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学大师话成功:创造卓越(成功人生的素质解析)
46386500000035

第35章 团队合作的精髓是合作

合作是当今社会一切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不懂得什么叫合作的人,也不会懂得什么叫成功。

什么是团队合作精神

法国人创造了“团体精神”(ESPRIT DE CORPS)这个词语,但真正落实做到的,还是日本人。而这个令日本在二次大战后短短数十年即成为超级经济强国的日本企业员工团队精神,实源于日本传统家庭制度的理念。

日本的家族成员不一定具有血缘关系;凡是进入某一“家”共同生活者,即被认为是这一“家”的完整成员。

以写“发财书”驰名的邱永汉曾经指出,日本企业所有经营者传统上很自然地将属下之员工认同为他们企业的“家庭成员”,而员工对于企业也具备了完整的认同感。因为这样,“日本企业”就成为一个大家族,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如血缘亲属一样接近,一样亲密。

以本田汽车为例,它90%左右的员工都同居一地,不分职别,膳宿在同一客厅环境内,过着共同的生活形式。好多员工不仅是同事,而且是近邻,因而不知不觉之间产生了一种连带感、亲切感。这不仅减低劳资之间不必要的摩擦,也增进员工和劳资间的团结和爱厂精神。有人曾经这样形容日本人的团体精神:

“同事间的和谐情谊是难以形容的,大家把公司看得比家庭更重要,而且同事互助互爱之情,几乎至死不渝。”

日本人以“家庭”作为合作的依归,而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则用“足球队”去比喻合作的重要性。他说:“一支有效率的足球队必定要忠诚和睦合作;单靠个人技术是不足言胜的。”

团队合作的情形和智囊团的合作形态很类似;但是由于团队中的成员,未必都具有相同的强烈欲望,所以你必须更努力于使团队成员不断地为工作奉献,同时也应该要求自己,为成员作出奉献并发掘他们的欲望。

一位管理人员杜拉克说:所有的员工“都应把自己看成是管理人员”,以期能在整个经营环境中看待自己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去配合所做的工作,而非以员工作为自己升迁的牺牲。

杜拉克想起麦克阿瑟将军的例子:他每次召开幕僚会议时,都会先介绍军衔最低的军官,他不许其他事情妨碍这道程序,因为他知道建立军官的信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他想要而且也需要这种信心。

你向前更进一步的习惯,会影响你的合作者。即使你给他们的利益和薪水都很丰厚,他们还是把获得这些利益和薪水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你应先评估其他合作者的需要,甚至在他们发现自己需要之前便先满足他们。

有的时候,人们会因为必须在一起工作,所以才产生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既不可靠而且不会长久。例如,美国和苏联曾一起抵抗过希特勒,但当希特勒被打败时,这种合作关系也随之消逝。

真正的团队合作必须以别人“心甘情愿与你合作”作为基础,而你也应该表现你的合作动机,并对合作关系的任何变化抱着警觉的态度。团队合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虽然合作的成败取决于各成员的态度,但是维系合作关系却是你责无旁贷的工作。

就像爱和友情一样,合作也是一种必须付出才能得到的东西,在通往快乐之门的路上有许多旅人,你需要他们的合作,而他们也需要你的合作。

在我们之后将会有好多代的生命延续下去,他们未来的幸福将视我们能留给他们什么而定,我们应扮演筑桥的角色,不仅为我们这一代努力,同时也要为下一代努力。

大公无私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但会为我们这一代带来好处,同时也会为下一代带来好处。在为我们的子孙建设一个更好的时代的时候,我们应该为追求生命中,由善意合作所带来的更美好事物做好准备。

这种合作,曾经在美国发展成世界上最强大,而且在经济上最具优势地位的国家过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我们负有一个为共同目标奋斗的义务,如果我们希望保持这种优势的话,则无论遭受到什么样的不幸,我们都应以大公无私的团队合作精神,承担这项义务。

在我们产生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认同团结和伙伴意识之前,我们无法真正地从合作原理中获得利益。贪婪和自私在团队合作精神中,没有半点生存空间。

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群人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拿法律事业来加以说明。

如果一家法律事务所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思想,那么,它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它拥有十几名能力高强的人才,也是一样。错综复杂的法律制度,需要各种不同的才能,这不是单独一个人所能提供的。

因此,很明显的,光是把人组织起来,并不足以保证一定能获得杰出的成功。一个良好的组织所包含的人才中,每一个人都要能够提供这个团体其他成员所未拥有的特殊才能。

一个组织良好的法律事务所必须拥有以下人才:具有替各种案子作好准备工作的特殊才能者;具有想象力的人,他能够了解如何把法律条文与证据同时纳入一个很好的计划中,具有这些能力的人,并不一定同时拥有出庭处理案件的能力。因此,法律事务所一定要聘有熟悉法庭程序的人才。我们若再进一步分析,将会发现,有许多种不同的案子,需要各种不同的专门人才来做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出庭处理。因此,一个了解“组织、合作努力”原则的律师,在找人合伙开一家法律事务所时,一定会找一个对自己所欲执行的专门法律及程序极为了解的律师,与自己共同工作。

