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菜根谭》学做人
4655500000032

第32章 成功励志篇(1)

闻恶不可就恶 闻善不可即亲

【原文】

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释义】

当你听到别人有恶行时,不能轻易就相信而对别人产生厌恶之心,也许是有人故意诬陷泄愤;当你听到别人经常行善时,不能马上就亲近他,也许这是奸恶的人想以此为升官手段。

【解读】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作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原是韩国公子,贵族之后。他天生口吃,早年曾同秦国宰相李斯一起在楚国兰陵随荀卿学习。他素喜“刑名法术之学”,因此花了很多精力去钻研法家学说。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下,韩非在法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集法家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

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理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于政治体制的变革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韩非的著书流传到秦国。当秦王政如饥似渴地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时,不禁拍案称奇,起身感慨地说道:“嗟乎!寡人如能得以见到此人,并同他一道交游,死而无憾矣!”

这时,恰逢秦王的长史李斯入内禀事,见大王如此感慨,便向前询问何故。秦王政请李斯阅读案上的竹简,并说道:“先生博学,请看案上的书简,竟是出自何人的刀笔?”

李斯遵命披览书简,片刻间便抬起头,笑着对秦王政说:“禀报大王,此书简乃韩非所著,韩非同鄙人曾一道受学于荀卿先生多年,故能一望而知。”

听了李斯的回答,秦王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韩非到底都写了些什么,使心高气傲的秦王如此兴奋,并对他五体投地,必欲见之而后快?

加强君权、富国强兵、兼并天下、建立帝国,这正是秦王政日夜思念的大事。韩非的著作为秦王日夜思念的大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句句都说在了他的心坎上,使秦王犹如夜见明灯。既然如此,他怎能不发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而无憾”的感慨呢?

于是,不久后,秦王便派使者到韩国,要求见韩非子一面。韩非子听说秦王指名见他,心里非常的焦虑。他在韩国长期受到冷落,所以很害怕在敌国做出对韩国不利的事情,但是他又不能拒绝秦王的召见,因此他非常的不安。

韩非到秦国后,深受秦王的宠信。但是,工于心计的李斯非常嫉妒韩非的得宠,唯恐韩非取代自己的地位,所以经常向秦王进谗言。开始时,秦王并不理会。但是,在一次事情之后,秦王真的相信了李斯及姚贾的谗言。

姚贾,魏国人,继其父职为监门(守门人)。曾为赵臣,后入秦。秦王在采纳尉缭的离间山东诸国关系、破坏其合纵图谋的战略性建议后,曾派出不少智能之士到六国去完成这项使命,姚贾即是其中之一。他是毛遂自荐出使山东的,绝其谋而止其兵。秦王乃予其车百乘、金千斤,派其出使各诸侯国。几年过去,姚贾不辱使命,成功地离间了各诸侯,在韩非入秦这一年,返回秦国,向秦王复命。秦王非常高兴,为了表彰姚贾的功绩,封其千户,以之为上卿。

韩非知道此事之后,很快向秦王表达了他的看法:姚贾带着巨额的珠玉金银,由南至北,出使三年,未必离间了各诸侯的关系,可是却把国家的资财花光了。这是姚贾凭借大王的权威、国家的资财,在为自己的私利结交诸侯,希望大王进行调查。再说,一个监守自盗的魏国大盗和赵国的逐臣,参与有关秦国社稷的决策,怎能鼓励群臣忠心为国呢?

韩非忘记了,他自己也是一个被韩王推出来挡灾的韩国弃臣。秦王听了这个意见,便免了姚贾的官,并细细地盘问了姚贾一番。姚贾急忙向秦王表示了自己的忠诚:“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又以太公望为齐之逐夫,文王用之而王,管仲乃齐鄙之贾,桓公用之而霸的事例,反驳韩非对自己曾为“魏之大盗,赵之逐臣”历史的讥诮,要求秦王“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勿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信”。秦王认为姚贾的话没有错,特别是后两句,很有道理,遂命姚贾官复原职。

李斯抓住这次机会,同姚贾一道在秦王面前谗言诬陷韩非。秦王见李斯、姚贾讲得有道理,感到人心难测,联想到韩非入秦以来,在重大问题上也没有多少贡献,此次对出使四国有功的姚贾提出非难,而且又不在理,便听从李、姚的意见,将韩非下狱问罪。

韩非入狱后,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服毒而死。韩非感到冤枉,不肯服毒自亡,想要向秦王陈述自己的清白。但在李斯的控制下,韩非无法面见秦王申辩。

事后不久,秦王对将韩非下狱问罪的决定深感不妥,察觉到李斯、姚贾是在报私怨,如此处理不仅会失去韩非,而且会产生令天下贤士不敢前来秦国的严重后果,于是很是后悔,派人到狱中宣布赦免韩非。然而,传令的使者晚了一步,当使者到达狱中时,韩非已自尽而死。

