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好的执行者
46775100000019

第19章 解读最好执行者的成功素质(1)

12最好执行者的五大特质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我在巨海品牌课程《打造商界特种部队》中讲述到:“一个人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爱岗敬业的前提条件是热爱你的工作,如果你不喜欢或对工作不感兴趣,何谈爱岗敬业呢?

但在生活中有些人却认为:树挪死,人挪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问题在于,并非什么人都能挪活,也不是哪位爷都有人留。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期望目标不同,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不同。一叶扁舟很难承受大海的波涛,万吨巨轮也不能在池塘里起航。搞清楚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怎样去干,从而选准自己的奋斗目标、工作岗位,才是成功的基本条件。遗憾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而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在志存高远的名义下,把目标定在了他们力所不及的位置上。有一则调查资料表明,有2/3的跳槽者对新工作更不满意,而碍于“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观念,或限于原单位的拒绝,他们没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选择,只能继续跳下去。

在很多情况下,客观环境的改变是缓慢的。一个明智而成熟的人,不会天真到要环境来适应自己。可现实中确有那么一种人,他们自视甚高,总觉得领导是压抑人才的混蛋,同事也是嫉贤妒能的草包,只有自己是卓尔不群的凤凰。他专盯着别人的勋章和花环,而不看人家背后的心血和汗水;他羡慕别人的钱包,但又经受不了挣钱所付出的辛劳;他眼馋别人的成功,却不准备为自己的成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一来,不管多好的工作、多体面的事业,他都心生几分怨恨、愤恨、憎恨,其结果是干一行,恨一行。

这样的人,忘记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干什么都有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到了干一行恨一行的地步,那么在抱怨客观环境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呢?如果在工作中你没有了敬业精神,那下一个工作必定又是恶梦的开始。

敬业精神是立足职场的基础,是认真负责的表现,更是事业成功和人生快乐的保障。

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一位邮递员,他的名字叫次仁桑珠。他所服务的地区是藏民牧区,面积广大,牧民居住结构十分松散。他每天要在高原牧场上骑自行车行走上百里路为牧民投递邮件,工作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行走的路线也非常远。但他毫无怨言,只要信件拿在他的手里,他就一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信件准确地送到牧民手中。更可贵的是,他不仅为牧民送信,而且还为那些不识字的藏族牧民读信、写信,传递亲情。

从次仁桑珠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敬业精神的伟大和宝贵,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够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并发挥出个人的长处。

《福布斯》杂志的创始人福布斯曾这样说:“做一个一流的卡车司机比做一个不入流的经理更为光荣,更有满足感。”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看不起工作的人。只要具备敬业精神,将工作做“精”,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来。

对工作能不能做到精益求精,关键要看是否热爱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发自内心地去追求精益求精的目标,追求完美的实现。美国的黑人演说家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也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贝多芬谱曲、莎士比亚写诗一样,以同样的心情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惟有用心去做,才能把工作做好。”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凡是想把企业做强、做大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素质再高些,而企业也只有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改善产品或服务,应对市场竞争。所以,作为员工,只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把“敬业”上升为“精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

当一个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时,才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能更迅速、更容易地获得成功。

应该说,人生最大的挑战并不是突然的灾变和改变命运的选择,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而又极其平凡的普通日子,能在旷日持久的平凡中感受到伟大,能在重复单调的过程中享受到丰富的生命,才是对人的生命质量最严峻的考验。

所以,在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结果第一,不断创新

现代企业中,老板可能会欣赏你的性格、能力、水平,但最终还是以结果说话的。一个优秀的员工不在于他表面上看起来多么精明能干,不在于他解决了多少问题,也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豪言壮语,关键在于他工作的成就和结果,能否让老板拍案叫绝。

