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史海拾珍
46248900000023

第23章 党史珍闻(4)

也叫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围主义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附近连续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进宛平城搜查,要求中国驻军撤出当地。这些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军队拒绝。日本侵略军即炮轰宛平城和芦沟桥。当地中国驻军由于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不顾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奋起抗击。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面抗战。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中国工农红军

简称“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人民军队。红军服从党的绝对领导,执行毛主席制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军宗旨,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除了打击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立共产党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建立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湘赣、湘鄂赣、闽浙赣、川陕、湘鄂川黔、陕甘以及其他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四次大规模的“围剿”。至1933年秋,全国红军发展到30万人。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统治,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受到很大损失。除陕北红军外,各地红军主力都先后退出原来的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由于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确定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红军历尽艰险,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保存了红军的骨干约3万人。抗日战争开始后,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八路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国民党共同抗日,把陕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按抗日战线的战斗序列,又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同志任总指挥。下辖三个师,即一一五师、一二0师、一二九师,共4万5千人,开赴华北前线抗日。八路军执行毛主席的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8月,发展到100万人左右。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全国坚持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国民党共同抗日,把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同志任军长。

下辖4个支队,共12000人。新四军建立后,立即进入华中敌后地区,在大江南北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由于受王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新四军遭到很大损失。经过整顿,新四军扩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纵队,陈毅同志任代军长,继续坚持华中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建立了苏中、苏北、苏南、淮北、淮南、鄂豫皖、皖中、浙东等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春,部队发展到26万余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缔造、培育的新型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光荣诞生。同年9月,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到30万人,建立了以江西中央区为中心的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许多红色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数次大规模的“围剿”,并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人的后方建立了有一亿人口以上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抗击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侵华日军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伪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在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解放军同全国人民一起,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800余万人,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一面继续执行战斗队的任务,歼灭残敌,保卫国防;一面担负工作队、生产队的任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解放军始终遵循着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所制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因而越战越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现在,解放军的根本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社会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颠覆和侵略。

民兵

我国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统一的武装力量体制,民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我国民兵,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手创建的,是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哺育下,在同国内外强大敌人和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广东、湖南等地即建立了农民自卫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内广泛地建立了赤卫队。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称为民兵和自卫队,在战斗中迅速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兵制度,民兵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

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民兵在踊跃参军、配合和支援军队作战、坚持游击战争、保卫生产、维持治安和巩固后方等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兵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和体育组织,担负着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任务。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民兵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

当年红军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是怎样得来的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八旬高龄、参加了长征全过程的红军老战士杨衍宗,日前在沈阳披露:是根据红一方面军几名“有墨水”的干部日记中的记录算出来的。

据介绍,长征从一开始就不是走直路、大路,部队的行军路线迂回曲折,经常改变。因此,按照地图的标识来计算红军长征的实际行程是不准确的。杨衍宗说:红一团的邓华、《长征组歌》的作者肖华、长征结束后调到晋察冀第四军分区任五团团政委的肖锋,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还有一些干部也都在长征途中记了日记,而记得最完整最详细的是肖锋的日记。肖锋的日记是记在大小和颜色不一的一张张碎纸片上的,内容一天也不少。正是有了这些日记才推算出长征里程。于是毛泽东发表讲话时首先提出了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一说。

红军长征之最

长征是我军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其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历时1年(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途经11个省,实现了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大转移。

最早进行长征的是红六军团。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红六军团部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于同年10月24日到达黔东,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

最先到达陕北的是红二十五军。该军于1934年11月16日出发,1935年8月18日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仗是1935年2月中央红军全力进行的遵义战役。此役歼灭和击溃敌军两个师团,俘敌3000余人。

长征途中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议是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红军。

红军长征中征服的第一座大雪山是1935年5月翻越的夹金山,此山位于四川省宝兴县西北,海拔40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大雪山是大鼓山,海拔5000多米。

中央红军长征中攻克的最后一道险关是位于甘肃省岷县的腊子口。1935年9月17日,红二师四团出奇制胜,一举攻下腊子口,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

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女同志最多的是红四方面军,共有2000多名女战士。

最早向世界介绍中国红军长征的是美国进步记者斯诺,他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记述了红军长征的有关情况。

长征路上的三位独臂英雄

红二方面军有三位独臂将军,他们是贺炳焱、余秋里、晏福生。贺炳焱是贺龙手下的一员骁将,长征时任师长。一次冲锋中,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右臂骨粉碎,仅一肤相连,伤势严重,需马上截肢。当时没有手术锯,医生找来一把木锯,消了毒,在没有麻药的条件下作了手术,贺炳焱痛得昏了过去。手术后,贺龙捡了两片锯下的骨头,从手枪柄上取下红绸布,仔细包好,装在衣袋中。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贺龙常以骨示人,教育人们革命成功来之不易。解放后,贺炳炎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被授予上将军衔。

