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雪岩
46773400000025

第25章 先义后利,共赢长存(1)

胡雪岩做生意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先讲道义,再算利益,不道义的钱他从来不赚。最初开药庄的时候,他便将这一条当成了药庄的治店法宝。在胡雪岩看来,不存在永远的敌人,在他人落井的时候,万万不可再扔下石头,共赢是最佳的状态。也正是靠了这样的先义后利、共赢长存的原则,胡雪岩才建立起了自身强大的人际关系网,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1.多问问自己,少指责别人

生活中,也许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声:抱怨老板的不公平,抱怨朋友的不仁义,抱怨父母的不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他人,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守规矩的,而别人都是乱七八糟的。其实,如果一味地以自己的眼光要求他人、指责他人,不但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完美,反而还会加剧事情的严重性。着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也”,可见,多反省自己,少指责他人才是最明智的表现。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之所以生意兴隆,深受众人欢迎,其中,就与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作风有很大关系。

严于律己,切忌责人

生活就是一个人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没有一个广泛的人际关系是很难顺利在舞台中央亮丽闪现的。当然,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应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为别人找缺点,而忽视了给自己发现错误,总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挑剔的,而别人的很多都是不合格的。

但对于一代着名官商胡雪岩而言,却不是如此。他不仅严于律己,而且非常宽以待人,在他内心深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遇到什么问题,要多问问自己,少指责别人。事实便是如此:我们只有多反省自己,少责备他人,才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加迅速。常言道:“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无疑是给追求成功的人们一个最好忠告。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自私之余要懂得替他人着想,懂得为自己反思才是最可贵的。

晚清一介贫民胡雪岩由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朝朝野的红顶商人,这并非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胡雪岩之所以可以成功,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他拥有一颗海纳百川的心,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自己不足的眼睛。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如果每天都能认真想想自己是否给所接触的人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力量和鼓舞;想想自己有没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有没有辜负他人的期望。做到了这些,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胡雪岩遇到事情很少去抱怨或责备他人,这主要和母亲的良好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早年胡雪岩的家境条件十分艰苦,父亲在其幼年便离开了人世。显然,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了母亲金太夫人一个人的身上。为了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也为了能让儿子学会坚忍不拔,金太夫人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的窘迫和命运的不公,这让小小的胡雪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为他以后的事业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雪岩本是一个放牛娃,后来,由人推荐进入了杭州于姓钱当学徒,烦琐枯燥的学徒工作并没有让胡雪岩有所抱怨,也没有让他因此而消沉。他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为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为了能给自己的未来一个交代,胡雪岩经常反省自己,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一味地责怪他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遇事多问问自己,少指责别人成了胡雪岩做事的一贯风格,即使是面对事业破产如此棘手的问题,胡雪岩也从未去抱怨过任何人,他深深地对自己进行了反思,最终,以空手来到世界,又空手离开世界的豁达胸怀认清了事实。

严于律己,莫要责怪于他人。家境的贫寒不仅没有让胡雪岩因此而厌世,而是更加激发了他的生活热情,激发了他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态度和决心。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果敢地为自己的未来担负责任,那么,又何必去指责或抱怨他人呢?

遇到事情,倘若一个人总是从外部找原因,总是责怪别人的过错,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那么,无论如何都是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并非是毫无道理的,毕竟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选择的,怨天尤人也是毫无用处的,只有常常反思自己,多问问自己,才能从中发现问题的真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多问问自己,少指责别人,不错,正是秉持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态度,胡雪岩才演绎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才成就了他成为一代卓越巨商富贾的梦想。他一生很少去指责别人,也很少去抱怨世界的不公,而是尽心尽力对自我加以改进,这或许就是他深受众人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以责人之心责己

对待别人的缺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得很清、很透;而对于自我的不足,却几乎没有几个能够完全认得清。这是人们普遍都会犯的一个通病。然而,若想成功将其克服,就必须学会宽以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用责人之心责己,并非是主张要自己承受过大的痛苦,而是告诫我们时时都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一切。当遇到问题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能够以指责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那么,一切问题都将会变得微乎其微,一切困难也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会有一些人喜欢自以为是,他们容不得别人的习惯,更容不得别人的半点失误。当然,在这种狭隘心理的驱使下,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便会自然而生。但是,如果常常以责人之心责己,那么,不仅可以为自己查漏补缺,而且还能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在美国,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非常漂亮的鹦鹉,在鹦鹉的陪伴下,这位女主人生活得很快乐。不过,最近女主人发现这个小家伙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咳嗽,而且咳嗽声浓浊难听,这让一贯喜欢它的女主人甚是担心,以为它是患了呼吸系统疾病,就急忙带它去看兽医。

