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463465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周易》的外务思想除了散见于某些卦中之外,主要的则是上经第八卦比卦和下经第九卦蹇卦,它们集中地表现了《周易》的外务政策和外务活动。

就比卦而言,我们确实从中看到了《周易》有渴望与周围邻国和睦相处的愿望。这是时势之必然,也是当时周王朝所处时势之必然。一个国家若四面为敌,其生存状况则可想而知。但按比卦最后一爻说的“比之无首,凶”来看,《周易》的这种外务思想无疑是建立在各部族联盟的基础上的,即各部族建立共同联盟并共推盟主以求解决各部族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共同建立的盟主在当时中国的西北地区又自然非周王朝莫属。另外从《周易》制定的外务政策来看,可分为发自本国主动结交外邦的“比之自内”和发自外邦来主动归附的“外比之”以及还有天意或出人意料的偶然搓合的“比之匪人”几种类型。《周易》又认为,盟主当用诚实的信用去结交外邦各部族,只有这样,才能让周围的各部族感到安全可靠;还有盟主的这个宗主国更应该用“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的“显比”去对待一些周围的邦国部族,让人感到盟主国的宽宏大度胸怀,这样才更为吉祥。但是并非一意认为如此,它又认为盟主对于那些一直不来归附的某些邦国部族,则当用兵力去征伐,这就是比卦卦辞说的“不宁方来,后夫凶”一语。只有如此,才能促进联盟或联邦的加剧形成。

下经第九卦蹇卦也属专谈外务之卦。但蹇卦与比卦相比,可以说蹇卦则无外务政策可言,它只能算一种记实。它记录了周王朝,或者具体地说是周文王在经过殷纣王囚禁放生之后为大举宏图而展开的频繁的外交活动。

太极八卦图是中国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相传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古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太极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论。

7.经济思想

国家的兴衰存亡,固然离不开军队、刑律和外务方面的政策和机构,但更离不开经济。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政权也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研究国家学说的《周易》把没有经济基础的国家叫做“虚邑”,把进占的没有经济实力的邑国叫做“升虚邑”。但《周易》所有的卦中,真正研究有关经济的卦并不多。这是因为《周易》面对的正是处于向外扩张兼并时期,故其有关为扩张兼并服务的军事外务常识占了绝大部分,而有关经济的思想则减到了微弱的地位。还有古代的经济只是单一的农业经济,既不需要多大投入,也无需多大常识,所以经济思想就更显得微弱了。

《周易》卦名中,小畜和大畜两卦涉及经济,真正谈经济政策的应该说是颐卦。“颐”者,养也。颐养,自然包括全国所有臣民生存的给养和军需给养的支付问题。

颐卦在卦辞里首先写道:“观颐,自求口食。”这一点就从立论上彻底阐明了颐养之道,也即发展经济之道应建立在开发自己国民经济基础上,而不是向外乞援或向外掠夺。除了“自求口食”的自我颐养之道外,颐卦又叙述了一种“颠颐”。“颠颐”,就是指在攻伐别的邑国时因军需所需要而在其地掠取粮草和占领敌国后从某些敌国掠夺的其他财宝。在“颠颐”的问题上,《周易》认为,这是违背常理的,或者说是不道德的,《周易》把这叫做“拂经”,其时还难免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之凶残。但是《周易》又认为这是必须的。因为古代交通不便,给养运输困难,若要在攻伐别的国家时仍源源不断地从本国运输粮草,那显然是不合算的,也是不明智的。

在“自求口食”的发展自身经济和在进军时不得已从别的邑国获取“拂经”的经济补充的同时,《周易》也特别注意发展被占领的邑国的经济。这就是丰卦中说的害怕在进兵别的邑国时因杀戮过甚而造成经济颓废和井卦中说的一些被占领的邑国,由于原来邑国国君治理不力,不关心民众疾苦,以至造成“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井谷射鲋,瓮敝漏”的荒败凄凉现象。对于这种不景气的现象,《周易》认为,应加紧治理,以促进被占领国经济的发展。

8.改革思想

在谈到《周易》为了巩固与发展姬周王朝而进行的一系列“裕民”的经济政策的同时,《周易》也十分重视对原有腐败的官僚机构和对衰败经济状况的改革。井卦、革卦和鼎卦这三卦连在一起也正好反映了《周易》一书的改革思想。

