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名著之旅——科技之旅
46310700000006

第6章 水经注

作者:

年代:

必读理由

《水经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郦道元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背景搜索

郦道元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郦道元的具体出生年份无法考实。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之家,从他的祖辈起,就是北魏重用的汉族知识分子。特别是他的父亲郦范,更是仕途得快意,位列公侯。他曾官至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并进爵为永宁侯。郦道元少年时随父官居山东,喜好游历,酷爱祖国锦绣河山,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趣。史书记载他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已经踏入仕途,出任尚书郎,当时的郦道元只有二十多岁。郦道元成年后承袭其父封爵,封为永宁伯,先后出任太尉掾、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颍川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摄行台尚书、御史中尉等职。职务的频繁更变,为他游历和考察水道及名胜创造了绝好的机会。

郦道元周游了北方黄淮流域广大地区,足迹遍布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区。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道形势,溯本穷源,游览名胜古迹,在实地考察中广泛搜集各种资料,用以弥补文献不足,从而完成了举世无双的地理名著《水经注》。郦道元涉猎广泛,著作也很多,除了《水经注》之外,还撰有《本志》13卷及《七聘》等,但都已亡佚,流传下来的,只有《水经注》一部。

快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被叛军杀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县东)。

郦道元为了写作《水经注》,不辞辛劳的收集材料,这不仅极大的丰富了这部书的内容,而且为后世保留了许多古代资料。在他所记录的两万处左右的地名中,做了解释的地名就有2400多处。所记寺院26处,中外古塔30多处,宫殿120多处,各种陵墓260余处以及不少园林等。在地域上,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为撰写对象外,还涉及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在内的若干地区;在时间上,贯穿了自先秦到南北朝的两千多年。在内容上,更是阔如烟海,包含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北朝·击鼓陶俑。高+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快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仅从《水经注》各篇列出的资料来看,作者为该书所收集的资料就达438种,这些资料主要分为经书、诸子、历史、地理、地图、方志、传记、诗赋、书信、辞书等10个类别。这些资料至今已大部亡佚。

他没有单纯地罗列这些丰富的材料,而是仔细的对它们进行分析、批判和删剔,然后谨慎引用。仅就《水经》一书,他就指出了多达30多处的错误。对于自己和前人之间的某些分歧,郦道元只是客观地写出,并不曾轻率地否定前人的意见。对内容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侯仁之教授概括为:“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水经注选释·前言》)

勤勉的野外工作,是郦道元写作《水经注》方法中最突出的特色。他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本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种野外地理考察工作,是与地图对照、文献查阅、父老访问等方法结合而进行的。野外考察的意义在于“脉其支流之吐纳,诊其沿途之所缠,访渎搜渠,辑而缀之”。(《水经注》序),这也正是郦道元的写作方法,故而书中对许多景物的描述都生动准确、惟妙惟肖,《水经注》也因此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集中了大量野外工作成果的地理著作。

遗憾的是郦道元生在了一个南北分裂的时期,他能够到达的地域,被局限在北魏势力所能到达的范围内,这以外的许多地方,他只有借助有关的文献资料了。《水经注》这部宏篇巨制,由于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出现错误与不足是很难避免的。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序》中就强调过:由于全国的河流众多,情况复杂,而自己的见闻有限,故而不可能把《水经注》写得完备无缺。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另外由于他不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南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方面错误也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书也不尽可信等等,但这些并不损害全书价值。

作品快读

《水经注》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称得上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书中收录了许多学科门类的材料,对历史学、考古学、金石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宗教、艺术语言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历史地理方面,这本书至今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借鉴价值。侯仁之教授曾利用它复原了北京周围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研究古代水道变迁、湖泊湮废、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规划、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等等诸多课题。

在考古学上,《水经注》提供的资料促成我国的考古事业取得了不少成果。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建筑的洛阳永宁寺九层浮图,存在不到二十年,就于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被大火烧毁。关于它的记载很少,而且大多是二手材料,只有郦道元的目击记载更为翔实可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就是根据该书记载的资料,对洛阳城进行的考古发掘。其后,在记述考古成果的文章中还说明了《水经注》资料对于考古学的意义。

