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4623100000036

第36章 关外惊喜 (2)

第8章第1节 关外惊喜 (2)

明朝皇帝不信任武将,怕他们尾大不掉,先是派文官去军中监视,后来把文官提升到总指挥,再后来直接派宠信的太监监督军队。因为权力掌握在太监手里,皇帝放心。还有御史之类的文官也成了皇帝派去监察武将的“总督”、“巡抚”的首选,后来就干脆成了司令员。因此,权倾朝野的魏忠贤才是名副其实的大明武装部队第一把手。

无论是文官还是太监,从根本上看,他们都是经过八股文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书生,玩玩笔杆还行,军事上大都是文盲,就算理政再厉害,也不意味着具有领兵打仗的本领,一仗接一仗失利的事实就是最好的教训。这还不够,尤其是太监魏忠贤,他还大量逮捕杀害朝廷里的正人君子,如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等大臣,同时把黑手伸向了辽东战将,立大功的熊廷弼就因为他蒙冤入狱。

朝政黑暗,军队溃败,袁崇焕上任前的景象极其惨淡,随着他崭露头角,明朝前方的军事局面才得到大扭转。

袁崇焕,祖籍广东东莞。他的青年时代正值明朝最黑暗的关头。袁崇焕自幼好读兵书,学习用兵救国之术,但他没有马上就当兵,中进士后当了福建邵武知县。在此期间,他仍关心辽东战况,常常同曾经卫戍辽东的老兵畅谈辽境的地理和防御状况。但他的一些想法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践的机会。天启二年(1622)正月,事情出现转机。袁崇焕奉例入京朝觐,御史侯恂看他有两下子,推荐他任兵部职方主事,负责镇守山海关。

一腔热血终于可以挥洒疆场,满心的兴奋激发了袁崇焕超人的工作热情。他抵达山海关的第一个深夜便单骑出关了解地形,回来后便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虽是口出狂言,但这番胆识和勇气,也着实让人佩服。不久,他便被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后由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袁崇焕在辽东筑宁远城,恢复锦州、右屯等军事重镇,使明的边防从宁远向前推进了二百里,基本上收复了天启初年的失地。他又采取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鼓励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他还注意整肃军队,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由于治边有方,天启三年,袁崇焕被提拔为兵备副使,不久又升为右参政。事实证明,他是继班超之后从笔杆子转业当军人的又一成功案例。

无能的天启皇帝、祸国殃民的魏忠贤、饥饿羸弱的兵马、奇缺的粮饷,加上号称“军事天才”的努尔哈赤,时局给了袁崇焕一个昏暗的时政背景、一个军事烂摊子、一个强大到令人闻风丧胆的对手。宁远一战最终给出了答案:袁崇焕是好样的!文官掌军制度在生产出大批劣质的军事指挥官后,总算得到了一个能文能武、辞藻与韬略兼具、含金量很高的文人,这是制度的一个偶然。

皇太极也没赢

努尔哈赤终于死了,但却换来一个同样不简单的继承人——皇太极。皇太极的军事天才虽不及父亲,政治手腕却犹有过之,袁崇焕所承受的压力一点也没有减轻。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被升为辽东巡抚,关外防务都交给他筹划。为了休整军队,他一面派人假意与后金和谈,一面加紧训练军队,修筑锦州、中左、大凌等要塞。一个努尔哈赤死了,还有好几个努尔哈赤会站起来,后金随时可能袭击报复。

皇太极继承皇位之时,满洲正遭逢极大的困难。努尔哈赤刚刚去世,满洲内部人心动荡。努尔哈赤的遗命是四大贝勒实行集体领导,皇太极的权位很不稳固。经济上,因为与明朝开战,人参、鹿茸、貂皮等东北特产失去了中原市场。满洲当时在生产上还处于奴隶制时代,抓了大批汉人参加农耕,生产力低下。而军队规模扩大,十五万张嘴等着吃饭穿衣,军需补给出了大问题。屋漏偏逢连夜雨,辽东还发生了饥荒。总体看来,皇太极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现在就看谁能尽快恢复实力。但努尔哈赤的仇不能不报,还得过袁崇焕这一关。

