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天干与地支
46467800000007

第7章 干支的用途(1)

(一)干支纪日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生产为主,常会遇到计算日期的事,主要是结绳计时和刻木计时。

例如:两人商定十天后一同去打猎,双方各持一根绳子,分别打上十个结,每过一天打开一个结。待全部解开了,双方约定的打猎日期就到了。

刻木计时是在一根竹片刻上十个道,由双方将其从中间纵向割为两半,每人各执一半,每过一天削去一个道,待刻的道全削完了,双方相约的日期也就到了。

结绳计时和刻木计时既烦琐又容易出错,人们渐渐想出了用符号计时的方法,最早出现的计日符号就是天干,接下来就是天干和地支并用。

根据文献的记载和对甲骨文的研究,可知我们祖先最早是用天干纪日的。

三代以前择日都用干,如《礼记》说:“郊日用辛,社日用甲。”《诗经·小雅·吉日》说:“吉日维戊。”上面引文中的辛、甲、戊都是天干所指的日期。

用地支纪日出现得晚一些,应用次数也少一些。《礼记·檀弓》中有“子卯不乐”的话,意思是每逢子日和卯日不得奏乐。

第三种是用天干和地支组合成的60组复合名称纪日,60日一循环。这种纪日法出现得很早,是远古时期我们祖先纪日的主要方法。

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干支纪日,最早的一片是商朝武丁时期的,上面刻有“乙酉夕月有食”六个字,意思是在乙酉这天的黄昏时分发生了月食。经专家推算,这片甲骨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了。

河南省安阳市附近出土的一片甲骨上面刻有完整的甲子表,是由天干地支组成的60组复合名称,是殷商时期用来纪日的。

春秋战国时期,应用干支复合名称纪日已经很普遍了。干支纪日法确知从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末止,两千多年从未间断和错乱过。这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长的纪日,对于核查史实所发生的准确时间有重要价值。

现今,在一般日历中已经不用干支纪日了,但在确定“属伏”时仍然要用,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属伏。

(二)干支用于纪月

干支纪月是指在农历中用干支记录一年之中的月序。一般只用地支纪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子月”(夏历十一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夏历十二月),以此类推。古历中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又称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

干支纪月时,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而是取决于节气,见下表:

寅月 立春—惊蛰 中经雨水 农历为正月 阳历为2月 含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中经春分 农历为二月 阳历为3月 含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中经谷雨 农历为三月 阳历为4月 含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中经小满 农历为四月 阳历为5月 含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乙巳月 丁巳月 ;

午月 芒种—小暑 中经夏至 农历为五月 阳历为6月 含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中经大暑 农历为六月 阳历为7月 含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丁未月 己未月 ;

申月 立秋—白露 中经处暑 农历为七月 阳历为8月 含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中经秋分 农历为八月阳历为9月 含癸酉月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中经霜降 农历为九月阳历为10月 含甲戌月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

亥月 立冬—大雪中经小雪 农历为十月阳历为11月 含乙亥月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中经冬至 农历为十一月 阳历为12月 含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壬子月 甲子月 ;

丑月 小寒—立春中经大寒 农历为十二月 阳历为1月 含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自商代历法开始,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称为“正月建寅”,以后各月按地支顺序类推。正月天干的计算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里,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是十二节气,而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是十二中气。

(三)干支用于纪年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或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元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来,才出现了干支纪年法。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确切的证据。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人们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此法在春秋、战国之交很盛行。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各国都用本国年号纪年,岁星纪年可以避免混乱和便于人民交往。《左传》《国语》中所载“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大量记录,就是用的岁星纪年法。

十二次 星纪 玄枵 诹訾 降娄大梁 实沈 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大火 析木

十二辰 丑 子 亥 戌 酉 申未 午 巳 辰 卯 寅

上面所列的是《尔雅·释天》所载的通用写法。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的祖先又想出了太岁纪年法。

