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健康长寿
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饮食”是很有道理的,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若营养不足就会出现体弱多病,影响健康。但若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衡也会有很大危害。由于生活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发生率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经过科学实验发现,营养过剩不仅会引起与肥胖有关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甚至可以加快人的衰老。因此,合理膳食会延长人的寿命。营养学专家研究了长寿者在饮食方面的原因,得出结论如下:(1)长寿地区往往是大豆或鱼类供应充裕的地方。(2)长寿者大都喜欢吃蔬菜。(3)常吃海藻、海带等海产品。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蔬菜和瓜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鱼肉中除含有蛋白质外,还含有一种高级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海藻、海带食品是一直被公认的有效治疗佝偻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的食品。科学家又进一步发现,海藻是预防老年性疾病的良药,尤其是对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某些癌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而在延缓人体衰老中有其特殊的功效。
能够使人长寿健康的食品还有许多。(1)花生:经常食用,可以增强记忆力,能延缓脑功能衰退。花生中含有儿茶素,具有很强的抗老化作用。(2)蜂王浆:能刺激大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促进组织供氧,增加细胞活力。(3)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抗人体内或细胞内衰老物质“游离基”的积聚,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4)花粉:花粉中含有维生素、氨基酸、天然酵素酶等,特别是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和抗生素,是产生药效、抗衰老的根本原因。(5)枸杞子: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淀,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6)甲鱼:甲鱼中含有20余种氨基酸,是抵抗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质。
饮食与长寿
显然,很多饮食都和寿命有关。请记住:合理的膳食,会大大延长你的生命。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在饮食上还应注意习惯和生活规律,每日定时进食,不能暴饮暴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吃饭不要太快,不挑食,早餐一定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早餐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很重要。人从晚上到第二天早晨,中间经过10多个小时没有进食,这时血液中的糖虽然还能维持在80~120毫克/100毫升血的正常水平,但早餐吃得太少或不吃,再继续一上午的工作和学习,一方面脑力和体力很难支持,另一方面还可出现血糖过低现象。如果血糖降低到70毫克/100毫升血以下,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头晕、心慌、记忆力减退等。天长日久就会感到营养不足、贫血等。再者,又由于早餐不足,到中午时胃内早已排空,有的人往往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饭量突增,饥饱不均,结果会引起肠胃病。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注意多食一点含蛋白高的食物,如豆制品、花生米、牛奶、鸡蛋等。由此可见,按照每人的具体情况,顺应生理节律,建立和保持一定的生活、饮食规律,对健康长寿是十分重要的。
运动与健康长寿
“生命在于运动”道破了生命的奥秘,揭示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人们通过体育运动及体力劳动,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改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
运动能使人体器官保持相对年轻,如心肺功能,大约从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经常锻炼的人,可推迟心肺衰老过程。从事人类长寿研究的科学家提出,通过运动减慢心率,是延长寿命的重要途径。学者们发现,一个不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血容量通常只有600~700毫升,每分钟平均心率80~100次;而优秀运动员的心脏血容量可达1300~1400毫升,有效的每搏输出,使他们的心脏从容不迫,平均每分钟只跳动50~60次。科学家计算:不参加运动的人每小时心跳比经常运动者多1200次左右,一天就要多跳28800次,一年就要多跳1045.2万次。心脏如运动与长寿此“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必然会过早劳损,匆匆完成最后一跳。当然,科技发展和文明生活能使人类心跳跨越“极限”,但却不可能让它永无止境地跳动。可见,每分钟心率次数是评价运动效果、身体素质和估量寿命长短的重要依据。
