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文学大课堂
46325300000002

第2章 古代文学(2)

接受前代王朝灭亡的教训,建国之初赵匡胤就解除了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对各地方和各部门实行分权,各级官员都任用文人。为了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在宰相之下又设参知政事,并以枢密使、三司使分管宰相的军事大权和财政大权。地方上也是如此,渐渐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僚们互相牵制,效率极低,遇到重大政治或军事问题时经常争论不休,却难以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往往“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在军事上,经常变换军队的驻屯地区,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削弱将领与军队的联系。而且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边疆的军备力量非常薄弱,使得整个宋代边患不休,屡屡战败,积弱不振,最后只好退守江南一隅。

宋朝的版图虽然比唐朝缩小了许多,经济的发展却大大超过了前代。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手工业和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繁华的城市。在思想上,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理学产生并形成体系。理学是以儒学内容为主,吸收佛学和道教思想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学术思想,重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在学术上,完成了“宋四大书”(《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的编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郑樵的《通志》,也是杰出的历史著作。各种艺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进步,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北宋初期的诗文基本继承晚唐五代浮靡的风格,追求声律的协谐和词采的华美,代表作品是杨亿、刘筠等人的西昆体诗文。到仁宗庆历时期,由于内外危机的加深,文人更加关心现实,在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领导之下,诗文革新运动成为北宋文学的主流,文风为之一变,出现了文学大家苏轼。北宋中叶,诗坛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江西诗派。南渡以后出现的“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突破江西诗派的束缚,取得了很大成就。杨万里反对以学问为诗,主张描写自然,开创“诚斋体”。四灵诗派、江湖诗人学习晚唐,表现了对现实的消极态度。和唐诗相比,宋诗以意胜,重气骨,重理趣,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后世诗歌出现了“尊唐”、“崇宋”两个派别。

宋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认为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宋初的词,也继承了五代专写男女恋情和游乐的风气,代表作家有晏殊、晏几道、张先、欧阳修等。柳永“变旧声为新声”,创作大量慢词。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为之一变。辛弃疾继承苏轼,以文为词,使词境更阔大,被称作“苏辛词派”。靖康事变对词内容和风格都产生了影响,出现了一批慷慨悲凉的爱国词作。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姜夔继续走自度曲的路子,是格律派的代表。

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也繁荣起来。宋金诸宫调,话本,都有很高的成就。同时,其他民族的文学也有一定的发展,有用本族语言创作的叙事诗。辽国君臣不少人能写汉文诗,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元代文学

1209年,铁木真创立了蒙古国,并被尊为成吉思汗。1271年,他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了中国。蒙古人统治初期,还未能接受中原的传统文化,对儒士或杀戮或奴役,后来逐渐认识到他们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意义,开始征召儒士,学习中原文化和先进技术。但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重开科举。入仕的文人,也往往受到统治集团的歧视,志不得展。下层文人出路就更少,有些人成为书会才人,对通俗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政权稳定以后,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农业和手工业渐渐发展起来,城市重新出现繁华景象,这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元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杂剧的创作。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在内容上往往采用民间长久传唱的故事进行再创作,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在结构上,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个别是一本五折、六折(如《赵氏孤儿》、《秋千记》),或多本连演(如《西厢记》)。有的杂剧还有短小的“楔子”,对故事的由来和内容作简单的介绍。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全本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称为“末本”或“旦本”。其他角色只有说白。杂剧角色的分工很细密,正末、正旦分别是末本、旦本的主角,此外还有副末、贴旦、净、卜儿等配角。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曲词一般用来抒发感情,也有渲染场景和贯穿情节的作用。一方面有严格的韵律,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句子或衬字,有一定的自由度。宾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大部分是白话。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称作科范,简称“科”。

元杂剧作家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家活动在元世祖至元到元成宗元贞、大德时期,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康进之、纪君祥、石君宝、马致远、白朴等。后期作家活动在大德以后,重要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等。

元代后期,杂剧日趋衰落,南戏则兴盛起来,元末出现了高明的《琵琶记》和施惠的《拜月亭》等重要作品。

在民间流行的散曲,也发展成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一般杂剧作家往往兼善散曲,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后期作家有乔吉、张可久、张养浩等。在诗歌方面,初期北方作家受元好问的影响很大,代表作家是刘因;南方则受南宋江湖诗人的影响。元仁宗以后出现了有“四大家”之称的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末期成就较高的是王冕和杨维桢。

明代文学

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了明王朝。明初统治者注意总结历代朝政的利弊得失,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的经济政策,使得开国100多年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废止了宰相和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制度,由皇帝总揽大权,并屠戮功臣。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控制,高压与笼络并施,一面屡兴文字狱,一面又积极提倡程朱理学,规定了严格的八股取士制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学的发展。

