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学大师话成功:创造卓越(成功人生的素质解析)
46386500000017

第17章 信心在自我激励和暗示中成长

信心就象我们心中的一棵小树,我们要用自我激励这种养份不断地滋润它,它才能渐渐地长大起来,直至成长为成功人生的参天大树。

激励的神奇效果

自我激励在人生成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你应该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这个世界是属于我的!”

因为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缺乏“自知之明”,他们不大知道自己具有巨大的潜能,当然也就不知道怎样开发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巨大宝藏。而自我激励正是激活潜能发挥的激活器。

本来,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曾有过美好的憧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复杂,他们又常常用那些传统的世俗的道理来说服自己安分守己,放弃梦想,并说明自己就这样也能过得去。在这些说服自己放弃梦想的“道理”中,有一条似乎很有说服力,自己已太普通,太渺小,这个世界不属于自己!那么属于谁呢?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属于名人、强人、富人;属于有权力、有地位、有背景的人;属于幸运的人、漂亮的人、特殊的人。对于女人来说,属于男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属于年轻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属于有资历、有经验的人;对于出自贫寒、上学不多的人来说,属于出身尊贵、学历很高的人……总之,这个世界属于名人和别人,而不属于自己这样平凡的人。而他们这些平凡的人还没有行动起来,心中的希望、原有的梦想便惨遭沉重打击,默默地消失了。于是,他们经常感到自卑、渺小、孤单、苦恼,他们只有低眉顺眼,沉默寡言,躲避出头露面,暗自唉声叹气……难道普通人就没有出路吗?就只能安于现状吗?就不能出人头地吗?难道这个世界果真属于那些名人、强者和富人,而不属于普通人吗?不!事情不是这样的!他们的这些卑微之感,并非真实自然,而仅仅在于他们还没有觉醒,还缺乏“自知之明”。因为觉醒的内涵,自知的精髓就在于他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在于发现自己本来是一块成功料,这个世界本来也属于他们。他们只要抹去身上的灰尘,他们的巨大潜能就会象原子反应堆里的原子那样充分发挥出来,就一定会有所作为,创造奇迹!

那么,能够帮助你改变你的公式是什么呢?要记住、理解、时常重复着说:人的心理所能设想和相信的东西,人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取得它。这是自我暗示的一种形式,是取得成功的一句自我激励语。威廉·丹福斯是美国密苏里州东南地区某农场的一个有病的孩子。他在小学里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这位老师鼓励小威廉·丹福斯去改变他的世界。老师用挑战的方式鼓励他:“我鼓励你!”“我鼓励你成为学校中最健康的孩子!”“我鼓励你”成了威廉·丹福斯一生自我激励的语句。

他果真就成了学校中最健康的孩子。他在85岁逝世之前,帮助了数以千计的青年获得良好的健康,他还帮助他们立志高尚,做事刚勇,服务谦逊。在他漫长的事业中,他决未因病而损失一天。

“我鼓励你!”激励着他建立了美国最大的公司之一:若尔斯通·陪里拉公司;“我鼓励你!”激励他从事创造性的思考,把负债转化为资产;“我鼓励你!”激励着他组织美国青年基金会——它的目的是训练男女青年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鼓励你!”激励着威廉·丹福斯写了一本书,名叫《我鼓励你!》今天这本书正在激励着男子和妇女们勇敢地把这个世界改造为更好的住所。威廉·丹福斯作了多么好的一个证明啊!一句自我激励语有力量帮助人们发挥积极的心态!

纽约股业贸易银行的总经理弗雷借着愤怒的激励,而建立了一家大规模的银行。从前他想在长岛设立一个昆士郡银行,原本自以为进行得很好,但是有一次一家大银行的经理来见他时,讲了一句轻蔑的话,于是他的态度作了很大的转变。

这个经理很自大,临走的时候,随意对弗雷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如果你活得长久,或许可以在这里办一家银行出来。”

“这句话真气得我不知如何是好。”弗雷说道:“如果你活得久,意思好像是我呆坐着等年代过去,等待着事业从天而降似的。这种讥笑,使我听闻之后不得不起而奋发图强。我那时候决意要打倒他,最后,我真的就办到了。过了4年后,我银行的存款,有他的两倍多!”

