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46392900000012

第12章 重庆市渝东南地区产业(1)

布局专题研究

一、渝东南地区的功能定位

渝东南地区包括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六个区县,是重庆市“一圈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在全市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渝东南地区行政区划曾发生过多次变化:1988年,5个民族自治县从原四川涪陵专区划分出来,设置黔江地区,管辖秀山、酉阳、彭水、黔江、石柱五个自治县;1997年6月重庆直辖后撤销黔江地区改设黔江开发区代管秀山、酉阳、彭水、黔江、石柱,与此同时撤销涪陵市设立重庆市涪陵区,原属四川省涪陵市管辖的武隆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2000年6月撤销黔江开发区和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了黔江区,与另4个民族自治县一起由重庆市直管,自此形成了重庆市直接管辖的渝东南地区6区县的格局(见图41)。

渝东南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区位条件独特,东临湖北、湖南,南临贵州,是连接重庆东南方向与周边地区的“桥头堡”,是重庆通往东南沿海的大通道。渝东南地区,地势较为复杂,海拔高度大多在5001000米,相对高度差较大。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季风明显,但辐射、光照不足,气候具有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规律,亦是典型的山地气候。渝东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易开采,铝、锰、磷、汞、煤、铅锌、锑、大理石、石英石、白云石、石灰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此外渝东南拥有特色山地农业资源,丰富的林地资源、能源、水资源,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尤为独特。2006年该地区面积为198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8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8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510元,分别为全市的24.04%、10.15%、5.3%、52.2%。

1.城市发展特征

渝东南6区县虽然在行政管辖上发生过多次变化,但该地区长期以来客观形成的主体上以黔江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武隆县受历史、经济流向等因素影响,主体上与涪陵区的经济联系更密切)。整个地区内城镇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各城市(镇)缺乏有机互动,处于单“点”发展的阶段,各城市(镇)规模小、功能不健全,仅黔江、武隆两个城市略具雏形,但黔江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其功能并不完善,集聚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1)城镇化发展总体处于较低层次,内部各区县又差异较大。渝东南地区受区位、地形、环境、交通设施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1小时经济圈的城镇化水平为58.4%,而渝东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仅为20.1%,远低于1小时经济圈。在渝东南地区内部各区县,城镇化水平也存在差异,黔江、武隆城镇化水平略高,秀山、酉阳、彭水、石柱等城镇化水平较低。

注院*行政中心所在地的城市人口为区县级城市城区渊城关镇冤建成区内城镇常住人口的口径袁根据叶重庆统计年鉴2005曳中的基础数据估算而得遥(2)城镇功能不完善。直辖十年以来,渝东南地区的城市(镇)发展明显提速,城市(镇)功能得到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所增强。但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城市(镇)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集聚效应不强,不能快速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承担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功能。本地区6个县级以上的城市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带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黔江城区规模相对较大,但目前仍不足以带动整个渝东南地区的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突出。

2.产业发展特征

渝东南民族地区借助于重庆直辖的效应,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增加,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过渡阶段。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明显上升。2005年,渝东南地区生产总值为16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3.8亿元,第二产业为62亿元,第三产业为62.7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6∶36.8∶37.2。但与全市整体水平相比,发展阶段滞后,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内部协调性较差、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小,2005年占全市的比重仅为4.9%,与全市特别是1小时经济圈的差距明显,是全市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从产业分布来看,各区县的产业同构性突出,缺乏明显的特色集群化布局优势,产业大同小异,均以水电、矿业等资源性行业为主,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同构性和单一性十分突出。

第二产业实力弱小。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滞后,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3左右。在结构上主要以矿产和水电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产业链条较短,生产经营粗放,生产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弱,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强。支柱产业以电力、锰加工、烤烟、林果、药材、畜牧、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主,均为资源性行业,但其深加工程度和纵向发展程度明显不足,使得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虽发展迅速、但内部结构水平低,仍以传统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型业态发育滞后。现代服务业比重低,旅游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上量小质弱。

总体上看,渝东南地区经济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与1小时经济圈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因此根据经济发展基础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宏观经济环境,明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途径,建立既发挥比较优势,又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产业体系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3.产业布局特征

由于渝东南地区整体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转变的过渡阶段,所处的产业发展水平低,因此各区县差异性偏小,还未形成非常显著的产业分工布局体系,但由于各主要城市(镇)辐射半径小,所以也不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随着一批交通大通道的相继建设,渝东南的区位劣势正逐渐得到化解,其丰富的水能资源、锰镁等矿产资源、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特色农副产品资源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新的产业分布正在形成:黔江与秀山作为渝东南地区南北呼应的两点,重点发展电矿及能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业、卷烟、建材、制药、物流、旅游和边贸业;武隆、石柱、彭水、酉阳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及商贸物流业。

