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解日常心理学
46776200000009

第9章 心理魔镜中的自己——我们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行动(2)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者先以打工仔的装束找某公司经理谈事,经理的态度很冷淡,爱答不理的;过几日,再让被试者以身着西装革履的政府官员打扮去找经理,经理很热情地予以招待。这种由衣衫、身份而决定态度的效应,称为“包装效应”,它其实是观察者态度的一种表现。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只认衣衫不认人呢?

审美观的影响

这与人们的爱美心理和审美观有关。虽然审美观因人而异,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希望看到美的人或物。一般来说,西装革履、举止优雅、仪容整洁,看起来更舒服,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观。

此外,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总有一个从浅表到深刻的过程。而当今社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人们的交际范围广而交往程度浅,审美也随之出现浅表性,在判断一个初识者的时候,往往凭借“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不外乎对方的发型、容貌、服装穿戴、言语表达等。

服装是身份的象征

当今社会,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物化”。这种变化使得人们有了进入高阶层的方式,即购买高档商品。因此,高档商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其心理需求,成为一种买得起的身份象征和符号。所以人们,尤其是渴望跻身高阶层的人,看到穿着西装革履的人,就会觉得对方是成功的、有教养的、富有的、高阶层的人。故这样打扮的人则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詹森是一名体育运动员,平时训练的时候非常刻苦,而且成绩也很好。但是一参加比赛就会发挥失常,接连失利。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将这种心理现象命名为“詹森效应”。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如一个平时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原本考上名牌学校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时刻却发挥失常;一个在奥运会上有十足把握能拿到金牌的运动员,结果连银牌都没有拿到?

患得患失的心理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能摆脱这种心理效应的影响。当一个运动员取得成绩后,人们就会给他“安”上无数的光环,而且很多双眼睛会一直关注他。由于受到众人的追捧和利益的驱使,给自己造成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定势,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以及肩负的国家、社会、家庭等对自己的巨大期望,无形之中会加剧人们患得患失的心理,想到一旦失败就会让大家的失望,也给自己丢面子,在如此强烈的得失心理下,怎么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呢?

自信心的减弱

重要的人物往往是备受关注的,而过多地关注则会变成压力,当人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做事情的信心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一个人做某件事时,没有多少人关注,即使失败了也无妨碍,就会表现出很强的自信,轻松完成这件事;反之,当一个做事时,很多人都在关注,如果失败了还有可能遭受到嘲笑,他的自信心就会减弱,就会有一种害怕失败的畏惧感,事情就会变得不轻松,导致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人一旦失去信心,对比赛产生畏惧,就会过多地想着如果失败该怎么办,精力不能集中,结果导致发挥失常。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出卖你真实的想法。在生活中,我们也常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对别人说谎的时候,总是不敢直视对方,似乎直视对方,对方就会知道我们在说谎。为什么眼睛是谎言的天敌呢?

瞳孔的变化

众所周知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是人能看到外界的唯一渠道。其实眼睛除了作为视觉器官以外,还能表达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人们也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人的瞳孔的大小变化随着外界光线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也受情绪和兴奋度影响,同时,人类的思维也跟瞳孔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听到自己不喜欢的话瞳孔就会收缩;而听到让人感觉欣快的话瞳孔就会扩大;如果发生危险的时候或高度兴奋激动时,瞳孔就会扩大到平常的4倍,瞳孔的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标志。透过瞳孔的变化,别人就会知道你真实的想法,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说了谎,就会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从眼球到内心

实际上,眼球的转动可以显示出人们现有的想法,如果一个人在用心听你的讲话,精神高度集中,眼球转动就会很少,眼睛就会显得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不想听你的讲话,他希望赶快结束这次谈话,眼睛就会四处游移,希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有的时候也说明他暗藏打算。

