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个大宝库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因为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出路之一是重返海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现在人称之为“蓝色产业”。
我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有140万平方公里的近海大陆架,堪称一个“聚宝盆”。古代先民开拓海洋,曾有过辉煌的业绩。后来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我们失去了兴海富国的大好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陆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必须格外重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我国经过30年的努力,海洋事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我国沿海地区,以只占全国13%的耕地,借助海洋的神韵,创造出占全国60%的国民生产总值,养育了全国40%的人口。中国海域,第一次显示了她的蓝色辉煌。
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在当今世界现有的3000万种生物(其中被科学家命名的约140万种)中,有99%在海洋中;陆地和淡水中的生物还不到物种总数的1%。海洋中的植物绝大多数是藻类,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单细胞的大多浮游生存,多细胞的则定生在海底。海洋中也有少量种子植物,如红树林。在红树林中,主要有红树、海桑等,它们生有支柱根和呼吸根,以“胎生”的形式繁衍后代。动物有原生类、海绵类、甲壳类、软体类、棘皮类、鱼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等。海洋中的生物大小不一,千姿百态,有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长达300米的海藻,有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鲸,有比猴子还聪明的海豚等。
海洋中的大部分生物都可供人食用,食物总量超过陆地上食物总量的1000多倍,至少可养活300亿人口。光近海海域生长的藻类植物加工成食品,年产量就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倍。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目前人类所能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仅占总量的2%。
海洋提供蛋白质的潜在能力是全球耕地生产能力1000倍。南极洲水域生活着5亿吨磷虾,磷虾体内含有约50%的蛋白质和人体需要的7种氨基酸。人们把南极磷虾称为未来的“世界蛋白质仓库”。
海洋生物中有许多可以做药材。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海洋生物药材99种,现在海洋药物的研究已成为全球特别是近海国家发展药物的方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在水深3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没有光线,阴暗寒冷,不会有生命存在。但最新探测资料表明,深海物种估计多达1000万种甚至1亿种。这些生物形体普遍很小,生在海底软泥上或软泥层内。
现在,人类虽然登上了远离我们38万千米的月球,但对海洋的认识却相当有限,对于深海更是近于一无所知。海洋生物资源到底有多少,还需要人类继续深入探索。
海洋渔业
我国临近大陆的海域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其中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约有150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740多万亩。
海洋是渔业生产的最大场所。我国近海位于中、低纬度带,北部的渤海和黄海是温水域,分布有温水种海洋动物;东海和南海,地处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属于暖水域,分布有暖水种海洋动物。温水种代表性鱼类有带鱼、大黄鱼、鳓鱼、鲷鱼等;暖水种代表性鱼类有金枪鱼、旗鱼、鲣鱼、鲨鱼、飞鱼等。我国海洋鱼类约有1500多种,可以食用的约有千种,常见而且产量较高的有60-70种;经济虾类100多种,沿海藻类近2000种,还有许多无脊椎动物。
我国的海水产品中主要是鱼类。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和墨鱼(乌贼),被称为四大经济鱼类。此外,还有虾、蟹、海带等产品。
大黄鱼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黄海较少,它一般不游往其他海区,故有我国“家鱼”之称。大黄鱼春秋两季产卵,一般都产卵于河口附近、岛屿之间的近岸浅水区域,因而渔汛也分春秋两汛。大黄鱼主要分布地区有吕泗洋、舟山群岛、温州沿海、福建三都澳、官井和广东汕头、南澳岛等海域。因为大黄鱼分布范围狭窄,资源数量有限,必须合理开发,保护资源。
