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谋略宝库1
46826200000019

第19章 乱世出英雄(6)

现在的闹市之中到处都摆着《易经》算命的大摊小摊,孰不知,《易经》所反对的就是“命”,一部《易经》的宗旨,若从预测学的角度讲,也就是教人四个字:趋吉避凶。吉既可趋,凶既可避,人力既可为,何“命”之有?那么,中国人到底怎样处理天命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呢?

要想用一两句话说清这个问题,当然十分困难,也许用这句话能够略略概括一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还是相信人事的力量的,还是认为可以通过人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中国人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着自己突出的特色。尤其在封建官场上,中国人的随机应变也就成了谋取成功,获得最大利益极为有效的策略。

在中国历史上,不知是因为有了《史记》这部书,还是西汉的史实确实与众不同,反正西汉——尤其是西汉的建立和西汉初年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讲有着特殊的魅力。例如,围绕着吕后就发生了一系列的耐人寻味的故事。

汉十二年(前195年)四月,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驾崩。吕后素怀野心,想趁此机会挟持幼帝,把持朝政。于是,她召来自己的心腹辟阳侯审食其共同商议,最后决定先秘不发丧,借刘邦病重为名,召群臣入宫,受遗辅政,事先伏下甲兵,待功臣到齐,全部诛杀。

然而,事不隔日,此事立即让曲周侯郦商知道了。郦商十分焦虑,恐怕吕后的毒计如果得以实现,功臣被杀不说,一定会导致天下大乱,上危朝政,下祸百姓。为国家社稷着想,一定要设法阻止。他经过仔细思考,决定前往拜见审食其。

郦商见到审食其,让他屏去左右,然后小声对他说:“你将大祸临头了!”审食其突闻此言,吓了一大跳,忙问:“您何出此言?”郦商说:“我听说陛下已驾崩四日了,宫中至今秘不发丧,吕后还要设计尽诛功臣,如果这样,天下定将大乱!你想一想,现在陈平、灌婴统十万兵马驻守荥阳(今荥阳东北),樊哙、周勃领兵二十万在外征讨代地,如果他们听说陛下归天,诸将被杀,就一定会合兵一处,回攻关中。那时,朝中肯定没有人支持你们,而外边的将士又师出有名,皇后、太子还能依靠谁呢?你原为陛下家臣,现又是皇后的心腹,众将定会认为你是此事的参与者,试想,你全家性命还能保全吗?”审食其听后,暗暗感到害怕,但他善于掩饰自己,嘴上仍说:“我绝对不知道这件事,这恐是外边的谣传,待我禀明皇后,便知真伪了。”郦商见自己的话已起了作用,目的已经达到,便告辞退出。

郦商走后,审食其思前想后,越想越觉得郦商的话有道理,坐立难安,于是赶忙入宫报知皇后。吕后见风声已泄,计划根本无法实行,于是随机应变,一面令审食其去告诉郦商,就说此事纯属谣言,令他不可再传;一面发下命令,听任众臣入官哭灵。这场屠戮功臣甚至要引起天下大乱的悲剧暂时没有发生。

在吕后采取随机应变的策略的同时,陈平也随机应变了一次,这才保住了自己的项上人头。

刘邦因征英布时被流矢所伤,病情十分严重。这时。有一个向来与樊哙不和的侍臣,见机便向刘邦进谗道:“樊哙为皇后的妹夫,与吕氏结为死党,我听说他暗地里设谋,待陛下千秋万岁之后,引兵入都,尽诛戚夫人、赵王如意等人,您不可不防!”

刘邦本来就非常宠爱戚夫人,忧虑日后戚氏母子的安危,闻后大怒,不管事情的真伪,立即召陈平、周勃于榻前,说:“樊哙伙同吕后,盼我速死,今命你二人,持诏前往燕地,速斩樊哙,不得有误!”又叮嘱周勃道:“樊哙被斩后,你可代哙为将,讨伐叛王卢绾。”二人闻令大惊,见刘邦盛怒,且重病在身,也不敢问明原因,只得奉命退出,整装北行。

在路上,二人私语道:“樊哙本是陛下的故人,积功甚多,又是吕后的妹夫,事关皇亲贵戚。主上不知听了何人谗言,盛怒之下,欲斩樊哙,难免事毕后悔。我们最好权宜行事,将樊哙擒住后押往京师,请主上亲自发落。”二人议好后,星夜赶往燕。数日后,二人已入燕境,行至距樊哙军营几里处停下,筑好坛,派人持节往召樊哙。此时,樊哙正欲发兵追赶卢绾,听说汉使来召,只得随使来到坛前,跪地听诏。陈平登坛宣敕,才读到一半,突有武士数人,从坛下窜出,乘樊哙不备,将其擒获。樊哙正要挣扎,陈平忙从坛上走下,向樊哙低言数语,樊哙方服绑。二人见目的达到,周勃自去统军,陈平押着樊哙,赶往长安。

