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后曾经流传过这样一段佳话,说的是毛泽东同志酷爱书法,一次向当时的一位名士借了一幅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在借这件书法珍品时,两人曾订“君子之约”,说好半月之后归还。一晃就到了归还的限期,从心里说毛泽东同志不舍得把东西送走,但还是如期践“约”,使那位名士感奋不已。这件事虽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位伟人的为人风范。
在日常生活中,象类似的借别人东西的事情无处不有,俯首皆是。任何人实际上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生括、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总是要或多或少求得别人给予一定的帮助,助上一臂之力。借别人的东西,只是这些生活“咏叹调”中的一个小小的“音符”。可是,同样是借东西,有的人处理得圆满,东西不仅借到了手,而且气氛也很融洽;而有的人却因不守礼节,东西没有借到,碰了一鼻子灰,双方最后还不欢而散。那么,应该怎样“弹奏”,才能使借别人东西这一生活“音符”和谐、合拍呢?
1.要注意好口气。借别人东西时,说话的口气很重要。口气运用得当,可以说借东西就已经有了一半的成功把握,否则可能刚刚开始触“题”,就已经“没戏”了。讲话口气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要摆正双方的角色关系,借东西的一方要尽量使用商量和探询的口气,不能明明是要有求于别人,还要摆摆谱,拿拿架子,以一种居高临下,近乎直接命令或生硬的口气来处理。因为后者很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破坏内心的平衡,引起反感,拒绝帮助。如你的钢笔没有墨水了,需要向旁边的同学借用一下,你可以说:“×××(称呼要亲昵一些),我的笔没有墨水了,你的墨水借我一点用好吗?”寥寥几语,对方一般都会欣然应允。反之,如果你说:“喂,×××(直呼其名,甚至叫绰号),把你的墨水拿来用一下。”听到这话,别人恐怕很难去理你这个茬,弄不好还要引起对方的侧目。这是从一般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口气因人而异。如你要借东西的对象和你关系非常好,情同手足,不分你我,你的口气自然可以自由、随便一些,如“哎,大胖,把你的墨水拿给我用用。”这样说丝毫不会影响双方的关系和情感。
2.要把握所借物品的分寸。自己在某些情形中,暂借别人的东西用一下,以解窘迫、燃眉之急或暂时之需,这是很正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东西,只要自己需要,都可以张口或伸手去借,而没有避讳、顾忌,没有分寸、尺度。如,你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家里给的零用钱很快就花完了。想回家要,又怕父母不给,于是就另辟“蹊径”,向同学、朋友或亲戚等去借。一次、两次还行,如果次数频繁或借钱金额较大,就显得很不得体了。因为作为学生身份,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家庭来抚养,象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就不合适了。再如,当你看到班上的哪个同学佩戴了一件新潮、漂亮的饰物,周围的市面上又没有,你就很想借过来“美一美”、“过把瘾”,姑且不说这位同学会不会借给你,至少你的这种想法就不妥。其他的物品,如别人的爱物、贵重物品以及穿戴用品等,都不要开口去借。
3.借东西要明确交代归还的时间,按时、如数、如初地“完璧归赵”。借别人的东西,借期的长短往往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此归还的时间要注意和人家交代清楚,不要含糊其辞或出尔反尔,随便改口。如你借同学的小说看,说好看一周就归还,但你刚把小说拿到手,又说得借半个月或要更长的时间,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说话没有“定数”,办事不守信用,很难再借东西给你。在借到别人的东西以后,除了钱币以外,其他物件都要细心地使用和保存,不要觉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痛,造成破损或毁坏也不当一回事。到了自己承诺的归还时间,要认真、负责地兑现,不能借故一拖再拖,或干脆躲着借主,即使碰了面也闪烁其辞,避而不谈。有的同志在当初向别人借东西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心里知道在答应的期限还不了,也不想还,但口头上却痛快地应承下来。像这些不守信用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归还别人的东西时,应该请对方当面清点、查验,以确认是否足数和有残缺。如果有问题,要主动指出来,征询借主的意见,提出赔偿或补救的办法。不能遇到这种情况,装着不知道,等着借主点拨。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借主即使有所查觉,碍于脸面也往往不便直接说什么,如果你再不挑明,就会暗暗地给双方今后的交往埋下不协调的“伏笔”了。
4.当借不到东西时,要正确地理解和对待。向别人借东西,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会借不到。比如,别的同学有一本教学参考书,你想借来看一下。当你去借时,那位同学可能说他过一会儿要用,暂时不能借给你。像类似这样的情况,你要正确对待。不要一想我不借,他也不看,我一借,他又要看了,这不是存心耍我吗?于是怒气中烧,冷语相加,伤了和气,结了怨。如果当时顺势推舟,说:“那不麻烦你了,以后有机会我再来向你借吧,多谢了。”如此一说,对方也不会有意见,两人还是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