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吃着城墙打匈奴
西汉年间,飞将军李广带着夫人于敏一起驻守代郡,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张家口。于夫人出身戎马世家,一身本领不在李广之下,称得上是他的左膀右臂。这一天,李广接到报告,说由于地面塌陷,城墙东北角崩出了一个大缺口,有一丈多宽。李广忧心忡忡,忙带夫人前往巡视。这一年,匈奴兵屡屡来骚扰,若敌人大举来犯,定然会由这里攻入城中。修缮城墙可是急中之急啊,于敏自告奋勇,愿去烧制城砖。
等她出了府找百姓一问,才知道当地的土壤根本不适合烧砖,代郡不论是筑城还是建民房,都得到几百里外的砖窑拉砖。但因为匈奴人常去“打草谷”,也就是抢掠财物,那里的工匠早跑光了,连砖窑也被毁了个七七八八。
眼看城砖没着落,于敏决定回府跟李广商议一下。当她走过一道大街时,一户人家里飘出了一阵扑鼻的香味,她知道这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叫做黄糕。这种糕用代郡特产黍米为原料,不去壳,直接舂成米粉,然后蒸熟压实而成。其他地方也有种植黍米的,但都不如这里的黄糕的劲道和黏性。听到这户人家欢声笑语,于夫人也好奇起来,走进院子里看个究竟。原来,这家人生了个胖小子,正做周岁糕呢,老爷子周叔两手握拳,对着盆里蒸好的米粉大力捶击。等捶好了,抓住一块扭身就走,一直走到院门口,那糕还和盆里的黄糕藕断丝连。亲友对着长长的糕丝连声祝贺,说孩子一定像黄糕丝一样长命百岁。
这时,周叔也看见了于敏,喊了声:“恩人来了,快进屋!”原来周叔的儿子曾出城砍柴,被小股匈奴兵掳去当苦力。幸亏于敏巡逻经过,一顿连珠箭射杀了敌兵,才把他儿子救下来了,从此周叔就称于敏为恩人。周叔连忙请于敏吃黄糕。于敏哪有心思,叹了口气说出她的难处。周叔说:“保家卫国是头等大事,要不就拆我们的砖房吧。”于敏大为感动,不过还是谢绝了,因为民用砖又小又薄。匈奴兵有一种攻城车,前端是一截两人合抱的巨木,只有又大又厚的城砖才能经得起撞。
周叔低头沉思了半晌,猛地抬起头说:“有办法了,我们隔壁有座城隍庙很灵验,恩人买点好香求求他,一定会如愿。”
于敏差点气乐了,周叔却是一脸认真:“你可别不信,我儿媳自结婚五年来总怀不上孩子,去年她到城隍庙里上香,今年便生了胖小子。”院子里其他人也附和起来。
热心的周叔不由分说,一路推着于敏进了城隍庙。于敏是刀枪林里闯出来的,哪信这个,但又不忍拒绝他们的盛情,便点烛上香,似模似样地拜了三拜。说来也怪,她刚拜完,就听门外的大旗“呼啦啦”连响三响。旁边的周叔大喜,说:“城隍老爷答应了,我儿媳求孩子那天也是这样。”于敏不置可否地一笑。
于敏回到府中,李广一见面就问城砖准备得怎么样了。于敏见丈夫愁眉不展,有心开个玩笑,就说:“城砖有了,城隍老爷答应明天就给我们送来。”她把经过一说,李广多日不展的眉峰也舒开了,说:“是吗?那你明天的任务就是接收城砖,不得有误。”
这也就是夫妻间的说笑,第二天,李广出城操练士卒。于敏想,就用塌下来的旧城砖吧,虽然多半抵不住攻城车的冲击,但总比没有强。刚走到缺口前,只见一辆辆独轮车推过来了,领头的正是周叔。周叔笑着说:“恩人,你看城隍老爷不是显灵了吗?昨晚我们城里的老百姓都做了个梦,城隍老爷说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他这个神灵也不例外,所以从阴间运来城砖十万块,不够还有。我们醒来一看,院子里可不是码起了城砖嘛,所以就运来了。
