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是古代一种贵重的玉器。在旧时代,人们往往以“弄璋”一词来表示对别人家生男孩的祝贺。唐玄宗朝,以口蜜腹剑称著的奸相李林甫,有一次写信庆贺他的一位亲戚生了儿子,将“璋”字误写成“獐”,历来传为笑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为此撰写一联加以讽刺:
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
把“弄璋”错写成“弄獐”只能解释为玩弄“獐”这种野兽,意思差得远了,李林甫是该受讽刺的。这种写别字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近日,有一位女青年将“待人接物”误写为“待人接吻”,于是,一位好事者为此撰写了上联:
待人接吻,何其火热这位好事者向笔者征求下句,笔者才疏学浅;未能应对,特录此以求教于读者,同时也怀有警戒别字之意。
唐伯虎讽刺富商
明朝,一暴发商人登门请唐伯虎为他的店铺题对联,借抬高身价。唐伯虎素来不屑此人的行为,就挥笔题道:
门前生意,恰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柜里铜钱,要象过冬虱子,越捉越多。
唐伯虎用令人生厌的东西作比喻,大大地嘲弄了富商一番。这富商只从钱字着眼,生意好,赚钱多就行,管它什么“蚊虫”“虱子”?他认为此联写得很好,当场赠唐伯虎百两银子,并欢天喜地辞别而去。
笔者录后不禁叹曰,讽刺也得看对象,唐伯虎可谓枉费心思矣!幸而赚取了百两银子,要不只能啼笑皆非。
罗锡讽刺太监
明神宗朝,潮州人罗锡上京考试,高中状元。皇帝恩准他游御花园。罗锡满怀高兴,走到园门口,不料却被一守园老太监拦住。时值冬天,老太监看见罗锡厚装严裹,手上却拿着一把檀香扇,心里觉得好笑,就挪揄道:
小书生,穿冬衣,执夏扇,一本《春秋》曾读否罗锡听见老太监不但对自己评头品足,甚至怀疑白已连孔子编的史书《春秋》也没有读过,心里很生气,马上回敬了一句:
老太监,生南方,来北地,这个东西还在么对句中的“东西”二字,指太监的生殖器,老太监听出来了,气得要死,但无可奈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罗锡入园。
这一联,将春、夏,秋、冬四季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嵌入,堪称巧妙。
“撑目兔”与“缩头龟
”乌龟在元代以前,一直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视龟为宝。
可是从元朝开始,有人把纵妻行淫比作“缩头龟”,从此乌龟名声狼藉。
《南村辍耕录》记载了金方所撰写的一联,涉及“缩头龟”,是嘲讽一户为富不仁的财主的:
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
相传,兔子望月而孕。“撑目兔”是说这家财主的妇女是睁着眼睛望月亮的兔子,凭“空”怀孕,讽刺她们不守妇道。“舍人”,是指这户人家的男人,把他们直指为“缩头龟”,用词也够辛辣。“撑目兔”与“缩头龟”刚好成对,可谓一绝。
“人情大于天”
清代雍正年间,有一个老童生颇有才华,但因性情狷介,不肯送礼给主考官,结果参加十二次考试,都落第了。
他仍不灰心,继续应考。主考官看见他,就满脸不高兴,将他的考卷丢在一边,还吟了半联,肆意讥讽: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老童生心想,自己屡试不售,并非无才,如今考官出言不逊,实属欺人太甚,一气之下顶回半联:
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于天直斥考官的贪赃枉法讲“人情”,把当时科举场中的黑暗揭露无遗。主考官听了,气得半晌也说不出话来。一快。
纪晓岚撰联讽贪官
纪晓岚,名昀,字春帆,是清朝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他通晓儒籍,旁贯百家,且为人坦率、风趣,是一代名臣,民间中流传着很多有关他的传说。