《史记》中记载,韩非虽然写了完美的《说难》一书,但自己却难逃悲惨的命运,并且指出韩非的思想过于理智,缺乏感情,他的悲惨结局就是没有提防谗言的后果。

历代成就大业的帝王,多能亲贤臣远小人,能不受小人的谗言的蛊惑,做到用人不疑。孙权就是这样一位帝王,他对诸葛瑾的信任就是一个例证。

东吴诸葛瑾(生于174年,卒于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他是诸葛亮的兄长。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葛瑾避乱江东,经孙权妹婿弘咨荐于孙权,受到礼遇。开始被封为长史,后提升为南郡太守,再擢升为大将军,领豫州牧;诸葛亮经刘备“三顾茅庐”,别了隆中躬耕陇亩生活,出山为刘备所用。

孙吴的诸多大将见诸葛瑾“青云直上”,这么快便受到重用,心生嫉妒,于是暗谗中伤。说其明保孙吴,暗通刘备,其实就是同其弟诸葛亮一起为刘备所用的。一时间,谣言四起,满城风雨。孙吴名将陆逊善明是非,他听说后非常震惊,当即上表保奏,声明诸葛瑾心胸坦荡,忠心侍吴,根本没有不忠不孝之事,恳请孙权不要听信谗言,消除对他的疑虑。

孙权说道:“我与子瑜共事多年,恩如骨肉,彼此了解得十分透彻。我非常了解他的为人,他从来不做不合道义的事,不说不合道义的话。刘备从前派诸葛亮来东吴的时候,我曾对子瑜说过:‘你与孔明是亲兄弟,而且弟弟应随兄长,在道理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你为什么不把他留下来呢?如果你要孔明留下来,他不敢违其兄意,我也会写信劝说刘备,刘备也不会不答应。’当时子瑜这样回答说:‘我在您手下做事,应该效忠于您;而诸葛亮已投靠刘备,就应该效忠刘备,这种归属决定了君臣之分,从道义上说,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会留在东吴,如同我不会到蜀汉去是一个道理。’从这些话中,我更加赞赏子瑜的高贵品格。所以,我非常确定他不会做出那种事,子瑜是不会负我,我亦决不会负子瑜。不久前,我也看到那些文辞虚妄的奏章,我丝毫没有犹豫地封起来派人交给子瑜,并给子瑜写了一封亲笔信,很快就得到了他的回信。他在信中论述了天下君臣大节自有一定名分的道理,使我很受感动。”

陆逊听了孙权的一番话,知道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

孙权又说:“我知道你和子瑜是好朋友,对我也是一片真情实意。这样,我就把你的奏表封好,像过去一样,也交给子瑜去看,也好让他知道你的一片良苦用心。”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 施为宜似千钧之弩

【原文】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释义】

磨炼身心要像冶钵稠铁一样反复陶冶,迫切渴望成功的人不会有高深的修养;行事要像拉开千钧的大弓般,找准时机后,再发射,随便发射不会收到好的功效。

【解读】

战国时,著名侠客荆轲带着燕国的地图和樊於期将军的人头去见秦王赢政,想借献图之际刺杀秦王。和他随行的还有勇士秦舞阳。秦舞阳也是少年就成名的勇士,十几岁时就杀死过强盗,因此也是赵国人人皆知的勇士。当二人进入戒备森严的秦王宫殿,见到秦王时,秦舞阳便“色变振恐”,引起周围大臣怀疑。而荆轲则异常镇静,他看着瑟瑟发抖的秦舞阳,对秦王说:“他是乡下人,没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说完将图献上……

荆轲才是当之无愧的大侠,他的镇静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在他眼里,威震天下的秦王和他的狼臣虎将“都是无名竖子”——没什么了不得,他毫不恐惧。而秦舞阳号称“勇士”,却不能稳住心气,他所缺少的,就是镇静、沉稳的心理素质。

那么,这种镇静的心理素质是不是天生的呢?是不是我们如果有畏惧、怯场的毛病就再也不能改变呢?不是的。勇敢的士兵不是天生就勇敢的,而是锻炼出来的。

顺治初年,东南沿海及两广、云贵是当时抗清斗争的主要活动地区,情况错综复杂,危及清的统治。为了适应当时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汉宫名将吴三桂受命以平西王的身份镇守云、贵,尚可喜以平南王的身份管理广东,耿精忠以靖南王的身份统辖福建,当时,并称“三藩”。

随着时间的延长,三藩的势力不断增长,各自拥兵自重,形成了一股与中央抗衡的强大力量,与清廷的矛盾也更加尖锐。康熙在亲政之初,就把三藩同河务、漕运列为三件大事。他把解决三藩列为必须解决的三件大事中的第一件事,时刻思虑裁撤的时机与办法。

虽然康熙早就有了撤藩的意向,但由于三藩实力强大,不便贸然采取行动,以防不测。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月,已经看出朝廷意图的尚可喜首先提出撤藩,上疏朝廷,请求归老辽东。康熙帝顺水推舟,立即批准,并对他大加赞誉。