小黄鱼是东海、黄海和渤海的特有品种,每年冬末春初陆续游向沿岸产卵,因过度捕捞,资源遭到破坏。但是,小黄鱼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高,只要注意保护幼鱼和种鱼,资源仍会恢复和发展。
带鱼是我国目前海洋渔业中最重要的捕捞对象,全国沿海均有分布。近年黄海、渤海带鱼资源衰退,东海成为带鱼主要生产海区,主要集中于舟山渔场。但是好景不长,1993年传统鱼业资源继续大面积减少,带鱼、小黄鱼分别减少21%和68%,连过去无人问津的马面鱼也减少608%。四大经济鱼类中的大黄鱼、小黄鱼和墨鱼早已形不成鱼汛。由于带鱼的大量减少,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已正式更名为东海带鱼汛。舟山全市1993年渔业总产量112万吨,比1992年同期减少209%。照此下去,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也许将无鱼可捕了。
墨鱼(乌贼)是底层软体鱼类,主要分布在东海,产量占全国墨鱼总产量的987%,近年来,资源也减少很快,已形成不了鱼汛。
我国沿海大陆架渔场,鱼业资源丰富,但由于过度捕捞幼鱼和种鱼,使资源大量减少。所以,我们必须保护近海渔业资源,捕捞向远海和大洋发展。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我国740多万亩的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这样,捕养结合既可解决人民不断增长对鱼产的需求,也可以保护我国渔业资源。
北部湾的几种海洋动物
北部湾,在我国南海北部,地处亚热带,风光秀丽,四季如春,三面靠着陆地。它的东面是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北面挨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陆上大小河流的汇入,给北部湾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无机盐。湾内水质肥沃,饵料充沛,非常适合鱼虾和海洋动植物的生长。光是各种鱼类这里就有五百多种,还有数不清的各种贝类、藻类,经济价值都很高。特别是那些稀奇、珍贵的海洋动物,象儒艮、海龟、海豚等等,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儒艮,是世界上稀有的海上哺乳动物。它本是陆地上的一种哺乳动物,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由于地球变迁,陆地变成了海洋,它才被迫到海里去生活。海洋的环境,使它的身体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条腿没有了,前肢变成了两只胸鳍,后肢完全消失,长出了两片并排着的三角形尾鳍。这些变化,使它很象一条大鱼。但是,它的头部、骨架、灰白稀疏的皮毛、大而椭圆的体形,却极象一头大水牛。儒艮吃海中的藻类和其他植物。最大的儒艮有两千多斤,最小的幼仔也有几十斤呢!它跟陆地上的动物一样,也是用肺呼吸。每隔十几分钟,它就要浮出水面一次,通过鼻孔呼吸,不然就会被淹死!
有趣的是,儒艮的两只胸鳍特别象人的两只手,而且母儒艮腋后还有一对明显的乳头。当母儒艮给幼仔喂奶的时候,它就用两只胸鳍拥抱幼仔,头部和胸部露出水面,远远看去,真像是一位身穿浅色上衣的妇人,抱着婴儿在海中戏耍。所以儒艮又有”美人鱼”之称。
目前,世界上发现儒艮的地方有印度洋、澳大利亚等地,而最多的是我国。在我国,儒艮的集中产地就在北部湾海区。
1976年12月,广西合浦县渔民曾经在这里捉到三头活的儒艮。
1978年9月,广西北海市渔民又在海滩上捉到两头搁浅的儒艮。有的已交给国家研究,拍电影;有的已经制成标本,送有关部门展出了。
儒艮的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皮可以制革,脂肪可以提炼工业上不可缺少的特殊润滑油。
儒艮是稀有的珍贵动物,应注意加以保护。
现在说说海龟。海龟是棱皮龟、玳瑁、海龟、骳龟的统称。
它们的形状跟陆地上、江河中的龟差不多,背上也长着硬壳:
有的是完整的一块,叫龟板;有的是分成一片一片的,叫角质鳞。
世界上的龟类中,海龟最大,几十斤到几百斤的都有,甚至有上千斤的。它也是用肺呼吸,每隔二十几分钟就要游到水面上来,用鼻孔呼吸空气。可笑的是,海龟的肛门也能跟鼻孔一样起呼吸作用!
海龟的生殖繁育也十分有趣。它的繁殖季节一般是在六、七月间。雌雄海龟在海洋中交配以后,雌龟就在每天早晨产在坑里。一只棱皮龟能产卵90-100颗,也有的能产300颗;一只玳瑁能产卵130-250颗;一只海龟能产60-70颗;一只骳龟能产几十颗。产完卵以后,它们用四肢扒沙土把卵掩盖好,就悄悄回到海洋中去了。卵完全靠阳光的热力来孵化。经过七十天左右,小海龟就破壳而出了。这时候,雌海龟就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把小海龟们领到海洋中去。
海龟特别能忍饥挨饿。有人做讨试验。有的海龟绝食三年也不会死,这在动物界里可以算是第一名!海龟的寿命也很长,有的可以活到三百岁,据说,海龟的寿命还有更高的记录,海龟真可称是长寿的动物。
海龟捕食鱼虾是很凶猛的。但是它有一怕,就是怕四脚朝天,无论是在水里,还是在陆地上,只要是一被弄得翻转过来,它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海龟浑身是宝。肉和卵可以吃,味鲜美,养分多,是大补品。背甲可以制胶,还可以做成美丽的工艺品和装饰品,也可以做钮扣、眼镜框、肥皂盒等等。龟板、龟血、龟的内脏、龟胆等等,更是中药中的名贵药材。