于敏半信半疑,难道真有这事?她从车上搬下一块砖,发现大小和城砖一致,但颜色黄澄澄的,重量也有些轻。她抽出佩剑,一剑砍在上面,只是现出一道白印,砖块完好无损。周叔笑着说:“阴间的砖嘛,总和阳间的不大一样,不过筑成城墙可差不了。”
砖块一到,筑墙工程便火速展开了。十多天后,修补工程完成,还剩几万块没用完,李广下令在四座城门上修了四个箭楼,这样防守力量就更强了。
城墙刚刚建成,五万匈奴铁骑便兵临城下。代郡城中,李广的士卒只不过二万五,以弱对强,李广的对策是坚守不出。匈奴兵很快把攻城车拉来了,一开始就对那段新补的城墙下手。一阵阵冲击声震耳欲聋,但城墙岿然不动,人们都说,这城砖是城隍老爷的,凡间的东西哪攻得破?匈奴兵见攻城车无效,便采用围困战术,算计着只要耗到你城里没粮,不怕不投降。
几天后,军需官向李广报告,军粮运输线已被敌人切断,城里的粮食,包括老百姓的,只够全城人吃十天。李广的眉毛又皱到一处,他已向朝廷求救,但那时奸臣当道,不一定会发救兵的。这时,一个大胆的计划浮上他脑海:奔袭三百里外的祁连谷,据可靠情报,匈奴的首领呼和单于正驻扎在那里,而且只有八千骑兵护卫。如果这招“围魏救赵”成功,这里的围就解了。
想到这里,李广深深地看了一眼夫人,这一趟,自己带精兵一万长途奔袭,必须带足十五天的粮食才能保证战斗力,那城里剩下的粮就只够吃八天了。如果八天后计划不成功,关破人亡事小,匈奴人南侵中原的门户就被打开了。于夫人看出丈夫的担忧,她信心十足地一笑,说:“我相信你定会马到成功,等你回来后,城池保证安然无恙!”李广稍稍放了心,便带兵出了代郡城门。
一万精兵冲开城外的包围,又远远地兜了一个大圈子,甩开了匈奴的探马,才斜斜向北开去。两天后,兵抵祁连谷。李广连夜带兵冲进去,当一万精兵都进入时,谷口忽然出现一队队匈奴兵,他们被装进了口袋阵!其实,单于在谷内驻扎,身边骑兵确实不多,但李广的行动惊起了夜宿的乌鸦,单于才急急撤出谷外,又布了口袋阵。谷口地形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广带兵攻击十几次都攻不下。幸好单于的大军在前线,这里兵少,同样不敢往里攻,两军就僵持在这里了。
这一僵持就是十天,李广心里这个急,代郡城里只有八天的粮啊。他仿佛已看到匈奴兵在城里烧杀抢劫的样子,可有什么办法呢?到第十一天他们的军粮也告急了,无奈之下只好杀战马充饥。这时呼和单于笑嘻嘻的来到了谷口,他知道谷里困着飞将军李广这条大鱼,有心劝降。隔着老远,单于便展开了威逼加利诱,李广装着听不见,只是说:“你说什么?靠近点。”不觉间单于到了百米开外,他以为这里是安全的。忽然李广大喝一声,双臂开弓如满月,一箭就射了出去。李广那是两汉有名的神箭手啊,那么远的距离单于还是应弦而倒。匈奴兵一下子就愣了,然后四散奔逃,这就叫蛇无头不走。李广一剑割下单于首级,带领人马一阵风似的冲出谷口,连夜兼程往代郡赶,心里一个劲地念叨,城隍老爷再显显灵吧,让夫人能坚持到自己回去。
两天的路程,他们一天半就赶到了。当时正是午夜,代郡城外一个人影也没有,城头也静悄悄的,看不清是什么旗号。李广长叹一声,算一算都十五天了,此城必破无疑。正要带兵回头,忽然四外一声炮响,无数匈奴兵围裹上来。李广知道是中了埋伏,奋起精神且战且退,不觉来到代郡城下。忽然城门大开,一对骑兵冲出来。李广长叹一声,前后夹击在劫难逃。不料出来的队伍反向匈奴兵杀去,当先的正是夫人于敏!李广精神就是一震,原来城还没破啊。大受鼓舞下脑子也灵活起来,他把单于的首级拿出来大喊一声:“单于已死!”匈奴兵立时就乱了,李广和夫人趁势追击,终于大获全胜。
