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环境的狂澜(科学新知丛书)
46321000000014

第14章 环境问题(5)

今天,沙漠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0,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和温带。这些沙漠并非都是自然形成的。位于热带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其南缘65万平方千米,在50年前还是适于农牧的良田;印度西北的塔尔沙漠,在2500年前,还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所在地;居世界第二位的流动性沙漠——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2000年前,其中部还是横跨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上的绿洲。

我国内蒙古境内阿拉善盟额济纳绿洲,是阻挡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阿拉善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绿色屏障,具有强大的生态防护功能。可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额济纳河上游的黑河干流建起大大小小几十个水库、塘坝,使黑河来水急剧下降,额济纳河沿岸胡杨、红柳、沙枣等以每年017万公顷的速度锐减,胡杨林空心枯梢、死亡消失。

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的莫索湾,如今林网纵横,棉谷丰登,但25年前,那里却是沙丘起伏的荒漠。上述事实说明,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一个决定因素,但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改变自然生态环境,使其向好的或坏的方向转化。

如今,大片的荒漠化土地已不是“三北”地区所特有的景象了,在我国最湿润的东南地区,也让人看到一幅幅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红色的丘陵连绵起伏,寸草不生,就连一条条大小河流,也被染成了红色,这就是我国典型的南方红壤丘陵水蚀荒漠化的特征。这种沙漠似的景观已经不知不觉地广布于我国西北、华北、西南、江南等地。它正像一只永远也喂不饱的恶兽,不断在吞噬着这片日渐贫瘠的土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荒漠化土地平均以每年200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每年因荒漠化危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我们再来看看沙尘暴,气象界对沙尘暴的定义是:由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据科研人员考证,公元3—15世纪,沙尘暴在西北地区也是较为罕见的,多时也仅为每百年3次。公元16世纪以后,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新中国成立以前50年就发生17次,而之后的1952—1995年的43年间,平均每年一次,特别是近年来强沙尘暴出现的频率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在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上,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就有30~100天,沙尘暴是“家常便饭”。可以肯定,由于人类对土地的开垦所导致的沙漠化增加了沙尘暴的灾害强度。专家们认为,沙尘暴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大气的运动为我们带来清风和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降水,但大气有时又是极为狂暴的。1998年4月15~20日发生的特强沙尘暴,至少有12人在风暴中丧生,受害达10个地州52个县市,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特强沙尘暴所经之处,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空气浑浊呛人,令人窒息。能见度仅有20多米,沙尘壁高约300~500米,排山倒海般地向前推进。从上至下分灰白、灰红、黑色三层,其前锋犹如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

据环保部门环境质量监测显示,这次沙尘暴的TSP(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平均值为624毫克/米3,最大值为690毫克/米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30倍。可谓沙暴猛于虎,沙尘暴敲响了环境警钟。1998年4月15日银川市从中午开始,出现6级以上的大风,全市上空弥漫着红褐色沙土,能见度急剧下降到5米以下。4月16日清晨西北、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出现了浮尘和泥雨天气,北京城区街上跑的汽车都似刚刚完成沙漠汽车拉力赛一样,覆盖着厚厚一层黄泥浆。美国著名的科普电视节目“发现频道”在因特网上所设置的“地球警报”将中国4月发生的这一沙尘暴过程列为该周全球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专家把4月沙尘暴概括为:以乌拉尔山强冷空气南下东移为起因,并经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口风力加强,从塔城等地进入新疆境内,此时地面温度高,土层干旱,土表大面积松散裸露,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源。1998年4月发生的沙尘暴灾害,影响面覆盖了几乎我国东部所有地区,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矿企业、商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以后的几天时间,大量浮尘通过大气上层的气流,先向东北越过阿留申半岛和阿拉斯加,后向南进入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洛基山脉的北部。5月1日,美国“发现频道”在国际互联网上专门就此次沙尘暴在“地球警报”栏目中发布消息,并将其称为“跨越半球的沙尘暴”。空中沙尘所形成的“沙云”使号称“阳光之州”的加利福尼亚从4月25日到28日见不到阳光。沙尘暴对气候与环境可能的影响,已引起美国科学家的重视,并已经进行了采样分析和研究。

沙尘暴的形成离不开气象条件和沙源。我国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关头。由于近年来我们对西北地区土地无节制地破坏性开发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我国成为全球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发生的次数不断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的沙尘暴是自然界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破坏者敲响的警钟,如果我们再不加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约束自己的行为,“自然之剑”的惩罚将会是无情的!

“三北”防护林管理局的一位治沙负责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破坏中,自然因素只占5%,而人为因素则占到了95%。

沙尘暴还有一作用为最近的科学界关注,科学家注意到由于沙尘中富含海洋生物所需的各类金属元素,每年沙尘在海面的沉降量影响着鱼类生长。科学家们还发现由于黄沙带有碱性,对中和大气中的酸雨起到一定的作用。从我国酸雨的地区分布看,华北和西北地区发生频率较低。可能与该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有很大关系。日本科学家已经证实,源于我国黄土高原的沙尘,经过长距离输送到达日本,成为日本地区降水凝结核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对防止和减轻日本的酸雨,起到了积极的中和作用。