运动除可增强心脏的功能外,还可改善呼吸功能。主要表现在呼吸肌得到锻炼,使肺活量加大,血氧含量增多,从而促进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加强运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使肌肉发达,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增加,延缓骨的老化过程,能强健消化系统,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肝脏、胰腺的功能。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脑功能达到思维敏捷,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总之,根据年龄和体力的具体情况,经常进行科学适量的运动,是延年益寿的根本途径。尤其是从青少年就开始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用脑与健康长寿
传统的“用脑伤神”早已被“用脑长寿”这一科学概念所取代。
用脑与长寿
为弄清用脑与长寿的关系,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前苏联科学家对已故的28655名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作家、工程师、作曲家等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证明: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其寿命远远超过同龄人的平均寿命。还有学者对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研究。据统计,这400人中寿命最长的是脑力劳动者,平均寿命为79岁以上。长期勤奋用脑的创造发明科学巨匠,更多享高寿。如:英国瓦特83岁,前苏联巴甫洛夫79岁,罗素98岁。中国春秋战国时几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这样,孔丘73岁,荀况75岁,孟轲83岁。在作家的行列里,寿命长者更是比比皆是,泰戈尔活了80岁,托尔斯泰和瑞典的拉格洛夫82岁,德国的海塞和爱尔兰的奥凯西为84岁,西班牙的贝纳文特78岁,英国的肖伯纳94岁,中国的冰心99岁。中外健在的高龄作家就更多了,这大多与用脑有关。可见,健康长寿历来与勤奋用脑、科学生活的人形影相随。
勤奋用脑为何能延年益寿?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的衰老首先始于大脑,大脑是主宰人体各个器官的司令部,大脑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每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总量的1/4。若大脑经常受到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畅通,有助于延缓脑细胞衰老过程。美国学者发现,旧的大脑神经细胞的神经根在新的环境刺激下,能“再生”出新的神经细胞来。研究人员用超声波测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大脑,发现那些勤于用脑者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从而能使脑神经得到良好的保养,避免大脑早衰。勤于思索,能给大脑以刺激,使大脑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可使一种叫做老年色素的物质排泄增多,从而能有效地延缓脑细胞的老化,并通过脑协调来控制全身的功能,达到真正的健康长寿。
有科学专家认为,人类的记忆力的最高水平是在30岁以前,比较和判断能力的最高水平是在5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脑退化是一种自然趋势,但可以通过加强自我身心保健,来延缓大脑衰老退化,保持智力水平。
日本医生提出了中年以后延缓大脑衰老退化、保持良好智力水平的几种方法:
(1)大量阅读。中年以后要坚持读书,培养多种兴趣,以保持大脑的灵活性。
(2)积极预防动脉硬化和糖尿病
(3)积极预防神经症,防止抑郁症。
(4)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消除疲劳。
(5)善于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6)经常活动手指。
(7)保持好奇心。
(8)结交一些比自己年龄小得多的朋友。
(9)年轻时就要注意防止大脑衰老。如20岁时掌握并储存大量知识,学会考虑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勤学好动,为中年以后打基础。
提倡多用脑、勤用脑,是延年防衰老之良药。如果你想聪明又长寿,请多用脑子。
环境与健康长寿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人要健康长寿,就得与环境相适应。现代医学非常注意环境、季节、气候对人健康长寿的影响。
生活环境与健康长寿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得知,现代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的寿命一般要比农村少5年左右。这可能与城市工业的“三废”污染、噪声干扰等因素有关。世界上不少长寿地区的环境因素都比较好。如:俄罗斯的高加索山区,厄瓜多尔的维利巴姆巴,我国广西都安、巴马县等都是著名的长寿区。这些长寿区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科学家发现山区、农村的空气中有对长寿有益的负离子。负离子进入人体后,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使人精力旺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人的寿命、行为、情绪、记忆、生长发育、肌力等均有一定影响。为了人类的健康和长寿,必须多吸入负离子,注意改善室内空气,首先要多开窗通风,尤其是冬春季更应注意。其次是多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到林中、公园、郊外散步。科学家还发现,某些山区的水与食物中的化学成分有利于长寿;绿色植物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所有这些都提醒人们注意,生活环境与健康长寿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保护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环境,要植树造林,不断改造、美化环境。生活在美的环境中,增进人的健康长寿。
