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家轶事
冼星海的“奖品”
1931年夏天,冼星海到法国巴黎参加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当时冼星海家里很清贫,穿戴不怎么讲究,门警看他像苦力,不让其进入考场,幸亏遇到主考杜卡斯教授,他方得进去。
冼星海最后以优异成绩被录取。这个学院有一个规定,入学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学院都要颁发荣誉奖,而且受奖者都有权选择奖品。当杜卡斯教授宣布:“中国青年冼星海,你已正式被录取在作曲班,由于成绩优异,我们决定给你颁发荣誉奖,你看选择什么奖品?”冼星海不加思索,轻声说:“饭票。”
冼星海的“奖品”引起了在座者的哄堂大笑,但杜卡斯教授心里明白。经请示院长,破例给冼星海免费供应膳食。冼星海刻苦攻读,以至于后来谱写了史诗般的的杰作——《黄河大合唱》,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音乐家。
聂耳的耳朵
聂耳是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短暂的一生,为祖国和人民的音乐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写过许多电影音乐、器乐、歌曲等,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广泛流传。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解放后成为我国的国歌,他写的《卖报歌》至今受到小朋友的喜爱。聂耳早先名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叫聂耳呢?原来聂耳从小耳朵就特别灵敏。小时候,他非常爱听母亲讲故事。每天睡觉以前,他就坐在床前的小凳上,听着母亲讲各种有趣的民间故事,象《孟姜女》啦,《柳荫记》啦。他常常是听一遍就记住,而且能完整地从嘴里讲出来。母亲常常夸他说:“你的记忆和耳朵真灵!”
是的,灵敏的耳朵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就象猎人的眼睛同样重要。可聂耳的耳朵为啥这样灵呢?有人曾说他的耳朵是天生灵敏的,但聂耳自己知道:是靠平时刻苦锻炼出来的呀!原来,聂耳从小喜欢留心听各种人物的说话,时间长了,他的耳朵就特别灵敏,对别人讲的东西,常常一听就明白。
1931年4月,聂耳来到明月歌舞班担任小提琴乐师。班上学员有广东人、江西人、山东人、苏北人。平时,他们各自讲着自己的家乡话。聂耳一听,立即会从嘴里溜出各地方言,简直一模一样。每逢这时,同班的学员都爱亲切地喊上一声:“耳朵!”
一天,联华影片公司召开同乐会,邀请歌舞班的学员一起参加。总经理知道聂耳向来有“耳朵”的外号,还能学讲各地方言,特地为他安排一个特别节目:“聂耳博士演讲”。
同乐会开幕了。台上一会儿唱歌跳舞,一会儿奏乐演戏,掌声哗哗,笑声不绝,好不热闹。忽然,报幕员兴高采烈地说:“下面有个精采节目:‘聂耳博土演讲’。演出者:聂守信。”霎时,观众交头接耳喜气洋洋。这个说:“哈!‘耳朵’上台了。”那个说:“这个特别节目可从没见到过呢!”
紫红色的幕布拉开了。聂耳微笑着站在台中央,神态自若,笑着朝大家望了一眼,说:“今天,我给诸位演个‘36行无所不会’的节目。”
“哗……”台下发出清脆的掌声。聂耳熟练地用平时溜进耳朵的36种方言,编成36句有趣的话,在嘴里脱口而出,引起大家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会后,总经理为了答谢聂守信,特地送了件礼物,上面系着粉红色的绸带,写上“聂耳博士”四个字。台下观众纷纷叫着:“耳朵、耳朵!”