你自己曾经奈不住责备世界应对你的失败负责吗?如果是这样,你就该暂停这种想法,再行考虑一下。你要想你的问题该由世界负责呢,还是该由你自己负责?要敢于记住那句自我激励语。要敢于应用它,并充分确信它对你正像对数以千计的其他人一样是有效的。

自我暗示是看不见的法宝

罗杰·费希尔有一句名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

什么是意念?它就是人的意识里产生的念头或想法,也就是心理上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这个名词,适用于经由人的五官进入个人意识中的所有暗示与所有自治式的刺激。也就是一个人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知觉、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产生某种暗示。如有一两个人说他脸色不好,象是有病。若他不在意,那就没事。假设有七八个人都说他有病,他必然心里嘀咕,很快就会病倒。很多慢性病都是由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的心理暗示造成的。关于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心理治疗医生周绍辉在其《骚动的心灵》一书中讲到的事例也很说明问题。他说:某中学一位年轻老师找我看病,主诉是一个多月来中午失眠,要求开一些催眠的药物。

这可把我难住了。凡是催眠药一般都有四五个小时以上的药效,若中午服用,下午怎么能按时起床照常工作?但不管我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他还是一个劲地请我开催眠药。我只好一本正经地对她说:“好吧,我给你开药,但你要准时服药。服药后十多分钟,你就开始出现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你上床躺好,就入睡了,两个小时后就可以醒过来。”我给他开了一周的药。

一周后他又来找我,要我继续给他开这种药,他还高度评价说:“我服药后睡得挺香。”这可把我逗乐了。因为我给他开的是维生素B1,根本没有催眠作用。我老老实实告诉他实情,但他就是不相信,还认为是舍不得将这种“好药”开给他。我只好再给他开了一周的“催眠药”……维生素B1根本没有催眠作用,为什么会发生显著的“疗效”?是通过语言的提示,肯定所谓的疗效,诱导和促使病人主观的感觉和意念好转,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引起生理上也产生积极的变化。反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让病人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那就糟了。

我国某医院,由于一时疏忽,把患有肺结核与患有肺癌的两个病人的病例弄错了。结果,肺癌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而结核病人却病情恶化,不久死去。

哀莫大于心死。周绍辉医生曾举出这样一个实例:一位年轻的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已经好转,为了根治,经会诊,准备施行二尖瓣扩张手术。由于这是第一例,为慎重起见,术前进行了动物实验。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让病人也自始至终观看了实验手术的全过程。很遗憾,手术在动物身上失败了。

患者看过实验手术后,默默无语,回到病房,坐立不安,彻夜不眠,因为明天他自己就要被推上手术台了,动物实验的失败,使他感到恐惧。虽然医生、护士看出他心情忐忑不安,但没有重视,也没给他一定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甚至连一点镇静催眠药也没给他服用。第二天早上,正当手术室做准备时,他突然心跳骤停,瞳孔放大……他死在手术前。这位患者本来有着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在动物实验手术中,他看到可怕的前景,形成了他可怕的心理暗示。正是这种心理暗示摧毁了他的生存欲望,于是,发生了猝死。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作用确实是巨大而灵验的。

坚持积极的自我暗示,把一个人的梦想、渴望、价值观念、奋斗目标深深地刻在潜意识中,并自动地采取行动,付出代价,向着自己期望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就能走向成功。拿破仑就借助于这个方法,使自己从一个来自贫穷的科西嘉岛上的出身低微的人,成为主宰法国,称霸欧洲的不可一世的人物。爱迪生也是借助于这同样的方法,使自己从一个被开除的小学生、卖报生,变成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林肯也是借助于这同样的方法,跨越了一道道挫折与失败的鸿沟大壑,使自己从肯塔基山区一栋小木屋走向社会,最后成为最优秀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丘吉尔更是借助于这同样的方法,使自己成为自己国家最有成就的首脑之一。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戴尔·卡耐基本是一个出身贫苦家庭,自卑的农民子弟,但他改变了自我意识,竟然使自己从一个缺乏自信、不善言谈的“卑贱者”,成为一个以毕生精力培养人们的自信心和口才与实际能力的贡献卓著的成人教育家。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眼前,那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依靠自己的辛苦劳动而发财致富,有所创造或在某一领域领先开拓、出头冒尖的成功者,有哪一个不是依靠心态和自我意识的改变,从而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的呢?

