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文景之治
46447300000032

第32章 童年刘启

唐人高适《古歌行》诗写道:“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髙皇旧臣多富贵。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余议。苍生偃卧休征战,露台百金以为费。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这是对汉文帝太平之世的赞叹。此后汉景帝时代,还会继承汉文帝的政策,还会延续汉文帝的功业吗?

历史在文、景之间没有发生急转弯。

汉王朝的经济和文化,在汉景帝时代依然沿着汉文帝确定的轨道持续发展。

《史记·孝景本纪》写道,“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就是说,刘启在汉文帝刘恒的儿子中,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少子。刘启为窦姬所生。刘恒在代地时,代王后曾经为他生了三个儿子,王后和这三个儿子都先后去世,于是刘启得以继立。

《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的记载略有不同。其中写道:“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窦姬为皇后。”说到代王王后生子共四人。王后在刘恒尚未即帝位时就已经去世,此后所生四子都病死。在选立太子时,窦姬所生刘启年龄最长,于是得立。窦姬随即也成为皇后。

窦姬是清河郡(郡治在今河北清河东南)平民女子,吕后当政时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宫。吕后决定出宫女赐诸侯王,每位诸侯王赐五人,窦姬也在名单之中。因为出身清河,希望能够前往赵国(首府在今河北邯郸),可以离家乡近一些。窦姬于是请求所侍奉的主人嘱托主持此事的宦官:将名籍一定安排在前往赵国的五人之中。不料主事宦官遗忘,误置名籍于代国,并且得到了吕后的批准,已经无法改动。窦姬悲伤涕泣,埋怨宦者,不愿前往,强迫之下方才成行。但是来到代国之后,代王刘恒最为宠幸的就是这位窦姬。在窦姬为刘恒生了女儿刘嫖之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刘启降生。

人们都熟悉汉元帝时因后宫画师作弊,王昭君嫁为匈奴阏氏的故事。窦姬的遭遇,也是因宦者的有意或无意的疏误而引起的。不过就她个人的生活道路来说,却是由不幸而幸。就历史的发展路径来看,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当时那位宦官偶然的手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景帝,可能也就不会发生后来汉景帝时代的若干历史变化了。

汉文帝是公元前180年从代地入长安,继承帝位的。

仅数月之后,刘启被立为太子。据荀悦《汉纪》记载,太子之立,曾经有百官请立而汉文帝推辞的过程。“春正月,有司请早建太子。上谦让不听,有司固请。上曰:‘诸侯王功臣多有贤者,而不必子。人其以朕忘贤与有德者,而专于其子,非所以忧天下。’有司请曰:‘立嗣必子,所从来久矣。今适宜立,而更求诸侯宗室,非高帝之志。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汉文帝许焉而立之。”

被立为太子的刘启,当时只是一个九岁的儿童。

关于刘启的儿童时代生活的资料,我们知道的过于简略。目前只能够推测,从很快就被朝廷百官以所谓“敦厚慈仁”的印象立为太子的迹象看,他或许与汉文帝刘恒同时,或者在稍后不久即来到了长安。西汉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而代国的首府晋阳,地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对于一名八、九岁的贵族儿童来说,千里驰行的旅途经历,应当说是极不寻常的。而两汉帝王中在儿时有这样的行旅生活经历的,可能也只有汉景帝一人。

长安宫廷中锦衣玉食的生活情景自然可以想象。能够引起人们特别注意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司马迁说,汉文帝当政时,吴太子曾经晋见,与皇太子刘启宴饮博戏。博戏时双方发生争执,吴太子言行有失恭敬,皇太子愤怒,以类似于棋盘的“博局”掷击对方,竟然致死。皇家贵族少年游戏时骄悍相争的态度,描述得十分生动。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时,曾经以“博局”掷杀吴太子的汉景帝刘启年三十四岁,时吴王刘濞已“不能朝请二十余年”,可知吴太子因博争道而致死时,尚是少儿。

《后汉书·孔融传》说,孔融五十六岁时被曹操处死,当时,“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而孔融被拘执时,据说“二子方弈棊”。由孔融子女“弈棋”事迹,可知“博”以及“弈棋”等智力竞技形式,曾经是当时上层社会儿童游艺生活中主要内容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汉景帝阳陵南阙门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件陶质汉代围棋棋局残件。据推断,应为守陵人消闲游艺用具。这件围棋棋局,虽然不是皇家贵族用物,但是因为出土于汉景帝陵园,也很自然地会使人联想到汉景帝刘启少时与吴太子争博的故事。

皇太子刘启因游戏时的争执竟然出手伤人,致死人命,是中国古代宫廷史中引人注目的一则史例。这位后来成为一代明君的历史人物在少年时期形成的性格特征,也通过这一故事有所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