《水经注》还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了上古到北魏丰富而宝贵的资料,它所记载的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涵盖了河流、水利、山岳、城邑、交通、经界、地名、建筑、经籍、历史、人物、祠庙、陵墓,等等。作为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也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著录我国古代金石碑刻的著作。

《水经注》在文学和语言上也有很高的价值。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对山川景物、人文史迹、风土歌谣等内容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郦道元对于风景的描写历来享有很高声誉。他的文字清丽归整,富有节奏感,如“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水色清澈,漏石分沙”,借用了游鱼、砂石等物来表现水的清澈。

作者对写作技法的运用也相当熟稔,达到了收放自如、浓淡相宜的境界。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态,他的语言新颖独特,追求变化,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郦道元善于吸取群众语言,而且《水经注》书影。桑钦撰,郦道元注,郭璞传,清康熙间项氏群玉书堂刻本。

快不回避各地方言、外来语言,故而《水经注》的语言特别丰富生动。历代的许多文人都很推崇该书中生动的文字,唐代诗人陆龟蒙就曾说过“《水经》《山疏》不离身”(《和袭美寄怀南阳润卿》)。宋朝苏轼也把诵读《水经注》作为一种享受,在他的《寄周安孺茶诗》中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所以《水经注》还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所以,《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水经注》原来一共有40卷,到北宋时已经缺失了5卷,后来有人又将剩下的35卷重新编定成40卷。这部书在初期无数次的传抄翻刻中,难以避免的出现了许多以讹传讹的错漏,以至于书中的有些章节甚至难以辨读。明清时不少学者为研究《水经注》做了大量工作,经注大体上恢复了原来面貌。有的还做了不少辑佚工作,更多的是做了校勘注疏工作,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与其弟子熊会贞撰写的《水经注疏》,弥补了以前有关注疏的不足。

片段精读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东,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之下,盖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聊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避于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时变为五色也。后曜遂为胡王矣。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左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阴,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又南迳一城东,凭<;土庸>;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伏戎城。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干城,盖语出戎方,传呼失实也。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峘山夷水。

《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强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磴萦委,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后汉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盖欲乘呼沱之水,转山东之漕,自都虑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无算。拜邓训为谒者,监护水功。训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熹邓后之立,叔父陔以为训积善所致也。即此羊肠仓也。又南迳秀容城东。

《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汾水六十里,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水出新兴郡,西流,迳洛阴城北。又西迳盂县故城南。《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县为大夫之邑,以孟丙为盂大夫。洛阴水又西,迳狼孟县故城南,王莽之狼调也。左右夹涧幽深,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有南北门,门闉故壁尚在。洛阴水又西南,迳阳曲城北。《魏土地记》曰:阳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阳曲护军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迳阳曲城西南注也。

岳麓书社1995版

妙语撷萃

因水以旆地,即地以存石。

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

延伸阅读

链接一:“郦学”

《水经注》自成书后,经过了北魏末到隋朝统一这一段战火年代得以保存下来,隋唐时期一直做为官书藏书,唐朝中期以后逐渐流人民间,以后历代研究者层出不穷,到了明末清初形成了“郦学”研究的一个高潮,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郦学”是研究《水经注》的一门学问,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无所不包,为各学科的学者所倾目。

链接二:金殿

金殿是云南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占地1773亩。金殿公园位于昆明东北郊7公里的鸣凤山上,占地2000余亩,属国家级森林公园,集自然景色、文物古迹和人造园林、华夏历险城融为一体,是昆明的大型风景区之一。金殿名胜区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明崇祯十年(1637),铜殿迁宾川鸡足山,清康熙十年(1671),平西王吴三桂重建现存这幢重檐歇山式真武铜殿。完全用青铜铸造的铜殿,在骄阳下殿宇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故人们又称为金殿。

链接三:《水经注》的世界地位

日本的郦学家森鹿三,是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他曾于1964年到1970年间在该校举办一个《水经注疏》订补研究班,结果于1974年出版了由他主持的《水经注》日文节译本《水经注(抄)》。

古今中外的学者文人都如此热衷于《水经注》一书的研究、校订补充及推广普及,无疑证明了这部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古书独特的光彩和不朽的魅力。它的确是一部“难得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