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46252100000009

第9章 赞扬、批评与谈心(2)

四、先私下,后公开。批评的场合应该是,先私下里个别批评,根据个别批评的效果作些微调之后当众公布。违纪学生往往或多或少有其生活的土壤——如教室、操场,以及同类同群伙伴,若能“釜底抽薪”地“隔离审查”,效果会好得多;况且师生双方也有时间冷静考虑,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麻烦。私下批评可以获得公开批评所不能获得的许多东西,如违纪的深层缘由和动机,还有哪些同学违纪,此案是否“冤假错案”等,但最最可贵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曾强自己的威信。当然,为了强化批评的示范作用,杀鸡儆猴,惩前毖后,绝大多数批评仍需公开。但是,一要征得同意,二要讲究用词。也就是说,借自己的口,提高学生觉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最后,我们得分清,私下批评的焦点是违纪学生,公开批评则应转化为错误本身。

班主任工作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批评,其实比表扬需要,也更讲究艺术。

指出小学生过错行为的几种方式

学生的过错行为属于较为普遍的品德问题行为,据我国品格协作组调查的520份个案统计,过错行为在品德问题行为中的比例是:童年期占81.7%,少年期占62%。可见,小学生的过错行为矫正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由于小学生好奇心、模仿性强,他们的过错行为大都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情境性,但又具有一定的扰乱性,如不及时制止,很有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品德不良行为。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分析学生的过错行为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做到防微杜渐。

一、暗渡陈仓式

小学生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他们有时犯了错误自己都未察觉,这种情况更多地表现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这时适宜采用暗示的方法,指出他们的过错行为。如一位学生上课做小动作,我们可以暂时停止讲课,把目光停在他身上片刻,或者立即请他回答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对有些“小错”有特效,因为学生本身知道这种行为不对,只是控制力稍差,只要我们即时提示,他们会自行“小错化了”,由此也增强了他们自身的免疫力。

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暗示法。在一次考试时,我发现了小A偷偷瞟了同桌的试卷,然后匆匆地将自己试卷上的“60”改成了“6”。我当场没有指出他的作弊行为,而是等考好完之后,在黑板上出了小A做错的这道题,然后请他来做,他经过认真的思考,把题目做对了,我说:“小A同学现在真的会做这道题了。”他的脸顿时红了,下课后,他主动跑到办公室里来,要求我在他试卷上这道题旁打上个“×”。

二、幽默风趣式

我有一次代六年级的数学课,走到讲台前刚准备上课的时候,发现讲台上竟赫然摆着两个吃剩下来的桃核!我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教室里鸦雀无声,似乎恶运就要降临到哪个恶作剧的学生身上。看看他们紧张兮兮的样子,我的心情反而放松了,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锥的体积,可你们看——我顺手拿起两桃核,这两个怪物算是圆锥体的。”学生们顿时笑了,这一课,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用幽默的方式指出学生过错行为的特点是学生易接受,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其缺点是力度不够,往往不能彻底制止这种过错行为。所以我们在必要时可在幽默中撤点辣椒粉。如我班有位自尊心很强的女生,做事常常虎头蛇尾,丢三落四。一次考试,她又空了一道题没做,我在发她的试卷的时候,帮她用红笔把空的填上,对她说:“你想考老师吗?放心,老师会做,只可惜你拿不到100分了。”这位女生顿时呜呜地哭了起来,从此她再也没有犯这样的错误。所要注意的是:辣椒粉要加得适量,太多了就成了冷嘲热讽,反而会带来消极的后果。

三、明知故懵式

明明知道学生有某种过错行为,却假装不知而做出一定的安排,这种明知故懵式有时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如小B和小C是两个很有表演才能的女同学,但平时互相妒嫉,经常吵嘴。在一次“六一”节前夕,我在班上说:“六一节就要到了,学校要我们出一个迎“六一”文娱节目,大家让小B和小C共同搞一个怎么样?”许多学生吃吃地笑,她们俩人脸也涨得通红,我装作毫无察觉的样子,郑重其事地说:“这次学校是要评奖的,希望你俩好好合作,拿个头奖。”结果,她们俩合作表演了琵琶二胡重奏,真的拿了头奖,她们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和好了。这种明知故懵式的特点之一是学生误认为老师并没有觉察出自己的过错行为,所以一旦老师安排了令其改正的情境之后,他们没有过重的包袱,能迅速纠正其错误行为。

微笑式批评举隅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每当我听到这首荡漾着童心激情的儿歌时,总在默默地想:教师为什么就不能满足孩子们这点发自肺腑的祈求,把“微笑留下”呢?

“微笑”,是爱的物化,是真诚的结晶。把“微笑”

奉献给“好学生”,容易做到,面对“差学生”呢?

