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天平与杠杆:欧盟司法制度
46537100000008

第8章 欧盟的司法机构制度(3)

三是无须预先程序的诉讼。

在上述两类诉讼中,欧委会或成员国在正式对某一成员国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经过一些预先程序,如被指责有违法行为的成员国应有机会陈述自己的意见,欧委会应对问题作出说明理由的建议并给有关国家以一定期限等。但在某些例外情况下,欧委会或成员国认为另一成员国有违法行为时,可以不受预先程序的约束,直接在欧洲法院正式提起诉讼。《欧共体条约》第93条和第225条,《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38条第82条规定,在严重内乱的情况下,在战争或严重的国际紧张局势构成战争威胁的情况下,或为了本国具有根本性的安全利益,或为了履行其为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而接受的义务,成员国可以采取它认为必要的措施。如果有关成员国利用这一规定,采取了具有扭曲共同市场竞争条件的措施时,欧委会就可提起无须预先程序的直接诉讼。对此类案件,欧洲法院应秘密地作出裁决。

第二类是对以欧盟机构为被告的诉讼行使的管辖权,可以称为司法审查权和司法救济权。此类诉讼的被告主要是理事会或欧委会,提起诉讼的主体是成员国或其他欧盟机构,个人在某些特别案件中也可作为原告。欧洲法院对此类诉讼的管辖,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司法审查权。根据《巴黎条约》第33条、《欧共体条约》第173条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46条的规定,欧盟机构、成员国及自然人或法人,对欧盟机构颁布的除意见和建议之外的次级立法的合法性有异议时,可向欧洲法院提起撤销之诉(ActionforAnnulment)。此外,欧洲法院对欧洲投资银行总裁会议和董事会的决议也享有司法审查权。在此类诉讼中,法院的功能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宪法法院,它有权裁定某项法规为有效或无效。对欧盟机构颁布的法规进行审查的理由主要有:无权管辖、违反基本形式要求、违反实施基本条约的任何法律规则以及权力使用不当。

二是司法救济权(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欧洲法院的司法救济权这个概念是可以包含司法审查权以及其他一切由欧洲法院提供司法救济手段的管辖权)。按照《欧共体条约》第175条、《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48条的规定(在《巴黎条约》中,相应的规定是其第35条。但该条的规定与另外两个欧共体条约的上述规定并不尽相同),如果欧盟理事会、欧委会或欧洲议会在立法或者行政上不作为(inaction),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欧洲法院提起不作为之诉(ActionAgainstFailuretoAct)。

按照《欧共体条约》第184条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56条的规定(在《巴黎条约》中,类似的规定是第36条),在对欧洲议会与理事会共同制定的规则,或者欧盟部长理事会、委员会或欧洲中央银行的规则有争议的诉讼中,尽管前面所提及的2个月时效期限已过,但任何一方都仍可援引上述的有关欧共体条约中的规定,诉诸欧洲法院裁定有关的规则应不予适用,即提起请求宣告违法之诉(pleaofillegality)。

另外,欧洲法院还在以下三个方面行使司法救济权:其一,关于损害赔偿诉讼的管辖权。向欧盟提出的损害赔偿诉讼,涉及三方面责任:契约责任、准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巴黎条约》第40条、《欧共体条约》第215条、以及《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51条的规定,关于契约责任的诉讼,可以在成员国法院提起。关于准契约责任的诉讼,《罗马条约》没有规定,但是可以根据不当得利原则提起诉讼,欧洲法院已经受理了一些此类案件。对于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受害者可按《巴黎条约》第40条、《欧共体条约》第178条、以及《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88条的规定,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欧洲法院对此享有完全的管辖权。提起此类诉讼的时效为5年。当然,原告在提起诉讼时,需要证明损害与欧盟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其二,关于自然人和法人不服处罚诉讼的管辖权。理事会有权根据条约的有关规定制订规则,授权委员会对违法的自然人或法人采取处罚措施。如果受处罚的自然人或法人对处罚决定不服,他们有权以无违法行为或处罚不当为由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欧洲法院根据《巴黎条约》第36条、《欧共体条约》第172条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44条的规定,对此行使完全的管辖权。其三,关于欧盟工作人员提起诉讼的管辖权。欧盟各个机构雇用了大批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如果认为欧盟机构无正当理由拒绝给予正常的提升,或其他的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可以就此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欧共体条约》第179条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52条的规定,欧洲法院对此类案件行使管辖权。在欧洲初审法院设立后,此类案件由初审法院审理,而欧洲法院则受理这类案件的上诉案件。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诉讼之外,《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44条还规定,关于欧委会申请许可证的争议,也由欧洲法院实施管辖权。

还有一类是欧洲法院直接受理诉讼的其他权力,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受理载有相应仲裁条款的合同争议案件。根据《巴黎条约》第42条、《欧共体条约》第181条以及《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53条,欧洲法院有权依据由共同体或以共同体名义订立的合同中所包含的仲裁条款作出裁决,而不论该合同是受公法还是受私法的管辖。其二,受理成员国的有关条约争端的协议管辖案件。根据《巴黎条约》第89条、《欧共体条约》第182条以及《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54条,凡成员国的与欧共体条约内容有关的任何争端,如争端各方以特别协议共同诉诸欧洲法院,则后者对该争端案件具有管辖权。其三,受理初审法院的上诉案件。

自1989年11月设立欧洲初审法院以来,欧洲法院便有了上诉法院的某些功能。但在受理上诉案件时,欧洲法院对上诉案件只进行法律审,而不进行事实审。如果欧洲法院认为初审法院判决有误,它或者将该案件发回初审法院重审,或者自己对其作出终审判决。

间接诉讼(indirictaction)形式的管辖权

间接诉讼形式的管辖权主要指欧洲法院就欧盟法的适用为成员国法院提供先予裁决(Referenceforapreliminaryruling)。根据《巴黎条约》第41条、《欧共体条约》第177条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第150条的规定,欧洲法院具有所谓“先予裁决”权。在先予裁决程序中,诉讼在成员国内提起,有关成员国法院或法庭就引起争议的欧盟法律向欧洲法院提出询问,欧洲法院通过先予裁决对该诉讼实施间接管辖。欧洲法院所作出的先予裁决将回呈至成员国法院,由后者视作法律来加以适用。就程序性质而言,先予裁决程序只是原主诉案件(mainaction)诉讼程序的中间程序,从这个角度来看,欧洲法院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但是,从欧盟司法制度的建设来看,先予裁决对建构欧盟法与成员国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意见征求(Theseekingofanopinion)权

欧盟机构或成员国就有些国际公约或国际协定的修改必须要事先征求欧洲法院的意见。

欧盟基础条约的修改《欧洲联盟条约》第N条第1款规定:

任何成员国政府或欧委会,都可向欧盟部长理事会提出旨在修改联盟基础条约的建议案。

如果理事会同欧洲议会以及必要时也同欧委会磋商后提出同意召开各成员国政府代表会议的意见,此次会议应由理事会轮值主席召集。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使各成员国政府代表以一致同意的方式通过对上述联盟基础条约的修改。如果拟对有关货币领域的机构条款进行修改,理事会还应同欧洲中央银行进行磋商。

有关修改条款应在得到各成员国的批准后予以生效。各成员国应根据其各自的宪法规定对上述有关修改条款予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