沙尘暴向大气输送的沙尘粒子是我国西北、华北直到北太平洋上空气溶胶粒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气溶胶粒子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直径0001~10微米的固体、液体粒子。气溶胶对气候变化、云的形成、能见度的改变、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及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气溶胶粒子增加的直接效应是影响大气水分循环和辐射平衡,这两种过程都会引起气候变化。气溶胶粒子对减弱太阳辐射影响较大,因而气溶胶增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地表降温。气溶胶粒子又是大气中重要的云凝结核,气溶胶粒子增加对水循环的影响,一般也表现为使云滴数量增加,其气候效应也是使地表降温。微米尺度的气溶胶粒子对人的呼吸系统也产生重要影响,并危害人类健康。最近研究表明,含有各种微生物和生物性物质的气溶胶——生物气溶胶,可对一些特定职业产生危害,生物气溶胶所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已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提到荒漠,人们总会想到炎热,以为在酷热的环境下,生物就无法生存。同样,人们认为寒冷的高寒荒漠也不会有生命存在了,荒漠是一片寂静的世界。实际上,荒漠也有植被。荒漠植被的特征是极其稀疏,一系列超耐旱的植物、有大面积裸露的地面。在热带、亚热带荒漠中有仙人掌类或大戟科一类的植物,还有一些有刺的灌丛。荒漠植被虽然稀少,却是荒漠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别是在有合理灌溉的条件下,再施加土壤改良剂,荒漠区域充足的太阳光照会使其成为具有很高植物生产力。从植物生态学的植物生产量调查中我们得知,在热带雨林的植物生长量是沙漠的数百倍。但是,从向日葵的生产量来看,沙漠的生产量在夏季却是热带雨林生产量的2倍。

在荒漠中生长的植物具有各种适应干旱的特征,如根系发达,地上部分叶面缩小,或者无叶,有的叶完全变成刺,用茎来进行光合作用,有的植物具有肉质茎用来储藏水分。在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看来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光裸荒漠,往往有低等植物——荒漠藻类或地衣类存在。

我国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东7省(区)的连片岩溶(喀斯特)区,面积为5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6%,正面临石漠化的威胁,是世界上最大的裸露岩溶区。这一地区本来是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岩溶森林区,近年来却受到石漠化的严重威胁。岩溶区植被多不连续,土层浅薄,山势多陡峻直峭,一旦原始森林被破坏了,就会导致土壤极快地受到侵蚀,迅速沦为赤裸的石山。由于碳酸盐类岩石形成土壤的速度十分缓慢,有人推算,形成1厘米的土层需要1万年以上的时间,土壤一旦受到破坏,再想恢复将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于石漠化,失去了植被、土壤,也就失去了仅存的一点蓄水功能,使岩溶岩石漏水的特性暴露无遗,当地群众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解决饮水问题。据统计,全国97个特困县的一半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区。沙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是贫困。防治荒漠化公约临时秘书处在1995年6月出版的《脚踏实地》一书中是这样描述荒漠化的:“荒漠化是一个丑陋的名称,用于一种丑陋的过程,它更像是一种皮肤病,一块一块退化的土地零零落落地出现,有时同距离最近的沙漠相去几十千米。这一块块的土地逐渐扩展,终于连接在一起,形成沙漠般的景况。”

1996年黄河第一次出现了跨年断流。黄河断流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黄河所挟带的泥沙每年达16亿吨,而在黄河将断流之际,河水流速大大减慢,使河道中的泥沙大增。黄河断流后,下游河床泥沙暴露于地表,成为沿岸地区沙漠化的巨大隐患。冬春季节正是大风季节,黄河河道中的泥沙以粉砂、细砂为主,很容易被吹上河岸。况且黄河河床约高出两岸平原达10多米,这种地形极有利于河床中流沙扩散。因此,黄河下游沿岸(特别是右岸)土地沙漠化已是一触即发之势。而沙漠化一旦发生,即会出现高大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很难改造。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使原始植被和地表结构遭到了剧烈破坏,形成大量的活动的砂物质,也许过不了几百年,甚至几十年之后地球上的表土都被这只荒漠恶兽吞噬殆尽,我们又该逃到哪里去呢?难道真的要迁居到外星球去吗?

是沙进人退,还是人进沙退,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荒漠化的防治已被联合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列入“21世纪议程”的第12章。世界很多国家都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这就意味着这些国家都将承诺制定并执行预防土地退化的行动方案,荒漠化是人类造成的,也只有人类才能制止它。

中国在治理水土流失、制定实施防治荒漠工程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创造了生物固定流沙、铁路固沙、引水拉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沙地衬膜水稻、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轮牧、以草定蓄等许多成功的实用技术及开发治理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人工绿洲,一些沙漠边缘地区甚至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但总体来说,荒漠化的治理仍然赶不上其发展的速度。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荒漠化的治理工作,中国是世界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中国来说尤为重要。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织专家学者在普查基础上编写了《中国荒漠化报告》,1997年5月公布了全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普查结果: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68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76%;近20年来沙化每年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继续扩大。根据《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对荒漠化的定义,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3%,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华北北部。

几十年来,中国政府领导荒漠化地区的广大人民,采取有利措施,中国“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990年的709%,使10%的砂质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三北”防护林局荣获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颁发)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奖章;各地结合封山育林育草等营造了833万公顷薪炭林,加上多种能源的补充,解决了500万农户的燃料问题;开展了风能、太阳能及沙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善了沙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沙区经济发展;并在沙区开发建设各种经营项目600多个,确定了20个重点县和9个试验示范区。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每天都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挥动铁锹种下一棵棵幼嫩的树苗,他就是日本治沙专家远山正瑛,已90多岁高龄。他为改造库布齐沙漠捐助了200万元。一位外国老人为治理中国的沙漠尚且如此尽心尽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脚下的这片即将或已经荒漠化了的土地呢?我们期待着贫瘠的土地能尽快恢复活力,黄色的沙丘尽早重披绿装。

“地球大陆是否会被沙漠吞噬?”真正回答这个问题要靠人类世世代代的努力。

长江流域大水灾的反思

1998年,中国连空气都弥漫着一个简单、基本又复杂、惊心的词:洪水。水退了,喧嚣了两个月的险情解除了,但关于洪水的话题却远远没有结束。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