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探究丛书-沙漠
46364000000015

第15章 向沙漠进军(3)

近年来,随着土地荒漠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以及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荒漠化主要是在自然因素基础上由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即人是荒漠化的主要导致者。很明显的事实是,在荒漠化地区,经过“治沙防沙”的艰苦努力,可能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解决了土地荒漠化问题,但过不了多久,土地继续荒漠化。这是因为,荒漠化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大多为贫困落后地区,人们为维持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滥垦、滥牧、滥采、滥伐等行为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土地自然恢复能力,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趋势。这是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成因。以往的治理措施——“种树种草”,由于只考虑到单一的自然原因,没有把区域内一部分土地的种树种草与本区域内另一部分土地的承载力的大幅度跃升协调起来,导致通过“种树种草”治理荒漠化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治理措施——“围栏封育”,建设“草库仑”,实行划区轮牧的做法,本身没有把区域内的人畜压力释放出去。这就必然会造成围起来的地方荒漠化有所逆转,而没围起来的地方,由于人畜压力的加大而使植被破坏更加严重,势必造成荒漠化的继续加剧。

传统荒漠化治理措施,只侧重于恢复植被、控制土壤风蚀等,而没有直接从荒漠化的根本成因,即减轻或消除造成荒漠化的人口压力入手,是荒漠化治理成效不显著的主要症结所在。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荒漠化治理的路径选择是:

第一,建立并加强多学科的荒漠化综合性研究。荒漠化的发生是从植被破坏产生土壤风蚀开始的,它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问题,所以,以往我们只简单地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相应的研究视点及治理对策也都集中或来自于沙漠学的研究工作。其治理成效不明显,呈现点上好转、面上破坏以及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状态,也主要是受以往认识有限的影响,采取迂回治理的结果。随着荒漠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已经认识到,其主要成因是由于人口压力及其不经济行为造成的。要解决荒漠化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种树种草”等,而是要从解决荒漠化土地上过重的人口压力出发。这就需要突破以往治沙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和沙漠学甚至更多的学科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研究荒漠化治理问题。只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荒漠化治理才有可能走向更科学的治理之路。

第二,构建荒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荒漠化地区通常也是弱可持续发展或不可持续发展地区,其人口压力引起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不良循环因素使人地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此,荒漠化地区经常陷入“两难”选择,一方面,环境恶化问题是由于开发和发展不足造成的,不进行开发和发展,环境恶化问题将更加严重;另一方面,要解决开发和发展问题,就有可能进一步破坏环境。但不管怎样,发展问题是根本问题,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境的脆弱性问题,因而,在这种特殊的地区搞生产开发,必须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生态经济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生态经济平衡,使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对统一,并能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中,使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其功能外在表现为生产、生活和净化的还原功能,使自然物质转变为满足人类需求的经济物质,自然能量转变为高质能量的经济能流,经济能流又转变为恢复自然能量的重要因素。比如,通过产业化经营构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等。

第三,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科学创新治理机制。由于生态工程建设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加之荒漠化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普遍困难,贫困人口比重高,国家应作为荒漠化治理的投资主体,把荒漠化治理纳入其基本建设计划之中,根据对荒漠化地区的细致调查,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方式,分阶段进行立项投资,并将公益性治理的运作机制转变为利益性治理,对于治理工程建设中的产业开发项目,采取国家贴息贷款,鼓励多种性质的投资主体积极参与,且给予投资主体一定的回报。此外,地方按一定比例配套部分资金,群众投入有偿劳动力,充分调动起荒漠化地区治沙积极性。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应该是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综合治理工程,必须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及无人监管的做法。只有尽快建立具有约束与激励的治理机制,才能充分调动起荒漠化地区治理和监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尽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法律性质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才能加大治理成效和保护治理成果,使荒漠化地区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第四,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着重解决荒漠化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既然人的不经济行为是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成因,我们就应该转变以往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着重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比如,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改变生产要素组合,提高荒漠化土地的粮食产量,发展沙产业;大力推广粮草间作,发展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大力推动荒漠化地区的工业化,沿着产业链条把人口压力从农业内部传递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在荒漠化极为严重的地区,适当考虑移民开发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土地荒漠化的压力,取得有效治理效果。