井卦,前边已谈过,《周易》阐述与周王朝在侵占一些别的邑国时,却发现一些邑国政治不明,治理不力,以至造成“井谷射鲋,瓮敝漏”的衰败现象;于是首先对人民赖以为生的井进行改造,最后使人民安居乐业,君王自然也得到了回报,这就使被占领区人们对革除旧弊衷心拥护,《周易》把这叫做“有孚,元吉”。于是井卦的“改井”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从而也揭开了革卦“大人虎变”“改命”的一系列改革。

革卦把改革的时间选择在“己日”,即改革应该在国势由盛转衰之时就着手进行,不要等到国家政权变得腐朽不堪不可收拾之时再想起改革,这就晚了。然后革卦又认为,对于改革一切不利于社会发展与其政权存在的根深蒂固的腐败现象必须像加工难以加工的黄牛皮一样进行变革,绝不能等闲视之。或者说,这种变革是一种革命,即革卦中所说的“改命”,它变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命运。

在改革中,革卦又认为,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革言三就”。“革言三就”就是对改革要作再三的缜密思虑和反复酝酿以制定出比较可行的计划,并再三向国人申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利于国人接受改革,才能与国人上下一同进行改革。这在远古的《周易》时期能采取如此慎重缜密的计划工作和舆论动员工作实在是超前的,这也可能是周王朝超越任何朝代的成功之处。

在革卦之后,《周易》又连续推出了有关改革的第三卦鼎卦,以求给改革一个完善的答复。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周易》借鼎是炊具来谈对鼎的改革更新和对鼎内食物的吐故纳新,其目的正是为了谈对国家政权的改革和吐故纳新,这是鼎卦中要说的东西。

9.信孚思想

《周易》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体系,这就是书中反映出来的信及天下的信孚学说。而且就《周易》经常提到信孚一辞,也每每把它与政权、军事、外务、经济与改革联系在一起,几乎成了一句不离口的口头禅,这也足见这一思想在《周易》占的份量。《周易》中涉及信孚一辞的卦爻一共是二十四卦,还有专门论述信孚的中孚一卦,一共为二十五卦,占《周易》总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强,它比《周易》中涉及军事的卦比例还要大。

中孚卦辞为:“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其六个爻辞为“初九,虞,吉;有它不燕。”“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九五,有孚挛如,无咎。”“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中孚卦辞的意思是,信孚若能做到连小小的豚鱼都能感到你的诚实可信,能做到这一点,则是很吉祥的。这样做的结果,自然也利于有如“涉大川”一样去争夺天下,也利于坚持贞正。这就总体上论及了信孚所必须的前提和其后带来的功用。

10.教育思想

《周易》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蒙卦上,而蒙卦在六十四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先列乾坤两卦,然后就是屯蒙。乾为天,坤为地,屯为万物初生,万物初生需要教育,就是蒙。《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物生必蒙,故授之以蒙。”万物生成以后处于蒙昧阶段,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启发他、教育他。这充分反映了殷商先民对教育的重视。

蒙卦辞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作为受教育者,蒙童应该主动地向老师请教,而不是老师卑躬屈膝地要求蒙童接受教育。这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它要求整个社会都应诚心诚意地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另一方面,尊师也是为了尊道,师严是为了道严,师道尊严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敬学而有为。

《周易》把德育作为教育内容的核心和前提,主张“君子以果行育德”。德育的内容则是“蒙以养正,圣功也。”在教学态度和方法上,《周易》强调敬学持志、身教和对学生惩罚要适度的思想。

11.道德伦理思想

《周易》有关道德的问题,它没有系统的论述,它散见于各卦之中;专门论述道德规范的,应该说是论述家庭伦理道德的家人一卦。

通过散见于各卦的道德论述,可以看出《周易》中的道德准则基本为:为人要敦厚,要诚实可信,要谦逊,要宽宏大度,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要节俭,要勤政爱民。不过这些道德行为准则,基本上可以说,它不是为别人制定的,不是约束别人的;而是用来约束自己行为规范的。

《周易》中系统地全面地谈论道德规范的是家人一卦。家人一卦里专门谈论了家庭各成员的伦理道德问题。家人一卦中有谈父子的,但更多的则是谈夫妇,或者说是谈夫妇在家庭中各占的位置和其各自职能,认为一个家庭必须有一定的伦理道德规章制度来约束,不然就不成体统。

12.宗教迷信思想

无论如何解释,都无法排斥《周易》一书带有浓厚的“天命”观念。尽管我们不承认,或者说是根本无法承认《周易》为一本卜筮用的书,但也无法否认《周易》中存在着占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