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46402300000004

第4章 名人勤奋佳话(3)

他的妻子看他这佯:就打趣说:“你又不是小学生,何必这么认真呢?难道还怕挨先生的骂吗?”欧阳修笑了笑说:“我这么一大把年纪:当然不会有先生来骂我了,可是这个集子,是要留给后人看的,我这样认真修改,就是担心文章里还有毛病,怕后生们笑我呢!”冻粥充饥的范仲淹

收入小学语文第6册的《江上渔者》和初中语文第五册的《岳阳楼记》,都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

范仲淹的父母早亡,贫寒的家境使他上不了学,只得一个人跑到一个憎舍里去读书。他的生活十分艰难,往往是晚上煮好一盆粥,等第二天凝固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充饥,再把用盐水浸过的野菜茎当作副食。有一次,一个朋友来到他的住处,发现他的生活竟然这样艰苦,便主动从家中带来一些酒肉,可是几天后,这个朋友再次来时。发现那些东西竟原封未动,心里好生疑虑:嫌我的菜肴太少,还是怨我的东西太孬?范仲淹看出了朋友的心思,便一把握住他的手,满含热泪地说:“我很感激你的厚意,只是平时吃惯了,如果现在贪图吃好的,将来怎么能再吃苦呢?一个人如果不读书,胸无大志,吃饱喝足,生活舒适也没有多大意思。”朋友赞同地点了点头,对范仲淹十分钦佩。

粗茶淡饭磨砺意志,勤奋刻苦,终成大器,范仲淹最后官居宰相,可谓高官厚禄,但他仍没有忘记民生疾苦。在《江上渔者》这首小诗中,诗人是这样写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诗虽短,给我们展现了渔民捕鱼的惊险画面:渔舟像一片树叶,在浪峰波谷里时出时没,船翻人亡的危险随时都可发生,然而为了生活,渔民不得不在风刀浪剑中冒险穿行、临江游赏的游人,只晓得鲈鱼的鲜美可口,可曾理解到渔民的艰辛?

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成了中华民族历代贤人志士的座右铭。

“甜酸苦辣”

据说,《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在搜集材料和写作的过程中,曾得到一位驼背老人的指点。这老人曾对他说,要做到“甜、酸、苦、辣”四个字,才能收集到故事并把它写好。所谓“甜、酸、苦、辣”,驼背老人解释说:

“甜是嘴巴甜,对人要和气,称呼要好听,男女老少都接近,故事一定多得写不赢!”“酸是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你就流泪,要是长了木头心,故事哪能感动人?”“苦是写故事要做到寒冬腊月不怕冷,大暑炎炎不怕热,无衣无食不怕苦。”“辣是故事该辣的地方要辣,不要怕伤人,辣了能醒人。”以上四个字,蒲松龄都照着办了,果然写成了深受欢迎的不朽之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写书

蒲松龄怀才不遇,屡屡落榜,晚年索性专心著起书来。这事连康熙皇帝都听说了。一次,康熙皇帝去山东私访,决定去蒲松龄的家乡私访他。

这日,康熙帝按人们指的路,找到了蒲松龄的家。只见大门敞着,连条狗也没有。他在院里问了几声没人应。只好进得屋去,见一老头背冲着门坐在桌前一心一意地写着什么。康熙皇帝走近他,他竟没有发现。皇帝断定他是蒲松龄,于是又放开嗓子咳了一声,这老头仍无反应。皇帝又向前走了几步,探头一看,那老头笔走得飞快,字写得苍劲有力,不觉暗暗佩服。康熙皇帝在那儿站了好一阵子,看蒲松龄只是一个劲地写,完全钻进书中去了,竟连气也没敢出,踮着脚悄悄地走了。蒲松龄仍一点也没察觉。

吴敬梓写书

绵绵的秋雨下个没完没了,正在写作《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已两天没有吃饭了,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喘气。破草屋到处漏水,一滴、两滴……床前地上湿漉漉的。吴敬梓向妻子说:“给我笔,我的书还没写完呢。”“你两天没吃饭了,怎能写呢?歇歇吧。”妻子流着眼泪劝阻他。