近年来,我尝试用微笑批评学生,效果很好。主要做法是:注目式批评语文课上,我正讲得津津有味,忽然发现林海同学在悄悄地剪指甲,我马上停下来,用微笑的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孔,只是在林海的脸上稍稍停顿了一下,意思是说:注意,大家都等你呢!他赶快藏起剪刀,专心听讲了。

借助表扬批评一次上课时,北排的刘小英正回头同一个女生说悄悄话,我便用一种赞赏的语气说:“大家看,南排的学生坐得多好,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感激他们!”除了南排的学生之外,其他学生的目光刷地扫向南排,刘小英也很知趣地坐好了。于是,我赶紧微笑着补充说:“其实,北排的同学像刘小英同学就很不错的嘛。”她的脸红红的,自此很少不专心听课了。

转换话题式批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随时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灵活地转换话题对学生进行微笑式的批评,办法是“哪壶开了提哪壶”。比如,我让一排学生回答书中的一个问题,结果,一个答对的也没有,可他们谁也不肯偷偷看书。于是,我迅捷地在黑板上写下“品德第一”四个大字,然后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他们,称赞他们在“品德”这张卷上都得了满分,希望他们刻苦学习,争取答好“文化卷”。试想,这样的批评,学生能不欣然接受吗?

“微笑式批评”以真诚为核心,以宽容为表现形式。

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捧着一颗爱心对待学生,让他们深深感到老师的批评也是一种爱,那么,还愁什么“金石不开”呢?用微笑批评,既可以营造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可清除师生之间的对立心理,使学生从内心感到不改正错误对不起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恕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批评应讲究艺术

近来听说这样两件事,颇有点耐人寻味:有个小学生考试成绩总是上不去,老师在课堂上当众指着他道“真笨”,结果小学生心中一直存有阴影,见到这位老师就紧张;另有一位经常违反纪律且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单独找他谈了几次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这名学生很快改正了缺点,学习有了长足进步。两件小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却很明了:批评学生应注意方式,讲究点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缺点、纠正缺点,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动辄训斥、嘲讽,不仅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时甚至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收不到好的效果。

有的老师也许会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这样批评他们,也是出于一片好心,为他们好吗!”然而,即使是再真诚的批评,也应讲究方法注意场合。青少年学生正是成长发育阶段,自尊心极强,很容易受伤害。对他们的缺点,单独找他们分析利害关系,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肯定要比课堂上当众指着批评强得多。批评的艺术,讲究与不讲究,效果会截然不同。

当然,讲究批评的艺术,并不是一件易事。这需要我们的老师从根本上端正对学生的态度,不断加强自身涵养,努力克服急躁情绪,以一颗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爱心,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有一种方式叫间接谈心

谈心,即谈心里话。其方式有直接的,也就是面对面式的,如促膝谈心;也有间接的,如通过书信或第三人等形式以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达到与对方交流的目的。

然而,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间接谈心的运用往往被教师们所忽视。

现实生活中,谈心既是增进友谊加深理解的桥梁和纽带,更是消除隔阂解决矛盾的好办法。然而,教师教育学生,采取直接谈心也有失效的时候。如: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好说歹说,他却无动于衷,仍然我行我素,甚至还会出现与你赌气、抗衡等尴尬局面。这时,你便可考虑间接谈心。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初级中学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曾用间接谈心转化过不少思想后进的学生。回味起教育学生的情景,感觉间接谈心似有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意境。

记得6年前的春天,我教初二(1)班的语文兼做班主任工作。那时班上有位男同学总觉自己学习成绩平平,升学无望,于是功课放松,纪律松懈,把心思全放在玩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玩到初中毕业”。前三次,我采取直接谈心的做法教育他,可每次谈过之后总好不了二三天便“旧病复发”。第四次找他谈时,没等我把第一句话说完,他竟瓮声瓮气地丢下一句:“老师,您别再说啦,我的事我清楚,您要是再‘逼’我,我明天就走!”说完,忿忿然离我而去。我琢磨着:再这样谈下去是不行的。于是,我便试着写了封信给他,信中既充分肯定了他好的方面,对他的不足也毫无忌讳地严正指出,并说:“人,要懂得珍惜自己,其中就包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愚公,尚有移山之志,而你却连改正自己缺点错误的勇气都没有,怎么谈得上是懂得珍惜自己的人呢?你不应该是懦夫啊!要知道,老师是多么希望你能好起来啊!”两天后,他给我也写了信:

“敬爱的老师,我连着两个晚上都是含着泪而睡的,您的教诲我永远珍藏于心底,我将以实际行动来改变自我,好好学习……”后来,他初三毕业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去年又考取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