自我暗示果真是具有魔力的法宝吗?有些人表示怀疑。比如,我的口袋里只有一元钱,我整天在心里念叼:我一定要多挣钱,我要发大财……我就会发财吗?再比如,我是一个智商不高、缺少专长的人,我经常自我暗示:我一定要做成什么事情,我一定要取得成就……我就能有所作为吗?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容易,“心想”毕竟不等于“事成”,但一切“事成”都是由“心想”所启动的。你想发财致富或有所成就,当然不等于你已经发财致富或有所成就,但你经常这样的心理自我暗示,就会形成一种一定要发财致富或有所成就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又导致你积极行动,刻苦奋斗,敢于冒险,开拓新路。

自我暗示的魔力是在20世纪初由一位名叫古尔的药剂师发现的。有一天,一个顾客来到古尔的药房要买一种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出售的药。这个客人顽固之极,他没有医生的处方,却非要买这种药不可。古尔拗不过他,但又不能违法出售那种药。为了应付这位不可理喻的顾客,他灵机一动,拿了几粒没有药性的糖衣片给这个客人,并把这种“药”的效力鼓吹了一番。

数天后,这个客人又来找古尔。古尔暗自吃惊,生怕闯了大祸。没想到,客人是来对他道谢的。他感谢古尔的“药”治好了他的顽疾,还称赞古尔不愧为药剂师,对这种药物的推荐十分有效。

这可把古尔弄糊涂了:按说,糖衣片无法治愈这个人的疾病,但事实上,他又因为吃了这种“药”而痊愈。到底是什么治好了此人的病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心理因素起了作用。客人本来就相信这种药的治愈能力,再加上古尔的一番鼓吹,糖衣片便起到了灵丹妙药的作用。这就是心理暗示的魔力。由此,古尔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开始钻研心理学,又向专家求教,经过几年创立了一个以自我暗示为主的心理治疗学派。

古尔的学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在心理学方面,自我暗示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富生特在《富豪的心理》一书中说:“很多人因为古尔的方程过于简单而怀疑它的可行性——千万不要这样……我研究过的富人虽然未必明显地采纳这方程式,但实际上每当他们面对困难或新局面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运用类似的自我暗示去帮助自己闯难关、攀高峰。”

自我暗示其实就是运用语言去改变自己,当你喜欢的人对你说:“你真能干”,“你真有用”,这几个字就会有巨大的推动力;当你喜欢的人对你说“你不行”,“你真没用”,这几个字就会有巨大的挫折力。

你可能仍然有疑问:别人说我“能干”、“有用”,我当然感到高兴,有一种推动力;自我暗示是自己说自己“能干”、“有用”,可我知道自己不行,这不等于是说空话、说大话吗,会有什么魔力呢?

这样想是不对的。自我暗示,不论是自我贬低,还是自我激励,都会有一种魔力,并不是毫无作用的空话。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牵着鼻子走。凡是经常重复的自我描述,不论是心里想的,还是嘴上说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感觉、自我意象、自我期望,也就是自我意识,就会具有一种改变自己的魔力。

有这么一句流传已久的话:“把一个人当作什么,他就会是什么。”同样,你把自己当作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这句话似乎纯碎是唯心论的梦呓。其实,这不是胡吹瞎说,而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发展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叫“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与神经系统具有类似电子计算机一般惊人的能力。它不仅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而且几乎可以一模一样地再现这些信息。消极的消息刺激会使管思想冲动和管感情色彩的大脑皮层下的神经中枢不再促使智慧和热情迸发、交流,反倒把智慧和热情禁锢起来,使人感到抑郁、紧张和焦躁不安。而一个人接受积极的信息刺激,包括回忆和想象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形象,才会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活跃、开放,具有应变力和创造力。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人的自卑心理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如当众演讲,你总觉得自己不行,害怕出丑叫人笑话,担心损害了自我形象,这就是心理上的消极自我暗示。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只会引起并加重胆怯和紧张的心理反应,使自己卷入一种螺旋般的加速的惧怕反应之中。如果你认为自己能行,敢于并乐于当众自我表现,那你就会振奋精神,集中起注意力,去应付不寻常的挑战,经由这样积极的自我暗示,你改变了自我意识,也就改变了自己。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利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第一夫人。在罗斯福1921年因病致残后,她对政治活动即趋积极,丈夫的耳目未能顾及的方面,多亏了这位夫人照顾。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没有人不知道埃利诺的名字。她所作的努力增加了罗斯福的声望。增添了总统的开明和进步的色彩。

