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的六和塔
又名六合塔。在浙江杭州市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
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弘俶为镇江潮而建。塔身九层,高五十余丈。塔上装灯,江上夜航只赖以导引。宣和三年(1121年)毁于兵火。现存砖构塔身系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建,塔刹系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遗物,外部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今塔高59.89米,八面七级,每层中心都有小室。砖构塔身的柱子和斗拱等均仿木构建筑形式。四周廊子铺有踏磴,可通顶层。每层廊子两侧都有壶门,内通小室,外通檐廊。塔内所有须弥座上,有砖雕神人、飞天、花卉、鸟兽等图案,与《营造法式》所载如出一辙,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登塔临槛,江中景色,尽收眼底,有“人立青冥最上层”之感。
江苏苏州云岩寺塔
云岩寺塔耸立在我国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顶,又名虎丘塔。它始建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是古城苏州的象征。
云岩寺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八角形平面,共7层,高达48米。塔身由下而上逐层收缩,略呈孤形,雄壮古朴。各层用压雕出平座、柱额、斗拱及门窗,并以白色黑色等涂饰表层,愈显雍荣华贵。塔由外壁、回廊和塔心室组成,回廊内设木梯可登攀而上,各层斗拱、藻井异常精美。
国外建筑学家称云岩寺塔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因塔基北端下沉0.48米,至使塔顶北偏距塔心2.3米,成为我国倾斜最大的砖塔。经过加固,塔基现已固定,倾斜不再发展。但云岩寺塔却正因顷斜而不倒成为中国古塔的一大奇迹,因为它比比萨斜塔还早100多年。
青铜峡108塔
宁夏青铜峡县峡口山黄河西岸一个向东的陡削山坡上,有一个依山势从上到下按1、3、5、7奇数排列成12行,形成总体为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塔共有108座,因而被称为“108塔”。
108塔背山面水,在蓝天和黄水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奇特和壮观。
108塔是我国古塔建筑中唯一的大型塔群,它历史悠久,建于佛教盛行的西夏王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原塔是宝珠式的顶塔,单层八角须弥座。建于何时,已无从考据。后人在此基础上仿古建成了圆锥体的小白塔群,即现在的塔形。
古塔是一种实心喇嘛塔,塔心正中立一竖木,内填土坯,外部用砖砌护成形,塔外涂白灰而成。整座塔结构合理,气势磅礴。
108塔是佛教纪念性的建筑。佛家认为,人的烦恼有108种,为清除烦恼,规定僧人戴珠108颗,念佛108遍,敲晓钟108响,因而有人认为,108塔是为佛教密宗中毗卢遮那108尊法身契印所建的佛塔,是对佛表示虔诚的象征。
云南大理三塔
我国云南的大理三塔又名崇圣寺三塔。三塔一大二小,成三角形排列在云南大理县北原崇圣寺前。大塔称千寻塔,是我国层数最多的密檐式塔。塔高60米,16层,方形平面。每层正面开券龛,置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塔外形与唐代西安小雁塔相似。塔内中空,早年可登临而上。唐南诏时建此塔。1979年维修此塔时,在塔顶和塔下发现了唐、宋时期珍贵文物600余件。
以千寻塔为主塔,两座小塔南北相峙,距离90米,均为八角十级密檐实心砖塔,各高42米。
塔身外都涂有白色泥皮,二小塔建于五代大理国时期。大小三座白塔并立,为苍山、洱海增色添辉。
应县木塔
山西北部的应县木塔,堪称我国的木塔之王。
应具木塔雄姿勃勃,首先给人以高大、浑厚、舒展的印象。
它建造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历经千年风雨,承受了金、元、明几次大地震的考验,尤其是元代顺帝时那次连续七天的大地震,地动山摇,许多建筑物都摇曳了、战栗了、倒塌了,而它却楚楚挺立,腰不弯,背不驼。经过近年来的整修,它更加精神抖擞,容光焕发。难怪,站在木塔面前,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觉得自己增添了朝气,年老的感到年轻了许多……应县木塔正名应该叫佛宫寺释迦塔。佛宫寺在应县县城,占地面积很大。可是,由于木塔顶天而立,佛寺似乎也变得窄小了。木塔的“高”与它的“古”一样,在国内是无与伦比的。
它高六十七米一三,比北京北海白塔高出三十一米二三,比西安的大雁塔也高出七米二三。佛院与木塔组合在一起,给人以不甚谐调的感觉,好像这样的地面是容纳不下这个塔中的巨人的,有点头重脚轻,像是胖人穿了瘦衣裳。
有人说,应县木塔是辽代兴宗皇帝为他心爱的妃子观赏美景而修的,也有人说是兴宗皇帝为让他的王公大臣们观战而建的。这些问题,留给专家们去考证吧。可以肯定的说,应县木塔是我们祖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杰作,从旅游的角度来说,它应该算是中国一景。
