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认为,质量巨大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晚期,随着核燃料的逐步耗尽,温度也会渐渐地下降。引力的作用最终将占据主导地位。质量与太阳差不多的恒星,在引力作用下的收缩,将使它们在“暮年”时,成为体积小、密度大的白矮星。一般认为,白矮星的直径只有太阳直径的几十分之一,其密度则高达每立方厘米几百千克以上。质量为1.5~2个太阳的恒星,发展到白矮星阶段还不会停止,引力的作用最后将使得所有的电子,都被吸引进入原子核,电子和质子相遇,正负电中和后,形成中子。这样的天体,完全由中子组成,中子一个挨着一个排列。这就是所谓的“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厘米1亿吨以上!紧接着的问题必然是:质量超过太阳质量两倍以上的恒星,它们到了晚期将向什么方向演化呢?理论研究指出:质量比中子星还大的天体,收缩到中子星阶段之后,其引力的吸积作用达到了常规物理学所无法理解的“疯狂”程度。一切我们所知道和能够想象得到的物质结构形式在巨大的引力场中,都彻底毁灭了。它形成一个“视界面”,一切接近这个界面的物质都被吸引进入这个界面之内,而一切进入这个界面的物质就再也不会跑出来。这就是理论物理学提出的“黑洞”。
中子星爆炸之前的表面
原来,天文学家所说的黑洞,不是没有质量的空间区域,而是存在着巨大质量,但是我们却看不见的那种独特的空间区域。因为,这个区域内的引力场太强大了,以至于连光线都无法从其束缚下逃脱出来。它的区域范围的外界面,被称为“视界”,物质一旦进入黑洞的视界,我们就永远都无法再直接看见它们了。
宇宙中果真存在着黑洞吗?这个争论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子星是否存在都不能证实的情况下,追寻所谓的黑洞,被多数人认为那只是一批醉心于纯理论科学的“科学疯子”的“神圣使命”罢了。
1967年的夏天,这一切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因为,天文学家确定无疑地找到了中子星。既然中子星是真实的存在,那么更大的天体发育成为黑洞就不再应该有什么疑问了。
于是,探索黑洞的热度随之高涨。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飞速进步,30多年来,人类寻找黑洞,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天文学家是如何判断黑洞的存在呢?天文学家认定宇宙中广泛存在着暗物质之后,很显然黑洞就必然是暗物质的质量高度密集的区域。由此,下述的两点就成为寻找黑洞的重要依据:
第一,虽然看不见黑洞视界之内的一切,却可以探测到其附近区域的引力场的异常状况。这种异常所导致的附近可见天体的运行轨道的“摄动”是完全能够观测到的。甚至光线在这个引力异常的区域附近经过时,都会发生弯曲(光线无法穿越黑洞,因为对于光线来说,黑洞也是个只许进、不许出的特殊空间)。这就为寻找黑洞可能存在的区域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在黑洞的视界之外,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不可移易的法则,运动的物质在进入黑洞之前,运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温度不断上升。也就是说,受黑洞巨大质量吸引的物质,不断地将引力的位能,转换成为动能、热能和辐射能。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已经证实:以极高的速度环绕黑洞旋转的高温物质,在接近黑洞的视界时,已经完全变成了高温气态物质。这股高温气流被吸入黑洞视界之内的一瞬间,向我们的可见世界发射出相当强烈的X射线辐射。
近几十年来,天体物理学家,正是根据上述的X射线的辐射,来追寻黑洞的位置。最近的约10年间,科学家不仅找到了大量存在黑洞的证据,确定了许多黑洞的位置,而且还初步将宇宙中的黑洞分为三类:普通恒星黑洞、中等黑洞和“原生超大黑洞”。
恒星黑洞,是指由质量是太阳质量2倍以上的恒星,在其生命晚期的引力坍缩而形成的黑洞。这样的黑洞的质量相当于几个太阳的质量。其球状体的直径一般只有10千米左右。
中等黑洞,主要是根据对星系中X辐射的强度发现的。天文学家估计,其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0~100倍之间。它的体积约与月球的体积相当(直径约3476千米)。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还没有对中等黑洞的成因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但是,通过对银河系附近的39个星系的中心的X射线的发射情况的长时间监测,科学家已经确认了中等黑洞的存在,并且初步估计每个星系的中心区域都可能有1~3个这样的黑洞。
原生超大黑洞,所以在其前面加上“原生”二字,是因为理论物理学家推测,它们是在宇宙大爆炸的时候产生的。人类观测宇宙空间的过程中,几乎从来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活动的迹象,最初被认为是完全黑暗的宇宙“真空”。近些年,才逐步发现了它们是一种独特的区域,其体积几乎和整个太阳系一样大,其引力场的强度却相当于10亿个太阳的引力场,它的周围是相对空空荡荡的宇宙空间。研究者不清楚它的这种宇宙环境,是它诞生时就如此呢,还是周围的物质都已经被它无情地吞噬了的结果呢?反正天文学家在观测证实它的存在之时起,就是一大片寂静的空间,伴随着一个同样寂静的超大黑洞。所以,有些人干脆就把这个类型的黑洞又叫做“寂静超大黑洞”。
