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人要不拘一格,要看了人再用”,这个“看”字便是不拘一格,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看,对所用之人进行全面的考察,如此一来,才可以为自己的事业选择最佳的人选。在不拘一格的同时因势取利,是胡雪岩成功的基础之一。他非常清楚,没有一成不变的局势,只有在动荡的局势下因势取利,才可以将生意越做越大。
1.有变有通,万事不难
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关键就在于他们深谙变通之道,并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人处世的变通之道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能力,而是决定你是否能够屹立于世的关键,更是你走向成功的重中之重。反之,凡不知变通之道的人,一定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处处碰壁,甚至是头破血流,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只有学会变通,处事才能够游刃有余,不费吹灰之力。
因时而变,善于变通
胡雪岩曾说:“店规不是死板的,有些事不能通融,有些事要改良,世界日日在变,做生意贵乎随机应变。”可见,胡雪岩在商场上也是一个注重且善于变通的人。
人生之事,变则通,通则久,其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够精通“变通”之道。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做出灵活的变通,死守教条只会一次次与良好的机遇擦肩而过,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商场是一个瞬息万变、变幻莫测的战场,若一味墨守成规,必定会落得失败的结果,唯有审时度势、因时而变,才能在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胡雪岩就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他的经商之道就体现出了他审时度势、因时而变的高超手段。
太平军兵败之际,许多将士都私底下盘算着如何将自己的私财安置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若能逃过这场灾难,以后便可衣食无忧了。一个加入太平军的士兵周二俊,他在军中是负责供应粮食的,太平军仗打到哪里,他就到哪里赚钱,十多年下来,手头也存有四五万两银子。在太平军南撤之时,他留了下来,自此以做买卖为生,但他却无处存放自己的私产。自己是做小买卖的,若一下子存进去这么多银子,肯定会招人怀疑,所以他找到了自己的表哥,即胡雪岩钱庄的档手老夏,想让他想个办法。
老夏找到了胡雪岩,说道:“胡先生,我一个表弟想在阜康立个户头。”
胡雪岩随口说道:“那立一个就是了。”
老夏又说:“不过数目有些大。”
“多少?”胡雪岩问道。
老夏谨慎地回答:“3万。”
一下子存入3万,数目的确不小,但是这对于阜康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胡雪岩想了一会儿,接着问道:“他想怎么个存法?”
“一存十年,十年后再取。另外还有1万两的活存,随用随取。”
一下子就存十年,这倒是少见。胡雪岩听着老夏的话,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便又问道:“他有没有说为什么要一存十年?”
“他说暂时用不着。”老夏迟疑了一下,又说,“胡先生,我担心我表弟这钱有麻烦。”
“有麻烦?”胡雪岩警觉地问道:“怎么回事?”
“他以前是长毛。”
“长毛?”胡雪岩为之一惊,不过随即又回过神来问道:“你是说官府在追捕他?”
“那倒没有。”老夏摇摇头,“我是担心以后会有问题。”
胡雪岩寻思了一会儿问:“你表弟当长毛时与官府打过仗没?”
“仗是打过,不过都是跟着大队人马往前冲的。但是胡先生,我表弟欠着几条人命,但不是在做长毛时犯下的。”
接着,老夏又向胡雪岩讲了其表弟的故事。讲完以后,胡雪岩迟疑了一下,问老夏:“你是担心将来官府会追查?”
老夏随即点了点头,胡雪岩又向他解释了一番,说明了官府不会追查的原因。可是,老夏还是不放心,问道:“那犯不犯法呢?”突然感到说得有些直接,就解释说:“我是怕其中有办不通的地方,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话你问得好。”胡雪岩说,“犯法的事我们从不做。不过,朝廷的王法是有板有眼的,它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守法。它没有说的,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隐匿罪犯的私产固然犯法,但要是论法,我们又不知道他是长毛。”
“但是我们知道他是,良心上说不过去。”
“老夏!”胡雪岩既感叹又欢喜,“我没有看错人,你本性厚道是不错。然而,说到良心,生意人的良心只是对顾客来讲的,公平交易、老少无欺即可。至于对朝廷,要做官的讲良心,跟生意人的良心是一样的道理,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朝廷是当官的主顾,不能不讲良心,而我们就不必讲了。”
“不讲良心讲什么?”老夏不解地问。
“讲法,对朝廷守法就是生意人的良心。只要当官的对朝廷讲良心,做生意的就不敢不守法。但如果当官的没有对朝廷讲良心,我们又何必要对朝廷讲良心?”
