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幽默式的语言会让孩子感到快乐,而且会更加听从你的教导。比如,许多孩子在玩玩具时,往往比较兴奋,能够一口气玩上半天甚至一天。但是,在玩完后,孩子们却很少会主动去收拾整理玩具。这时候,父母最好不要说:“快把玩具收拾起来!要不以后就不让你玩了!”可以使用幽默一些的语言:“玩了这么长时间,你肯定累了吧?问问这些玩具是不是也累了?要不,你把他们送回家吧,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跟你一起玩好不好?”相信孩子会用一种同情心去感受,并会主动地收拾好玩具的。
3.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幽默故事,让孩子在不断的熏陶中逐渐培养起幽默感。孩子听多了幽默故事,自然能够模仿、吸收幽默故事中的幽默因子,也会逐渐变得幽默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跟孩子说笑话或表演滑稽的动作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为大人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孩子不见得有同感。但孩子认为好笑的语言或动作,大人要陪孩子一起笑,虽然从大人的角度来看也许不见得好笑。
4.丰富孩子的幽默词汇
六七岁的孩子正是语言能力加强的年纪,他们会渐渐明白许多词语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他们喜欢跟他人讲一些有双重含义的词语。
十几岁的孩子则更迷恋于双关语和笑话,他们喜欢用这种双关的语言和笑话来表达对他人的正面或者负面的情感,保持与同伴之间的亲密关系。有时候,这种笑话成为孩子们友谊的象征,如果一个孩子被其他同学告知了一个笑话的内容,这就表明他已经被这位同学接受了,对方愿意把他当成好朋友。
因此,孩子们需要有丰富的词汇来帮助自己表达幽默的想法。如果词汇贫乏,语言的表现能力太差,那也无法达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些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丰富他们的词汇。
5.注重幽默的高雅性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幽默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同时幽默也可能成为伤害别人的工具。比如,别人的种族、宗教信仰、生理残疾等是不能用来当作幽默材料的,这样会伤害对方的情感。如果孩子在无意中开了这样的玩笑,父母千万不能鼓励,而是应该郑重地与孩子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引导孩子尊重他人。
父母在培养孩子具有幽默感的同时,也要记得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比较活泼,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所表现出的幽默感的形式也会有不同,有的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幽默来自人丰富的内涵,随着知识面拓宽,阅历增加,举止谈吐自然会有所改变。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要耐心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幽默是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千万不要为了幽默而幽默,变成冷嘲热讽,或者变得油嘴滑舌。这些都不是父母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初衷。
6.和孩子共同创造幽默
我们很多父母在处理事情和教育孩子的方面,很少会利用“幽默”这种方法。据对300多户家庭的调查中显示,妻子认为丈夫情感沟通呆板,缺少幽默、浪漫情调的占61.7%,丈夫认为妻子多柔情、少幽默的80.4%,而子女认为父母毫无幽默感的达88.8%。只有11.2%的父母知道用点幽默方法,实在少得可怜。
父母要亲力亲为,与孩子共同创造幽默,对培养孩子的幽默个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实幽默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弗洛伊德说:“诙谐与幽默是把心理的能量以游戏的方式释放出来。”幽默也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它基于一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幽默与搞笑是截然不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幽默感的人总是不动声色就能使别人充分享受到幽默的愉悦。
幽默感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通过幽默的表达,可以舒缓紧张情绪,更能营造出快乐的气氛。父母应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
§§§第23节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
父母箴言
巴甫洛夫说:“绝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父母如果发现了孩子骄傲的情绪,一定要加以纠正,并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
谦虚是一种美德,“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我国古代诗人曾以竹子比喻来歌颂谦逊的品格。谦虚也是一种求实的态度。它能使人比较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比较清醒地认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孩子也必须明白,骄傲是谦虚的对立面,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阴影。一个人的成绩都是在他谦虚好学、扑下身子实干的时候取得的。当他什么时候骄傲了,自满自足了,那么他就必然会停止前进的脚步。而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不但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障碍,而且还会造成伙伴关系的紧张。
所有骄傲的人都会这么认为:自己有学识,有能力,或有功劳;而谦逊的人却总是习惯于认为自己还差得很远。骄傲的人也许真的有其骄傲的资本,然而谦虚的人就真的会没有让他们产生骄傲的条件吗?