聂耳接过礼物,又用各地方言重复地说:“你们硬要把一只耳朵送我,那么就收下了。”
从此,聂耳干脆取消了聂守信这个名字,正式改名叫聂耳了。
聂耳与他的《卖报歌》
1933年,上海霞飞路一带,有位10岁的小姑娘在卖报,她的叫卖声十分清亮动听,有些过路行人虽不买报,也要停下来听她凄楚的叫卖声。
一天,年轻的音乐家聂耳也被这位卖报的小姑娘的叫卖声吸引住了。聂耳问小姑娘的名字,她回答:“我没有名字,我叫小毛头。”
聂耳决定创作一首歌把小毛头的悲惨生活反映出来,他找词作家安娥,请她协助写歌词。安娥欣然同意,并从旁边观察了小毛头卖报的情形。
安娥的歌词写好后,聂耳立刻谱成了曲子,歌名就叫《卖报歌》。
聂耳对小毛头说:“我给你写了一首《卖报歌》,你边卖报边唱好吗?”
小毛头听聂耳唱完《卖报歌》,高兴得跳起来拍手叫好。
小毛头说:“如果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也唱出来,那就更好了。”
聂耳说:“你这一改非常好。”于是他找安娥修改这一句歌词,安娥果真将歌词改为“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小毛头拿回聂耳创作的《卖报歌》,在家里反复练唱。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卖报,一边走,一边叫……”小毛头边卖报边唱歌。
第二年,聂耳邀请小毛头在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扮演报童,由她唱《卖报歌》,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贺绿汀的《游击队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首歌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吧?
那是在1937年底,抗日战争爆发不久,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第一队,和队员一起来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当时,日本飞机时常来临汾空袭,警报一响,老百姓躲进了防空洞,游击队员埋伏在青纱帐里,准备狙击敌人。看到这些情景,贺绿汀就在防空洞里开始酝酿为游击队写歌。他反复琢磨游击队的音乐形象。一天,有个八路军战士敲响了小军鼓,“咚哒哒哒哒……”短促而激烈的鼓声回响在贺绿汀的耳边,顿时,他得到了灵感,立刻将这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节奏型贯穿在游击队歌的全曲。几乎同时,那富有战斗气息的歌词也产生了。后来,贺绿汀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又作了反复修改。就这样,一首生气勃勃,反映游击健儿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终于在临汾西边的刘庄八路军办事处诞生了。
1938年元旦过后,在洪洞县高庄召开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演剧一队赶来这里演出,首次演唱了《游击队歌》。朱总司令听了后高兴地连声说:“好!好!你们可以教大家唱这首歌。”就在会议期间,很多八路军将领都学会了这支歌。自此之后,《游击队歌》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飞遍了八路军各部队和群众中间,鼓舞着千百万军民去战斗。
直到今天,人们每唱起这首《游击队歌》,就仿佛看到无数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正出没在青纱帐里,抗击着日本鬼子的情景,也重温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课。
帕格尼尼轶事
意大利音乐怪杰帕格尼尼得到一具精制的小提琴,请正贫困潦倒的法国作曲家柏辽兹谱一首曲子,柏辽兹完成了《哈罗德在意大利》交响曲。首演结束,身患喉疾的帕格尼尼激动地表示:我从来不曾从音乐中受到像今日这样的感动。乐队还未退场,他就拉着柏辽兹登上舞台,跪下一膝,吻他的手,弄得柏辽兹惊惶失措,剧场气氛达到高潮。第二天他又写信给柏辽兹,再次感谢并附上2万金法郎。柏辽兹从此摆脱了挨饿的困境,从容写作,取得很大的成就。当时柏辽兹35岁,而名扬四海的帕格尼尼已55岁了。
帕格尼尼身体垂危之际,他的好友要他向神父作临终忏悔,可他不听劝告,请来的神父战战兢兢地看着大师的小提琴说:“竟然从这里产生美妙的音乐,我看里面一定有什么……”“里面有鬼!”帕格尼尼大声叫嚷起来,并用左手抓起小提琴,用骨瘦如柴的右手拿起弓子在琴上乱拉一气。神父见状吓得破门而逃,帕格尼尼开心得大笑起来,因笑过了头,连连咳嗽,哽住了气管,断了气。
勤奋苦学的巴赫
约翰·赛巴斯梯安·巴赫是18世纪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写了许多有价值的作品,《巴赫作品全集》就有厚厚的47册。他虽然逝世二百多年了,但是,他的作品现在仍然经常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演奏,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那么,巴赫是如何成为一代音乐宗师的呢?