几乎在所有的商业范围内,至少需要以下三种人才——那就是采购员、销售员以及熟悉财务的人员。当这三种人互相协调,并进行合作之后,他们将经由合作的方式,而使他们自己获得个人所无法拥有的强大力量。

许多商业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这些商业所拥有的,清一色是销售人才,或是财务人才,或是采购人才。就天性来说,能力最强的销售人员都是乐观、热情的;而一般来说,最有能力的财务人员则理智、深思熟虑而且保守。这两种人是任何成功企业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将使这两种人员很好地合作在一起。

我们生存在一个合作努力的时代中,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在某种合作的形式下经营。

我们只要浏览一下当天报纸上的新闻,必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报道:在同一管理机构下合并的工商企业,创造了无比的力量。

今天是一些银行合并,明天又是一些铁路公司合并,过几天又是几家钢铁公司联合起来。这一切的联合行动,其目的全是为了运用高度的团结及合作,发挥出无比的力量。

知识并不是真正的力量,因为它是散乱而无组织的,它只是一种潜伏性的力量——从它那儿可以发展出真正的力量。任何一家现代化的图书馆,都包含了一切没有组织的珍贵知识——这是我们这一时代所获得的遗产——但这些知识并不是力量,因为它们并没有被组织及联合起来。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家所要进行的最困难的一件工作,就是诱导与他一起工作的人,在一种和谐的精神下,贡献他们的努力与智慧。在任何事业中,要想诱导工作人员不断地贡献他们的智慧与劳力,这是很困难的事,只有最有能力的领袖才能达到这项理想的目的。但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一位伟大领袖,在他所从事的行业中出人头地,因此,全世界都会听见他的大名。例如,亨利·福特、爱迪生、洛克菲勒、哈里曼等等。

力量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任何人只要拥有这项知识及能力——和谐地联合个人思想的原则,而发展出力量,就能在任何行业中获得成功。

合作的意义与重要性甚至连自然界的动物都本能地知道,例如,加拿大雁在本能上就知道合作的价值。我们经常会注意到加拿大雁以V字形飞行,而且V字形的一边比另一边长些(V字形的一边比另一边长的理由是因为有较多的雁)。这些雁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它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曾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百分之十二的距离。人类也是一样,只要能跟同伴合作而不是彼此争斗的话,往往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且更快。

合作是一种最佳经营模式

团队合作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和努力,但却能得到巨大的成效,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不由得感到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因为不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使自己和别人生活变得那么悲惨。

李特尔曾经在《读者文摘》上,写了一篇关于麦克密克香料公司(位于巴德摩尔)管理制度的文章,虽然现在已有愈来愈多的公司采用类似的制度,但这种制度在当时算是一种革命性质的制度,麦克密克称这种制度为“多重管理计划”,而这正是“团队合作”的另一个名词。

当麦克密克从他伯父手中接下这家公司时,便决定和那些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分担公司的经营责任。他从总公司挑选了17位年轻人,并将他们组成资浅董事会。他们的责任在于研究和讨论公司所做的任何事情,并且对他们所发现的事情,做成决议后呈给董事会。

就像李特尔所说的一样:“一股能量和新观念被释放出来,这些只认为自己是受到上司赞赏的员工,现在尝到了负责任的滋味,并且还吵着要负更多的责任,就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这些年轻人的提议全部都被公司采纳。”

同样的政策被应用到生产线上,在工厂里也成立了一个负有相同责任的工厂董事会。这三个董事会每周以一种和谐的精神,共同召开一次会议,每个人都在寻求改善公司经营和效率,以及使公司更加进步的方法。

麦克密克的人事政策是一种很进步的政策,员工的解雇必须经由四位主管同意,并且签字后才能生效,而将被解雇的员工也有权提出申诉,正如李特尔所说的:“麦克密克公司给自己加上一个错误解雇员工的责任,除非这位员工真的有被解雇的必要……”

多重管理计划之所以能够在麦克密克公司发生作用的原因,是因为员工在这个制度中,注入了具有人情味的体谅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是一种以管理作为开始,并且最后被员工接受的精神。很明显的,体谅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为公司的管理提供了稳健的经营之道,因为它认同适当地奖励员工的功绩(包括最基层的员工)并且从组织中排除所有“不愿意”和“不适任”的因素。

人们会因为得到应得的个人认同,和一句赞扬的话而努力工作,这种方法的效力甚至比金钱更大,没有人愿意只被当做组织里的小人物看待。身为领导人物,你应确定每位员工在你的组织里,都有可扮演的角色,而且他们也都能认同自己角色的重要性。

麦克密克透过多重管理计划,把工作热忱带到他的公司里,并且为他的员工提供了一个非常实际可行的以积极心态去实践的欲望和动机,这就是团队合作的成功之处。

没有别人的合作是不可能创造文明的,即使是像米开朗基罗一样的大艺术家,也需要助手、手工艺人和顾客才能完成他的作品。

人类有一种使人与人之间变得相类似,在不同思想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以及提供吸引力,以便和他人进行和谐合作的思想状态。就像其他许多无价的生命资产一样,这种思想状态通常必须借着集中注意力于明确目标(以正确的动机和自律作为后盾)之上的方式才能得到。