明前期文学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元明之际,由元入明的宋濂、刘基、高启等写出了一些内容充实的诗文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部优秀长篇小说在此时被整理出来。此后文坛长期不振,诗歌方面出现粉饰太平的“台阁体”和偏重格调的“茶陵诗派”,戏剧方面则盛行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神仙道化的宫廷杂剧和传奇。小说创作方面近乎空白。

至明中叶弘治、正德时期,政治统治日趋腐朽,社会危机加重。农村土地兼并激烈,广大农民被迫流亡,造成严重的流民问题,并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城市中的商业、手工业经济却发展迅速,嘉靖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印刷业的繁荣为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发达创造了条件。

弘、正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王守仁(阳明)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象山的“心学”,提倡“良知”说,对打破程朱理学的束缚起到了积极作用。明后期政治上发生“清流”政治团体东林党、复社等与阉党的斗争。在思想界,泰州学派继承和发展了阳明心学的叛逆精神,其后期代表人物李贽尤其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正统儒学,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明中叶开始,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诗文方面,前后七子发起“复古”运动,反对“台阁体”和八股文的恶劣风气,其影响甚大,但仍陷于形式主义,激起唐宋派、公安派等的反对。公安派鄙弃拟古,提倡“性灵”,有其积极意义。晚明小品文和一些爱国诗文也值得重视。但总的来看,明后期诗文成就不高。

明后期通俗文学取得了辉煌成就。神魔小说《西游记》和第一部由文人独创、反映家庭生活题材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是长篇小说的代表。在宋元话本小说的影响下,出现了冯梦龙所编“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等短篇小说集。戏曲方面出现优秀的杂剧作家徐渭及其《四声猿》。传奇界有吴江派和临川派之争。临川派的代表汤显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其《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明散曲在元散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此外,明后期的民歌创作和搜集整理也有一定成绩。

清代文学

公元1616年女真统治者建立后金,后改国号为清,定旗名为满洲。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清兵乘机入关,取得中央政权,此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统治中国达260余年,本章所述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文学,即清初期至中叶的文学。

清统治者继承并发展了中央集权制,雍正后设军机处以加强皇帝的权力,而一切重大问题均由皇帝裁决,形成极端专制的封建统治。康熙时完成了全国统一,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清沿袭明代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又开设博学宏词科等以罗致“名士”,笼络文人学者。清统治者屡兴文字狱,施行思想专制。康熙二年(1663年)的“明史案”杀70多人,近200人受株连;戴名世《南山集》案,吕留良、曾静案等也很残酷。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一些民主思想,在学术上他们转变了明末空疏的学风,主张经世致用,这对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清初一批明遗民作家的诗文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康熙时诗坛盟主王士禛提倡“神韵”,诗风清逸,影响较大。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等是清初著名词人。李玉等苏州派戏曲家对现实有较多反映。康熙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两部优秀的传奇作品代表了当时戏曲创作的最高成就。李渔的戏曲理论达到了相当高度。清前期小说创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文言志怪、传奇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思想内容丰富深刻,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清朝经济、文化至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农业继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东南一带资本主义萌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化严重,官僚地主阶层聚敛了大量财富。乾隆后期开始,朝政日趋腐败,统治集团生活极度奢靡堕落,各地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持续不断,清廷统治摇摇欲坠。道光年间,英国等西方殖民势力乘机入侵,于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

乾隆时期继续施行高压与笼络并行的文化政策,制造了一系列文字狱,社会思想受到严重摧残。博学洪词科的规模更大。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四库全书馆”,集中大批人才编撰我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康、雍时还编撰了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一定贡献,但编书过程中也销毁了大量典籍。乾、嘉考据学逐渐走上烦琐考证的纯学术道路,少数学者如皖派的代表戴震比较关心现实政治,尖锐批判程朱理学,启发了后来的民主思想。

清中叶诗歌领域受到当时学术思想风气的影响,出现了以沈德潜为代表、主张“温柔敦厚”的格调派和翁方纲的“肌理”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影响较大。散文方面,由方苞、刘大櫆、姚鼐等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桐城派在古文理论和创作上影响很大,其影响及于清末民初。这个时期还出现了骈文的“中兴”,汪中等人的骈文成就较高。张惠言等为首的“常州词派”亦较有影响。戏曲方面杂剧、传奇等衰落,只有蒋士铨、杨潮观等少数作家取得一定成绩,地方戏则蓬勃兴起。弹词、鼓词等通俗文学流行,出现了《再生缘》、《天雨花》等较有成就的作品。

清中叶的小说创作则取得了很高成就,产生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通过主人公的恋爱、婚姻悲剧和封建大家族的盛衰,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作品所取得的思想、艺术成就是前所未有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的罪恶,是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镜花缘》等小说也有一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