在这时候,一个年轻人进来了,他是吴敬梓亲戚程骊山的儿子。程骊山欣赏吴敬梓的文才,也关心他的生活和创作。看见秋雨不断,他估计吴敬梓家里没有吃的了,便叫儿子送了3斗米,2000文铜钱来。吴敬梓正在饥饿难熬之际,看见钱粮,高兴万分,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笑着说:“你真是雪中送炭,快代我谢谢你爸爸。”随后他叫妻子点火做饭,叫儿子打酒买菜,招待亲威,程骊山的儿子不肯吃饭,快步走了。

吴敬棒看见有了钱粮,又可对付几天了,他对妻子笑着说:“这下让我写了吧?”妻子只好把笔砚给他,说:“你呀,写书能当饭!”吴敬梓马上走到桌前,又奋笔疾书了。

柳公权练字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他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柳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卤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的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不值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柳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他说:

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到华原城里看看去吧!”开初柳公权很生气,以为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头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原城里去看看。华原城离他家有四十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俏给家里人留了个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原城去了。柳公权一进华原城寿门,见北街一棵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地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柳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的老头没有说假话,惭愧极了,心想:我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他“噗通”一声跨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您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字画汤慌忙放下脚中的笔,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混生活,虽能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柳公权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对柳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远呢!”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麋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融注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原城南的鹳鹊谷(现称柳沟),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八十多岁去世为止。

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中年时代,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官场的倾轧,毅然弃了九江郡守的官职,来到庐山南麓金轮峰下的玉帘泉边隐居,一心读书练字。

有一次,王羲之独坐在书房练字,他的妻子见他经常因写字废寝忘食,就特意煎了碗糯米粑,连同一碟熬化了的米糖送至书房。妻子将点心摆在桌上,叮嘱他趁热吃了再写。

“啊,是、是……”王羲之手不停笔地答应着。

妻子第二次走进书房,看见桌上的点心依然没动,又催促着说:“先吃了吧,快凉了。”“啊,是、是……”王羲之虽然停下笔来,但眼睛还是盯在字上。

妻子第三次走进书房,见碗里的米粑已吃了几个,但碟子里的米糖却一点也未动。她拾头望望王羲之,只见他嘴上粘满了黑墨,便强忍住笑问他:“你吃粑蘸的米糖甜不甜?”“甜,甜哪!”王羲之随口答道。

妻子这才哈哈大笑起来。王羲之莫名其妙,见妻子望着他的嘴笑得前俯后仰,使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嘴唇,再看手上一片漆黑,也恍然大悟地笑了。

王羲之与鹅

王羲之以爱养鹅著称天下。他曾在居室旁专辟一泓绿水,并郑重其事在岸上题上“鹅池”二字。王羲之如此爱鹅,使他与鹅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宋代诗人写鹅有“水底右军正熟眠”之句,当时也有“汤火寻右军”之语。获罪先贤,不足为训。对此,后人多有微辞,清代金埴即作诗“要作王家墨妙徒,如何鹅把右军呼”(《不下带编》),为王羲之鸣不平。

其实,世人对王羲之养鹅一事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王羲之养鹅,既不是闲情所致,更不为满足口腹,而是其事业之心使然,世人尽知王羲之为一代书圣,却不知鹅与其书法的美妙联系。原来,鹅很善于转动其颈,王羲之正以此为法,来训练动腕。“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转,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独”。“鹅掌游,墨韵流。鹅掌步,墨韵度”。