那时,有一姓金的司空(官名)督修水部(管水利工程的机构)衙门。这个贪官为了多捞点油水,故意拖延工期,上奏工程如何艰巨之类,要求放宽期限。于是乾隆皇帝又派了一个姓科的中书(官名)协助督修。谁知这两个家伙臭味相投,狼狈为奸,结果修了一年,还未完工。一日厨房失火,把整个未完工的水部都烧毁了。纪晓岚听到这个消息后,随即写了一副对联加以嘲讽:
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南腔北调,科中书什么东西。
上联嵌入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下联嵌入了“东、南、西、北、中”五方,语出自然,构思独特,而且恰到好处地挖苦了这两个贪赃枉法的家伙,不失为一副好联。“南腔北调”是形容科中书为自己的过失辩解而乱说一气。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露
相传古时有一知府,到任伊始,就贴一对联在衙门口:
若受暮夜钱财,天诛地灭;如听衙役说话,男盗女娼。
表面看来,这位知府清廉公正,信誓旦旦。其实他的贪鄙行为比他的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不同的是,他喜欢白天接受贿赂(所以不受暮夜钱财),而且要行贿者将财货直接交到他手中,不许经由衙役中转,以免中途被“揩油”(所以不听衙役说话)。这副对联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露,这位贪官也算“老实”。
骂贪官酷吏
从前无锡县署的大堂上挂过这么一副对联,一些心术不正的官儿看见,大为恐惊,有的甚至连忙远避他乡: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上句是“正言”,下句是反语,真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是对官吏的劝诫。
斥传教士和清政府
说什么天主教,妄称天父天兄,绝天理,灭天伦,把青天世界闹得天昏,有一日天诛天讨,天才有眼;看这些地方官,都是地匪地痞,掘地坪,挖地坑,将大地山河弄成地狱,还要抽地丁地税,地也无皮。
这是清咸丰年间流行于北方民间的一副对联。上句对外国传教士的侵略本质和荒淫无耻的作风揭露无遗,下句表现了对清政府贪官暴吏的深恶痛绝之情,尖锐有力。
讽刺慈禧太后的三副对联
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罪人。她靠施展阴谋手段上台,掌握实权几十年,把中国引向亡国的边缘。
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十一月七日是慈禧六十岁生日。就在这天,日军占领了大连,但她还大搞六十大寿庆典,大肆挥霍民脂民膏。这场战争以清政府求和而结束,向日本割让台湾,赔偿巨款,弄得国家更加贫弱,民怨沸腾。有人忍不住了,在北京城墙上贴出一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把庆典与战败联系在一起,对慈禧进行十分辛辣的讽刺。
大学问家章太炎先生,在这个女独裁者七十岁生日时,曾撰一联讽刺: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无疆!
当时东三省已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南苑”、“北海”都是皇家游乐之地,上联头两句,是说慈禧只顾享乐。“何日再到古长安”几字,讽刺甚深。一九○○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曾狼狈地选到西安(即古代的长安)去,这里是警告她,再如此骄奢腐化,那么,京城沦陷的悲剧还会重演,她还会再次出逃的。“无疆”这里是失去了疆土的意思。在“万寿”(慈禧大寿时)时,国家都丧失疆土。这一“祝”饱含着强烈的愤慨。对联正气凛然地痛斥她昏庸腐朽,对内残酷压榨,对外卖国投降的罪恶,真是掷地有声。
讽刺技巧之高超,也叫人叹服。
慈禧终于逃不脱大自然的规律,不能“万寿无疆”。她死后,被尊奉为“慈禧端祜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共十九个字,字典中的好字几乎都被用上了。有人为此作一联:
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道出了实际,骂得痛快淋漓。妙极!
