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观的变革: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中国发展观的转变,体现于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之中。改革开放初期,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了以经济发展替代经济增长的新思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开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在指引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历来重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明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他认为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而劳动者的素质又是决定我国发展后劲的关键;他多次强调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紧张,要合理利用;他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全民植树造林的倡导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的现实,把可持续发展放到了特别突出的位置和战略高度。1992年党中央做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承诺;1995年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第一次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并载入了党的正式文件中;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重申: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赶超”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但是,它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范畴,所面临和要解决的是人类工业化以来出现的生存危机,带有明显的被动性,并不能真正解决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且面临着世界各国因社会制度不同所产生的巨大障碍,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与西方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任务后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不同,中国是在工业化高成长期就面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无现成的答案,又无可借鉴的经验或先例,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既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又要进步于而不是局限于可持续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这一探索的积极成果,它集中体现为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决定》强调“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进一步扩充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比较
可持续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要素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观念,反对为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而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代际观念,认识到生态环境和资源宝藏是世代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仅要注重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注重子孙后代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环境条件等等。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二者在基本精神上具有一致性。但关键是要从理念上区别二者的不同,这是实现从可持续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飞跃的首要前提。二者的区别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在内涵上的差别
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在于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而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它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只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则更为丰富和全面。
2.在对待“发展”问题上的区别
虽然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发展”,但在如何“发展”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理念,但各国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其达成统一的认识。具有经济优势的发达国家通过对外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处于或出卖资源以解决建设资本问题或者为保护资源而使建设资本短缺的两难境地;发达国家提出“环境保护优先”,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上主张优先考虑环境保护,这种观点实际上已成为发达国家为保护自身优势地位而限制、阻碍甚至制裁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武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前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谋求发展、摆脱贫困,因而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反对发达国家所鼓吹的环境优先的原则,坚持主张经济优先发展。这种利益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资源仍在被掠夺性使用,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局面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性发展战略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更科学、更广泛的视角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新理念,勾画了我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的一般特点,又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3.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两者表现出被动与主动的差别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人类改变了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的发展观念,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观。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在享受空前的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威胁。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许多问题如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土壤退化加快,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等,已经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的疆界而演变成为全球性、长期性、公开性的问题。如此严峻的局面,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尽管是人们在发展理念上的巨大进步,但也是一种在严重威胁面前被迫做出的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实践而主动提出的以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崭新发展理念。
4.在发展理念上的阶段性差别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观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对“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否定,强调应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把人类放在社会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地位与作用。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类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一是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既要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又要满足民主权利、社会公正、素质提高、价值实现和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二是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把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结合起来,以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使广大群众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把人看做是一切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把可持续发展观所体现的对人以外的世界的关注转到对人本身的关注,它不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人是社会的主宰”理念的回归,而是围绕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和人的维度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树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
1.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新提升。其原因在于:首先人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而且是经济社会和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因此,应切实转变片面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使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发展观,所要纠正的是某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颇,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的地位。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科学发展观仍然要建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点上,它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以五个统筹为重点、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是其基本内涵和关键。在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重点是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基本关系,即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改变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通过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从不平衡发展战略向平衡发展战略的转变,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形成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社会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创新的同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发展国内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坚持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协调好上述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的全面进步,首先,要依赖于经济发展,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其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再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用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设体系;最后,经济发展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展开,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安居乐业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达到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5.以与时俱进为特点的发展理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即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其中,体现时代性是最鲜明的标志,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理论、方法和措施也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和要求才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时、势的不断变化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新规律、新趋势,并用对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行动;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只有富于创造性,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具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在发展中始终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我们的行动,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