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王朝以后的又一个强大帝国。不仅如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唐王朝的一文化曾播及亚洲各地及欧洲、非洲部分地区,尤其对东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礼制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陵寝制度,上承秦汉陵寝制度,下启北宋,延及明清陵寝制度,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唐王朝从建国至灭亡;共有二十位皇帝,前十八位皇帝(从高祖李渊至僖宗李儇)均葬于关中的北山南麓,号称唐十八陵。唐代的两位末代皇带昭宗和哀帝分别葬于河南洛阳与山东菏泽。
二陕西关中的唐代十八个皇帝陵墓分布在渭河以北的乾县、礼泉、径阳、三原、富平和蒲城县、由西向东依次为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夫合葬的乾陵、禧宗李俱的靖陵、肃宗李亨的建陵、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宣宗李忱的贞陵、德宗季适的崇陵、敬宗李湛的庄陵、武宗季炎的端陵、高祖季渊的献陵、懿宗李崔的简陵、代宗李豫的元陵、文帝李昂的章陵、中宗李显的定陵之、顺宗李诵的丰陵、睿宗李旦的桥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和玄宗李隆基的泰陵。
关中唐十八陵中除献陵、庄陵、端陵和靖陵积土为冢外,其余均系依山为陵。积土为家的四座帝陵分布在北山山脉以南的渭北高原上;依山为陵的十四座帝陵分布在北山山脉之上。唐十八陵中西端的乾陵和东端的泰陵分别位于唐长安城(今西安)西北七十七公里和东北一百零八公里,以唐长安城为基点,西北连乾陵,东北接泰陵,形成了一个一百零二度的扇面形。“扇面”由南向北分成四阶,总的趋势是南低北高。第一阶,唐长安城,高程三百四十至四百米;第二阶,成阳原西汉诸陵,高程四百五十米左右;第三阶,渭北高原上积土为家的献陵、庄陵、端陵和靖陵,前三者高程五百米,后者高程八百米;第四阶,北山山脉上的十四座唐陵,高程七百至一千二百米。
唐陵背倚山原,面临径、渭,俯瞰京畿,地势形胜,充分体现了唐朝最高统治者们的雄浑气魄。
渭北唐陵陵区前后沿用近三百年,范围之广达数百里。唐朝统治者不可能开始就对整个陵区作出全面的规划安排,但是就每组帝陵而言,其具体位置的选定是经过反复研究的。如高祖李渊的献陵,位于三原县城东二十公里的徐木原上,献陵以东七点五公里有汉太上皇陵。李渊晚年当了太上皇,他想把自己的葬地选择在栎阳,因此献陵修建于汉太上皇陵西邻。献陵所在地高程高于汉太上皇陵五十米。唐代帝陵陵区比西汉帝陵陵区地势普遍要高,反映了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认为自己要高于前代帝王。有的皇帝的陵址甚至由本人亲自选定,如昭陵和泰陵就是由太宗和玄宗自己选定的。太宗认为昭陵所在的九螋山山势雄伟、孤耸迥绝;玄宗则认为泰陵所在的金粟山有卧龙栖凤之势。
从整个帝陵陵区来看,高祖献陵东西居中。帝陵分布上大多父子相邻,如太宗昭陵与高宗乾陵(其间的靖陵建陵为肃宗以后所营筑)、睿宗桥陵与玄宗泰陵(其间的景陵、光陵为宪宗以后所营筑)、宪宗景陵与穆宗光陵。也有兄弟相邻的,如敬宗庄陵和武宗端陵。父子陵墓相邻也是为了表现晚辈的孝敬之心。唐玄宗朝拜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陵和睿宗桥陵,发现桥陵附近的金粟山风水很好,决定百年考后葬于此地,理由是死后仍然能够“孝敬”他的父亲。
唐代帝陵中积土为冢的帝使,封土形状与西汉帝陵相近,但规模远远小于后者。封土规模最大的高祖献陵也不过相当汉代诸侯王级的陵墓封土。唐代四座平地超冢的帝陵,封土规模由早到晚越来越小,降及禧宗螭陵,封土底边长仅四十米,其规模不及西汉帝陵中的一般陪葬墓。
积土为冢的帝陵的墓室结构,现在还不太清楚,根据与帝陵埋葬规格相近、“号墓为陵”的武则天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和孙女李仙蕙(永泰公主)墓,可以大体看出当时这类陵墓的地宫布局。根据已发掘的南唐二陵来看,唐代帝陵的墓室应为前、中、后三室南北相连。石椁放在后墓室。石椁壁上线刻宫廷中的命妇像。
懿德太子墓石椁东壁线刻头戴凤冠的命妇像,左边为顶部插六树花钿钗的四品命妇,右边为顶部插五树花锢钗的五品命妇。帝菠之内放置哀册,而不使用石墓志。哀册由多枚刻字玉片组成,字内填金。
十四座依山为陵的唐陵,墓室开凿于各陵所在山峰南面的半山腰上,墓道长六十至七十米,宽三米五四米、墓道中以排列整齐有序的青石条填封,石条间以铁拴板套接,熔铅灌缝,坚固异常。乾陵、桥陵、定陵、泰陵、建陵、崇陵和简陵等唐陵墓道均发现这类情况墓室墓门为石门,多至数重。墓室应由前、中、后三室组成。墓室之内墓壁有精美浮雕,可能也有绚丽壁画。这类唐陵的墓室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有关情况又不见于记载,内部布局结构有待今后考古工作去揭示。