“天下瘦”和“世间荒”
清末有人撰了一联讽刺当朝大臣李鸿章和翁同騄,甚为精彩,广为传诵: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合肥”指李鸿章,他官当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他是合肥人,古代,有将籍贯借代人称的习惯。“常熟”是指翁同騄,他是江苏常熟人,曾任户部尚书,掌管户籍、财政、赋税,相当于古代“司农”的职务。对联巧妙地逢用对比手法:“合肥”意即应当肥,宰相“肥”,“天下”却“瘦”了;司农老爷的田地“常熟”,可是人世间却闹灾荒,鲜明地揭露了他们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并控诉了他们的劣行给“天下”、“世间”带来的祸患,语气凝练、深刻,是不可多得的佳联。
讽刺公局
清末,广东各州县乡镇都设有公局。公局有绅士、董事。他们名义上调解乡事,处理乡人的钱债、斗殴、口角等的诉讼,实际上却徇私舞弊,借权谋私,无恶不作。有人为顺德县某公局撰一拆字联来进行讽刺:
八面威风,转个弯私心一点;大模尸样,钩入去有口难言。
上句拆了“公”字,拆为“八”、“厶”突出当权者的私心。下句拆“局”字,拆为“尸”、“厶”、“口”,指出老百姓的苦楚。把这种机构的本质揭露得十分彻底,老百姓对这类机构可谓恨之切骨。对联的构思也极为精妙。
“三星白兰地
”从前有一豪富宴客,指着一瓶酒出一上联求座上客对,联曰:
三星白兰地“三星白兰地”本身就是酒名,宾客们都是胸无点墨的草包,个个哑口无言。有人就起座恭维富豪说:“尊翁这一联出绝了。”那富豪得意地回答:“好,你们不对,我对。
随即得意地吟道:
五月黄梅天宾客们听了,个个陪笑称妙。其实这是生拉硬凑,不伦不类,使人莫名其妙。这副对联很快流传开来,成了对富豪的嘲讽。
讨”蚊“联
古代,有一个学童,经常被老师督责朗读枯燥无味的时文(八股文),为此感到十分苦恼,愤而作一副”讨蚊“对,以示反抗:
成群结队,浑家流贼之形;鼓翅高吟,满眼时文之鬼。
“蚊”与“文”音近。他从蚊起兴,抒发了对时文的憎恶。虽然有欠深刻、幽默,但它出自小孩子手笔,是难能可贵的。
“巢父掉头不肯住”
民国期间,有个姓黄的人出钱修葺江苏宜兴境内的庚桑、善卷二个山洞,还在里面建了个“巢许堂”。他到处宣扬说:远古唐尧时代的著名隐士巢父和许由两人曾经在这儿居住过,所以命名为“巢许”云云。他的目的在于招徕游客,以便赢利。有人对此十分气愤,在洞口写了这一副对联:
巢父掉头不肯住;许由洗耳何曾来。
全联的意思是:象巢父这样的清高之士,绝不喜欢居住在你这个肮脏的地方;许由也不会来这里听你吹牛。
这副对联虽然稍逊文采,但颇能说明问题。
“本店金钱主义”
讥讽性的对联是一种犀利的斗争武器。一九一九年,震动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上海商民全行罢市表示声援;唯独南京路上有一家服装店照常开门营业。这引起了公众义愤,立即有人在它门口贴上一副对联:
你们雪耻雄心,全行罢市;本店金钱主义,孤独开门。
以店主的口吻来写,“你们”与“本店”对比鲜明,突现了店主的“金钱主义”,语言辛辣。“孤独”二字凝练地点出了店主的处境和心态,很妙。
当时路过该店的上海市民,无不唾骂这个没有良心的店主,吓得店主赶紧关门,以示向民众认罪。可见,这种“武器”的“火力”是相当强的。
谐音刺军阀
解放前,四川军阀刘成勋,字禹九,绰号刘水漩,为了争夺地盘,与另一个军阀赖心辉连年混战,弄得人民痛苦不堪。为此,著名文士但懋辛作一联来讽刺:
流水成灾因雨久;赖人做事总心灰。
联语用谐音影射,颇巧。上联“流水”谐指刘水漩,“雨久”谐音“禹九”,指斥他给人民带来灾难。下联的“赖人”突出了赖心辉的姓,“灰”字谐赖心辉的“辉”字,“总心灰”意是说百姓失去希望。把刘赖两人的罪行揭露出来了。
“阿尔”及“利亚”