它保持着木质的本色,质朴无华,粗犷中透出一种特有的玲珑。既看不到金涂漆饰,更没有溢彩流光。五层、六檐、八色形。外表已经是富于魅力,而内里就更显秀气。外观五层内里还有暗层四级,实际上是九层。底层直径三十米,稳稳当当坐在四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双层套筒式结构,有梁枋相连接。立柱与横梁纵横交错,斗拱和大梁互相拉结,暗层中使用大量的斜撑,使整个建筑物具有坚强的整体性。现代科学建筑用圈梁加固,作为抗震的一个重要设施,这个科学原理,在应县木塔的建筑中已经得到具体而出色的运用。木塔周身不用铁钉连接,在地震中能稳如泰山,正是我们的祖先科学智慧的力量在起着作用。
木塔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由底层有木楼梯一直通向高层。
木塔也并非腹中空空,那里是艺术的陈列室。底层高十一米的壁画。近年来,又在塔中发现了辽代的写经、刻经、佛画像等文物。藻井设计巧妙,斗拱美饰变化,都让人惊叹叫绝。
北京妙应寺白塔
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的妙应寺白塔,是我国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元代喇嘛塔。该塔由忽必烈请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于至元八年(1271年)设计建造。因塔身洁白,俗称白塔。
白塔通高59米,下有三层须弥座台基,上有莲座。亚字型须弥座上部向内收分,增加了稳健美感。塔身形似宝瓶,上肩略宽,使造型更丰满浑厚。塔脖上有层层收缩的相轮,顶部承托着直径近10米的铜制宝盖,宝盖边缘悬挂流苏和铃铎,显得格外端庄秀美。宝盖上部还有5米高的铜质塔刹,重达4吨。1979年,文物部门在维修白塔时,在顶部发现了乾隆皇帝书写的大藏经等珍贵文物百余件。
陕西西安大雁塔、小雁塔
1.大雁塔
在陕西西安市南4公里的慈恩寺内。寺为唐高宗为其母追荐冥福而建。本名慈恩寺塔,因《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中记: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群鸿飞过,忽一雁离群落羽,摔死地上,僧人惊异,认为雁即菩萨,众议埋雁建塔纪念,故名。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慈恩寺主持僧玄奘为保护由印度带回的经籍,由唐高宗资助,在寺内西院修建。初建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形,长安年间,纯用青砖改修成云彤楼阁式七层、登塔攀梯也改成盘道。大历平面又改建为十层。后经战火破坏,剩下七层,明代塔又残坏,在外表加砌西砖予以保护,即为今塔。高59.9米。塔基座东西45.9米,南北48.8米,高4.2米,合底座与塔身总高64.1米。塔南面两则镶嵌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书者为书法家褚遂良,字体秀丽,为唐代遗留于后世的名碑。塔的门楣、门框,以阴线雕刻唐代建筑图案,画面严谨,线条遒劲,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2.小雁塔
在陕西西安市南的约1公里处的荐福寺内。寺创建于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
初名献福寺,是为唐高宗献福而建立的寺院。塔修建于景龙年间,因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十五级,后经多次地震,塔顶被震坍,塔身破裂,现余十三级,塔基座亦呈方形,塔底层每面长11.83米,通高43米。型体秀丽美观。
陕西崇文塔
在关中沃野,泾阳县县城东南10公里的泾河北岸上,巍然矗立着一座古建筑——崇文塔。它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高79.19米,共13层。
崇文塔是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的,每层均为八卦悬顶收顶,从塔底到塔顶全用青砖修筑。整个塔身为八棱形状,底层每边长9米,周长共72米。每层各有4个窗,各层外面均有四个佛龛,佛龛同窗交叉而上。佛龛中放置明代石刻佛像,坐立不一,其形态极为生动。底层是密檐式,南塔门上刻有“崇文宝塔”四字。二层内铸有金属站立佛像一尊,造形精湛。该塔每层有砖檐椽头及砖雕各式各样的花纹,每角相交为砖砌圆柱形,甚为壮观。从底层南门进入塔内,每层均有台阶,可曲折而上直到塔顶。每上一层;塔内塔外均可绕塔一周游览。最高层外一周筑有城堡式垛口,高约1.5米,游人可绕塔顶转一周,俯看时有惊无险。塔顶系以约5米高的铜药葫芦收顶。当天气晴朗时,在最高层绕顶一周,西安、咸阳,骊山华清,太白积雪,昭陵乾陵等几百里景物全然可见,秦川景色历历在目,甚为壮观。
崇文塔是明万历19年(公元1591年)李世达重修寺院时拟议,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正式动工,每年修建一层,每层刻有捐资人的姓名。
修至第九层时李世达去世,由其女继承父愿于万历33年(公元1605年)竣工。
崇文塔在形式上打破唐代方塔的典型而演变为多角八角式,所有门洞均为卷拱式样,由底层至顶层完全采用螺旋卷拱的八卦悬顶砖构建筑。此塔虽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但塔身、地基均保持原状,坚固挺拔,堪为一方胜迹。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