作为总统夫人如此杰出,似乎也不足为奇。但埃利诺在少女时代是一个自卑、胆怯的“丑小鸭”。就拿交际风度来说吧,她由于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而深感苦恼,与人交际过于拘谨。为了克服这种自卑感和羞怯感,她在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的过程中,精心揣摩书中那些贵妇名媛们的神情态姿、举止气派。每当参加舞会或社交的场合,每当走进一个有陌生人聚集的场所,她都想象自己是一个光彩照人的女王,正朝着她的臣民走去……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使她从自身的深渊中解脱出来,以自己优雅的风度和机敏的智慧,在社交场上独具魅力,赢得了当时一位最受女孩子青睐的英俊青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爱情,并为她后来塑造最美好的第一夫人的形象打下基础。

一个人自我暗示自我形象美好就会变得美好么?一个人时常想象自己能成功就果真能走向成功吗?事实的确如此。改变了自我意识,梦想就会成真,这是成功心理学所揭示的一个极重要的奥秘。这是什么道理呢?

国外的有关专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对于“真正的成功”与“想象的成功”没有分辩力。假如你能通过自我暗示,即能在想象中对你所做的事情所希望的结果构成了一幅鲜明清晰的“心理图像”,“看到”自己扮演成功的角色,依照你所希望的那样去感受,去行动,并且不断地给自己展现实现想象的画面,添加一些枝叶细节,反复体味。等到你的“心理图像”经过多次重复而变得十分清晰、越来越“真实”的时候,相应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就象“事实上已经成功了”所产生的效果一样。这时候,你的大脑内部和神经系统也会随之变化,大脑皮质将刻下新的“记忆痕迹”和“神经中枢”样式,它将激发你的潜意识中全部的能量,使你以最开朗爽快的心情,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选择和从事你所喜欢的事情,投身到人生的拚搏之中。这样,你就与你的“心理图像”越来越接近,从而塑造出一个新的自我。

斩断束缚自信的绳索

为什么许多人总是习惯于消极的自我暗示呢?即使培训班上,有的朋友也反映说,听了几课成功心理,很受启发,心情振奋!可是回到现实生活中,自己好像还是老样子,仍不能自信主动,这该怎么办呢?

不必奇怪,也不要着急,一个人要改变自我意识,由经常进行消耗的自我暗示转变为自觉地坚持积极的自我暗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是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形成的,怎么可能一下就改变,一蹴而就呢?奥里森·马登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影响心理暗示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如何看待自己的品格、智能,主要是如何看待自己

的优缺点如果认为自己条件很差,缺点很多,并害怕承认,力图掩盖,当然就会影响自我认识,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如果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并充分表现自己的优点,开发自己的潜能,又不想掩饰自己的缺点不足,那就会自我评价较高。

(2)为自己选取什么样的目标,提出什么样的标准

如果自我期望和要求很低,就会总能感到志得意满,不思进取;但如果对自己的目标选择期望标准过高,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悲观失望。只有从实际出发,选择和期望较为恰当,才会产生积极作用。

(3)和什么人比较

一个人通过和不同的对象做比较,可以使自己显得很矮小或者很高大,显得笨拙或者聪明。一个人如果眼界狭窄,见识很少,仅仅只同几个人相比较,就会产生过分的自卑感或优越感。

(4)个人的归属感

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如果发现他所属的群体、环境较为优越和可依靠,微不足道的自我由于“我们”而会增强信心。反之,就会感到平庸而虚弱。同样的道理,家庭出身、别人的看法、学历的高低等等也都是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5)如何看待实践

成功令人鼓舞,失败令人沮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自然对人的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还包括成功或失败所引起的影响对自己产生的或褒或贬的影响。

正因为我们的自我意识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把成功心理所包括的各个方面的思想内容相互联系,融汇贯通,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但不论因素有多少,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依然是由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期望与要求所构成的自我意识,因为一切因素的影响都要通过你的心理反应才起作用。你到底认为自己能行,还是不行?你是侧重于“想要”什么,还是总想“不要”什么?你是习惯于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还是一定要做自己的最高仲裁者?这一连串的自我意识和选择便决定了你遇到问题和挑战时将会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意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并得到什么样的效果。