“四人帮”横行时期,某市有一位主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经常到各单位去作报告。每次他一讲就是五、六个小时,内容都是先国际,后国内,再“结合”本单位,大肆宣扬“帮道”。有一次,谈到非洲形势时,他说:“阿尔及利亚这两个国家……”听众无不愕然。有人递上条纸告拆他: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国家,不是两个国家。”他当众把字条读了一遍,然后训斥道:“‘及’就是‘和’的意思。阿尔——和——利亚,这明明是两个国家,难道报纸上登的还会错吗?”话音刚落,引起哄堂大笑。
有一位朋友对笔者说过这样一件事。那时,他所在单位的某主要负责人,有一次,全体职工上辩证唯物主义课时说:“你们知道矛盾‘论’?浅说吗?矛盾是一位作家,他曾经评论‘浅说’,很有见解,你们必须好好领会……,大家都要发表感想,写好后交来……”这一番妙论,使有识者为之齿冷。其实,他所指的是《矛盾论浅说》(李琪著)一书。他大概只看一下书的封面,就上台表演了。这和上一例可谓相映成趣。有人在捧腹之余,戏作一联:
阿尔及利亚;矛盾论浅说。
此联虽平仄不合,不大工整,但颇有味,把两个不学无术的“趣事”串起来了。
“又向人前唤老师”
前些年,有一位大学教授曾写了一副对联,描绘某些风派人物的嘴脸:
斗争大会惊人甚,怒目横眉,怒目横眉,大骂先生反动时;一场恶梦匆匆过,笑脸嬉皮,笑脸嬉皮,又向人前唤老师。
此联虽然不很工整,但幽默的笔调中隐含着多少愤慨!
从“怒目横眉”到“笑脸嘻皮”,从大骂“反动”到频唤“老师”,风派人物可谓善变矣!他们虽然为数不多,但本质丑恶,应当鞭笞。
半联批语
从前,某老先生给一个学生的作文卷批语:
清似黄河,大有高山滚鼓之势还正是一副对联的上联。
那个学生看不明白,跑去问先生。先生愤愤地说:“黄河什么时候清过?你的文章浊(俗)得很!”还有,高山滚鼓,不是发出‘不通不通’的声音么?全句皆用比喻,语似褒而实贬,很妙。
下联怎样对为好呢?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咏蚊
蚊虫是可恶的东西,吸人血,传播病毒,还在人耳朵旁边嗡嗡营营。有人为它写了一联:
营缘有隙争先入;钻刺无功更乱哗。
仔细一想,对联的描写对象不仅仅是蚊了。撰联者托物刺人,其讽刺矛头直指徒具人形的蚊。
“真学问者”
大本领人,当日不见有奇异处;真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
在现实生活中,某人成名之后,使有一些好事者刻意寻找(甚至“创作”)和宣扬这个名人在少年时期已如何聪明,如何品质超人的材料,来个“锦上添花”。上联驳斥这种世俗的偏见,下联道出了做学问的真谛。人的一生终究是有限的,而学海无边。真正有学问的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而停止进取——唯有这样,他(她)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问家。
“三更灯火五更鸡”
古代,有一个读书人写了一副对联,悬在书房里: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上联以“二月杏花八月桂”来描绘时光不停流逝的事实,表现出对宝贵时光的珍惜。下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本是古语,自然地嵌进联中,表现刻苦攻读、奋意进取的精神。这副对联催人奋发向上,到今天还闪射着光芒。
“千里目”与“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鹊楼》中的名句,本身就是一联。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历来脍炙人口。有好事者曾作这样的改动:
到此已穷千里目;何须更上一层楼。
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都对得工整妥帖,并含蕴着哲理。第一联含有满足感,与王之涣的原作很不协调,第二联改用了“谁知”二字,富有暗示性,启迪人们努力地再上“几层楼”,去争取“穷万里目”的决心,很好。
苏东坡自诫
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