“嗯,你的话我得好好想一想。比如长毛被抓了,抄家、做官的昧了良心,侵吞他们的私产就是不讲良心,如果我们讲了良心,就不能收长毛的存款。结果呢?白白便宜了那些当官的。对!”老夏一拍桌子,大声说:“光是做生意的对朝廷讲良心是没有用的,我们只要守法就行了。”
“老夏啊!”胡雪岩欣然释怀,“你总算是想通了!做生意就要灵活些,你只要记住,钱庄讲的是信用,为的也是客户,其他的都不是咱钱庄的事。”
就这样,胡雪岩与老夏取得了默契,开始大量接纳太平军逃亡将士的存款,还向补候、升迁的官员以及向上海逃难的绅士放贷,使胡雪岩的钱庄大赚了一笔。
因为胡雪岩不会将商机限制在传统的思想之上,所以,他才能够因时而变,做出最正确的抉择,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其实,任何市场都是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而那些约束市场的法律也是从不规范渐渐走向规范的。也只有那些有魄力、懂得灵活、善于变通的经营者才能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抢得先机、获得成就,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见,在很久以前,古人就懂得变通的重要性。其实,世间万物都是遵循着这个规律的,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没有脱离这样的规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了“变通”的真正意义。处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都是崎岖与波折,如果用一成不变的习惯来迎接你的人生,那么就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若能够将“变通”作为自己的习惯,以变应变,这是面对竞争社会的最佳状态。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学会“变”才能够“通”,只有“通”才能够长久发展。世间的客观情况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只有随之变化才能够永存于世。就如诸葛亮所说:“因天之时,因地之势,依人之利而所向无敌。”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够克服所有的艰难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萧伯纳曾说:“聪明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所以,变通是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更是一种成功之道。
孔子被困于陈国与蔡国之间的时候,整整10天没有吃饭,甚至连野菜汤也没喝过,已经饿到了极点。孔子的学生子路便偷来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来路就猛吃了起来;后来子路又抢了他人的衣服换来了酒,孔子也是端起来就喝。后来,等到鲁哀公前来迎接孔子的时候,他却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就不坐、肉没有割正就不吃。子路好奇地问:“先生为什么与在陈、蔡受困之时不一样了呢?”孔子回答说:“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如今我是为了讲义啊。”
还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云游于郑的时候,被一个反对儒学的权贵抓住,要求他们立刻离开郑国,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传播儒学,否则就杀头处置。弟子很为难,只见孔子毫不犹豫地当场保证,然后便上了路。可是他们刚离开郑国,就马上着手于讲学的事宜。弟子很不解地问道:“老师不是教导我们要诚实讲信用吗?既然已经保证了不再讲学……”孔子则笑道:“请问儒学有没有错?如果没有,那么郑人的那些无理要求我们又何必理会。对于那些无理之人就要用无理的办法,那样无理的约定也就不必如此认真了。”
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伤君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聪明的人创造法度,而愚昧的人受法度的制裁,贤人改革礼制,而庸人受礼制的约束。”是啊,圣人创造“规矩”、开创未来,愚昧之人则只会遵从“规矩”、重复历史。孔子是圣人,而他的三千子弟却不是,原因就在于孔子的思想够解放,懂得变通之法,能够实事求是地思考、分析问题。孔子对儒家学说的传教并不限于死板的说教,而是灵活为用。孔子学说以诚信为本,讲究君子之见,但是,在不该、不能讲的时候,孔子也能灵活变通,可谓是将原则性与灵活性巧妙地融于一体,所以他才是名留千古的圣人。
正如先哲所说:一扇门关了,另一扇门开了。可有很多人却死死地盯着那扇紧关着的门,以至于看不到其实另一扇门已经为之打开。所以,绝不可以吊死在一棵树上,只有这样才能够豁然开朗。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学会变通,山重水复之后是柳暗花明;学会变通,焦头烂额之后是舒眉开颜;学会变通,思维一转天地宽、心开阔。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哪一个成功之人不是懂得变通之道的?就是在现代,它也同样被照耀着闪亮且永恒的光芒。
深得变通之道精髓的胡雪岩,在经商之时将变通之法运用到了极点,所以他有不同于他人的先见之明与远见之理,所以他能够赚他人之不赚,获得丰厚的利益。这样的变通之道是值得世人借鉴且学习的,只要精通变通之法,所有的艰难险阻都会迎刃而解,也必当成为势不可当、所向披靡的勇者。
2.看境况行事更易成大事
人生就是一场长跑,总会有人在中途停下来歇息,如果你能在他人休息的时候奋勇而起,必定会大有一番作为。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对时机的选择和把握是尤为重要的,可以说它就是“取境”的灵魂。很多时候,即使你是一个举足轻重、身经百战的人物,即使你的决策是多么的果断与准确,若是没有选择恰当的时机出击的话,就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更有甚者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只有掌握了“看境况行事”的奥妙与诀窍,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其待时,不如依境行事