这种思想状态就是热忱——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特质。如果你能将你的热忱注入到别人体内,就必然会出现团队合作的结果。

人生离不开合作

从客观方面说,人生的实存状态,本身就是以群体的方式实现的,绝对孤立的个体不可能实现人生。因为,人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不可能完全由个人的活动来取得和满足,个人的体力、智力有限,而且必须在群体的活动和交往中得到发展。不仅如此,个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危机,也不可能完全由自己的力量得到解决,必须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协助、支持才能解决。所以,人必须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才能生存。人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这是人生的实存状态。

从主观方面说,人之为人是能够意识到群体的关系和联系的,因此应当在理智和情感上,自觉地、主动地去适应和促成必要的、有益的群体关系。所谓“合群”,正是强调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群体关系的基础上,自觉地、主动地去维护或促进群体的正常关系,使人生得到健康、顺利的发展。客观方面所揭示的是人生的“实存”,主观方面所要求的就是“应该”。这就是说,人生不仅是群体的,而且应该是自觉去过群体生活的,应该能够合群、善于合作。人只有能合群、善于合作,才能积极维护和促进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才能使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发展的道理。

自立与合群,是人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普遍发展的条件下,要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就必须把自立与合群结合起来,在竞争与协作中,全面发展自立与合群的能力。

人生的自立与合群,蕴含着积极的竞争与协作。竞争与协作,都是人生进取与事业成功的机制。

积极的竞争,也可以称作良性的竞争,是人类生长、完善和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不过在专制的、强制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中,这种竞争机制得不到正常地、良性地施展,常常酿成嫉妒、诡计,甚至撕杀;而在比较自由、民主的制度和环境中,竞争能够得到正常的、良性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发生作用。

十九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汤普逊,曾经从功利主义观点上对历史上的竞争作过比较分析。他首先肯定谋求利益的动机,对劳动者来说是一时也不可缺少的推动力。要充分发挥这种动力的作用,就要使劳动者有条件发挥自己的能力。这就是要使劳动者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因努力劳动而得到奖励。如果用强迫劳动和专制统治的办法压抑劳动者,那么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道德上,都将是对社会的危害和损失。因此,他肯定个人竞争制度比起强制制度与非自愿制度来,具有很多的优越性。但是,鉴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的利己主义支配,使竞争成为贪得无厌、损人利己、损公益私的手段,因此他试图寻求一种既能保持竞争的优越性,又能避免竞争所带来的流弊的制度。按照他的理想,实行这种竞争加合作的制度,就能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结合。他的思想具有永久的魅力。

竞争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规律。积极的、良性的竞争是应当肯定的。所谓竞争,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追求成功,并力求超过他人,成为先进者。这种竞争就是自立、自强、改为天下先。在正当的目的、手段和方式下的竞争,能使每个人的智慧、才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从而大大提高人生的效率,实现理想目标。因此,只有在竞争中自立、自强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才能有整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没有竞争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是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因此,竞争是群体发展和富有创造力的根本机制。

但是,个人的竞争性要能够正常发挥,同时必须发展群体意识,积极与他人协作、互助。竞争本身是智慧、才能的比赛,同时也是品德、人格的比赛。在竞争中,竞争者一方面要不怕强者,不怕嫉妒,敢于争强,力求争先;另一方面,又需要善于同他人协作、互助,增长群体情感和合作精神。事实上,竞争本身就需要互助、信息交流、友谊鼓励和支持,情绪安慰及紧张后的娱乐,在交际和协作中,得到知识,增长经验,提高取得成功的能力。正是竞争激发着人们强烈的协作愿望和行动。

从另一方面看,个体的竞争也必须以促进群体的协作为条件。如果竞争妨害群体的协作,削弱或破坏群体的发展,这样的竞争不但不能促进个体完善、社会发展,而且必然成为社会腐败、个体堕落的因素。因为个体只有以正当的目的、正当的手段,以正当的方式,进行竞争,才能有利于群体的联合与协作,那种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争胜斗强,就是常言所指的“害群之马”。

这种又竞争又协作的人生状态能否实现?理想的模式固然难说。但在经验生活中,这样的典型还是有的。一般来说,日本人的人生方式,就是个体与群体并重、竞争与协作结合的。一个典型的日本人,不仅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竞争取胜的精神,而且同时又非常注重集体意识,善于合作与协调。这就是日本人的自我表现与自我克制统一的性格。美国历史学家埃德温·赖肖尔赞扬日本人无疑比多数西方人具有更多的集体倾向,而且在互助合作的团体生活中形成了这方面的高超技巧。但是,他又强调指出,日本人具有浓厚的个人意识,在把个人从属于集体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仍然保持着强烈的个性意识,顽强地表现自己,积极奋斗,干劲十足。

据说,日本人流行一句话:一个中国人可以干得过一个日本人,但三个中国人却干不过三个日本人。这话显然是说中国人有个人竞争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于集体协作,去发挥协作和整体的力量。这话有偏颇,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