巴赫的父亲是音乐家,祖父也是音乐家。在这个音乐世家中,他从小就生活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受到父亲严格的音乐训练。不幸的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了,10岁又失去了父亲,小小的年纪就成了孤儿。但是,他非常喜爱音乐,为了把音乐学好,他任何困难都不怕。他听说汉堡有位有名的管风琴大师名叫莱思肯,弹奏技巧非常高超,被人们称为管风琴师之冠。巴赫非常想去听这位大师的演奏,求得他的指教。但是,从他住的地方到汉堡有九十多里路。巴赫是个穷孩子,吃饭都很困难,哪里有钱乘车呢?于是,他只好带上干粮,徒步上路,走累了就坐在田间、河旁休息一会儿,天晚了,就在农舍屋檐下的草堆里睡一夜。为了听一次演奏,求得一个学习机会,他经常这样步行往返一百八十多里路。
关于巴赫的“苦学”精神,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巴赫在哥哥的家里发现了一个柜子,里面存放着许多著名音乐家的乐谱作品,巴赫想借来用用,他去求哥哥。哥哥没有答应,这些乐谱都是十分珍贵的。他舍不得借给十几岁的小弟弟。巴赫不死心。过了几天,他又去借,但仍然遭到了拒绝。每当他走过那存放乐谱的柜子时,他都要多看上几眼。最后,他下定决心把这些乐谱偷偷抄下来。晚上夜深人静,趁哥哥不注意,他就悄悄地从柜里取出一份乐谱,跑到外边,借着月光,认真地把它抄下来。没有月亮的时候,只要有微弱的灯光,他也抄。每天晚上抄一份,天天如此,坚持不懈,他用了整整6个月的时间,把哥哥柜里存放的乐谱都快抄完了。但是,当他的哥哥发现他半夜里在阁楼上的月光中抄写风琴曲谱的时候,却给了他一记耳光,并且撕破了他的乐谱,又把原本锁在书橱里。
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巴赫都不屈服,坚毅顽强、刻苦好学的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后来,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但当受到别人赞扬的时候,却总是谦虚地说:“这算得了什么呢?谁像我一样用功,谁也会有我一样的成就。”
隆隆炮声中奏出的庄严国歌
1809年5月,拿破仑的军队步步进逼维也纳,隆隆炮声已使熙熙攘攘的街头变得静无一人,只有街垒后边的战士正在作着最后拼搏的准备。
就在隆隆炮声当中,从一座住宅里传出了由钢琴弹奏的奥地利国歌,庄严的曲调使得准备拼杀的士兵极为感奋。奏琴的就是这首国歌的作曲者、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海顿。炮弹在空中呼啸,甚至已经直接落入了他的庭院,家人劝他赶紧离去,但他毫不理会。当时,他已是77岁高龄,身患重病,是由家人扶到钢琴旁的。
几天后,法军占领了维也纳。他们没有伤害海顿,反而给他派了荣誉卫兵,表示尊敬。有一位法国军官在访问他时,为了表示对他的敬仰,还唱起了他所创作的《创世纪》中的一首咏叹调:“他品德高尚又尊严……”
就在这个5月的最后一天,海顿去世了。在他弃世前五天,他还召集身边的亲友一同唱奥地利国歌,他自己抱病在钢琴上弹奏了三遍。
海顿早在1804年就被选为维也纳的荣誉公民。他一直到生命的终点,都没有玷污这个“荣誉”。
临终的叹息
1824年5月,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次公演。耳聋的贝多芬身穿燕尾服、黑绸的齐膝裤和丝长袜,站在乐队的前面打着节拍。而全体演奏者却按照站在贝多芬背后的翁姆劳富的指挥演奏。当最后强有力的D大调和弦声还没有消音的时候,大厅的观众中进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呼声和掌声之强烈,是出乎意外和无与伦比的。女歌唱家和乐队的演奏者们也都情不自禁地一起参加了欢呼和鼓掌。
听众对于贝多芬的出场一共报以5次热烈的掌声。按照礼节,对皇族也只用三次鼓掌礼。
可是,贝多芬对此毫无觉察,因为他什么也听不见。
这时,那位红极一时的女歌唱家走近贝多芬,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转过身去,他这才看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他向着人群深深地鞠躬致谢,感动得几乎晕了过去。
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自26岁那年得了耳病,至57岁逝世,中间二十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面对着命运的挑战,他呼喊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产生在这个期间,直到完全聋了,他仍继续作曲,终于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当死神悄悄逼近他的时候,他口中这样自语:“唉!我只写了几个音符!”