所谓“依境行事”,既要看人、看事,还要看时。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就要学会把握机遇,而机遇的把握除了要做到出手迅速、敢想敢干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乘势而行。很多商人都希望凭一己之力博取对自己有利的局势,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得不偿失。一个真正高明的商人必定会选择顺势而动、乘势而行,这样最终必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胡雪岩经商的过程中,为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而向洋人借款所取得的成功,就是乘势的结果。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引进资本的商人。在此之前,清政府不仅没有向洋人借钱的先例,更是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可代表政府向洋人贷款。曾是首辅军机大臣的恭亲王曾经想向洋人借银一千万两用于买船,但最终所获的谕批却是“其请借银一千万两之说,中国亦断无此办法。”在胡雪岩最初提出向洋人借款的时候,曾让一向果敢、决断的左宗棠对朝廷能否对此批准而心存疑惑,还是经胡雪岩一番对当下时势的剖析以及办大事要懂得乘势而行的解说之后,左宗棠才得以坚定决心。
同样是向洋人借款,当时没有获准,但此时却很有可能会获准,胡雪岩认为这是时势使然。首先,当时向洋人借钱买船,曾受到洋人的多番刁难,朝廷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恭亲王也开始打退堂鼓,自然不会再去借洋债。此时则不同,洋人已经看出朝廷镇压太平军的决心,必会自愿借款以助朝廷军务,朝廷断然不会拒绝。其次,当时的军务并不是特别紧急,向洋人借款买船尚可延缓,但此时的军务迫在眉睫,而重中之重又是镇压太平天国,若以军务之急向朝廷提出向洋人借款的要求,朝廷必然会听从。最后,领衔上奏的左宗棠手握重兵,且因平定太平天国而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若由他提出此建议,分量自然会重一些。就这三条所形成的大势,向洋人借款不办则已,办则准成。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胡雪岩所料。
胡雪岩眼中的“境况”即是那些能够促成某件事的所有外部条件的同时具备,即恰逢其时、恰逢其地,纵而合一,汇集而成的某种大好情形。具体来说,最佳的境况就是由时、事、人等因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合力,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此时去办与彼时去办必定会大有不同,甚至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事。“事”则指具体要办的事。适宜的时机办适合的事情,若不能判断什么事情在一定的时期内可办、能办,则必定没有办成之望。而所谓的“人”,就是指具体办事的人。对于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办会有着不同的效果,即使是能力相当的人也一样。所谓依境况行事,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去办应该办的事情。
胡雪岩之灵活变通的经商策略中,依境况行事是最高明的手段,一招即能顺乎情形而事功圆满,这样的经商之法大概可以称之为“神招”了。胡雪岩之所以能够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游刃于官商之间,就是他深知“看准境况出击”之妙、精通“神招”的缘由。
顺应境况,品味成功
俗话说:“借得东风好行船。”这里的东风指的就是“境况”,有了东风,船只就能够顺风而行,省力又快速,但若没有东风,既费了力气,又耽误了行程。由此可见,“顺应境况行事”对走向成功的重要性。
《易经》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的重要代表,由它衍生而来的太极图就给人一股周旋的力量,即借力打力、生生不息。“太极”告诉世人“借力”的重要性,它是一门“借”的哲学,它引导人们用他人的力量来增强自身的力量,引导有害的力量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其实,人和周遭的环境是彼此依存且相互斗争着的,而如何能够在这个环境中游刃有余,使之有益于自己,是一门深奥、博大的学问,也只有学会这门学问,才能纵横于世。
王晴在大学的时候就对花卉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经常在重要节日上街卖花,其间,她体会到了创业的滋味。
在2001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放弃了母亲为她安排的稳定职业,投资了1万元,在小区里开了一家“不正规”(执照与发票都是别人的)的花店。过了半年,她又将花店搬到了一个计算机广场附近,规模虽不大,但至少已经慢慢地被这里的白领所认可。可好景不长,不久便遭遇了“非典”,花店的经营甚是惨淡,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2005年初,王晴很幸运地成为区开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创业跟踪指导服务”的对象。她暗下决心,这是命运给她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她要趁此机会好好地学习一番。自此后,她一有困难便向他们请教,指导员也常常来了解她的境况,给她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帮助。她的花店附近大都是商务楼,白领人士颇多,所以指导员建议她最好着重走高品位、多类型服务的路线,于是王晴便调整了自身的经营方向,果然,很快便有了明显的效果,而且经营方向也有了扩展,比如布置会场、婚礼现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