唐代帝陵四周围墙,形成陵园。唐陵陵园可分为两种类型。
积土为家的唐陵,陵园平面近方形。唐代初期的高祖献陵陵园规模较大,边长七百一十至七百八十米。敬宗庄陵和嘻宗靖陵二陵园规模相近,陵园边长四十八万零四百九十米;武宗端陵陵园边长五百四十至五百九十三米。这类陵园四面中央各开门,门道企对帝陵封土。
依山为陵的唐陵、陵园因山势走向而营建,因而平面不甚规整,但仍然是每面各开一门,南、东、西门道一般与陵墓地宫正方向相对,北门道与地宫方向不太正,多因山势地形而致。
陵园四角均筑角楼。凌墓片般在陵园中央偏北,陵墓以南至陵园南门间建有献,殿陵园的总方向为坐北朝南,陵墓选址也是北高南低,背山面原。陵园四门之外一般各有一对土阙,双阙与门之间安置石刻门兽,高祖献陵陵园门兽为石虎,乾陵以后诸陵陵园门兽为石狮。
陵园南门之外为南北向神道,神道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有石象生,唐陵神道石刻组合一般由南向北依次为华表一对、天马一对、驼鸟一对、石马和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不少唐陵的神道石刻中还发现了“蕃民”形象和服饰的石人。神道以南东西对称分列二土阙,它们象征陵园的第二道门。大多数唐陵在第二道门阙以南还有第三道门阙,这应是象征帝陵陵区的南大门。就大多数唐陵而言,陵园南门距第二道门阙六百米以上;第二道门阙与第三道门阙一般相距二千米,少者一千五百米左右。
在第二道门西南和第三道门西北分别有“下宫”建筑群。唐陵陪葬墓主要分布在陵区之内的第二道门与第三道门之间。
从唐陵陵区的平面布局,不难看出它与唐长安城平面布局惊人相似。唐长安城分为郭城、皇城和宫城,都城坐北朝南,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重城的三座南门(南门的中门)南北一线、形成都城中轴线。唐陵三道门象征都城的郭城、皇城和宫城的正门。唐陵第一道门与第二道门之间的神道石刻,象征皇城中的百官衙署。第二道门与第三道门间的陵区陪葬墓应象征郭城之中的里坊之宅邸。
唐陵石刻主要布置在神道两侧和陵园四门之外,以神道石刻数量和种类最多。每种石刻均为左右对称分列。神道石刻东、西列间距一般六十米,个别二十五米,多者一百六十米。陵园北门之外的东、西列石马间距一般三十米,个别二十五米,多者七十米。
唐陵石刻形制硕大,雕琢精湛,它既继承发展了汉魏陵墓的石雕艺术传统,又吸收了西域、中亚和南亚地区的艺术因素。石刻中的天马、鸵鸟和石狮等,集中反映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蕃酋”或“蕃民”
石像则反映了唐代各民族、各地区间政治、文化上的频繁交往。
从唐陵石刻的组合与雕刻艺术来看,唐代帝陵石刻的发展司分为三个时期。
①初唐期,包括高祖献陵和太宗昭陵石刻。这一时期帝陵石刻形制特大,如献陵的犀牛,身长三百四十厘米、身高二百零七厘米,体态庞大,做走动姿态。这时的帝陵石刻组合尚未形成定制,但对以后影响很大。乾陵以后诸唐陵陵园四门之外各置石狮一对,显然是源于献陵陵园四门之外各置一对石虎的形式。唐陵陵园北门外置石马三对,与昭陵陵园北司马门设“六”石刻也有一定关系。昭陵设置十四蕃酋石像,开创了唐陵石刻中置“蕃酋”或“蕃民”石像的先河。
②盛唐期,包括高宗乾陵、中宗定陵和睿宗桥陵石刻。这一时期不但继承了前期石刻形制大的特点,而且石刻种类和数量大为增加,石刻群的组合已基本形成制度,石雕艺术十分精湛。
③中、晚唐期,包括玄宗泰陵至僖宗靖陵的十三座:
唐陵石刻。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局面,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此期的帝陵石刻也变得卑小。盛唐时期的帝陵石狮一般高两米七至米,而此期唐陵石狮高仅为一米五至一米七米。这时唐陵石刻组合形式上追求左右对称,如天马、石狮等按左右分雄雌、牡牝,石人以文武分左右。雕刻艺术上,线条粗简、有形而少神。
唐陵石刻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石雕艺术,堪称我国古代大型石雕艺术的瑰宝,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代的政怡、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
唐陵中的陪葬墓以初唐的献陵和昭陵最多,盛唐的乾陵、定陵和桥陵次之,而中、晚唐时期的泰陵以下诸陵陪葬墓甚少,或没有陪葬墓。陪葬墓位置,献陵多在陵北和东北,可能是受西汉帝陵陪葬墓制度的影响。从昭陵开始,陪葬墓一般在帝陵南部和东南部,这种变化是受唐陵坐北朝南的布局所制约的。
唐陵陪葬墓封士的形状有覆斗形、圆锥形和山形。
益般来看,覆斗形封土比圆锥形封土的墓主地位要高。
山形冢墓主大多战功卓着。不但封上形状反映出死者身分,坟墓的高低也表示了死者的不同等级地位。唐代规定一品官陪葬帝陵时,其坟墓高一丈八尺;二品官以下,每低一品,一其坟高减低二尺。当然这只限于一般文武大臣,建立丰功伟绩的功臣和特殊的皇亲国戚自然不在此列,如李劫墓高七丈(唐尺),长乐公主墓和阳城公主墓也高五丈(唐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