原空军副司令成钧常感叹道:“要不是秋里那条胳膊,我早就见马克思了!”1936年春,作为团长、政委的成钧、余秋里冒着流弹上山踏勘地形。余秋里突然发现一个敌人的火力点,忙伸手将成钧拽回来,这时一串子弹击中了余秋里的左臂,骨茬钻出皮肉,两根筋冒在外面…

…长征途中,伤口腐烂生蛆,他高烧不止。9月到达甘南,从敌人那里缴获到止血钳,才用剃头刀、钢锯条为他作了截肢手术。

晏福生是剿灭十万湘西土匪的总指挥。1936年10月被敌人追赶时负伤,他坚持要警卫员带上文件包赶快突围,不要管他。自此,他与部队失去联系,伤口溃烂,他以惊人的毅力经半个月的千里跋涉,终于追上部队。随后随西路军西征,途中臂伤加重,最后在山丹县截肢。

〖MZ(2H〗红军长征最后一次会师在西吉将台堡〖MZ)〗一向默默无闻的宁夏西吉县将台堡,将因60年前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而闻名于世。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里最后一次会师,如今这里将兴建会师纪念碑。

据西吉县县委书记王永忠介绍,红军长征中,共有七次大的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为第六次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主力在西吉县第七次会师,也是最后一次会师。当年,红二方面军的领导人贺龙、任弼时等曾在将合堡同关向应、邓小平、聂荣臻、左权、王震等亲切会见,中央档案馆还珍藏着红军会师将台堡时给中央的电报,电报上清楚地记载着红军路线、部队状况、物品供给等重要内容。

红军的诞生及名称溯源

1927年,南昌起义的部队仍沿用着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称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13日,潘恰汝、吴光浩等领导的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军”。

14日清晨,黄安城解放了,吴兰阶先生非常高兴,写了一副出色的对联贴在县衙的大门上: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克复黄安城,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是第一次呼出的“红军”称号。

1927年底,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广州起义时就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叶挺和叶剑英被任命为“工农红军”正副总指挥。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在湘南起义的农民军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在井冈山宁冈县砻市胜利会师后,中央于5月25日发布了《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大纲》其中明确地指出:“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毛泽东、朱德又根据中央6月4日“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的指示信,正式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此,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改称“红军”。

瞿秋白为何未参加长征

1934年起,红军主力从红都瑞金开始了战略大转移。离开瑞金的那天,毛泽东握着瞿秋白的手说:“瞿老师,你身体不好,你可要多加保重啊!”毛泽东尊称瞿秋白为老师,是有原因的。1927年,毛泽东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书的出版,经历了一番曲折,是瞿秋白慧眼识真金,才使这部已经被打入冷宫的书稿得以发表。毛泽东由衷地感激瞿秋白,所以尊称他为老师。1933年9月,王明以“搞派别”为罪名,残酷地打击重病缠身的瞿秋白。消息传到江西中央苏区后,毛泽东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将瞿秋白请来中央苏区,边养病边工作。战略大转移时,毛泽东得知瞿秋白被留下的消息十分焦急。他曾两次找到博古,强调说:“瞿秋白担任过党的最高领导,目标太大,身体又不好,不能上山打游击,还是将他带走吧。几万人的队伍难道就多他一个人吗?”博古解释说:“他的病(肺病)太重,确实不能带他走。我已叫项英安排,准备派人送他去上海治疗。”二人此次分别,没想到竟成永诀。不久因叛徒出卖,瞿秋白英勇就义。

长征途中林彪的一次卑劣表演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攻占会理县城,部队在会理附近休整几天。当时,我军高级军事领导层中的某些人泛起一股暗流,说什么毛泽东指挥红军不行,有的甚至嘲讽毛泽东:“多读了几篇《孙子兵法》,懂什么军事?”在这股暗流中,红一军团27岁的军团长林彪,是要求撤换毛泽东军事领导权最迫切的一个。

四渡赤水过程中,林彪虽然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命令,但他对毛泽东朝夕多变的指挥作风十分不满,对今东明西、转来绕去的行军走路尤为恼火。行军途中,他对军团政委聂荣臻抱怨道:“尽走弓背!尽走弓背!不会走弓弦吗?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像他这样指挥怎么行!”聂荣臻当即表示不同意林彪的看法,说:“我们好比落在敌人的口袋里,如果不声东击西,如何出得去?”林彪见聂荣臻不同意,便给彭德怀打电话:“彭总,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了。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遵义会议才改变领导,现在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至于我,则更不适当!”彭德怀在电话里拒绝了林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