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的亲人或至朋好友不幸过世,永远和这个喧闹的世界诀别的时候,深埋在这些活着的人心中的一份深深的思念和眷恋却久久无法抹去。因此,每逢先人的生辰、忌日和清明等时令时节,人们总要虔诚地举行各种形式的祭扫活动,来悼念冥冥之中的亲人至友。祭扫,作为一种民间的世俗风情,在我国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据考证,在发掘出土的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留有“祭”的“痕迹”。纵观几千年的社会文明发展,祭扫这一风俗一直保留和延续了下来,并成为民族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封建迷信的破除和现代文明的弘扬,人们对祭扫有了更加科学和正确的认识,对旧式的祭扫礼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简化。同时,在传统民间祭扫的基础上,为了纪念千千万万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各地群众也都纷纷在清明节前往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从而赋予祭扫以新的时代内容。参加祭扫活动要注意的主要礼仪有:
1.祭扫亲朋的一般程序。这包括家庭祭奠和友人祭奠,一般是在先人的生辰、忌日、清明节、春节等举行活动。如果是为自己的亲人祭扫,在祭扫的当天早晨,要在自己家中的厅堂设案摆上亲人的遗像,遗像的上侧挂有黑纱,遗像前摆放一些果品、水酒和先人生前喜欢吃的食物。如果是祭扫自己的友人,一般就不必在家里摆案了。如果是群亲众友相约,一道前往先人的墓地或骨灰寄放处凭吊,凭吊的仪式步骤大体上包括这么两个方面,第一,如果是前去谒墓,事先要备好铁锹、扫把等工具,到达墓地后对坟墓进行清扫、整修、培土和加高,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铲一些草皮贴在坟身上,必要时也可以整修一下墓道。如果遗骨安放在公墓或殡仪馆;一般都有专人守护,可以省却这一环节。第二,正式祭扫时,众亲友首先要肃立默哀,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带上录音机,在众人默哀时同步播放哀乐。然后由推举的主祭者,上前代表众人献上祭品。献毕,主祭者行一鞠躬礼。其他参加祭扫的人,也可以随后依次向先人献花、献果或献上其他供品,以寄托个人的追思之情。继而主祭者还可以诵读悼念性的祭文,祭文的称呼对象是先人。但实际上往往是念给到场的人听的,勉励大家不忘先人遗志,好自善度今生。最后,众人向先人行三鞠躬,结束祭扫。
2.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的一般程序。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英雄气概,陶冶生活情操,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祭扫活动一般是安排在清明节、烈士诞生或牺牲纪念日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如“八·一”建军节和“七·一”党的生日进行。祭扫活动一般要有组织地进行,具体的活动内容有:推举代表向烈士纪念碑、纪念堂、烈士墓或烈士遗像敬献花圈,请陵园工作人员或老师、同学介绍烈士生平和主要英雄事迹,向敬献花圈的方向行少先队礼或三鞠躬礼,有秩序地瞻仰烈士陵墓一周,参观烈士事迹陈列馆(室)等等。有的学校还在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这一天,安排了过队日、团日活动,举行新队员、新团员的入队、入团仪式以及组织植树、清扫等公益劳动等,这些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3.参加祭扫活动要注意的主要礼仪。参加祭扫毕竟不同于其他娱乐或郊游活动,而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因此要保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仪要求。一是同参加殡葬活动一样,要注意祭扫时的服饰,色彩宜庄重、深沉,忌大红大绿。二是神情要严肃,举止要适度,不能耍孩子气,做出不成熟、不懂规矩的事情来。如不分场合地和其他人嘻笑打闹,在祭扫过程中觉得好玩而暗自窃笑、做顽皮动作,好奇地东张西望、问这问那,吃零食、嚼泡泡糖、贪吃供品,四处游逛、摘花弄草、无所事事,见到熟人大声寒暄,不听从长辈、老师或主祭者的安排,自作主张、自行其事,或难以节哀、嚎啕大哭,引起周围其他人的更大伤悲等等。三是在祭扫中对自己已故至朋或烈士的亲人、家属,要多注意劝慰和开导,尽量用亲切、温暖的话语来慰藉大家“灰色”的心境。四是祭扫烈士墓时,注意不要照搬传统的民间祭祀方式,如设案台、点香烛、摆供品、搭灵架等,以维护英烈安息地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