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休闲时光
46245400000009

第9章 鸟鱼饲养(2)

换羽时要避免风吹,风吹后会患失音病,致使许多本来很会鸣叫的鸟儿不会叫了。在冬季要注意防寒及温差的变化。切不可把原来放在暖室内的鸟儿立刻移到寒冷的地方,因为温度的骤然变化,会使鸟儿得病,甚至死亡。

虎皮鹦鹉

又名阿苏尔、娇凤、彩凤、鹦哥鸟。属鹦形目,鹦鹉科。原产澳大利亚南部。

虎皮鹦鹉头圆,嘴强大,钩曲,基部有蜡膜;头及上体有黑色横纹及斑点,斑纹似虎皮;四趾中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于攀树、攀物;尾长呈楔状,绿黄色的为多。近五十年来,我国山东和江苏有较多人饲喂虎皮鹦鹉,城市也有人饲养,虎皮鹦鹉已进入家庭。

1、鸟和特点。虎皮鹦鹉的品种很多。主要从颜色上区分。大致可分为波纹类,有蓝、黄、绿等色,上体有黑色横纹。淡色类,上体深黄,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有黑色斑点。玉头类、黄色类还有近期培育的白色或灰白色的虎皮鹦鹉,眼亦有的变成红色。雌雄鸟的区别方法是:以鼻部特征来加以鉴别。一般雄鸟额前凸起的鼻部表面呈蓝色,有的还微微泛红;年老的雄鸟鼻部表面呈蓝色并较深。雌鸟的鼻部表面呈乳白色或褐黄色;年老的雌鸟鼻部表面上常有一层褐色的皱纹。

幼鸟不易区分,一般雄性幼鸟鼻部表面呈淡红色,鼻孔边微带白色或蓝色。雌鸟的幼鸟鼻部呈乳白色,鼻孔边微微泛红,但不太明显。

2、笼的选择。虎皮鹦鹉由于嘴强有力,喜欢咬啃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丝笼。繁殖笼大小可以40×40×40(厘米3),用铁骨架和铅丝网制成。繁殖笼中放养一对为宜。单只饲养可用普通金属质网笼即可。

3、饲养管理。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种子。平时可喂谷子、黍子、稗子或禾参子等。可单喂一种,也可混喂(6∶3∶1)。经常给些蔬菜,如油菜、白菜、胡萝卜丝、西红柿等。为补充微量元素的需求和增加消化能力,适当加喂沙粒和粘土块。育雏期补充鸡蛋小米和加少量苏子,一般1/10。食、水、菜应随时注意添加更换。食换前把谷壳去掉,将剩的菜取出,再添新料。水要经常更换,保持水的清洁和水质卫生。每周清一次笼底和沙粒,夏季两三天换一次。冬季温度应保持15℃以上,以利繁殖。

虎皮鹦鹉四季繁殖,一年可繁殖4—5窝。每巢产4—6枚白色圆卵,隔日产一枚,产第三卵后雌鸟开始孵化,雄鸟喂雌鸟,孵化期18—20天,育雏期25—35天。

虎皮鹦鹉的巢制作方法:用2厘米厚的木板,钉成18厘米×18厘米×20厘米(长×宽×高)的木箱,在箱内三分之二处用隔板隔成二层,下层作孵卵窝用,再在隔板的一端开一个直径5厘米大小的圆孔,使孵化窝与巢箱上部相通。在巢箱上部的侧面上还要开一个直径5厘米的出入圆孔,在出入圆孔下装一块8厘米宽的栖板,供鸟出入巢箱用。孵卵窝的底板要用3厘米厚的精糙木板,并在中间挖一个直径约7厘米、深1、5厘米的圆形凹槽,供鸟孵卵。暗巢的侧面或背面最好做成可上下抽动的活动闸门,以便观察。孵卵、育雏初期的雌鸟特别警觉,不应轻易搬动箱笼和视看巢箱内卵和雏,尽最大努力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如遇吃卵和不孵的亲鸟要淘汰,对小鸟人工饲辅亦可,一周到10天离巢箱的幼鸟可与亲鸟分居。

饲养虎皮鹦鹉要注意粪便和精神状态,由于虎皮鹦鹉不洗澡,身上易长虱子,甚至还会生吸血虫,以致造成母鸟停止育雏。防治办法是将巢箱进行预防消毒,巢箱的角落里撒上一些除虫菊,也可用其它消毒液消毒,但要浓度适中。