“鹅掌眠,墨韵妍。鹅掌立,墨韵逸”。

有趣的是,自王羲之以后,那里的人们纷纷仿效,户户蓄鹅,只可叹他们并不解其中的奥妙,不过数旬,鹅即成了腹中的美味。

苦练基本功的纪昌

相传,中国古代有个神箭手,叫纪昌,射箭百发百中。这是他苦练基本功的结果。

从少年时代开始,纪昌就想成为一名神箭手。长大以后,他拜一位叫飞卫的人为师,要求老师马上把射箭的绝招教给他。飞卫对他说:“学射箭先要练好基本功,你先得学会盯着目标不眨眼的本领……”纪昌回到家里,成天伏在母亲的织布机上,眼睛盯着一来一往的梭子,直盯得眼睛酸疼流泪。这样坚持不懈地苦练了两年,即使有人用锋利的锥子,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他也可以做到双眼不眨一下。于是,纪昌觉得自己不眨眼的本领已练好了。就去见飞卫,要老师教他射箭的绝招。飞卫又告诉他,不眨眼的本领只是射箭基本功的第一步,接下去还要练目光的锐利,要练到把小目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才行。纪昌按照老师的指点继续刻苦练习。他设法捉了一只虱子,用一根头发缚住挂在明亮的窗口,作为目标,每天站在远远的地方练习瞄准,天天坚持,又练了整整三年。他的眼力终于练得非常锐利。站在远处,虱子在他眼里,本来是很小的目标却变大了,再看别的细小物体,也是这样。这时候,老师才要他用特制的小弓箭射那只挂着的虱子,纪昌拉弓搭箭一射,箭正好穿过虱子的正中,连那根细细的头发都没碰着。飞卫见了,对纪昌说:“这就是射箭的绝招。由于你长期刻苦练习基本功,现在已能够做到百发百中了。”纪昌从此便成了一名神射手。

逆境奋发的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逆境中奋发,终于完成了《史记》.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司马迁38岁那年,继承了父亲的太史令官职,开始大量阅读各种史书,整理历史资料,经多年苦心准备,正式开始《史记》的编写工作。不幸,灾祸突然降临。

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同情降将李陵,被汉武帝处以残酷的宫刑。这使司马迁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到极大的痛苦,在人格上遭到极大侮辱。对此奇耻大辱,司马迁痛不欲生,几次想要自杀。但古人逆境奋发的事迹激励着他,他想到:周文王被囚禁,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在陈蔡,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还写《国语》;孙膑的膝盖骨被剜掉,写了一部《兵法》。在前人发愤成功的精神鼓舞下,司马迁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将个人屈辱置之度外,继续投入《史记》的编写工作。经过前后几十年的努力,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编年史和传记文学的先例。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把逆境变为前进的动力。逆境往往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助人成熟,催人进取。能够正视逆境,与逆境抗争的人,一定能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勇气,这正是成才必不可少的个性品质。

多思好问的戴震

戴震是我国清代著名考据家、数学家,多思好问是他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戴震从小勤学好问,读书认真,喜欢思考,不懂的地方,总要向老师问个明白。

有一次,老师讲《大学》一书,在讲完一段后说:这一章叫《经》,是孔子说的话,由曾子记述下来的;后面各章叫《传》,是曾子的言论,由曾子的学生记载的。

戴震听完后,觉得有疑问,就问老师:“老师这样讲,有什么根据呀?”老师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著名哲学家朱熹说的,所以是不会有错的。戴震还是不明白。

为什么著名哲学家朱熹说的话就不会错呢?他接着又问:朱熹是哪时代的人,孔子和曾子又是哪时代人。老师告诉他,孔子和曾子是春秋时期的人,朱熹是南宋时期的人,他们相隔差不多两千年。

戴震听了,更不明白,于是又问:既然他们相隔两千年,朱熹有什么根据这样说呢?这一问,连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了。

戴震这种多思好问的学习态度,使他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成为有名的学者。

多思、好问是求知的表现。研究思维的科学家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因为疑问来自一个人的独立思考,是人对已有知识的不满足,它将化为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和发现新知识的起点。

虚心好学的梁启超

梁启超是生活于清朝未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著名学者,他虽然博学多才,名声显赫,却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少年时的梁启超就以勤奋好学、聪慧过人而闻名家乡,写出来的文章和诗词,常常连大人都佩服、称赞。17岁那年,梁启超第一次去拜见当时有名的学者康有为。

没想到康有为并不赞赏他的文章,反而批评他以前写的文章,只不过是些陈腐的货色,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并且向他指出,真正的才学,应该是对安邦治国有用的知识。康有为的尖锐批评,使平时听惯了赞扬声的梁启超仿佛挨了当头一棒,整整一夜都没有睡着觉。最后终于想通了,觉得康有为的批评非常有道理。第二天,他再次登门,正式拜康有为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