在一个企业中,业绩是考核员工的唯一标准。唯有业绩才能体现一个员工的价值,没有业绩,没有结果,其他一切都没有说服力。

聪明的员工,从来不会夸夸其谈,也不会怨天尤人,遇到问题,他们懂得用结果证明自己。

安娜在一所很普通的大学读计算机专业。大三那一年,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进入一个大城市的一家科研机构实习。刚去的时候她干坐着,上司看她可怜,就扔给她一个东西,说:“3个月内完成就行,到时给你一个实习鉴定。”

3天里,她几乎住在单位,然后——完成了它。

第四天上午,当她告诉上司任务已经完成时,上司吓了一跳,对她刮目相看。又给她几个任务,并且规定很少的时间,而她居然都会提前完成。

实习结束,上司没多说什么,但不久却径直到她的学校点名要她。

这之前,机构的上级部门很奇怪:我这里有好几个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你都不要,却非要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不是开玩笑吧。

“不开玩笑,因为她给我的永远是结果。”那个领导说。

后来,有一次上级临时借调她去帮忙,结果是:这个部门以前的报表都是最后一个交,并且还经常返工,但这一次,安娜不仅第一个送上报表,而且一次性顺利通过。

上面点名要她,下面不愿意放,但硬是被调走了。现在她做的事情是负责为新来的研究生、本科生分配工作。

可见,要获得晋升,获得他人的认可,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结果说话。所有的老板都喜欢听到“放心,交给我了”之类的话,但更喜欢听到“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因为只有真正彻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解决了问题就是执行有力,就是取得了成果。

用结果代替自己说话,就是要拿出最有力量的业绩,那就是给你500万推广预算,你能干出5000万的业绩,为公司获得1000万的利润,结果就是给你100万的年薪,老板都觉得值,这也是你的价值所在。

这已经是苏菲的第三份工作了,她不明白为什么无论在哪个公司、从事哪一份工作,每到年底考核之后自己都会成为被炒鱿鱼的那个倒霉蛋。很多和自己学历相当,而且同一批进入公司的同事,现在都有了丰厚的业绩,而且在新的一年里都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回首这一年自己的成果确实有些恼人,虽然自己也很努力,但是整整一年,自己都没接到什么大单,也许这是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的缘故吧。可是反观其他同事,他们的客户资源依然丰富,大家似乎整天都忙着和客户谈判。

同事的业务能力一直令苏菲羡慕不已,即使是最糟糕的去年也有一个同事签了好几笔大单。

苏菲找到了业务主管,希望主管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觉得主管并不是一个苛刻的人。主管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苏菲敲门之后进去了。刚刚坐下,主管就接听了一个电话,是公司总部打来的,苏菲听到电话的另一端正在向主管下达解聘自己的命令,而主管则竭力向对方证明苏菲是个不错的员工,对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我们也相信她不错,但是她可能并不适合在我们公司待下去,因为她一直没有像其他员工一样的业绩。我也没有办法,她必须离开,因为公司要发展,不能让任何人拖后腿。”

还能说什么呢?苏菲只有黯然离开公司了。

实际上,苏菲的情况在很多员工身上上演,如何摆脱经常被淘汰的命运,惟一的办法就是拿出业绩,拿出结果。否则,不管你曾经付出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也不管你学历有多高,工作资历多长,人品如何高尚,只要你拿不出业绩,你就只能走人。

因此,我们必须勇于接受并且尊重这种现实——在企业和老板的心目中,最看重的是两个字——结果(业绩)。而工作中的所有的付出和过程只是一个铺垫,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必须靠业绩说话,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问题,我负责

负责精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负责,而把那些有难度的事情推给别人,这种思维常常会导致他们工作上的失败。

在工作中,难免有疏忽的时候,没有谁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出现问题后,自己是否能马上去解决,这是一个人是否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重要表现。

乔治做了一辈子的木匠工作,他因敬业和勤奋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年老力衰时,乔治对老板说,自己想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

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决,不为所动。老板只好答应他的请辞,但希望他能再帮助自己盖一座房子。乔治自然无法推辞。