一进城,李广就问于敏:“你们这几天吃的是什么?”于敏一指城门上方:“你看,那里少了什么?”李广一看:“以前补的城墙剩了半拉。”“对啊,我们就是吃城墙撑下来的。”这一说把李广说愣了。于敏解释:“其实周叔他们送来的城砖,都是老百姓连夜用黄糕压模做成的,这种材料硬度大,黏性强,比城砖都结实呢。但这是他们的口粮啊,怕我们不收,才假托城隍的。当第八天粮食吃完时,周叔前来讲明玄机,我们就拆了箭楼磨粉吃。可是老百姓们不肯吃,说要保证守城士卒的口粮,结果有几千人饿死了,其中就有周叔--”
胜利的喜悦刹那间消失,李广呆呆站在城楼上,他在想,在这场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他李广,而是城里那一个个老百姓。想到这里,他命令,那段残墙不再补了,而是在外围另起新墙,以作纪念。所以,那半截黄糕城墙一直保存下来,听说到1960年,当地人还吃过这城墙度饥荒呢。
(首发《百花悬念故事》2007年3期)
28、三文钱
一、赊账
这事发生在过去,那时候群雄逐鹿,满天下到处是狼烟。伏牛山下有一座小城,由于地处偏僻,暂时还算太平。小城里开着一家不大的当铺,老板姓金,是五年前逃兵祸到这里的,雇了个当地伙计叫吴仁,两人操持着这买卖,其实也就是糊个口。
这一天吴仁独自在柜台里打瞌睡,忽然被一声怒吼惊醒:“伙计,我当东西!”这声音就跟打雷似的,差点把吴仁吓得尿了裤子,抬头看时却是一条彪形大汉,身高八尺,像一座黑铁塔似的站在那里。此时黑大汉手里攥着一个手镯,吴仁看了吃惊不下,这是汉玉啊。
说起汉玉可是好东西,论年头论质地,都是世间罕有的,吴仁知道这东西起码值千两纹银,就是把当铺卖了也不够。他正打算到后面叫金老板,黑大汉伸手一拦:“别麻烦了,我就当三文钱。”吴仁还当听错了:“您,您刚才说什么?”大汉两眼一瞪:“就当三文钱,两文不行,四文咱也不要。”
吴仁心里这个乐,挺大一条汉子,敢情是缺心眼啊。当下麻利开了当票,然后连同三文钱递过去。大汉接过来,道了声谢,扬长而去。
吴仁捧着手镯直奔后堂,找金老板报喜去了。他都琢磨好了,马上和老板卖了铺子走人,到大地方把镯子一出手,还不是大发一笔。没想到金老板盯着镯子看了半晌,脸色竟阴沉起来:“听你说大汉的相貌,莫非他是伏牛山的贼寇?我正要找他们报仇雪恨!”
原来伏牛山长期盘踞着一伙贼寇,县衙铁知县剿了几回也剿不动,便在城里画影图形,声言捉到一个赏银百两。内里正有一个彪形大汉,和当镯子的人非常相似。而且金老板和这伙人有仇,五年前他和妹妹由北方逃过来时,就遇到一伙蒙面强人,号称是伏牛山贼寇的,把他妹妹抢走了。
当下金老板领着吴仁,随着大汉走的方向追下去,打算找到大汉的落脚处,好向铁知县报告。这一追就追到一家新开的豆腐坊前,远远的就见大汉在门前徘徊了几步,然后写下一行字,快步而去。
大汉走远,金老板凑到豆腐坊前,只见铁将军高挂,主人不在家。门上粗粗的写了几个字:暂住山神庙,三文明天还。这是什么意思?正疑惑呢,远处过来个豆腐挑子,却是豆腐坊的刘老三回来了。这位却是半月前逃难来的,金老板和他不认识,见状忙上前拱手,问门上的字是怎么回事。刘老三呵呵一笑:“今早这个大汉买我的豆浆喝,喝完了一摸兜却没钱付账,我说反正就三文钱,免了吧。他却说这算赊账,回头马上还我,没想到他还真来还了。”
金老板听完拉着吴仁就回当铺。吴仁一路上紧着问:“老板,咱不去铁知县那里告密去了?”金老板轻轻说道:“这贼寇是个诚信之人呐,他是不可能强抢民女的,回去把镯子藏好了,预备他随时来赎。”
二、设局