4、驯养和调教。虎皮鹦鹉和文鸟一样可用手擎着玩。培养技艺时也要从小训练。选用初雏12~13天,翅上羽毛6-10毫米的雏鸟。人工进行饲养,以青菜拌鸡蛋小米为饲料,每隔1、5小时左右喂一次。喂雏方法是:用左手轻轻握住雏鸟,右手将少量饵料用小竹匙填入雏鸟口中,雏鸟一饿就会张嘴要吃。每次喂到嗉囊鼓为止。雏鸟会自己啄食后可放手上饲喂,并可用食物引诱它们爬梯子、翻筋斗、跨绳子。喂食时长期吹哨可形成条件反射。当鸟听到哨声可从四面八方飞来啄食,那真是活泼可爱,给人以莫大的情趣。

绯胸鹦鹉

又名海南鹦鹉、鹦哥鸟、达摩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及海南岛。

绯胸鹦鹉羽毛艳丽,上绿下红,有长长的楔状尾,十分漂亮。雄鸟上嘴红,下嘴褐色,头顶蓝灰色,额基至两眼有一条黑纹,下嘴基部至颈两侧有宽黑带,眼周围绿色,喉和胸红色;雌鸟上、下嘴均为黑褐色,头部发蓝,喉和胸橙红色。多栖山地的阔叶林中,常结群繁殖,一棵树上可有几个巢。每巢产3—4枚白色卵。

1、鸟的特点。成鸟雌雄根据上嘴颜色就可区分。雄鸟红色,雌鸟黑褐色。幼鸟的雌雄较难区分。

此鸟颜色好看,悦目,讨人喜欢,尤其有的可以驯教。可完成技艺和“说话”,模仿人语。

2、笼和笼架的选择。家庭单只饲养一般采用小型金属架,形状可制成弓形、圆形、椭圆形,架的两边可以放加食水罐(金属的)。驯熟的鹦鹉可放在架子上,用脖练锁好,挂在屋沿下或走廊中,见人“说话”颇有情趣。成群饲养必须用大的金属丝笼或笼舍。

鹦鹉架的使用,鹦鹉架挂钩的地方应该牢靠,要拴住鹦鹉脚,脚链轻而结实,可有金属光泽,更带有华贵色彩。

3、饲养管理。可喂稻子、葵花子、花生。比例7∶2∶1,平时每天喂点水果,夏天可喂西瓜。

笼舍饲养,笼底宜铺细沙,便于鹦鹉在地面行走,也利于卫生和清扫。粪便和吃剩的水果蔬菜、粒料壳每周清除2~3次,更换后可进行消毒。

繁殖:绯胸鹦鹉的繁殖较困难。根据记录和有人实践结果,孵化期为23~24天,育雏期20~25天。室内繁殖不易成功,但在天然情况下和自然界易繁殖。繁殖期间必须避免惊吓,注意营养,注意饲料的配化,若已经繁殖亲体需增加营养,可加喂熟鸡蛋。

鹦鹉类的其它可参考上述方法处理。

禾雀(文鸟)

又叫灰文鸟、灰芙蓉、文鸟、白芙蓉。

1、鸟的特点。

禾雀体长13~14厘米。头部、喉部和尾羽均为黑色。两颊有白色大斑,眼的周围有红色眼圈,嘴淡红色。背部及翅为苍灰色,腹部浅紫红色。在人工培养下全身羽毛白色、花斑的变种。雌雄基本上同色,但雄鸟嘴峰弧度大,雌鸟嘴峰弧度小,差别比较明显。此外雄成鸟善鸣,并喜欢在栖木上跳跃;雌成鸟羽色较暗淡。雏鸟很难分出雌雄。

雏鸟羽色一般有两种,一种背部呈鼠色,腹部呈淡灰色,俗称灰芙蓉;另一种全身白色,俗称白芙蓉。

生禾雀主要以禾本科及其他草类种子为食,在热带是稻米及其他农作物的大敌。此鸟在产地是一种较普通的鸟类,田园或城镇附近都能见到它。常在房屋的屋脊上或其他建筑物上筑巢繁殖,人工饲养下容易繁殖。

原产于马来半岛、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目前各国都有饲养。

2、鸟的饲养与管理。

(1)禽舍或箱笼。

饲养禾雀的禽舍如前所述。用箱笼饲养,应选择宽大一些的,面宽和高度至少要45厘米,深度为40厘米左右,即所谓“尺五”箱笼。

(2)人工巢箱或大型巢壶。

禾雀繁殖最好用巢箱,有了巢箱,它才能心安理得地孵卵。如果使用巢壶,则一产卵就变得非常过敏,性情变得暴躁。若非用巢壶不可,唯一的办法是将巢口朝向旁边,不要让人看见巢中的东西。如用白纸把箱笼前面的铁丝网挡住一半,使笼中的光线暗一些更有利于鸟儿伏窝抱卵。用禽箱或巢壶都不可中途任意改换,改换了则要到习惯以后才能产卵,很费时间。