在兽医一番详细检查过后,发觉这个小家伙并没有任何疾病,问题是出在女主人身上,由于她经常抽烟,因此常常咳嗽,而这只可爱的小鹦鹉却只是惟妙惟肖地将主人的咳嗽声学会罢了。

在英国,有个男青年因内心苦恼便去找心理医生诉苦,他告诉医生自己的母亲经常啰啰唆唆,令人感到十分厌烦。但在与男青年的谈话中,心理医生很快发现他的母亲的确十分啰唆,但同时也发现这位母亲从前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儿子从不在她交代事情的一两次后,就可以把事情做好,而是总要在三番五次提醒后才能完成。久而久之,便让这位母亲学会了一件事情会说好多遍的习惯。

女主人关心小鹦鹉却从未想过,鹦鹉学舌,它只是在模仿主人的声音罢了;青年一味指责母亲,却未曾想过,母亲正是因为他的粗心才变得啰唆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在出现了问题之后,首先拿别人“开刀”,以此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安全感。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拉伯雷说过:“人生在世,各自的脖上都扛着一个褡子,前面装的是别人的过错和丑事,由于经常摆在自己眼前,所以看得清清楚楚;而背后装的是自己的过错和丑事,由于经常放在自己身后,所以从来看不见,也不理会。”这是一句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如果在事情发生之时,可以转过头来,看看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褡子,又怎会让自己常常处在抱怨别人,抱怨世界的仇恨之中呢?

生活需要自我反省,它是一种学习能力,是一种自我提升、自我改进的过程。孔子曰:“观过而知仁”,是啊,如果每个人在看见人家犯错或者发现自己有过失时,都能做出深刻的反省;在遇到问题时,都能先以责人之心责己,提醒自己不要犯下同样的过错,那么,生活岂不是会更加美好?

遇事要常常自我反省,常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才会给我们减去很多的痛苦和烦恼。所以,当事情出现时,我们不妨先对自我进行一个全面和完善的大检查,然后再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体悟到失败的教训和不完美的根源,并尽全力进行纠正,这样就可以让自我在反省中清醒,在反省中明辨,在反省中睿智,在反省中成熟。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曾说过:“任何一种高尚的品格被顿悟时,都照亮了以前的黑暗。”这就告诉我们:不要害怕犯下错误,更不要在错误之后给自己找理由,要时刻对自己做出反省,才能为人生弥补错误,带来光明。晚清胡雪岩之所以是商人中的智者,之所以深受人们的爱戴,无不与他的宽容和自我反省有关。在反省中,才能更加奋进;在反省中,才能更加完善。

遇到事情,多问问自己,少指责别人是胡雪岩的一生做事准则,也是他的成功所在。当今社会,自以为是的大有人在,心胸狭隘的人也甚是不少,他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过错,而无法看到和认同自己的过失,所以,很多人也只能在社会中碌碌无为地痛苦生活。

胡雪岩的一生可谓是最为成功的由贫变富的例子:作为一介贫民,他从没有失去对生活的自信心,也从没有无端地去抱怨过什么,而是经常反省自己、提醒自己,所以他成功了,成为众人皆知且羡慕不已的红顶商人。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妨将胡雪岩的这种勇于反省自我的精神运用到自己身上,为自己的成功和美好生活增添一个重重的砝码。

2.见利忘义,遭人唾弃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曾说过:“民无信不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倘若失去了诚信、失去了信义便根本不可能在社会上安身。毕竟,诚信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是处世立业的根本,一旦将其抛弃,也将意味着与众多的机遇失之交臂。胡雪岩经常说:“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经商无非是讲个诚信。”在他的眼中,见利忘义无疑是最为令人鄙夷与不齿的行为。

信义为人,诚信做事

自古以来,有关诚信的名言就层出不穷。譬如,“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无不在昭示着人们应时刻崇尚信义,时刻坚守诚信。只有信义为人,诚信做事,才能成就自我,才能走向成功!