回到当铺天色就晚了,金老板早早睡下,吴仁却悄悄溜出当铺。他还想着铁知县那百两赏钱呢,所以瞒着金老板,奔县衙告密去了。铁知县一听这个高兴,能抓住一个伏牛山贼寇,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啊。他连夜带着衙役捕快直扑山神庙,没想到扑了个空。吴仁建议,这个贼寇是个死心眼,他还会去豆腐坊还钱的,他们去守株待兔好了。铁知县答应,一伙人又奔豆腐坊。
豆腐坊院里灯火通明,刘老三正赶着毛驴磨豆子。这时他老婆刚刚从外地回来,在一边帮忙。铁知县说明来意,然后让两口子继续磨,不能露出丝毫慌张。衙役们都抽刀在手,躲在一大堆干草后面,他和吴仁藏在厢房里,指挥一切。
这时候天色慢慢亮了,刘老三两口子累得气喘吁吁,连毛驴也满身是汗。刘老三老婆心疼毛驴,便扯了一把干草喂毛驴吃。忽然,门外传来敲门声,刘老三按约定去开门。门一开,外面果然是黑大汉,但他两只巨眼一扫,忽然转身就跑。铁知县一声喊:“抓贼寇!”衙役们顿时蜂拥而出。大汉却不慌张,魁梧的身子忽然像充了气的气球,轻飘飘上了房,闪了几闪就不见了。
铁知县这个气,没想到煮熟的鸭子还是飞了。正要回衙,一旁的吴仁过来了,他对铁知县说:“您知道贼寇为啥能跑掉?因为这对豆腐夫妻通风报信!”说着他走到干草堆前,指着上面一个窟窿说:“这是他老婆喂驴时扯出来的,恰恰露出了衙役的刀!”铁知县听完勃然大怒:“来人,把他们抓进大牢!”
回到县衙,铁知县就琢磨上了,他这一回兴师动众,却让贼寇从眼皮底下从容逃去,被上司知道了可不好办呐。看来,也只好对豆腐夫妻动用大刑,让他们充一回贼寇了。
第二天他就对豆腐夫妻上了老虎凳。两夫妻也是明白人,一看这阵势,不画押怕会立死堂下,便都按了手印。铁知县忙准备囚车押解上京,好邀功请赏。还没等他动身呢,只见一条黑大汉雄赳赳气昂昂走进大堂,声音震得牛皮鼓都嗡嗡响:“我才是卧牛山正牌贼寇,不要为难老百姓!”
三、聚首
黑大汉也被关进大牢,吴仁就找铁知县领赏来了。他可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位铁知县的外号,名叫“铁手无情”。意思不是说他有多么公正廉明,多么执法严格,而是说他的贪婪吝啬,无论是谁也不能从他的手里拿出一文钱来。当下铁知县笑呵呵地说:“贼寇是自己自首的啊,跟你有什么关系?”
吴仁心里暗暗叫苦,这时候他后悔就别提了,现在不但赏银拿不到,也无法再去当铺做活计,而且卧牛山的同党铁定会报复自己,要是外出逃避呢?又没有盘缠。想到这里一咬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了。跟铁知县说:“这贼寇有个汉玉镯子当在金老板铺子里,藏的地方只有我知道,您要是答应把他的当铺給我,我就领您去。”
铁知县一听,知道这是财神爷上门了啊,跟着吴仁就奔当铺来了。金老板早从街上人们的议论中知道了大概,所以早有准备,由他们乱翻乱找去。吴仁一马当先进了以前藏玉镯的地下室,却发现空空如也,便逼问玉镯的下落。金老板从容地一笑:“吴仁啊,你是在我这里呆过的,怎能不知道当铺的规矩?主顾把东西当在我这里,我就不能容许它有任何闪失!”“可这是贼赃。”一旁的铁知县接口了。金老板转脸看着他:“我只知道,他是个讲诚信的人,所以我也不能失了诚信。”
铁知县知道这人是块硬骨头,便命人把金老板以窝藏罪押入大牢,等以后再慢慢审问他玉镯的下落。至于吴仁,眼看这事又办砸了,只好悄悄溜了出去,从此隐姓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