人的眼睛往往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达。人们在说谎的时候,往往是心虚害怕的,于是更加害怕对方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什么,因此有这种担心时,就会在行动上刻意地使自己的眼神避开对方,不敢正视对方。但是越是逃避,反而越显示出自己的心虚,也越容易出卖自己。

不管是参加比赛,或者是进行谈判,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在自己的熟悉的场所进行。我们常说:“我的地盘听我的”。在自己的地盘上,我们常常充满信心,并因此常能赢得胜利,其实这是一种心理优势作用的体现。

环境影响心理

人们做事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完成的,而周围的环境往往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把与人们活动相关的时间、地点、场地、环境与氛围等因素统称为情景。谈判的具体环境称为谈判情景,比赛的集体环境称为比赛情景。

环境会影响人们的心理。人是感情动物,即使是情绪控制较强而且不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人,也无法完全摆脱环境带来的一些干扰。例如,在谈判时,在温馨、舒适的谈判环境和和谐氛围中,谈判容易顺利进行。相反,在嘈杂、纷乱的环境会使人的情绪处于躁动状态,影响人的思维活动和信息识别率,会在谈判中做出让步甚至出现失误。

主场的心理优势

心理学家解释说,动物在自己的领地里,最有办法进行防卫。人类也是一种有领域感的动物,与自己所拥有的场所、物品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离开了这些东西,人的感情和力量就会产生无所依附的感觉。而“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说法,更是形象地道出来了主客场给人们心理造成的不同影响。

例如,在比赛中,比赛情景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很大的。主场气氛会为东道主构建了必胜的信念与支持,同时也给对手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许多对抗的竞技赛事中,客队也往往不惜代价组织支持者建立庞大的“拉拉队”到场为其助威,希望反客为主,以便增强自信心增加获胜概率。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到要交的前一天,就不会动笔写;老板布置下来的任务,只有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想着要完成;对于要洗的衣服,要等到没有换洗衣物的时候,才开始动手清洗。

人们常有这样的心理,对于那些不是要马上完成的任务,就会习惯性地往后拖延,直到迫不得已时才会想着如何去完成它。心理学家把这种拖延心理现象叫做“最后通牒效应”。

懒惰心理作祟

在此之前明明有充裕的时间,为什么人们总会选择在最后的时间来完成任务?主要原因就是人们的惰性心理。懒惰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获得休息,在没有明确时间规定下,就会放松,不着急,将事情一直拖延下去。如果一件需要5天能完成,而老板给了10天时间,我们就会觉得时间还长着呢,等明天再说吧,在这种心理的鼓动下,就会将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最后期限到来的时候,才急急忙忙地着手完成任务。

为了逃避而拖延

人们总喜欢在最后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其中也有逃避心理在作祟,对于棘手的事情,人们总是喜欢逃避,躲一时是一时,不到万不得已,就不会主动去做。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每个人都存在对生活逃避式的想法,因此会追求立即的满足,这是我们最原始、本质的需求,如果某些事情需要我们付出,需要等待,那么我们就倾向于逃避这种痛苦的、焦灼的等待。逃避的另外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对事情本身的恐惧,害怕完成它,从而在心理上就不愿接受,就会一直往后拖,直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选择完成它。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会感到寂寞,太近,会觉得压抑。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需要独占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为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又被称为“心理气泡”。

心理气泡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坐在他的旁边。在经过80人次的试验后发现:在一个只有两名读者的大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而坐,一般会默默地找另外的座位坐下,以远离那个陌生人。否则有些人则会直接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证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超过这个距离,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心理“气泡”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人的个性特征,一般来说,独立性强的人,或内向型的人,心理“气泡”较大。外向型的人,或依赖性强的人,心理“气泡”较小。

不同的心理距离

不同关系的人们之间,心理距离也是不同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四种距离:(1)亲密距离。双方的距离可在15?厘米以内,双方可以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体现出亲密与友好。(2)个人距离。在46~76厘米之间,最远距离为76?122厘米。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3)社交距离。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用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远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4)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范围为3.7?7.6米,甚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