设克儿匹刺”
(蜜面为皮、胡桃肉为馅的面饼),“卷煎饼”(面皮卷白果馅的油炸食品),“糕麋”(煮烂羊头皮肉加米粉及蜜制成);女真族小吃有“柿糕”(粘米干柿同捣粉,蒸熟,人果仁做饼),“栗糕”(栗粉少加粘米粉,蜜水和,蒸熟)等;蒙古族小吃有“不朵”(蒙古粥食),罗撤(汤面),口涅(馍头)等。
在中华民族各个传统节日里,五花八门的小吃也都有各自的吉祥喜庆的寓意。例如,北方人年三十吃饺子,“更岁交子”为的是新年诸事交好运气,岭南的年宵煎堆又叫油糍,每到农历岁尾,家家主妇都精心制作,务使炸得松圆胀发,以示吉兆——圆满而生发,并以此作为春节互贺的馈礼。“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大家都有,这是多么质朴而和谐的美好愿望啊!南北皆食年糕”,寓有生活“年年升高”之意;煮面条馄饨,被称为“银线吊葫芦”,意味着聚财聚宝;合家吃元宵,象征年年团圆……所有这些,都是将美意寓在美食之中,使喜庆节日更加增添喜庆气氛,并激励人们更加奋发向上。
除了特色独具的应典应节小吃,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时令也均有自己的小吃群。中国小吃的这一特点,古代已有体现,今日愈加鲜明。明代刘若愚《酌中志》载,那时人们正月吃年糕、元宵、双羊肠、枣泥卷;二月吃黍面枣糕、煎饼;三月吃江米面凉饼;五月吃粽子;十月吃奶皮、酥糕;十一月吃羊肉包、扁食、馄饨;腊月吃灌肠、油渣……小吃的时令特点,自然与该品种小吃的起缘有关,而各种小吃在创制之初,也都维系于时令和当地人们的饮食尚好,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以北京为例,每当嫩柳吐绿的春天到来时,传统小吃艾窝窝、豌豆黄等即随之陆续出现于食市;时值溽暑蒸人的夏令,冷凝滑爽的杏仁豆腐、奶酪、漏鱼等,又纷纷应市为人们消暑解热;在收获的金秋季节,以新收子实炊成的江米藕、栗子糕、八宝莲子粥等,则又展现在人们面前;至于白雪皑皑的隆冬,那热腾腾的盆糕,滚烫喷香的羊肉杂面、白汤杂碎,又登盘入桌,为食者送暖驱寒。在山明水秀的杭州,一年四季的小吃又是另一番江南的情致:当新葱抽叶,嫩韭发芽的春季,韭芽肉丝春卷、葱包桧儿以及清明艾饺便应时上市;在骄阳似火、荷花飘香的夏令,清香淡雅、解渴消暑的西湖藕粥、冰糖莲子粥、八宝绿豆汤、地粟糕等登盏入盘;至若蟹肥菊黄、桂花吐芳的秋季,南湖蟹肉包子、西湖桂花藕粉以及重阳栗糕,又香飘街巷;而在岁寒年末,腊梅傲雪的冬天,又有酥羊大面、菜卤豆腐等香热小吃供人们食用驱寒。
中国小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结晶,它所具有的主副兼备营养合理、应时应节、食用方便、经济实惠、宜于贮存等优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既是吃的食物,又是一件件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