乔治已归心似箭,心思全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的水准。等到房子盖好后,乔治兴冲冲地向老板请辞。这时,老板做出了一个让乔治意想不到的举动——老板将钥匙交给了乔治。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一生盖了那么多豪宅华亭,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同样一个人,可以盖出豪宅华亭,也可以建造出粗制滥造的房子,不是因为技艺减退,而是因为失去了责任感。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现,就必须在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让责任感成为鞭策、激励、监督自己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中没有丝毫的懈怠。

因此,一个优秀的员工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对你遇到的问题负责,不要推给任何人。否则,不但会害了公司、害了客户,还会害了自己。

一家知名国际化妆品公司重金聘请了一位叫杰西的副总裁,杰西非常有能力,但到公司一年多来,却几乎没有创造什么价值。

杰西的确是一个人才。从他的档案上显示,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到化妆品公司之前,曾经在三家企业担任高层主管。他非常擅长资本运作,曾经带领一个五人团队,用三年时间将一个不到百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员工上千人、年营业额5亿多美元的中型企业,创造了令同行称道的“杰西速度”;在1998~2000年,他更是叱咤华尔街,掀起一阵“杰西旋风”。

这样出色的人才,怎么会创造不了价值呢?

“在个人能力方面,我是绝对信任他的。”公司总裁费拉尔说。

“你了解他具备哪些能力吗?”一位人力资源咨询师问他。

“当然了解,在请他来之前,我是非常慎重的,我请专业猎头公司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能力测试,测试结果令我非常满意。”费拉尔说。他还详细列举了杰西具备的各种能力,并举出了杰西以前工作中的很多成功案例来证明。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经过深入的沟通,那位咨询师发现,杰西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工作的难度越大,越能激起他奋斗的欲望,他随时都有一种准备冲锋陷阵的冲动。应该说,这样的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在进入公司之初,我满怀激情,决心干一番大事业,可后来,我发现一切都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越来越觉得没劲,对公司渐渐失去了认同,对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了认同。”杰西终于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他说:“我希望有一个能够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工作环境,而不喜欢太多的束缚。”

原来,杰西的上司费拉尔先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对所用之人难以放心,害怕能人挖公司的墙脚;二是喜欢亲力亲为,经常越级指挥。在很多事情上,使杰西感觉自己形同虚设。

杰西最需要的,应该是需求层次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能够以业绩来证明自己,将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

找到问题之后,咨询师把费拉尔和杰西请到一起,共同分析公司授权和指挥系统方面的问题,明确了作为董事长兼总裁的费拉尔的职权范围和作为副总裁的杰西的职权范围,共同制定了公司的授权制度,以及组织指挥原则。

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杰西几乎是变了一个人,他做出了很多成绩,而且,费拉尔先生和他已经成了不可分离的亲密战友。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杰西的转变,使他自身出众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促使他转变的关键因素,则是重新唤起了他对公司的责任感。

实际上,杰西本人是极富责任感的——当然,他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但他在费拉尔先生的公司里起初的无所作为和以后的成功表现证明了责任胜于能力。

然而,让我们感到万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

的确,战场上直接打击敌人的,是能力;商场上直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也是能力。而责任,似乎没有起到直接打击敌人和创造效益的作用,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人们重能力轻责任。

每个员工都应该勇敢地去承担那些属于自己的责任,遇到问题要敢于面对,勇于解决,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无论当前的问题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心平气和地去接受所有结果。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

现代职场竞争异常激烈,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和车子、房子一样,随着时间的流失,不断折旧。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不被抛出轨道,否则,就有可能被列入公司裁员的名单之中。

一个人能否拥有成功的人生,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千古难题。

是努力吗?“付出就有回报”、“成功靠打拼”,只要努力打拼,就一定会成功。可事实证明,100个努力的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是因为努力而成功的,而且还必须有个前提:你选对努力的方向。否则,方向错了,南辕北辙,努力得越多,离你想要的结果就越远。

是方向吗?有一句话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固然重要,然而,选对了方向就一定会成功吗?如果你选择的目的地是美国,但是你没有适当的交通工具,靠两只脚,恐怕到死也到不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