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去千家峒的路上
本来准备在暑假里带郑子浩去瑶家千家峒里好好练一下打法的,却因为让郑栋辉彭向红回城的事这么一打岔,耽搁了下来。那个时候,徐静川都有点灰心了,本以为从此以后就要失去郑子浩这个徒弟了,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徒弟现在又好生生地呆在自已的身边。不过这件事后,徐静川觉得时不我待,他决定要好好磨练一下郑子浩,要抓紧时间把这身功夫传给郑子浩,即算是略嫌抜苗助长也顾不得了!所以,刚一送走郑栋辉一家人,徐静川就丢给郑子浩一个小包,这是准备叫郑子浩带回潭洲的,后来因为不想执手相看离别泪,所以就站在了桃花山上没有去送,本以为这个包就只能留作纪念,没想到马上就泒上了用场。徐静川自己也拿上一个包,锁上院门,出了桃川小学,带着郑子浩踏上了去瑶家千家峒的路。
这千家峒是华夏瑶族心中的桃花源。据传早在秦汉时期,永江境内就有瑶族先民依山险而居,南北朝时称之为“莫徭”。至隋未唐初,五陵、五溪地区的一支瑶民南迁入境,居都庞岭、萌渚冷山脉。唐开元年间,另一支瑶民从江浙一带迁入永江境内千家峒定居。至此,永江境内成了瑶族的聚居地,形成了“四大民瑶”、“四岗九源”和千家峒瑶族群体。元大德9年(1395年),官府强征粮税,围剿千家峒。峒内十二姓瑶民被迫向外逃散,飘泊四方。以后,瑶族的后裔希望重返千家峒,以各种方式寻找故地千家峒,并逐渐形成了强烈向往千家峒的民族心理。因此,千家峒在瑶胞的心目中染上了神秘的色彩,成为瑶族同胞理想中的桃花源。
千家峒究竟在哪里?后世郑浩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武汉大学有位教授通过实地反复考证,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认定永江县大远瑶族乡就是千家峒。千家峒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神奇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瑶家风情。走进千家峒,犹如走进了瑶族灿烂文化的展厅,古朴纯真的民风民俗、如锦似绣的千家峒风光扑面而来。千家峒内,四面高山,环绕三个盆地,分为前、中、后三峒。从穿岩走入,可见一派奇山碧水,风景迷人。这千家峒内良田万亩,瑶村古朴典雅,石峰奇特秀丽,泉流清澈见底,溶洞幽深神奇,飞瀑雄伟壮观。穿岩、古城墙、白鹅洞、鸟山、狗头岩、马山、石童子、温泉、瀑布群……一个个景致美不胜收!千家峒的瀑布群尤为壮观,那大大小小的瀑布从深山密林间倾泄而出,飞流直下,如虹如练,如涛如歌,是大自然构思花费了无数心血,然后发表在深山密林的艺术珍品,令人目不暇接,可谓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千家峒内每一个景致都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每到一处都有一篇神奇的故事。如若能落客瑶寨,便可体会瑶家种种奇风异俗。“举着火担背新娘”的婚俗,瑶家阿妹织锦刺绣的五彩服饰,喝到香醇可口的瓜箪米酒,品尝到花生、油果、炒米泡油茶的香甜,听到宛转缠绵的瑶歌……古朴浓郁的瑶家风情让人陶醉于斯,使人平生宠辱得失皆忘之感。但在现下,如非瑶族山民,很少有人能走进千家峒,更别说长住。但徐静川则例外,也可以说永江徐家人能例外,永江徐家凭借多年来与瑶老、石牌头人的深厚情谊可以自由往来瑶家山寨,徐矮子当年回永江隐居时就曾在千家峒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徐静川当家跟从徐矮子习武时就曾长住千家峒。因为徐家的练功房就建在千家峒。