宁远之战一年后的五月,东北的冰雪才刚刚融化,皇太极率军攻打锦州,将锦州围个水泄不通。锦州是扼守京师的又一要地,兵家的抢手货。锦州明军一面抵抗,一面飞报袁崇焕请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皇太极围锦州的目的是为了诱惑袁崇焕出战,以便袭击宁远。平辽总兵赵率教和中官纪用环城守御,并派遣使者议和,希望拖延敌军等待援救。使者往返三次而没有结果,后金军围攻愈急。

袁崇焕没有上当,坚决不动用宁远主力,他选派了四千精锐的骑兵,令尤世禄、祖大寿率领,绕到后金军的背后决战;另派水师向东出发,相互牵制;同时朝廷调蓟镇、保定、昌平、宣府、大同各路守军赶往山海关支援,命令山海关的满桂移驻前屯,宣府的黑云龙移驻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驻关城;山西、河南、山东的守将整兵等待调动。

明方面进行大规模军事调动,后金军围攻锦州不下,掉头去打袁崇焕。袁崇焕和中官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促将士登墙守卫,在壕沟内扎营;让清兵吃尽苦头的红夷大炮排在城头,弹药齐备。而与后金军在途中遭遇后来到宁远的满桂、尚未出发的尤世禄以及祖大寿则出城大战。双方死伤严重,满桂身中数箭,清兵不久也撤去,增兵再攻锦州。由于天气潮湿闷热,不能攻克,士兵死伤较多,吃不下宁锦两城的清兵在六月五日也撤退,只毁了大、小凌河两座城。皇太极还是和他父亲一样,未能战胜袁崇焕。

两次大战,袁崇焕指挥下的明军一改之前的颓势,只要他继续镇守宁远,清兵直接入关的几率小之又小。然而,一个战胜了敌人的统帅却未必能逃脱宦官的手掌,这在明朝几乎是一个定律,因为皇帝对宦官太信任了。而清兵能充分利用的除了自己的军力和统帅能力外,就是明朝腐败的制度漏洞。

派系斗争作祟

宁锦大捷,袁崇焕坐镇指挥得当,他手下的将领功劳不小。宁远、宁锦两战意义重大,朝廷给他们加官晋爵、表扬奖励、歌功颂德都不算过分,可是军功章戴错了。

魏忠贤抓住袁崇焕没有驰援锦州这一点,指使他的爪牙抨击其不救援锦州是暮气。这当然是借口,以致连皇太极也笑了,袁崇焕那样都叫暮气,谁才称得上是不暮气?魏忠贤这么做是为了扣袁崇焕的分,把大功劳算在自己头上。将帅、士兵冒死奋战,魏忠贤把持的朝廷却吝啬地分了一杯小羹给他们,袁崇焕官升一级。其实他官升多大是其次,关键是文武官员屁大点的官升级赐予荫职的有几百人,连魏忠贤还在吃奶的孙子也因此封为伯。尚书霍维华打抱不平,要求把荫职让给袁崇焕,魏忠贤也不准。朝廷如此黑暗,有谁还会为它拼死卖命?

这时朝廷内外争相颂扬魏忠贤,袁崇焕当然不肯拿军饷去孝敬魏忠贤。但为了守御锦州、宁远,他也只能卖了尊严,热脸去贴魏忠贤的冷屁股,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附和,就会立刻滚蛋,守御国土的大志无法得伸。即使这么做,他还是始终得不到魏忠贤的欢心。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打了胜仗,功劳大了,魏忠贤就心生妒忌 ,袁崇焕只得自称有病,干脆请求辞官。七月,朝廷准许袁崇焕辞官回家,而用王之臣代任督师兼辽东巡抚,驻宁远。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保荐他的御史侯恂等都是东林党的巨头,魏忠贤视他们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对方功劳多了一分,自己就少了一分竞争的资本,一涨一消,他怎么能受得了?军队统帅被卷入内部派系斗争对一个王朝来说不是好的信号,但当时的袁崇焕身不由己,想逃脱朝廷内部的争斗,魏忠贤又会自动给他安排归类,算入某个派系,非袁崇焕所能改变。离开,再待时机未尝不是好的选择。或许离开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