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46392900000010

第10章 重庆市渝东北地区产业(2)

一核:“万(州)开(县)云(阳)”城市中心和经济中心以渝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万州为依托,拥有发展相对较好的开县、云阳,三地可以形成渝东北的核心城市群和经济中心,是该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万开云”经济中心将重点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其中制造业、盐气化工、现代商贸物流业等是发展的重点。通过完善主要城市的功能,不断增强吸引与辐射能力,带动库区的其他地区发展;并与达州、万源等地加强合作,积极融入川渝合作的大格局。

四片:垫江、梁平板块;丰都、忠县板块;巫山、巫溪、奉节板块;城口板块垫江、梁平机械制造与精细化工业片区。垫江、梁平两县经济基础、地理条件在渝东北地区相对较好,该板块交通便利,是有机连接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核心板块的纽带,可作为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万开云”中心共同辐射下的一个以机械制造和天然气精细化工为主的工业板块。对外还可与邻近的四川省相关地区建立联系,争取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

丰都忠县板块。丰都、忠县均位于长江沿线,是三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医药产业基础。同时,该板块位于1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和渝东南的连接部,可通过石柱等区县联系渝东南地区,沟通“两翼”,促进“两翼”的协调发展。

巫山巫溪奉节板块。该板块位于重庆市的最东端,经济基础较差,自然条件欠佳,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但以大宁河沿线为代表的众多景点风景优美,是一个天然的旅游“金三角”。并且该板块位于重庆与四川、陕西、湖北等周边省份的边界地带,在对外联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城口矿产品加工业片区。城口位于重庆市的东北角,经济基础差,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工业的条件,但矿产相对丰富,可在环境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度进行锰等特色矿产品开发与加工。

二、渝东北地区重点产业的选择和布局设想

1.指导思想

渝东北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布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统筹协调功能,围绕全市总体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模式为主线,以培育资源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以加快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为动力,依托“1小时经济圈”,发挥以万州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落实库区移民开发等各项政策,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区域内资源和要素,促进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国际知名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重庆市东北部的门户与交通枢纽。

2.基本原则

与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有机结合原则。在“一圈两翼”总体发展战略下,渝东北地区作为“两翼”之一,其产业布局必然考虑与1小时经济圈的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等有机衔接,使其产业布局成为全市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渝东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布局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谋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使产业发展同人口的转移、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比较优势原则。从渝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区域内各区县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基础,依据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培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建立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各区县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产业集聚原则。发挥聚集效应,引导具有共同指向的产业向特定优势区域聚集,促进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形成生产专业化地区和产业密集带。立足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延伸产业链,不断壮大产业优势。

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产业布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同时又要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引导,创造优化产业布局的条件。区域内工业园区、港口、仓储等物流基地,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必须与居民社区相互协调发展,商务区、住宅区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要与产业布局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在全市推进“一圈两翼”总体发展战略、发挥直辖优势进行创新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渝东北地区将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区位特色,总体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发展成为以旅游、物流服务业为龙头,新型资源加工业为支撑,特色农业协同发展,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特色生态经济区。

经济总量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0亿元(2005年价),年均增长12%左右。产业结构上,三次产业逐步优化,由2005年的22∶38.4∶39.6调整为2020年的10∶46.5∶43.5。

1.重点产业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与产业优势与资源特色相结合。要从区域内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出发,选择具有较强的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和能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特色的产业,即该产业的生产规模、专业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在渝东北地区及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能在三峡库区的政策许可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内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充分考虑区位条件改善后产业发展机会。要充分考虑渝东北地区在未来渝宜高速公路、沿江铁路及万州枢纽港口等涉及区域通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建成后,区位条件得以极大提升后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选择适合产业。

与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南产业衔接、形成分工体系。要站在全市的高度,从全市产业体系的构建、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出发,将渝东北地区产业的发展与1小时经济圈及渝东南产业进行统筹考虑,衔接发展,形成全市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分工体系。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谋求可持续发展。要客观认识作为库区生态环境的现状,结合全国和全市主体功能区定位,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重点发展的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对渝东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效应。

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就业容纳能力强。要从吸纳就业和产业壮大的角度出发,重点发展的产业必须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大的产业关联度,对其他产业产生较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

2.选择的重点产业

渝东北地区的重点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新型资源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能源工业、特色农业等五大类:

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业、咨询服务业、物流业、旅游业、劳务经济等;新型资源加工业包括盐气化工、建材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林产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包括纺织服装制鞋、轻型机械加工等;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电力等;特色农业包括优质草食牲畜、优质瘦肉型生猪、优质粮油、优质柑橘、优质中药材、优质香料、优质榨菜、优质蚕茧、优质笋竹等。