表44:渝东南地区主要产业布局现状表

区县名称布局主要产业

黔江区卷烟、电矿、建材、绿色食品、现代制药、山地农业武隆县旅游、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山地农业石柱县电矿、药业、食品、轻化、山地农业秀山县农副产品加工业、锰资源加工、物流、旅游、边贸、山地农业酉阳县现代制药、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电矿、旅游彭水县商贸物流、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烤烟、煤炭开采加工、林业加工、山地农业1.渝东南地区整体功能定位主要考虑的因素与“314”总体部署对接,实现城乡统筹。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市未来发展作出的“314”总体部署开创了全市建设发展的全新局面,建设城乡统筹的直辖市成为全市未来发展的重点,“一圈两翼”格局下既要突出“一圈”大城市的发展,又要注重“两翼”大农村与“一圈”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全市的城乡统筹。其中渝东南地区作为重庆市部分库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组成的特殊区域,它的发展依赖于重点产业的合理选择与布局。

与全国及全市主体功能划分对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的生态环保建设。在全国及重庆市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协调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尤其是渝东南地区既有三峡库区的部分区域,又属武陵山区,除区县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区外,大多属于限制乃至禁止开发区,做好渝东南的产业布局研究,有利于最大限度促进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加快发展、避免生态脆弱地区承受过重的压力,使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更加优化。

与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对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一圈两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圈”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但它不能脱离“两翼”而独自发展,推动渝东南地区的产业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一圈”形成有机的互动机制,对“一圈”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扶持政策,全市在“一圈两翼”格局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必将促进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发展。

充分考虑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匹配。从全市来看,“一圈”是城市密集区,渝东北、渝东南两翼是大农村,但在渝东南地区内部仍然必须以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载体,注重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匹配,既要依托主要城市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特色产业体系,又要以特色产业的发展来支撑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使城市与产业二者的发展互相促进。

2.渝东南地区整体功能定位

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渝东南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整体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市内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主要区域。渝东南经济基础相对落后、自然条件相对艰难,依托黔江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立足本地实际,发展别具特色的山区经济,并接受重庆1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促进自身发展。通过与“一圈”及渝东南“一翼”形成互动,打造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经济高地。

国内知名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带。渝东南位于渝湘黔三省市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区内有的乌江画廊、阿蓬江、边城等一系列知名景区(景点),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可以沿乌江、渝怀铁路及未来的渝湘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将众多景区(景点)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市内外邻近地区的相关景区广泛开展合作,建设成国内知名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带。

西部扶贫开发示范区。渝东南6区县自然环境艰苦,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并且除武隆县以外,大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区,该地区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是重庆市内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应该以扶贫作为促进渝东南地区城乡统筹和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点,力争使渝东南形成西部地区的一个扶贫示范区。

重庆市东南方向的重要门户。渝东南地区与湖南、贵州等省份接壤,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对外辐射的重要通道。也是重庆市东南方向的重要门户,可通过湖南省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连,通过贵州省与云南、广西等地相连,将有利于扩大重庆市对外开放的范围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3.渝东南地区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依据渝东南6区县的经济基础、空间分布和自然地理条件,可采取以“点”状开发为主的“点轴”发展模式,在渝东南地区内部形成“1核1环3轴线”的总体区域布局(见图42)。

1核是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黔江,它将凭借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便捷的交通体系等有利条件,进一步发挥优势,引领渝东南地区乃至周边(如湖北省相邻地区等)更大区域的发展。

1环是黔江区域中心城市连接周边县的“小循环”,由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319国道)“彭水黔江酉阳”段和省道304“彭水酉阳”段(未来建设彭水酉阳高速公路作为渝湘高速公路支线)组成,黔江、彭水和酉阳是环上的三个主要结点。该环线也可以作为渝东南内部的一个旅游小环线,串起沿线众多的景区(景点)。

3轴线是以1环为纽带,连接渝东南与外部区域的重要通道。其中,西轴由环上的彭水连接西部的武隆组成,主要利用武隆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以铝土矿开发及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并可以发挥武隆联系涪陵和南川等区县的优势,打通重庆1小时经济圈辐射渝东南地区的通道;北轴由环上的彭水(郁山)连接北部的石柱组成,有规划中的梁平忠县石柱彭水(郁山)段高速公路,发挥石柱的良好区位优势,成为渝东南地区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促进自身发展的“桥头堡”,同时也是渝东南地区联系渝东北、川东北等地区的重要结点;南轴由环上的酉阳连接南部的秀山组成,立足秀山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以锰、汞等为主的矿产品开采与加工业,利用秀山处于重庆、湖南和贵州三省市交界地带的便利,大力发展边贸。

1核以1环为纽带,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依托1环连接3轴线,带动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并通过跨区域干道辐射周边地区,建成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带的经济高地。

二、渝东南地区重点产业的选择和布局设想

1.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