人人都想成功,可是许多人在尚未行动之前,就首先从心理上发生了动摇,产生了怀疑。他们总是从消极的方面自我暗示:“我能成吗?”“失败了怎么办?”“看起来,这件事很可能干不成。”“算了,既然决定了,那就试试运气吧!”“但愿不要失败,不要叫人笑话……”诸如此类的消极暗示、失败心理,往往导致事情真的失败了。而这类挫折和失败,又作为经验和信息储存在自己的大脑,并在下一次进行新的尝试的时候,再一次出现消极的自我暗示,形成恶性循环。“大概不行,我这人天生不行!”这样的心理暗示,其结果不是导致再一次失败,就是索性放弃努力,不再追求成功了。所以说,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

一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女律师准备第一次出庭辩护,内心紧张不安:“我不要神色拘谨,说话不顺。我不要被人家看出我是第一次出庭,没见过世面。我不要被人看作太年轻,没经验。我不要被人看作太幼稚,没本事,我不要……”

她掉进了一连串的“不要”、“不能”、“可别”之类的陷阱里,她总是担心出错露怯,害怕挫折失败。这当然属于消极的自我暗示。可是,事情往往是你不要什么,你害怕什么,却偏偏会出现什么,得到什么。因为她的大脑里产生了一系列糟糕的图象。有关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里多次出现的图像会象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如打高尔夫球,你总是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大脑就会浮现出“球掉进水里”的情景,那么事情必然不妙。

许多人在当众演讲、与人交际、求职面试、与异性约会、参加某种比赛等活动中,尤其是初次参与活动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消极的心态,都会掉进一连串“不要”的陷阱里。

那么,这位女律师应当怎样自我暗示呢?她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希望发生的情景上,她应当在心里说:“我相信我能干!我相信自己一出庭就显得很有精神,很有气质。我希望一张口辩护就使人感到我精通法律,主持正义,我的论点是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的。我希望语言流畅,论辩有力,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赢得人们的赞成与支持……”于是,她就想象那种充满自信、论辩有力的具体情景,经过这样的练习和准备,她就会在第一次出庭辩护中获得成功。

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实际上,许多人并不是绝对不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但他们不经常、不坚持这样做。当他们面对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就对积极的心理暗示失去了信心。他们的愿望、意图大都是不错的,也多少知道一点应当积极自我暗示,自己给自己打气,鼓励。但现实的困境、某种“厄运”,或某种不良刺激,又常常迫使他们把心理暗示这个法宝翻转到消极的早已习惯的那一面。有些人之所以难以把成功心理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其原因就在于此。这就说明,如果我们的自我意识不能脱离早已习惯的旧轨道、老框框,那就会误以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没有用。

你对自己如何评价?你经常用什么样的词语在心里或口头上描绘自我形象?面对这些问题,你要认真检查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意识。很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笨拙行为和言谈举止上的迟钝现象以及无能为力尝试新事物的守旧习惯,就是由于他人所云而形成的,并转化为消极的自我描述,也就是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

一个女孩子上小学,起初她很喜欢描描画画,涂涂写写。可是有一次,她的老师看了她的涂鸦之作直摇头,很简单地告诉她:她画得不好,没有绘画的天赋。听了这种不中听的话,女孩子很不高兴,暗自伤心,但又不相信自己能行,难道老师的看法还会错吗?此后,她就再也不愿涂涂画画了,再也不想去上美术课了。过了没多久,老师的两句话——给她挂上的小标签,开始变成她的自我描述了:“我美术不行。”她长大后,考大学选专业,或选择职业,或考虑业余受好,若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画画,她就会说:“我美术不行,一直就是这样,我确实没有绘画的细胞。”由此可见,自我描述词语大都是你过去的经历并接受他人给自己挂标签的产物,而你自己却又一直没有检查分析这些词语有什么不对。那么,这种消极的自我描述也就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

另一原因是个性弱化、观念守旧,使人习惯于自我贬低。传统守旧的观念使你谨小慎微,事事谦虚,使你总觉得贬低自己总比自信自爱来得容易的保险,似乎可以避免自高自大之嫌。你总是自我描述:我胆子太小,我记性不好,我不敢冒险,我水平不高,我总怕说话说不好……起初也许是为了表示谦虚,不过是嘴上说说,但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思维方式,自我意识。