吴三桂得到尚可喜被撤藩的消息后,非常震惊。这时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从京师派人驰书给吴三桂,要他依计而行。吴三桂经过反复思忖,只好也上疏请求撤藩。但吴三桂认为自己势力大,而且功劳多,朝廷不会撤去他的位置。与此同时,耿精忠也给朝廷上了一份撤藩奏疏。

康熙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准备一概批准奏疏。但对是否撤藩吴三桂,朝臣中产生了不同意见。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人赞成康熙的决策,大多数朝臣持反对意见。康熙力排众议,正式作出撤藩的决定。

当撤藩的诏旨送到云南后,吴三桂震惊、失望,更气恼。他立即与其党羽密谋起兵,并开始为起兵做准备,调集人马,断绝邮传,封锁消息,暗令境内只许入而不许出。

当吴三桂起兵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廷上下为之震惊。

吴三桂的叛乱,早在康熙的意料之中。刚刚20岁的康熙,与久经沙场的吴三桂对峙,初期不免有些紧张。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着手从容应对。

康熙首先杀死在京的吴三桂的儿子,以坚定削藩抗吴的决心。同时增派八旗精锐前往咽喉要地荆州固守,并通知广州与福州,两藩停撤,以孤立吴三桂,另一方面,将散布各地的原属吴三桂的官员一律赦免,以利大局稳定。

吴三桂挥军北进时,清政府在军事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吴军进展很快。仅一年的时间,吴三桂就占据了江南。与此同时,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诸省也发生了叛乱。

面对复杂的形势,康熙处乱不惊,运筹帷幄,指授方略,决心赢得战争的完全胜利。

战争发展到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吴三桂军的战略进攻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耿精忠控制的福建、浙江、江西为一面;四川、陕西、山西、甘肃为另一面,特别是陕西提督王辅臣的叛变对京师的威胁最大。在这种形势下,康熙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针:清军以荆州为战略立足点,与湖南战场的吴军主力周旋,不攻;决定先解决耿精忠、王辅臣两股势力,然后再集中兵力同吴军决战。

王辅臣,山西人,强盗出身,骁勇善战。顺治年间就曾反叛过清廷,后来归降,到了吴三桂手下当差,吴三桂待他不薄。但是王辅臣却对吴三桂不满,就找机会离开了吴三桂,到陕西任提督。吴三桂对此很理解,还送给他两万银子做路费。

吴三桂反清后,极力拉拢王辅臣,王辅臣感念吴三桂的旧恩,又回头上了吴三桂的贼船。根据这一情形,康熙认为王辅臣虽然是第二次叛变清朝,但叛心不坚。假如再度宽容,相信能招抚成功。为此他专敕慰勉,最终感化了王辅臣,使他重新归顺了朝廷。

继西北招抚成功之后,福建耿精忠也被招抚归降,闽、浙相继平定。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四月,后叛的尚之信也被招抚归降。同年六月,康熙向各地统帅、督抚部署:凡在贼中文武官员兵民,悔罪归正,前事悉赦不问,仍照常加恩。如果有擒杀贼者,投献军前,或者以城池兵马归抚者,仍论功奖赏。依此形成制度,每到战役关键时刻,康熙都发招降敕书,由专门负责招抚的人掌管送达,可以说是攻心战。

康熙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政策是重用汉兵汉将,他们为平叛发挥了重大作用。吴三桂在失去耿、尚两藩支援后,处境孤立,匆忙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三月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八月,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得病暴亡。吴世墦即位,但他根本无力统领军队,吴军纷纷大溃败。康熙则有条不紊地指挥,命令各路军队,乘胜追杀。

这时,清军已进入湖南,将长沙之敌包围,并从水陆两路进攻岳州。在派兵几路围讨的同时,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康熙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劝诱叛军投降。他给叛将写了招抚的谕旨,争取他们投诚,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十一月,清军终于打破昆明城,吴世墦服毒自杀,其党羽四散。这场历时八年的三藩叛乱,以吴三桂的覆灭而告终。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康熙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处乱不惊、从容应变是稳健的表现,这种“稳”体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胜任突发而艰巨的工作。年轻的康熙,面对来势汹汹的三藩之乱,沉着冷静、应对自如,表现出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从容和气魄。

胸怀大度 以德服人

【原文】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释义】

事业的根本基础是人的高尚品德,这就像建造高楼大厦一样,没有牢固的地基,就不会建造出稳固而耐久的房屋。

【解读】

为人之首,在于有德。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再高的学识、再大的本领也没用,因为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不但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反而会危害社会。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登上皇位。前秦王府中将领主张乘胜杀尽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党羽,并“籍没其家”。与此同时,许多人还不断地搜寻官府集团的成员和兵勇,争相捕杀邀功。在这种肃杀的形势下,宫府集团的人惶惶不能自安,内心无比恐惧。

这个时候,李世民表现出了作为帝王应有的大度,他决定放弃追杀策略,使用安抚政策。他一方面禁止秦府人员滥捕追杀,同时又以高祖的名义诏赦天下,安抚宫府中舅—的人。对于那些不敢出面的一些宫府集团的成员,李世民明确表示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解除了他们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