巢箱里面可以放上巢皿。

巢草可用茎草根、棕榈纤维或碎干草,供鸟儿营巢。到要产卵的时候,就要供给软的铺垫材料。可在笼底铺上一张旧报纸,让鸟儿用嘴撕破报纸,将纸屑衔入巢中铺好。禾雀的巢箱一般采用卧式人工巢箱,也可用直径11厘米左右的竹筒代替,只在竹筒的侧面开一直径为5厘米的洞口。

笼内栖木要粗一些,一根或两根都可以,但要安装牢固。大型箱笼一根足够,以便鸟儿有足够的空间自由飞翔,防止体内脂肪过多,患不育症。

笼内用普通食缸、水缸就可以,这种鸟吃食不会用嘴乱扒拉。

禾雀特别爱水浴,要把水浴器及套子一起放入箱笼中,供鸟儿洗澡。套子可防止把箱笼弄湿。

禾雀的主食为稗子、小米及黍子,其比例是:稗子6份、小米3份、黍子1份;也可用稗子4份、小米1份。此鸟最爱吃稗子,如果小米与稗子各半则会剩食。

因禾雀的原产地是产稻区,原是食稻谷为主的害鸟,故在现在的饲养条件下仍旧爱吃稻谷,所以要喂给一些碎稻谷,以增进健康。碎稻谷的供给量为主食的10%为宜。碎稻谷最好放在单独的食缸中。不和主食混合在一起。

保健饲料为青菜,要充分供应。各种青菜都可以喂,以白菜及油菜的茎为最好,可连菜叶一起喂给。

发情饲料为蛋大米,用新大米100克,加蛋黄一个制成强饲料使用。用蛋小米也可以,不过与蛋大米相比之下,鸟儿不太爱吃,应培养它们吃。

矿物饲料牡蛎粉、骨粉和多种维生素也应充分供应。

(3)配对。禾雀孵出后7~8个月即发育成熟,初春孵出的到当年秋季就可用来配种繁殖。只要温度适宜,全年都可繁殖。但繁殖窝数过多有损雌鸟健康,一般每年繁殖四窝较合适。

禾雀于7月前后进入换羽期,8月即长出新羽毛。换羽完毕以后可在8月初开始喂给发情饲料,让它们水浴。8月中旬开始衔运巢草营巢,完成后马上可产卵,每天产一枚,一般每窝产4~7枚。在产期,对雌鸟要十分注意关照,因雌鸟由于卵结而死亡的情况很多。如果发现雌鸟在那没有精神,多半是患了卵结,要马上用滴管从口部灌蓖麻子油,也可自肛门灌。

(4)孵化。禾雀产完第三枚卵后即开始孵化,一般18天出雏,南北方可因气温高低有1~2天误差。孵化7~8天后就应验蛋,易受惊的鸟可推迟几天验蛋或者不验蛋。雏鸟出壳后,雌鸟出来吃牡蛎粉的次数增多,饲养者见到此种情况可判断雏鸟已出壳。雌鸟在孵化期间可暂停喂给大米饲料。

(5)育雏。禾雀雏鸟出壳后,自己不会吃食,需靠亲鸟喂养。这时要供给较弱的雏鸟饲料——蛋小米(卵黄用量减半,其制法参看本书第三部分)。同时要喂细牡蛎粉。雏鸟出壳10天后即可睁开眼睛,15天后长羽毛,30天后即可出巢。禾雀的雏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独立吃食,一般出壳45天以上离开母鸟比较安全。幼鸟身体较虚弱,应注意气温冷热变化。成鸟有较强的御寒能力,成活率较高。

3、手玩禾雀的饲养法。

饲养方法与手玩文鸟的饲养方法相同。

禾雀是世界各国最大众化的笼鸟之一,它的形态和羽色优美,在人工饲养下容易繁殖,还可驯化为手玩鸟,为人们表演各种有趣的技艺,深受国内外笼鸟爱好者欢迎。特别受欧美、日本人的欢迎。出口量较大。