郑子浩跟着徐静川默默无语地走了一上午,差不多几十里山路,这时徐静川开口说了一声:“到了。”郑子浩顺着徐静川的目光望去,就看见有一座小石山,它形似一只蹲着的小鸟。后来郑子浩才知道这座山在千家峒瑶民的口中呼做“鸟山”。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只神鸟跟随瑶胞一同进入千家峒后,每天到外地衔来五谷良种,撒在田里,瑶胞因此年年丰衣足食。有一年的二月初一,这只神鸟衔回了一穗特殊的谷种,撒在四块大田里。秋天结出的谷粒同花生米一样大,一把禾就能打出一担谷,金灿灿的谷粒堆积如山,种一年可以吃三年。瑶族人民感激神鸟的帮助,从此把二月初一定为敬鸟节。后来,神鸟老了,化作一座鸟山保佑着这块土地上的子民。在当年瑶胞逃离千家峒时,还带走了大粒谷种。可惜的是,大谷种撒在异地他乡不发芽,剩下的大粒谷子只好用来祭盘王。而千家峒里大谷粒的故事从此只在瑶民的口中流传,再也不能养育这里的人民了。而这座鸟山,作为神鸟的化身,如今不过只是让瑶民多了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
走到这小石山前,就可以看见一个被一块大岩石遮挡住大半个洞口的山洞,眼前的这个小山洞,俗称穿岩口,就是原来瑶民进出千家峒的唯一通道。穿岩最窄处只容一人而过。由此可知当年瑶胞进出千家峒的艰辛情景。穿过穿岩,郑子浩眼前豁然开朗。听着耳旁潺潺流水声,再看眼前阡陌相通,不知不觉中,郑子浩的脑海中,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样的景色,郑浩心想难怪千家峒被称为“瑶族桃花源”。
瑶族是一个山区民族,住所往往依山傍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吊脚楼。山区很少有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所以瑶胞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将其一半土地平整好,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作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住宅因而随着山势的高低而建造。前后立柱也随地势长短不同地立在陡坡上,这房屋分上下两层,下层畅空,里面多作牛、猪等牲畜棚或储存农具与杂物。楼上为客堂与卧室。四周伸出有挑廊,主人可以在廊内做活和休息。这些挑廊的柱子有的不着地,以便人畜在下面通行。廊子重量完全靠挑出的木梁承受,所以这种住宅往往是内侧靠在山坡上,外侧悬吊在空中。这种建筑风格体现了瑶族人民“地不平我身平”的哲学思想。
在这座桃花源里,徐静川带着郑子浩没有多做停留,直奔千家峒的后峒。这后峒占地约两千多余平方米,依山势而建,筑于两山梁之间的南山梁半山坡,坐南朝北,是历史上保存原貌最原始的一座瑶寨。相传为瑶王盘氏所建,依瑶族习俗,就近取材,夯土为墙,立木为柱,半地半楼的二至三层吊脚屋(千脚屋)形式,由十余栋土木结构房屋组成,寨房中间有百余平方米的空坪。千家峒后峒古瑶寨保存了瑶寨历史的风貌,现今像这样原始风貌的瑶家山寨已不多见。这种传统的瑶族民居,在“地无三尺平”的山地,运用自称“千个柱头下地”的吊脚式建筑设计,在不改变地形地貌的情况下,建起宽大平敞且通风舒适的木楼,与山水融为一体,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其建筑思想与现代居室环境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既照顾到了人类居住的需要,又考虑到了如何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的问题,二者互融互通,浑然一体,简直就是一幅环境艺术作品,既体现出瑶族人的民情风俗,又体现了古瑶寨民高超的建筑智慧。虽然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匆匆路过,但这千家峒的风景还是让郑子浩惊叹不己,后世的他虽然也游历过不少地方,也曾见识过不少号称原始风貌的古寨村落,但那些到底都经过一定程度的商业包装,那像现在所见到的完全的不加修饰的瑶家风情。他一路上对这些风景啧啧称奇,直至下午四、五点钟,徐静川、郑子浩才到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