1.总体布局框架(见图33)

渝东北地区产业布局要形成“引导和扶持具有相对优势的特色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长江主轴线为骨架,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载体”的产业布局和格局。沿长江黄金水道主轴线向外展开,以沿江城市和中小城镇为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点轴开发,形成“一核、一带、四板块”的产业布局框架,从点、线、面的空间格局来展开,以线串点,以点带面。

“点”主要是“万开云城镇群”为核心及其他区县的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带”主要是沿江、公路、铁路等综合交通轴线,是区域经济的重点发展地带;“面”主要是由行政区组成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各“点”中以“万开云城镇群”为依托,形成带动渝东北地区发展的“一核”,“带”则是以长江黄金水道、渝宜高速公路、沪汉蓉客运专线为依托,形成沿江产业密集带,“面”则是在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特色资源、产业和所处特殊区位等因素影响下,“巫(山)巫(溪)奉(节)”特色经济板块、“垫(江)梁(平)”特色经济板块、“丰(都)忠(县)”特色经济板块、城口特色经济板块等四个特色经济板块。

(1)做大“一核”。万州、开县、云阳三区县在渝东北片区具有相对紧密的交通、经济和区位联系优势,万开高速公路、在建万云高速路,云开公路,使三地间相互通达时间不足半小时。万州区是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渝东北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成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万州区已逐步成为区域交通枢纽和交通运输中心。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拥有万州机场、达(州)万(州)铁路、万(州)开(县)高速公路、渝万高速公路,“318”国道贯穿全境,万云、万达、万忠等高速公路、万(州)宜(昌)铁路正在紧张建设中,拥有1500万吨深水港,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万州有较强的商贸业和一定实力的工业;开县、云阳现有的产业和其他资源与万州均有较强的互补性,可在基地生产、工业加工、市场配置、物流仓储、移民、环保、劳动力培训和旅游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三地借此组建经济联合体,促进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以万州为核心,重点发展盐气化工、现代物流、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开县重点发展能源、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云阳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等产业,三地依托旅游和农业资源,共同发展旅游产业、特色农业,逐步把“万(州)开(县)云(阳)”建成重庆市现代物流基地之一、渝东北地区盐气化工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成渝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发挥这一“核”对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2)做强“一带”。“一带”即沿江产业密集带,是渝东北地区串连起各点和经济板块的产业发展纽带。沿江产业密集带包括沿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铁路、沿江高速的丰都县、忠县、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及巫山县等六区县的沿江地带,依托各区县县城所有地、丰都工业园区、忠县工业园区、万州工业园区、云阳工业园区、奉节工业园区、巫山工业园区等六个特色工业园区,各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达66.3平方公里,启动区约16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盐气化工、能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是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和支撑。同时,努力开发和挖掘库区特有的旅游资源,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点),突出自然生态观光、人文揽胜、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和民俗体验等特色旅游,发展长江三峡游船(艇)经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畅通旅游环线,以旅游业发展带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建设长江三峡峡江生态文化观光旅游目的地。依托黄金水道及陆上交通干道,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业。依托各区县地理环境及农业基础,发展以草食牲畜、瘦肉型生猪、粮油、柑橘、中药材、香料、榨菜、蚕茧、烟叶、水产等为主的特色农业。构建起以工业、旅游业及物流业为主体,特色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密集带。

(3)做特“四板块”

“垫(江)梁(平)”特色板块。垫江、梁平两县是三峡库区、也是渝东北地区生态经济地理、自然条件最好的一块,两县已有渝万高速公路、省道102紧密相连,且同属龙溪河流域,历史渊源深厚,已形成地缘相连、人缘相亲、人文相近、经济相通的格局,有条件和基础形成区间合作、发展、优劣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垫江县要重点依托垫江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对接长寿化工园区,重点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业。梁平县要依托梁平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0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机械加工等产业。两县依托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柚子、水稻等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共同发展特色农业。通过产业链的打造,互动发展,整合力量打造“垫梁”特色资源开发经济板块,逐步建设成为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精细化工基地、大宗粮油基地、特色轻型机械加工基地。

“丰(都)忠(县)”特色经济板块。丰都、忠县处于连接1小时经济圈和第二大城市万州的连接地带,以长江黄金水道和陆上103省道为交通干线。忠县依托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化学原料药及制剂、能源工业、建材和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丰都依托名山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械、食品、建材、轻纺等产业,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鬼文化旅游业。“丰(都)忠(县)板块”共同形成渝东北地区联系紧密的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制造业经济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