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46392900000003

第3章 国内外产业理论综述(2)

转轨经济是中国经济的特有时期,一旦这个时期过去,其理论和规律也会随之消失,尽管转轨论为本文研究产业组织的演化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思想,并且指出了许多研究方法和工具,然而其特殊性又使该研究的意义大打折扣。

2.系统演化论

产业组织的系统演化论从另一个视角去阐释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为研究产业组织的演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谢地采用系统论的概念和方法,如自组织、耗散结构、超循环、突变等,运用自组织理论重新诊释了产业组织的内容,认为产业组织是企业自组织变化的结果,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呈现互动关系,企业组织的变迁是产业组织分析的核心。他的研究开辟了国内产业组织系统演化论的先河。蒋德鹏(2000)从系统演化角度出发研究产业组织的演化,他通过企业调整战略的三个不同前提假设,构建了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三个演化博弈模型,指出系统的演化长期均衡结果可能是完全合作,也可能是完全竞争,并指出在一定的信息引导机制下,企业类型的初始分布情况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的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生存空间。通过构建包括进入退出机制的产业演化理论框型,蒋德鹏证明了如果每一个企业都按照Markov精炼Nash均衡做出投资、进入和退出的决策,产业结构就能按照一定的技术轨迹变化,并证明了长期看来产业结构会趋于稳定。袁春晓(2002)的研究则试图构建一个产业组织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他将产业视为关联企业群体组成的经济系统,产业发展是一个由自组织与涉及混合作用的系统演化过程。他强调环境制约对产业组织演化实际过程的影响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作为产业组织系统演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基础,如适应性理性、招术范式转换、制度范式转换、网络化商业生态系统等,对产业运行机制有新的解释。事实上,袁春晓的研究隐含着产业组织演化的另一个方面,即产业组织演化的他组织。尤其是对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市场经济存在大量不完善的地方,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往往施加一个外力推进经济的发展,于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组织演化的动力一部分来自于他组织,中国就是其中一例。尽管袁春晓未能将他组织的动力机制引入产业组织演化模型,但大大补充了谢地和蒋德鹏的研究。产业组织的系统演化是研究产业组织的重要方面,它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了产业组织演化的规律和特征。

3.随机过程的引入和借鉴

杨蕙馨(2000)借鉴并发展了西方产业组织随机演化的思想,其建立的进入退出模型是马尔科夫性的,具有动态演化的特点。她借鉴迪克希特、夏波罗和卡布尔的研究,认为在市场中能够容纳的企业数量N*,而一旦某一时期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小于N*时,那么就会有企业进入市场,相反,如果某一时期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大于N*时,就会有企业从市场中退出,根据这一推断建立的模型是具有马尔科夫性的。她还以此为前提从企业进入退出角度检验了中国汽车制造业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产业演化的特点和规律。杨蕙馨是国内从进入退出角度系统对产业组织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她通过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业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企业进入退出市场的特点,揭示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和隐含的规律性,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含义对加快中国产业发展、产业组织调整优化以及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这一开创性的研究蕴含的动态演化思想也对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去研究产业组织演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显然她的研究中已经融入了经济演化的思想,尽管许多问题并没有展开论述。例如,在她的研究基础里,她已经指出了对利润最大化和理性假设的质疑,并做了相关讨论。当然,限于当时中国产业组织的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理论和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的研究仍不成熟,而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和消化还需要时日,她虽然意识到了经济演化在产业组织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论述。

总之,产业组织演化的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定论,包括其应该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国外许多经济学家正致力于该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结合中国的特点和近几年产业集群和中间性组织的发展,借鉴和发展西方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经济的实践,可以使中国学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产业结构演进表现为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变动,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发展。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此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科林窑克拉克的经济发展阶段学说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指出,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各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虽是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正如配第所说,农业的人均收入是相当低的,因此初级阶段的人均收入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比重有所提高,这是因为制造业的人均收入要高于农业,在此阶段,社会总体的人均收入也要高于初级阶段;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特别是服务业)获得了很快的发展,这也是由于第三次产业的人均收入要大大高于农业和制造业的缘故,当然,作为社会总体来说,其人均收入也比前两个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