有一个中年人,他很想上大学深造,因为“文革”、“插队”,使他错过了机会。他有一回决心一试,可他又害怕自己比不上年轻人,怀疑自己的能力。临到考试那天,他一看别人都很年轻,这就认为“我年纪太大了,脑子不灵了,其实我对上大学也没多大兴趣,何必跟自己为难,又叫人笑话呢。”许多人常以这样的自我描述来回避自己很想做的事情,而且会形成恶性循环。

自我描述和自我意识如此循环,成了习惯,你怎么能把发展积极心理态度的崭新意识培养起来,用到实践中呢?你要塑造新的自我,那就必须驱除消极自我这个恶魔!抛弃以往的消极的心理暗示,宣布你现在另有选择!

把信心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将信心运用到实际行动的不二法门,就是积极心态。下面是将信心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9个步骤:

第一步:先建立一明确目标,并且朝着目标前进,确定你要的是什么,并且努力去得到它。但应确定你所希望的目标是值得你努力而且你可能达成的目标。别小看自己的能力,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但也别定出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第二步:坚定你对目标的信念。想想看,当你达到目标后的欢愉感觉。并且,应当在你达到一个目标之后,再设定一个新目标。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切勿因为达到目标就感到自满。

你将会达到你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每天都要运用一切方法培养你对未来的远见。

第三步:写下你的明确目标会为你带来的种种好处,并时时在脑海中想着这些好处,这可使你借着自我启发的力量创造出成功意识。而成功意识可在事情进行得不太顺利时,坚定你达到目标的决心。

如果你被一件难以达成的事情困住时,则可以想一想一旦你得到解脱之后,想要做些什么事,并且对此一期待报以微笑。

第四步:和那些支持你和你的明确目标的人交往,并接受他们的鼓励,这些人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或家人。

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带着沮丧的神情回到家里。当她不顺心地叹气时,她的丈夫拿出他的“百万富翁俱乐部”证书以及一张买主的名单问道:

“你看看这些是什么?是谁卖掉这些房子的?是谁卖掉那栋坐落在湖边费时两年还卖不掉的房子?是谁看中那栋梦想中的房子的?最近的一个售屋案子不是最好的案子吗?”

她听了丈夫的鼓励之后再度打起精神奔向战场,但是她的丈夫呢?别认为那些鼓励的话不会鼓舞她的丈夫,同样也别认为他在说完那些鼓励的话之后,在自己的工作方面不会有所进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鼓励,而鼓励他人的同时,也会为自己带来同样的好处。

第五步:别在过完一天之后,才发现当天的所作所为,对明确目标没有一点明显的贡献。虽然房地产经纪人无法每天都卖出一栋房子,但是他们每天都会带着客户去看房子,会谈论他(它),回顾潜在客户名单,演练销售方法,想像他们将成为一个家庭,介绍那么美丽的房子。虽然这些并非实际的销售行为,但他们都是实际销售行为的一部分。

第六步:选择一位富裕、自力更生和成功的人作为“楷模”,并时时想到你不但要迎头赶上,而且还要超越他。别告诉别人你所选择的楷模,因为选择楷模的目的不在于进行公开的竞争,而在借着比自己强的人,来确立你要走的方向。

第七步:在你的四周放置书籍、图片、座右铭能强化成就和自力更生意义的东西,并且随时变更旋转位置。这些可使人警惕反省的东西,能帮助你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这些东西,并和其他不同的东西发生联系。

上述那位房地产经纪人,将“百万富翁俱乐部”证书的影本框起来,放在她的书桌上。有一天她清除证书上面的灰尘,清完灰尘后随手放在一份报纸上。当她准备再去拿证书时,发现报纸上有篇报道一位最新雇用的足球教练的新闻。”他总得要有个可以住的地方吧!”她心想。你猜猜看她把她最近想要卖的一栋房子卖给谁了?