晚清胡雪岩从一个贫穷的放牛娃一举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这不得不令所有人震惊。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就一定可以在他成功之道上发掘到“诚信”二字。胡雪岩为人讲求信义,做事讲求诚信,这是贯穿他一生永远不变的法则,当然,这也为他后来步入事业巅峰、成就人生的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身在钩心斗角、利益为上的“商场”,但胡雪岩并不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他时时将自己的信义遍布在社交中,遍布在做事里,从来都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背弃诺言,也从来不会因为反悔而违背道义。他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诚信、充满正义的人,一个深受众人爱戴和信任的人。

一次,为了解决海运局上一任留下的运粮问题,胡雪岩与王有龄、张胖子一同赶往上海,在经过一番周折和努力后,胡雪岩、张胖子与松江漕帮的老大尤五达成了一份协议。其意是让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为官府先垫付十几万石大米,以解决浙江海运局漕米难运的燃眉之急,一旦浙江漕米运到上海,便以等量的大米归还给松江漕帮。

然而,随着漕运改为海运,漕帮也遇到了一些麻烦。虽然当时漕帮的外在力量很是雄厚,派头和场地也都不小。但作为龙头老大的尤五,心中却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主要是和漕帮的资金短缺,周转紧张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胡雪岩这次借米,下次还的还是米,根本不可能给漕帮带来现银的生机。再说胡雪岩又是师父魏老太爷所器重的人,尤五也实在不好说出自己的苦楚。

但机智的胡雪岩似乎从中看出了什么,他想为人处世一定要先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让别人尽心尽力帮助你。于是,他就诚恳地请求尤五说说漕帮的难处,并说道:“有事大家一起商量嘛!”见胡雪岩待人如此真诚,尤五只觉得这位生客倒还蛮仗义的。他非常感激地答道:“也没什么,今天大家第一次见面,请大家先宽饮一杯。明天我们照您的吩咐去办就是了。”听了尤五的回答,胡雪岩也非常满意,当然,这主要还在于他说的话比较“上路”。但胡雪岩又转念一想,如果这次事情可以成功,只不过是仅仅一次而已,尤五虽然同意了协议,但自然还是迫于魏老太爷的面子,既然自己要说帮助尤五,就一定要做到,如果视尤五的困境而不顾,岂不是让人看不起?于是,胡雪岩非常诚恳地说道:“五哥,话不能这样讲,不然我会于心不安的!这件事如果你们可以做就做,若是有半点的勉强,我们会另想办法的,常在江湖上行走,我们是不会做坑害好朋友的勾当的。”

听了胡雪岩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尤五终于将自己“当家人”的难处说了出来。在知道了漕帮的实际困难后,胡雪岩当即要求张胖子开了一张10万两的银票,代表官府借现银帮尤五暂渡难关。

见胡雪岩这般慷慨大方、真诚信义,尤五非常感激,连忙向胡雪岩拱手称赞:“好极了,您这样做,可谓是面面俱到,说实在的,倒是您帮了我们大忙,不然,我们这么多的米一时脱米换取现银也太不容易了。”胡雪岩也非常高兴,毕竟事情做得太顺利、太完美了,当晚宾主双方把酒欢庆。

第二天一大早,胡雪岩就将与尤五商量好的事情报告给了王有龄。得知事情办得如此顺利,王有龄倒是还有些吃惊。稍后,胡雪岩好像又从王有龄的脸上读懂了些什么,一问才明白,原来是王有龄忽然有了新的想法。王推测粮价在青黄不接、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定会暴涨的,于是他低声告诉胡雪岩:“我有个好主意,与其让别人赚一笔钱,还不如我们自己来赚!只要我们和张胖子商量一下,先借出一笔款子来,先买下这些米,待浙江那批米到来之际,我们可以先把它们囤积起来,等价格合理了再卖,或许会收获很多的。”

听了王有龄道来的“馊”主意,胡雪岩不由正色道:“主意倒还蛮不错,但我们恐怕是做不得。毕竟在江湖上行事,要以信义为主,如果因为获取更多的一己之利而将答应漕帮的事情当成耳旁风,岂不是自己封堵了自己的道路?这样一来,是很难让人再去相信我们的。”听胡雪岩这么一说,王有龄很是信服,立刻将自己所谓的“好主意”舍弃了。

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经商无非是讲个诚信。没错,胡雪岩把这两句话深深地牢记在脑海,付诸行动。作为生意中人,虽然唯“利”是图,才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但胡雪岩并没有把贪图眼前利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