克拉克的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揭示出的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不仅能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证明,而且可以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较中看到。克拉克认为,自己通过统计数据而发现的规律,只不过是对配第所揭示的关于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性规律的印证。由于这一”印证“具有重大意义,人们把配第定律及其”印证“的结论合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学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侧重于从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所取代。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到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型变化。

库兹涅茨不仅从劳动力结构,而且从部门产值结构方面,对人均产值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作了更为彻底的考察;不仅限于观察值的利用,而且对截面数据和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得出了按人口平均产值与相应份额的某些合理有用的基准点价值;不仅考察了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的一般关系,而且分析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使经验分析更具有一般性的意义。

3.霍夫曼的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工业化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成长率并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工业部门间的特定的结构变化,而且具有一般倾向。这个不同的成长率是由以下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1)生产要素(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的相对数量;(2)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资源配置;(3)技术进步;(4)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消费者的兴趣爱好等。他提出一个基准霍夫曼比率,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霍夫曼比率=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要地位,霍夫曼比率为(5±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增长,达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的50%左右,霍夫曼比率为(2.5±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的状态,霍夫曼比率为(1±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要地位。认为这个阶段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率为1以下。这就是所谓的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霍夫曼关于工业化阶段的理论揭示出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如资本品工业比重稳步上升、工业部门结构的主要转换点等,是科学的、应给予肯定。但是必须指出,由于观察面和手段的限制,他所阐述的工业化阶段理论,仅是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化阶段的结构演变情形,特别是,仅从工业内部比例关系分析工业化过程是不全面的。另外,划分资本品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两大部门的方法尚不完善,当时他是按照75%这一数量标准进行划分的。即属于资本品工业或消费品工业其生产均必须占75%和75%以上者,未达此数量界限的部门,其生产资本品的份额不能计入资本品工业份额中,因而影响了其理论的全面性和准确度。此后,日本经济学家盐谷佑一利用产业关联理论,对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重新论证,得出了比霍夫曼更加科学、更符合实际的计算和结论。

此外,还有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和钱纳里的”发展型式“理论。

1.主导产业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是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这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2)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工农业中发挥作用,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交通、商业和服务业;(3)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4)成熟阶段,现代技术得到有效利用,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即工业高度发达阶段,主导部门已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部门;(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阶段的主导产业已变成教育、保健、医疗、社会福利、文娱、旅游等部门。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主导部门通过回顾效应、前瞻效应、旁侧效应影响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变更,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已不是单个主导产业,而是几个产业共同起作用,罗斯托称之为主导部门综合体。

罗斯托与库兹涅茨对结构变化分析的方法和角度不同,罗斯托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以创新为基点考察主导部门通过扩散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转换,从而加速经济增长的状况。这些都是有现实意义的。

2.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优先发展一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并以这些产业的投资所创造出的新的投资机会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以带动其发展。有限的资本在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间的分配具有替代性,因而有两种不平衡增长途径:一是”短缺的发展“,二是”过剩的发展“。

3.动态比较成本理论

动态比较成本是日本的筱原三代提出的。如果发达国家将其重点放在重工业等收入弹性高的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只发展农产品等收入弹性低、技术进步率低的初级产业,这种国际分工持续下去会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角度看,某一时点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业,经过一定时期,特别是给以有力的扶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业。对那些潜力巨大且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产业,不但不应放弃它的发展,而且要扶持它的发展,使之成为强有力的出口产业。动态比较成本说从理论上论证了后进国的幼小产业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而得到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三、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

空间经济学研究产业布局与集聚问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融合了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在每一门与空间理论有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产生源头和发展节点上,都有产业布局和集聚理论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