实际上,使一个人产生骄傲的真正原因并非饱学,而是因为他的无知。同样,一个人会谦虚也不是因为他差得很远,恰恰相反,他的确不比别人差,甚至会超越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谦虚与骄傲的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总体修养如何,而不在于是否多读了几本书或是多做了几件事。
关于希腊古代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则小故事,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人尊敬的一位。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非常善于辨析,不管是谁提出的任何问题,只要到了他的手里,没有不迎刃而解的。但是尽管这样,他还是非常的谦虚,从来不以权威自居。
由于博学而谦逊,苏格拉底被公认为最聪明的人,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他所不知道的。但是苏格拉底却一点也不这样认为。他说:“不可能!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众人仍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并建议他到山上的神庙去占卜,看看天神的意见如何。于是苏格拉底来到神庙去占卜,占卜的结果明白无误:他确实是天下最聪明的人。面对神谕,苏格拉底无话可说了,但是口里仍然喃喃自语:“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像苏格拉底这样博学多才的大哲学家却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可见他是多么谦虚,这种谦虚可以让他不断地进步。但是却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天下第一,这样的一定会跌跟头的。
在现在的社会家庭环境中,一些独生子女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荣誉与成绩,他们之中有的会因为骄傲自大而看不起同学,有的会因为自己成绩拔尖而逞能,有的会产生盲目自满的情绪,有的会有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甚至有的会把集体的成绩看成个人的,这些表现将会使他们的不再进步甚至会脱离同学、脱离集体,进而失去目标,成为一个后进同学。不过父母也不用太过紧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孩子找到其骄傲的原因。
首先,家长要向孩子讲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一个人如果谦虚就会永不自足,就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新事物,他们会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一些先进的经验,进而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一个骄傲的人就会自满自足,故步自封,他会认为自己什么都掌握了,也就不会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和新知识新事物。这样,他就会原地踏步,他就会掉队。此外,谦逊的人能虚心好学,尊重他人,团结他人。而团结谦逊的结果往往能凝聚起更大的力量,取得更大的进步。而骄傲自满瞧不起别人,往往会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伤害别人,影响团结,导致失败。所以谦逊会迎来成功,而骄傲最终只会导致失败。
其次,在培养孩子的谦逊品格时,还应当结合讲道理、多举实例的方法。“勤于学,严于分,善于比”的教育方法,很值得借鉴和参考的。
勤于学,就是让孩子不断学,让他知道,取得了一点成绩并没什么了不起,只要你继续学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这个也不了解,那个也不明白,这样,他就会知道自己也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当孩子在某个领域取得一些成绩后,不要让他产生骄傲的情绪,一定要让他继续学习。为他确立新的努力目标,他才会知道自己原来还有那么多东西不会,而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实在不值一提,正所谓“学问茫茫无尽期,为人第一谦逊好”。
严于分,就是要严于解剖自己。每当孩子取得成绩后,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冷静分析,用“两点论”来看待自己,要告诉孩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而每个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所以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骄傲情绪的滋生。
善于比,就是要教育孩子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和比自己强的人比,找差距,确定自己应该向别人学什么。应该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首民歌写得好: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好汉争上游,争得上游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
我们还要让孩子认识到:他自己还现在年龄小,知道的少,经验也少。所以,他必须要认真学习,向成人学习,向别的小朋友学习,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只要虚心学习就能向任何人学到东西;如果他一旦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他就会变得看不起人,也就不可能前进,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进步。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该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问题,以免孩子以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很容易。如果有可能的话,家长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点困难让孩子去克服,使孩子认识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并不是那么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去解决,从而就会促使孩子虚心学习,取人之长,避己之短,不断进步。