(六)荒漠化防治必须要有针对地采取措施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防治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5的人口,陆地面积的1/4受到荒漠化的危害,而且正以每年5万~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3亿美元。荒漠化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是导致贫困和阻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91年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1991年~2000年),2000年起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我国荒漠化防治的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显著提高,规模效益愈加突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荒漠化仍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局部好转,整体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还呈加速扩展之势,荒漠化已成为我国的一大心腹之患。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27.9%,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每年以1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加快荒漠化防治已成为新时期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荒漠化专题”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和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育等与荒漠化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战略思路、对策、目标、布局,及其战略措施,力争到20世纪中叶,使适宜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整治,“三化”草地生产力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荒漠化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当前,我国荒漠化防治重点工程分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级重点荒漠化防治工程。主要包括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四期)、草地沙化防治和退牧还草工程三大工程。二是区域性的荒漠化防治工程。包括新疆和田地区生态建设工程、拉萨市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西南干热、干旱河谷石漠化治理项目、青藏高原并冻融保护项目等六个项目。三是示范区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和示范点建设,在全国建设星罗棋布的防沙治沙示范区、示范点。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指出,荒漠化防治必须采取的对策措施有:

———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要把植被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杜绝各种破坏林草植被的行为。重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推行封山封沙育林育草,通过植树造林、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扩大林草比重。

———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不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是造成河流缩短,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因此,要以流域为单位,确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实现上、中、下游和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合理调度和分配。要结合农业生产结构性调整,推广节水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耗水低、附加值高的高效农业,提高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水资源产量。

———控制人口增长,实行生态移民。加强宣传教育,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文化素质,缓解土地压力。同时,对局部荒漠化非常严重,草地和耕地几乎完全废弃,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

———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减轻对草场的破坏。要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合理确定草原载畜量,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种群结构,大力推行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发展舍饲养畜。加快优良畜种培育,优化畜种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开发资源并举。利用荒漠化地区蕴藏着多种独特的资源,如光热、自然景观、文化民俗、富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探险、科考产业等,同时,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有机结合,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道路,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能够产生良性互动。加强沙区特色种植业建设,开辟高效“沙产业”,并与第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地方产业链,发展地方经济,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减轻环境压力。

———改变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形成新的替代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改善。同时,又要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优化土地利用格局,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生物气候区的自然特征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区分各类土地利用的不同生态功能和生产潜力,因地制宜地制订农、林、牧复合土地利用模式,保证区域生态安全,防止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和高效利用。

土地荒漠化防治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国土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当前,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既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更需要从制度、政策、机制、法律、科技、监督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七)生物措施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措施

防治荒漠化是指通过人工措施消除荒漠化危害,重建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的人工技术措施通常被分为三大类,即生物措施、机械措施和化学措施,其中生物措施应用最为广泛。生物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植被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最终达到防止风沙危害,治理和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的目的。其主要优点有:1、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可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面风速,减少风沙流对地表的吹蚀;2、建成的植被可以改善植被覆盖地段地上、地下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活动和繁衍,从而促进土壤的形成,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地表物质的胶结性,增强地表抗风蚀能力;3、植被具有自行繁殖和再生能力,通过演替,能够形成适应当地环境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因而能够长久固定流沙,防止风沙危害,大大减少了养护和管理费用;4、通过人工措施形成的人工或半人工植被,一般可以适度放牧,并能提供一定数量的薪柴和建筑用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滥伐柴现象。国内外研究实践表明,生物措施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性措施,机械措施和化学措施通常被作为生物措施的辅助措施。

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是我国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两类地区,也是防沙治沙工程的重点治理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是位于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之间的一条重要的生态过渡带。在空间上它是雨养耕地与草地的镶嵌体;在时间上,20世纪以前农业与牧业交替,目前农业与牧业并存。我国四大沙地即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主要分布在农牧交错区。在这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1、过牧、滥垦、滥伐和滥挖药材导致草场退化,如固定沙丘活化、草场生产力下降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2、粗放的耕作技术导致耕地退化;3、居民点周围的防护林未保护好导致风沙入侵。许多研究表明,从70年代到80年代,沙质荒漠化在农牧交错区发展非常迅速。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沙质荒漠化土地年均增长率达到8—9%。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耕作土壤和过牧草地的表土和细粉沙是形成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尘源区,而戈壁和大沙漠并非主要尘源区。

我国北方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荒漠化也非常严重。在这些地区,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利用内陆河水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绿洲萎缩、灌溉管理不佳导致盐渍化,滥垦、滥伐、过牧导致草地退化以及绿洲内和绿洲周围防护林未能很好保护导致风沙入侵等造成的。

在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生物技术措施为营造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林以及退化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沙育林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