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培养你的情商(名师解惑丛书)
46401500000011

第11章 情感的自我激励(2)

自信心的培养可以医治学生意志薄弱的环节,因为人几乎在孩子时,就有着羞怯感和自卑感,这种心态或情绪,会使人的能力大为逊色。自信心是心态调色板上最鲜亮、明快的色调,它可以使人闯出沉闷压抑的灰色自我。比如,一些名列前茅的学生高考落榜,而成绩平平的学生尚能闯入重点,这里就有一个信心足不足的问题。

一个人只有有了自信心,才能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将事情办好,才能勇气十足地面对现实,才能战胜自己的怯懦与自卑。树立自信心不是讲讲而已,更不是盲目自信,而需要有一定的底气为基础。除了自我的心态平衡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作保证。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和事业上不做努力,还去表现一种自信,那只不过是妄自尊大、华而不实,不仅与事无补,反而成为人格上的残缺者。

(三)惰性的克服

惰性是一种对学生们十分有害的精神病毒,它的危害不亚于鸦片。当一个人被惰性所支配时,整天没精打彩,死气沉沉。或者只说不做,空耗时间;或沉湎于幻想,没有激情、没有冲动、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创作欲望,整个生活枯燥乏味。

应该说,惰性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学生中滋生的惰性,主要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例如厌倦学习,怕吃苦、不勤奋、不上进等等情绪状态,都是一种惰性的表现。懒惰与疲劳的性质也绝不相同,真正的懒惰是心理的而非身体的,起于观念及情感作用,而非起于身体或工作状况。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惰性,常常用疲劳来掩饰怠惰,这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厌学,若不加以克服,是非常有害的。

要克服惰性,要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

——仔细地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出现心理疲劳,确认后,想一想怎样通过情绪调节来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下决心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你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就不要有过多的打算,老是想明天怎么样,而是想怎样把眼前的事做好。你不妨排个日程表,每天都要排几项应该干的事,如果你能每天都坚持干一两件实事,惰性自然就会同你分手。德国大诗人歌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说:“你的昨天若是明朗而自然,你今天工作就自由而有力,也能够希望有一个明天,明天就能取得不少成绩。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就是一个奴隶。”

——培养和寻找自身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明日欢乐论”:人生若是毫无乐趣可言,那他就不能活在世上,人类生活的真正刺激,就是明日欢迎..教育人们,就是给他们提出未来的道路,循着这条道路来求得他的明日欢乐。爱因斯坦也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生活中有了兴趣和爱好,你就会热爱它、追求它,惰性和暮气就会为之一扫而光。你热爱某门功课,这门功课的长进就能带动其他功课;你热爱某项运动,运动会给你带来活力,促使你心智健康地发展,非智力因素就会转化为智力因素。

(四)正确对待成败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害怕、厌恶失败。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人们都想赢怕输。

但人的一生中,往往失败往往比成功更多。人生最大的考验,莫过于过失败关。能顶住失败的心理压力、舆论压力,不灰心,不丧气,才能继续朝成功的方向迈进。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有欢乐也有眼泪,有顺境也有逆境,有荣誉也有痛苦。对于那些只能赢不能输,只能踢“顺风球”,不能踢“逆风球”的人来说,尽管能得意于一时,最终还是难有大作为。

在学生当中也是这样,有相当一部分人惧怕失败,经不起失败,内心笼罩着淡淡的忧虑和悲观。这种心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不是经人指出就能解决的。这里不单单是个人不努力的问题,相反,恰恰是个性太强、期望值过高的结果。过分好强有潜在危险。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好胜好强的孩子往往在受到老师批评或得了低分、眼看奖状被同学夺走时,情绪一落千丈,因一时的挫折把自己过去的一切成功全盘否定。而且,进入了学生阶段,面临着大量作业负担,要保持好成绩并不容易,再碰到挫折,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还有就是家长期望值过高,也会使上进强的孩子在心理上发生逆转。