再说说海豚。海豚是一种智力发达的哺乳动物,人称“智能动物”。它是鲸类家族中的小弟弟,最大的才四米来长,体重只有二百来斤。它身体呈流线型;除胸鳍之外,还长有一片背鳍;尾巴扁平有力。
海豚的性情特别活泼,爱玩耍。它们有时爱找海龟游戏。
海豚成群地游到海龟的身子底下,用又尖又硬的鼻子一顶,把海龟顶上水面,然后就试图把它翻转过来,让它仰面朝天。有时候,一群海豚同时跃出水面,一下子压向海龟,把它压得沉下水去好几尺,不等海龟恢复平衡,又有几个海豚压下来。最后弄得海龟没办法,只好把头和四肢缩进了龟壳。海豚占了便宜,飞快地游走了。
海豚是海洋中最善于游泳的动物,可称得上是游泳冠军。
比如说,从上海到大连,一般轮船要航行三十多个小时,而海豚呢,只要十五个小时多一点就够了。
为什么海豚能游得这么快呢?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海豚除了有一个非常适合快速游泳的流线型身体以外,还有一身特殊构造的皮肤,能减少水的阻力。海豚的皮肤分五层,有表皮、真皮、密质脂肪层、疏质脂肪层和一层筋腱。表皮很薄,富有弹性。
而在真皮这一层里,生有无数个细细的管状突起。“管状突起”中贮藏着一种特殊的液体就相应地流动,形成波浪形的起伏,使整个皮肤象海绵一样,有很好的伸缩性。这样,海豚皮肤的形态就可以随时同海水波浪的状态保持一致,皮肤同水的摩擦力就小了,因此海豚游得自然也就快了。
海豚皮肤的这种特殊构造对人类是很有启发的。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橡胶来仿制海豚皮,把它装置在鱼雷和小型船只比如潜水艇的外壳上,结果大大提高了推进速度。可以设想,如果能够选择一种性能更加接近海豚皮的材料来仿制海豚皮,那么它的效果会更显著。将来,仿制的海豚皮不仅可以用到大型舰艇上,还可以用到飞机上。
在水生动物中,海豚的大脑异常发达。它的脑子与躯休的比例,仅次于人的脑子与人体的比例。因此,比起别的海洋动物来,海豚就显得格外聪明,也很容易被人驯服。它可以很快学会人教给它的许多动作。什么顶球啊,跳圈呀,跳高啊,它都能学会,并可以作精彩的表演,甚至它可以学会在训练人员的指导下,把一件玩具送给指定的参观者。所以在动物园里,海豚是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人们称它是活泼可爱的“小演员”。此外,世界各地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海豚具有高度智慧的故事,例如:海中救人、海底打捞沉船;以及经过训练的海豚在战争中的奇特作用;海豚声纳给人类的启示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我国北部湾的海洋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应注意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海马与海龙
在浩瀚的大海里,生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动物。它们中间有的能发光,有的能发电,有的可供食用,有的有特殊的经济价值,而海马与海龙就是有特殊经济价值的两种珍贵的海生动物。
没有见过海马与海龙的人,可能会认为它们一定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尤其是海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神话小说中所描绘的那种张牙舞爪、身披鳞甲的神龙形象。可我们要介绍的海龙,并没有那么大的神通,它既不能吞云吐雾,也不会行云布雨。它的个体很小,最大也不过一尺左右。不言而喻,海马也是一样,它的个体还没有海龙大呢。由于它们的长相有几分似龙似马,才得到了这样耐人寻味的名字,其实它们都是鱼。不论海马还是海龙它们都有鳃、有鳍,进行产卵生殖,不过它们的产卵生殖是与众不同的。海马与海龙都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从分类地位上看,它们都属于鱼纲,海龙目,海龙科里的不同属种。由于它们形态特殊,生态特殊,经济价值又高,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就拿海马来说吧,早在唐朝的古籍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海马出于南海,形如马,长约五、六寸”。宋朝时有这样的记载:“其首如马,其身如虾,其背伛偻有竹节纹”。这种生动的描述说明当时人们对它的特殊形态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海马虽然属于鱼类,但全身无鳞,体表全部被骨环所包围,形成一个坚硬的甲胄,使身体无法弯曲,但尾部的末端可以自由活动,以利于栖止时固着在海藻或其他细物上。它的躯干呈七棱形,有骨环10-11节。尾部呈四棱形,有骨环32-42节。
海马的头与躯干成直角相连,中间还有一个较细的颈部,头部的前端伸出一个较长的吻管,这种连接方式,真是与马头一模一样,难怪人们叫它海马了。它的头部还有一个突起,形成头冠,没有腹鳍和尾鳍。人们根据体环的数目、背鳍、胸鳍鳍条的多少,头冠的大小,吻管的长短等特征,给它们分类徘队,最后确定,我国的海马大约有八种,即冠海马、日本海马、琉球海马、刺海马、大海马、斑海马、管海马与澳洲海马。其中以日本海马分布最广,在我国的各个海洋中都有,冠海马产于渤海及黄海北部。其余各种海马均分布于我国的东海与南海。
海龙与海马一样,在清朝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海龙产于澎湖澳,冬日双跃海滩,渔人获之,号为珍物,首尾似龙,无牙爪,大者尺余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