气温与人的健康长寿也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家发现,在天气潮湿的季节,头痛、皮疹、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及心脏病等会不断困扰着人们。日本气候较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所以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人长寿当然还有别的因素,如他们的饮食结构较好,且有经常洗澡等生活习惯。世界上许多长寿区,大气候或小气候都比较好。这些长寿地区大多冬暖夏凉,不十分干燥,也不那么潮湿,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人长寿的原因除自然环境外,还有社会环境。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稳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日益发达,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衰老的发生就推迟,因而寿命也就延长。
疾病可加速人的衰老,而缩短人的寿命,疾病因素与社会因素紧密联系。社会稳定,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疾病也就自然会减少。根据美国的调查,事业上成就越大的人,寿命也越高。那些工业巨头们的寿命比普通人要高。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一般都有较好的营养和医疗条件。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已超过70岁,正向80岁的目标过渡。显然,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医疗卫生的进步,是长寿的有利条件。例如由于抗生素的发现,使很多可怕的传染病得到了控制,从而使人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如果依旧以治病的途径求寿命的延长,其潜力已十分有限。一些学者主张,必须寻找“特殊生物学手段”(大多数是各种特定的环境因素),才有可能使人类寿命得到大幅度的延长。展望未来,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将会进一步延长。
情绪与健康长寿
一个人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极大。所谓情绪,就是人思想感情的流露,是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所处的一种状态。现代医学科研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是肉体生理本身,还包括内心心理在内。心理修养已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如精神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甚至于癌症等,都与精神因素有关,特别是疑惑、恐惧、悲伤、愤怒等坏的情绪更易诱发疾病。长寿学者胡夫兰德指出:“在对人的一切不利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灭亡的,就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环境了。”世界上许多长寿者都是在乐观的情绪中度过自己一生的。不好的情绪,可以致病;而乐观的情绪,却可以治病。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青少年要努力培养高雅的情趣。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这样可以让身心处于良好状态。学习书法、绘画、下棋、摄影、集邮等,都可以培养愉快平静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医学科研人员发现,古往今来,书法家都比较长寿。从事书法创作的人,不仅可以延迟心理老化,同时对一些疾病还能进行自我预防及自我治疗。
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于公正,这样便无烦忧,使心理保持平衡,有利于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人们健康长寿。
“乐观者长寿”,是有科学道理的。科学家观察到,当人心情愉快的时候,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新陈代谢等均处于平稳、相互协调的状态。在特别高兴的时候,脉搏、呼吸增快,血压升高,消化液分泌增多,新陈代谢旺盛。而当人情绪悲伤或焦虑的时候,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人在情绪紧张、恐惧或愤怒的时候,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和血糖增高,并由于末梢血管收缩而引起手脚发凉。这就是情绪变化引起的生理变化。而这些生理变化,往往就是导致疾病的诱因。所以,情绪能够影响身体健康。
一个人如果能控制和消除不良的情绪,注意培养和维护好的情绪,就会有利于身体健康,甚至可以延长寿命。
美国《天天都过好日子》一书中提出以下几条保持乐观情绪的原则:
(1)不要养成以新奇为乐的习惯,要对周围的事物都有兴趣。
(2)不要老是担心生病。
(3)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以工作为乐。
(4)广交朋友,积极做人。
(5)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怨天尤人。
(6)当机立断,不为小问题左思右想。
(7)珍惜眼前的时光,以有效的方式工作、思索和帮助别人。
身材与健康长寿
许多研究长寿问题的专家认为,矮个子有长寿的优势。美国有家疗养院对200多名老人进行统计,发现身高在171~180厘米的人平均寿命76.9岁,而身高在163~170厘米的人平均寿命84.3岁,两组相差7.4岁。
矮个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身材矮些,从整体比例上计算,他们的内脏器官就相对要大一些,功能也强些,负担也就略轻一些。如心脏,就不易疲劳,这自然有利于保证肌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