贫穷饥饿的“歌曲之王”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是近代音乐史上的“歌曲之王”,浪漫主义乐派的先驱。然而,他是在贫困中,甚至经常是在饥肠辘辘中度过了31年短促的生涯。
他的几首名曲,都是少年时期的作品。就在那时,他也常常饮食不周。他在写给哥哥的信上说:“我们常常想吃苹果。从粗劣的午餐到晚餐,其间足足隔着8个小时呢!”
舒伯特和他的朋友晚上常在酒店度过,舒伯特就在酒店里作曲。为莎士比亚诗谱写的名曲《听!听!那云雀!》就是在酒店里作成的。似这等名曲,唱的是他自己,听的也只有他的几个穷朋友,维也纳的显贵们封闭在自己的上流社会里,无缘识得这位当代的大作曲家。
人们称呼舒伯特周围的这群青年为“舒伯特党”,贫穷的党人有时会给贫穷的作曲家惹点小麻烦。舒伯特是个近视眼,身上常常带一只眼镜盒。有一天,这盒子忽然不见了,遍觅不得。后来看见一个朋友在吸烟,所用的烟斗正是用他的眼镜盒子改制的。原来这朋友丢了烟斗,又买不起,就把眼镜盒子随手拿去改造一番。
有一天,舒伯特饥饿难耐,独自信步上街,走进维也纳的一家饭馆,口袋里却分文没有。他在餐桌旁坐下,偶然看到桌面的报纸上登有一首小诗,当即配上一首乐曲,交给店主换了一份土豆吃。这乐曲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摇篮曲》。在他逝世30年以后,这份手稿在巴黎拍卖,以四万法郎的高价成交。
舒伯特几乎一生都没有谋得什么职业。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致使身体虚弱,偶然染上了伤寒症,就一病不起,在一个乡村里默默地死去了。死时,全部遗产仅值二十多个古尔盾。
“音乐神童”莫扎特
伟大的奥地利音乐家,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6岁时就以钢琴家和作曲家的身份经常旅行演出。一次在维也纳宫廷演出,皇帝说一句:“若能只用一只手指,在键盘上蒙上布弹琴,那就真是天才了!”话刚说完,小莫扎特马上照他的意思用一个手指头进行演奏,使皇帝和在场的人惊叹不已。在法国凡尔赛宫,国王路易十五听他演奏完后热情地款待这位年仅8岁的神童,泰丽莎皇后高兴地抱着亲吻,莫扎特的鼻涕竟糊了皇后一脸!有人怀疑神童的神力来自他手上戴的戒指,为了证实这纯属无稽之谈,莫扎特特地当着众人摘下戒指继续演奏。
莫扎特在音乐上奇迹般早熟,但长大后在婚恋上却倍尝艰辛。他26岁时与康丝丹采结婚,妻子善良单纯却毫无理家能力,使他们的生活常常陷入窘境,经常靠借贷过活。冬天缺燃料,莫扎特只好和妻子拥抱着跳舞取暖,健康每况愈下。迫于生计,莫扎特只好拼命写一些可以赚钱的舞曲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