太岁纪年法是根据假想的太岁星的运行规律来纪年的方法。由于十二地支的顺序为当时人们所熟知,因此设想有个天体运行速度也是12年一周天,但运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这个假想的天体称为太岁,意思是比岁星还要高大。天文家还让这个假想的太岁自东向西运行,也就是与岁星相对而行,和太阳的运行方向相一致。太岁纪年法也是把周天划分为12个距离相等的时段,称之为十二星次。为了和前面所说十二星次有所区别,就用十二地支依序命名,称子年、丑年、寅年、卯年……

干支纪年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894年是甲午年,2011年是辛卯年,2044年是甲子年。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还将继续用下去。

用干支纪年,必须先将天干地支组合起来,方法如下:

第一轮的组合是从天干的“甲”和地支的“子”开始的。依序组合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组合后地支还剩下戌、亥二字。天干的第二轮组合就从甲戌开始,依序组合,至癸未止。第二轮组合后,地支剩下了申、酉、戌、亥四字。天干第三轮组合就从甲申开始,至癸巳止。第三轮组合后,地支剩下午、末、申、酉、戌、亥六字。天干第四轮组合就从甲午开始,至癸卯止。第四轮组合一,地支剩下了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八字。天干第五轮组合就从甲辰开始,至癸丑止。第五轮组合后,地支剩下了“子丑”之后的十个字。天干的第六轮组合就从“子丑”之后的寅开始,组成甲寅,至癸亥止。天干经过了六轮的组合,地支经过了五轮的组合,共组合成60组不同的名称:

1. 甲子 2.乙丑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有了上面的组合,就可以用来纪年了。

(四)干支用于中医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不是我们常说的运气,而是和中医有关的术语。

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古代中医名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定运,据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定气,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总结出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的关系:

一(天干配五行)

甲乙为木

丙丁为火

戊己为土

庚辛为金

壬癸为水

二(地支配五行)

亥子为水

寅卯为木

巳午为火

申酉为金

辰戌丑未为土

三(天干化五运)(中运)

甲己为土运

乙庚为金运

丙辛为水运

丁壬为木运

戊癸为火运

其中单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

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

四(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

子午-少阴君火司天 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太阴湿土司天 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少阳相火司天 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阳明燥金司天 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太阳寒水司天 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厥阴风木司天 少阳相火在泉

干支纪年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运和气(中运与司天之气)的意义。每年干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不同的气候容易引发不同的病症。

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

运气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

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主,肝病较多为其特点。

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在气候变化以火热变化较大,在人体以心气变化为主,心病较多为其特点。

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在气候变化上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在人体以脾气变化为主,脾病较多为其特点。

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气候变化以燥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肺气变化为主,肺病较多为其特点。

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气候比较寒冷,在人体以肾气变化为主,肾病、关节疾病较多为其特点。

运气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应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

(五)干支用于针灸的子午流注

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子午流注是针灸于辩证循经外,按时取穴的一种操作方法。它的含义是说人身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则阖。泄则乘其盛,补者随其去,按照这个原则取穴,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称子午流注法。根据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取穴,十分有序。

子时(23点-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之类的病,这个时辰养肝最好。

丑时(1点-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说卧则血归于肝,因此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易生肝病,这个时辰保肝最好。

寅时(3点-5点),肺经最旺。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强烈,剧咳、哮喘或发烧,这个时辰养肺最好。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糟粕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辰时(7点-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胃火过盛时嘴唇发干,重则唇裂或生疮,要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要在7点养胃健脾。

已时(9点-11点),脾经最旺。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如果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的质量就好,嘴唇会是红润的。反之,会唇白、唇暗或唇紫。脾虚者9点要健脾,湿盛者9点要利湿。

午时(11点-13点),心经最旺。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要睡片刻,对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点要补心阳,心率过速者要滋心阴。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把水送进膀胱,糟粕送进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要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时遗尿。申时人的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申时滋肾阴可治此症。

酉时(17点-19点),肾经最旺。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的人酉时补肾阳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