§§§第24节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观念
父母箴言
我们知道,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孩子能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与他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联系。如果父母在早期教育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就等于给了孩子知识、力量、聪明和美好的开端。
詹姆士·杜布森说过,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得到富裕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无穷。每个人都是在时间长河中开始旅途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时间中发展的。谁能够把握时间,谁就会利用时间,谁就会最早接近成功的终点。因此,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珍惜生命,是在把握成功的金钥匙。
有一些孩子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其实我们大家所拥有的时间是一样多的,但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做出一番大的事业来,而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其原因就在于有的人知道时间的宝贵,而有的人却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一些伟人、名人把视时间为自己的生命,对时间无比珍惜,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有紧迫感,谁珍惜时间,谁勤奋努力,谁就可以得到时间老人的奖赏。这个道理并不深奥,但是渗透的却没有几个。
请父母们从以下7个方面行动起来,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树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一个人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其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部。尤其是对孩子而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岁月中,最了解也最熟悉自己的孩子,而父母有意无意在孩子面前所表露出的一举一动,都对形成孩子的一些习惯性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父母的疏忽,总认为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少导少管,正确的行为缺乏鼓励强化,错误的行为没有坚决刹住,久而久之,使问题变得愈为突出,孩子的时间观念没有形成,却形成了许多坏习惯。
2.合理安排时间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则,如果针对每个孩子的习性让其自己制定一份时间安排表,依此去做,形成一种规律、习惯,对孩子一天的时间利用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如果让孩子没有计划、盲目地去做事,他只会感觉时间不够用、或者造成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成的现象。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根据大脑活动的规律,科学地安排时间,将使时间变得井然有序、一丝不苟。
比如孩子知道早晨自己的记忆力最好、是记忆力最佳时段,这段时间孩子就可以用来背要记的东西。可是,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一天之中人的大脑功能最好的时候是刚睡醒以后的三四个小时左右,也就是上午10点到11点左右,是一天中学习的黄金时间,孩子可以让孩子在这个时间段消化一些需要理解、分析、攻坚式的作业;到了下午两三点是学习的另一高峰期,又在上课时间,这有助于孩子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到了晚上八九点又达到了一个黄金时间,在大脑非常清醒的状态下,让孩子复习一天所学的知识会达到很不错的效果。
当然,以上所说的时间安排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会顺应节律,因人而异地引导孩子做好时间安排。避免盲从、强迫和硬塞。
3.培养孩子的勤奋精神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是,由于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的不同,所以,时间贡献的效益也就大相径庭了。鲁迅先生认为天才就是勤奋,他不赞成那种空耗时间的人。他对自己的时间极其吝啬,一分一秒都不愿白白流逝。他把时间比做海绵里的水,总是尽力去挤。人的生命也就是从生到死这一段时间的总和。所以说,鲁迅先生对时间的比喻,道出了生命的真谛,而一个“挤”字也道出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如果一辈子总是悠悠晃晃,无所作为,那么,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如果对时间没有“挤”的精神,想成就一番事业,岂不是懒汉做美梦——空想一场而已。有志者惜时如金,无志者空活百岁。不善于挤时间的人,很难说他有什么宏图大志。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让孩子在相同的时间里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这样,才会有取得成功的可能。
4.培养孩子学会利用时间
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还要善于利用时间,尤其是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这将会使孩子的办事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作一些巧妙的安排,因为,只有详细而巧妙地制定出工作、休息或从事其它活动的表格,并严格执行,养成习惯,时间才能很好地把握在孩子的手中。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学会把零零碎碎的时间积累起来,比如每天利用早晨上厕所的时间背两个英语单词,积少成多,一年下来可以多记七百多个单词,整体看来结果还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