从上面的三种类型中,不难看出,在中等黑洞和超大黑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质量空缺”。即,质量在100个太阳质量以上、在10亿个太阳质量之下的黑洞是不存在呢,还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
同样令人感到高深莫测的是:在我们观测所及的范围内,到底有多少黑洞。上文说过,天文学家估计,一般每个星系中有1~3个黑洞。按这种估计,截止到1999年,通过飞行在地球轨道上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天文学家认为宇宙中的河外星系约有1250多亿个。那就是说,黑洞的数目大约在1300亿个到4000亿个之间。
绝大多数的天文学家认为,我们所在的、也是相对最熟悉的银河系中心只有一个黑洞。
可是,1999年夏天,日本的天文学家却声称,他们经过15个寒暑的不懈努力,在银河系中心区域发现了24个黑洞。他们还说,其中质量最大、引力场最强的两个黑洞,犹如宇宙中众多的“双星”一样,围着它们的共同重心在高速互相绕转。
银河系超级大黑洞
在我们一般人的心目中,黑洞是一个多少有些可怕的概念。它毕竟是要无情地吞噬一切进入其引力场范围的物质,而且将彻底毁灭一切我们所知的物质结构。
可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却另有高论。他们说,或许黑洞和可见宇宙,只是同一个类型的空间概念,只是大小有些差异罢了。
我们不理解黑洞之内的世界,同样我们也不知道宇宙之外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的整个宇宙,是不是就是一个超超超大的黑洞?我们自认为是正常的物理学规律,其实也是被扭曲的:观测到的100多亿光年的距离,也许光线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走着巨大的诸如抛物线之类的曲线。假若如此,我们观测到的遥远的星系,也许正是附近的、甚至是银河系的历史映象。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我们现在所认定的黑洞中,有智慧生命,他们或许有他们的物理学和天文学。他们同样会感觉到生活在一个辽阔的属于他们的可见宇宙之中。
宇宙中的黑洞,是我们的天文学之谜。宇宙本身是不是一个黑洞,同样是一个未解的谜。
抓住一个“贪吃的”大黑洞
在沸沸扬扬的黑洞研究热潮中,没有什么比拿到黑洞存在的真凭实据更令人激动的了。
爱因斯坦提出的黑洞存在的可能性,1930年得到了物理学理论的证实。事过69年之后,人们也终于找到了黑洞存在的“真凭实据”。下面,还是让我们从半个多世纪之前说起。
1930年,印度出生的刚刚20岁的科学家钱德拉塞卡,求出了白矮星保持稳定的质量的“上限”。他运用相对论的和量子物理学的理论,无可辩驳的论证和精确地计算出,恒星演化到白矮星阶段之后,如果能够保持稳定,其质量就不可能超过太阳质量的1.44倍。他雄辩地论证了,如果天体的质量大于太阳质量的1.44倍,那么它演化到白矮星阶段,绝对不会稳定下来,而必定要在巨大引力的作用下,继续收缩,导致新的猛烈爆发,形成中子星。它进一步指出,质量更大一些的天体,形成中子星之后,仍然会进一步收缩,形成爱因斯坦所预言的黑洞。
今天,提起中子星,人们可能觉得只是普普通通的天文学常识。可是,在20世纪30年代,这却是“石破天惊”的大胆预见。所有的天文学家,谁也没有观测到过中子星是什么“样子”。甚至在许多人的眼里,中子星到底可能不可能存在,还是一个应该画上问号的科学假设。更何况这种假设出自一位才20岁的青年人之手!
科学发现和发展的历史,对许多“过来人”,是相当无情的。正是年轻的后来者,大胆地提出的科学设想,在许多领域内,推动着科学进步。在天文学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钱德拉塞卡提出的太阳质量的144倍这个白矮星的质量上限,被称作钱德拉塞卡极限。这个极限的确实性,很快就得到了天文观测的证实。天文观测一再证实:所有的白矮星,质量均小于这个极限值。
然而,中子星何在?在钱德拉塞卡论证了中子星存在的可能性之后,确信中子星存在的科学家队伍在一日一日地缩小。许多人不敢驳斥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巨匠的预见,但是也不愿意相信如同钱德拉塞卡这样的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的“计算”结果。
肯步入搜寻中子星和黑洞的这个天文学“迷宫”的天文学家,是一批有献身精神的学者。他们以全部身心为“赌注”,把命运押在了或者作出伟大的发现,或者一事无成,这样截然相反的两条路上。
黑洞吞噬中子星
1967年,在钱德拉塞卡理论计算之后的第37个年头,天文学家在检测可能的地外文明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找到了中子星。在提高了钱德拉塞卡的科学声誉的同时,也再一次掀起了寻找黑洞的热潮。黑洞存在的间接证据一批又一批地被发现,怀疑黑洞存在的人群在缩小。
1983年,钱德拉塞卡对恒星晚期演化的理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他和福勒共同分享了那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20世纪60—80年代,可以说是天文学寻找黑洞的丰收岁月。在这期间,天文学家不仅找到了大量黑洞存在的间接证据,而且还对黑洞进行了初步的分类。遗憾的是:近20年的时间中,一直没有拿到黑洞吞食周围天体的直接证据,特别是可以看到的直接证据。
成功和遗憾共同激励着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