禾雀对周围环境污染能作出迅速反应,近年来,被利用来监测环境污染。例如,在化工厂或化学实验室饲养的禾雀,出现异常时就说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已达到危险程度,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名鱼饲养

金鱼

金鱼是我国培育出来的名贵观赏鱼,从发现金鱼到现在的千余年间,经过人们驯化培育、杂交和选种,已形成了160多个金鱼品种,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出现。这些品种的金鱼,无论是体形、体色等各个方面都与金鱼的祖先——金鲫鱼大不相同,以至很难使人相信金鲫鱼竟会是金鱼的祖先。但是,凡是繁殖过金鱼的人都会发现,无论是多么奇特的金鱼,在它们的后代中,都会出现一些单尾、体形及体色都很象鲫鱼的个体,这就是所谓返祖现象,是金鱼的祖先为鲫鱼的一个证据。

目前还没有金鱼的统一分类标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根据金鱼的体形、鳍、眼等的差异,把它分为四大类:

(1)金鲫种(草金鱼)。是金鱼的原始类型,体型和鲫鱼相似,呈纺锤形,身体侧扁狭长,头侧扁而尖,眼小,单尾鳍,体色有红色、银白色、花斑等。金鲫种体质强健,游动迅速,生长快,容易饲养,不怕人,经驯养后能随人的拍手声列队而游,若喂以食物,则群集水面争食。适合养在公园或庭院的水池中。

(2)文种。体型短圆,头嘴尖,眼小平直,不凸于眼眶外,各鳍发达,俯视鱼体,犹如“文”字,故名文种。体色有红、红黑、红白、蓝、五色花斑等。有60多个品种。

(3)龙种(龙睛)。体型短,眼球大而凸出于眼眶外,犹如龙的眼睛,故又名龙睛。凸出的眼球有各种形状,如圆球形、梨形、圆筒形、葡萄形等。体色有红、白墨色、红白花、五色花斑等。自古以来,龙种被当作金鱼正宗。1895年从广东传入日本,日本称它为“中国金鱼”

(4)蛋种(蛋金)。鱼体短缩如蛋形,最主要的特征是没有背鳍。其他各鳍短小。眼平直,不凸出于眼眶外。尾四开,有长尾与短尾两大类。体色有红、白、五色花斑等。它的生活力较龙种与文种为强,生长速度快。此类的名种较多。

1金鱼的选购。

选购金鱼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形是否符合要求,各种金鱼均有本品的特征,如选购虎头、高头、鹤顶红等,要选头部、鳃盖上肉瘤最发达宽大的;水泡眼,要选眼水泡大、左右匀称、表面光滑的;龙睛,要选眼球发达、凸出眼眶外,犹如虎眼的;珍珠鳞鱼,要选珠粒粗大,自背到尾排列整齐,腹膨、头尖尾大者。

(2)色泽是否鲜艳一致,金鱼的色泽应鲜艳,全身红色的应无杂色;朝天龙不但眼位朝天,更应注意眼圈的金色光泽好不好。

(3)鱼体是否健康,看好鱼的品种和色彩以后,不要急于捞,一定要用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看它们有无疾病和其他异常现象。要选身上无白点,无白色绒毛,无血丝、溃烂,胸、腹、尾、鳍、鳞齐全,并能正常游动的;对那些急游或翻滚,侧卧或倒立、沉底的鱼不能要。

2、金鱼的饲养。

饲养金鱼首先要选择好场地,由于金鱼喜欢阳光和良好的通风环境,所以要在少树木和无高大建筑的地方修建鱼池。此外还要考虑到水电源等条件是否便利。

饲养金鱼的容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泥池。有用砖和水泥砌成的和用水泥和钢筋捣制的。第一种水池在冬天容易被冻坏,次年还要重新维修,既费工又费料。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采取第二种水池,既便于管理与观赏,移动起来也方便。这种池子有6平方米和4平方米两种。一般壁高40厘米,厚4厘米。

(2)塑料池。是一种比较简易的鱼池,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土坑,然后把塑料薄膜衬在里面,灌上水以后就可以使用。

(3)鱼盆。相比之下,鱼盆是最好的养殖容器。有陶盆、瓦盆和木盆。因为金鱼的体形、眼轮和鳍的生长都表现出对容器有一定的适应性。用盆养出的金鱼腹大而圆,尾鳍非常发达,游动时候特别优美。

(4)玻璃缸。如果饲养的数量不多,可以在室内用玻璃缸养。由于玻璃透光性强,所以应把鱼缸放在半光下或有遮荫设备的地方。夏季要注意不要把鱼缸放在阳光下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