当你营造出个有建设性的气氛时,可将你所听到和读到的鼓励字句记在笔记本上,如果你能在路上或开会时快速地书写数语,则将会为你带来长久的助力。

第八步:别因为遇到了反对意见就想要逃避,而应运用你所有的资源就地和反对者战斗。

但这并不是说要对那些向你说“不”的人挥动拳头,而是说不要接受那些反对意见,而要尽一切努力改变反对者的心意,或者你应该反躬自省,看看你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并加以改进,有的时候逆境反而是一种检验机会,它可提供使自己更进步的方法。

记住,你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并且处于一定的处境,乃因为你的心中坚持着某种观念和想法。如果你迟迟不肯运用这些观念思想的话,那就等于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限制和挫折。

第九步:为完成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任何有价值的事情也值得去做。自力更生的代价就是当一个人在运用信心时,必须时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拥有科学思考的人,不会将力量给予四周的事物、境遇、人类及环境……由于他们知道,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是实现自己命运的力量,所以他们安定、自信和沉着。他们知道,自己唯一的敌人是对自己的否定和充满恐怖的思考,所以他们对一切的人、事、物都不会感到惧怕。

自我贬低等于给自己酿造悲剧

对自己有信心是所有其他信心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缺少了它。整个生命都会瘫痪。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的全是缺点和瑕疵,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笨拙的人,是一个总是面临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认你绝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么,除了你将遵照你不断强调的这种认识而行动外,你还能希望、期待什么呢?

自我贬低,只能给你酿造一幕悲剧。使你只想躲藏其身,不敢向前进取。

有这样一个人,他身为董事长却总是蹑手蹑脚地走进董事会议室,就好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胜任董事长的职位。作为董事长的他竟然还感到奇怪,自己为什么只是董事会中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自己为什么在董事会其他成员中威信这么低,自己为什么很少受人尊重。

他没有意识到他应该自己好好反思一段时间。如果他给自己全身都贴满无能的标签,如果他像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样立身、行事、处世,如果他给人的印象仿佛是他并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么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对待他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么,我们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彼得是个在美国路易州长大的年轻黑人,在未去南加州前,他曾居住过14个不同的寄养家庭。当时的教会还在露天电影院聚会,心理医生彼德·克利就是在那里见到他。他有强烈的自卑感,彼得·克利则辅导他去面对这些消极的思想。

一天,他突然对克利说道:“你要知道我是个黑人,我们是比人次一等的,我们是奴隶的后代。”

克利答道:“你错了!其实你有胜人一筹的遗传呢!”

“这话是什么意思?”他问。

克利回答说:“你和每一个在美国的黑人都可以追溯你们的祖籍到非洲。你应该以你的根为荣,因为你是幸存者的后代。那些弱者还未离开森林已没命了,其他或许死在船上,尸体被抛进海里。那些活命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智商比人高,可以生存;二是身体比人优胜,有过人的韧力;三是意志上比别人坚定——他们不会放弃以至死亡。每一个在美国的黑人,他们的早几代都是最坚强、最优秀的。而你的血液里就流着这些优良的特质。”

几年后的彼得成了医生,他取得了医学硕士学位。他成功了,他首先抛弃了自我贬低的阴暗心理,他发挥了自己的潜质。或许在我们的人生里有无数的困难、障碍,是必然存在而不容忽视的阻力,千万不可自我贬低,只要你拥有真正的自信,你就能够勇敢地、愉快地面对难局了。与无限的潜能建立密切的关系,便能使你拥有更深刻的、不动摇的、永恒的自信,而得以突破人生的转折点。

不要在心里制造失败

人最怕的就是胡思乱想自我设置障碍,因为这会令人烦躁,让你不按常理去想事情,往往会误入歧途。比如你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怎么样。结果还没去做,你就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

在这样一种心理活动中,年轻人常走进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一系列不利的推想,结果就真地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辆车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

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想:

要是没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

“他妈的,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认为来的是个神经病人,砰地一声就把门关上。拿破仑·希尔认为,不管如何失败,都只不过是不断茁壮发展过程中的一幕。

每逢事业一失败,别人就会说:“失败了。”失败者自己也这样想。若是倒闭,情况就更严重了。如果有“一切都不断在茁壮发展”的观念,那样就可以这么想:“倒闭也是茁壮发展的过程之一。”甚至还可以创造出另一个机会来,如此就没有真正的失败了。

没有真正的失败,因为宇宙万物随时在变化,日日不断地茁壮发展。这是大原则。不管如何失败,都只不过是不断茁壮发展过程中的一幕。在某个期间内或许算是失败,可是等转移之后,又是一片无限的生机。因此,世上的一切,并无所谓“失败”或“消灭”。光看表相或许是消灭,但从大的观点看时,万物均是在“更新”的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