要想做到对失败无所谓,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努力来战胜自身性格深处的弱点,具体地说,就是不骄、不妒、不卑、不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以饱满的情绪、坚持韧的毅力、不懈的努力去战胜困难,去迎接挑战,去寻找新的起点。

自我激励——榜样

(一)榜样的教育

一个人的个人的意识倾向随时影响着他的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的倾向性差异是以个人意识倾向为基础的,而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意识倾向的核心成分。因此,具有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就具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是构成无产阶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只有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高尚的情操、深厚的阶级情谊、爱憎分明的感情、健康的审美情感,以及对学习、工作和科学的满腔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生时期是世界观萌芽并日渐形成的时期。与其形成有关的情感体验,在中小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逐渐占有显著地位,并形成了一个的高尚情操。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述英雄的事迹,它们是以感性的、直观的形象映入学生们脑际的,而这些形象一旦形成,一个完美的英雄典型便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成为他向往的理想人格,追求的楷模。这种高尚的情操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巨大动力。

(二)树立榜样——激发自尊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具有认识的好奇性及形象性。

中小学生们接受新生事物快,也特别善于模仿。一些具体真切的人和事,常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

班级中,要经常组织学生讲英雄故事、读名人传记,鼓励学生学英雄,见行动,学名人,检查自己。学生羡慕那些英雄模范人物,饮佩他们的胆识和才学,便常自觉不自觉地照他们那样去做,去要求自己,将他们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准则的楷模,进而激发其自尊心。如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激发了学生勤奋刻苦的毅力;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壮志,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的豪情;张海迪身残志坚、奋力拼搏的顽强斗志,更是引发学生立志成材、不甘庸碌的决心。

其次,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选择身边的典型事例,使之目标贴近、榜样具体,更能激发学生自尊向上。如拿班内学习成绩好、工作热情高、某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作样板,组织学生讨论,号召向样板学习,学生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会产生一种“我也行”的向上热情。

这样坚持不懈,阵阵春风春雨,催发学生自尊心的嫩芽,逐渐使学生从学习模仿过渡到自觉需要的精神状态,产生一种执着的动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自我激励十九法

1.远离舒适区

不断寻求挑战激励自己。提防自己,不要躺倒在舒适区。舒适区只是避风港,不是安乐窝。它只是你心中准备迎接下次挑战之前刻意放松自己和恢复元气的地方。

2.把握好情绪

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阵阵新的动力和力量。

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绪高涨期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3.调高目标

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

4.加强紧迫感

20世纪作者AnaisNin(阿耐斯)曾写道:“沉溺生活的人没有死的恐惧”。自以为长命百岁无益于你享受人生。然而,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假装自己的生命会绵延无绝。惟有心血来潮的那天,我们才会筹划大事业,将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寄托在enisWaitley(丹尼斯)称之为“虚幻岛”的汪洋大海之中。其实,直面死亡未必要等到生命耗尽时的临终一刻。事实上,如果能逼真地想象我们的弥留之际,会物极必反产生一种再生的感觉,这是塑造自我的第一步。

5.撇开朋友

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要敬而远之。你所交往的人会改变你的生活。与愤世嫉俗的人为伍,他们就会拉你沉沦。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就在追求快乐和成功的路上迈出最重要的一步。对生活的热情具有感染力。因此同乐观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

6.迎接恐惧

世上最秘而不宣的秘密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象疯狗一样对我们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7.做好调整计划

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

8.直面困难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针对一个问题的。二者缺一不可。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

9.首先要感觉好

多数人认为,一旦达到某个目标,人们就会感到身心舒畅。但问题是你可能永远达不到目标。把快乐建立在还不曾拥有的事情上,无异于剥夺自己创造快乐的权力。记住,快乐是天赋权利。首先就要有良好的感觉,让它使自己在塑造自我的整个旅途中充满快乐,而不要再等到成功的最后一刻才去感受属于自己的欢乐。

10.加强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