陈平押解樊哙,故意缓缓而行。这一天,正在走路,忽然听到刘邦驾崩的消息,陈平怕吕后、吕须迁怒于自己,就令车马慢慢行进,自己打马先行,匆匆入都,直奔宫中,在刘邦灵前跪下,边拜边哭。吕后见陈平已回,忙问樊哙情况。陈平道:“臣奉命往斩樊哙,因念哙有大功,不敢加刑,现已押解来京,听候发落。”吕后听后,方转忧为喜,令陈平下去休息。陈平因怕有谗得逞,固请留在宫中,充当宿卫。吕后见陈平办事有心,当即拜其为郎中令,叫他傅相嗣君。至此,陈平才放下心来,起身谢恩,告辞而出。数日之后,樊哙到都,吕后诏令,赦其无罪,复其爵邑。

吕后可谓是个聪明人,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她善于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策略,也就是所谓的善于随机应变。如果不是这样,吕后后来绝对不可能临朝称制七年之久。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是拘泥死板的教条主义者,而是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进而制定出灵活对策的“实事求是”的人。其实如果我们纵观吕后的一生,我们就不难发现,吕后就是这样一个既坚持不懈又善于随机应变的人,所以,她能取得后来的权势,是有其性格原因的,且是必然的。陈平其人在西汉初年算不上是一个杰出的人才,但因为他善于随机应变,能够八面玲珑,不仅得保首级,还能节节高升。其中的奥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而慎行之。

在一般人那里,随机应变不过是一种小的处世技巧,但在政治家那里,随机应变却是一种大智慧。在这一意义上讲,随机应变不再是一种技巧,而是上升到了策略的高度,即为了完成既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方式方法。随机应变不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中性词,而是一个褒义词,它负载着我们自《易经》以来的文化传统,如果我们能够从正面弘扬这一文化传统,我们将会在民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司马相如以辞赋流传千古,卓文君也以大胆追求个人的爱情而名垂后世。

据说,西汉才子司马相如少时贫穷,曾在富豪卓王孙家做客,见卓王孙孀居的女儿卓文君十分美丽,便以琴曲《凤求凰》表达爱慕之心,赢得了卓文君的爱情,卓文君便深夜与司马相如一起私奔。卓王孙一怒之下,不承认卓文君是自己的女儿,司马相如便与卓文君一起当街开了一家酒店,二人亲自招呼顾客,结果,卓王孙因怕丢脸而给予资助。后来,汉武帝的太监杨得意因与司马相如是同乡,就向汉武帝推荐了司马相如,据说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后,飘飘有凌云之气,司马相如遂飞黄腾达,他们的爱情故事也传为佳话。

我们也许只知道这个美丽的故事,只知道卓文君慧眼识英豪,却不知道卓文君的祖先也曾独具只眼,见人所未见,成就了富甲天下的基业。

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222年(赵代王六年),秦王赢政以王贲为将,进攻代王赵嘉。赵嘉乃赵王迁之子,公元前228年(赵王迁八年),秦将王翦等人率秦兵攻赵,大破赵兵,斩杀了赵将赵葱,赵将颜聚败走,遂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公子赵嘉率宗族数百人奔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被赵国大夫拥立为代王,与燕兵联合抗秦。赵嘉称王六年后,被秦将王贲俘虏,赵国遂亡。

秦国攻灭赵国后,为了防止当地军民反秦,将大批居民及战俘迁徙到荒凉的边远地区。在被迫迁徙的人中,有卓氏夫妻二人。赵亡后,卓氏一家遭到秦兵虏掠,财物被洗劫一空。夫妻二人衣衫褴褛,推着一辆破旧的小车,混杂在被迫迁徙的人群中,步履蹒跚,艰难地向边远地区走去,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在被迁徙的人中,有些人稍稍有些余财,便争着将钱物送给管事的官吏,乞求将他们迁往近处。那些受到贿赂的官吏,也真的格外开恩,便将他们安置在距赵较近的葭萌(今四川广元县西南)地区。

卓氏夫妻二人私下商议道:“葭萌地域狭小,土地贫瘠,难以生存和发展。听说汶山之下,土地辽阔,田野肥沃,地中自然生长着许多大芋,有大芋当粮充饥,至死也不会挨饿。那里的百姓又善于交易,做买卖极为方便,不如我们要求到那个地区去。”商议已定,夫妻二人便向官吏苦苦哀求,乞求官吏将他们迁往远处。官吏们当然颇感惊奇,别人求近,他们却求远,正是十分难得,便没有难为他们,将他们迁往边远的临邛(今四川邛崃)地区。

到了那里,他们夫妻俩就开动脑筋筹划。他们见垦荒耕田,难以发展,便想冶铁致富。卓氏的祖先,曾在赵国冶铁致富,此地山中矿源丰富,恰可冶铁。二人意见一拍即合,计议已定,便往居深山冶铸。二人利用祖上所传的冶铁技术,很快就炼出精铁,然后拿到集市上卖掉。时光荏苒,几年之后,他们开辟的矿区规模越来越大,远近地区购铁的富商大贾纷沓而至,竟至供不应求。很快他们就变成了大富翁,置办了豪华的府第,积蓄了无数的财产,家有奴仆千人,衣锦绣,食珍馐,乘骏马,富贵压倒滇蜀地区居民,享受的田池射猎之乐可与国君相比。

比起上面的例子来,范蠡弃政经商的故事则更为有名。越王勾践为报会稽灭国之耻,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任用范蠡、文种等贤臣整顿国政,终于转弱为强,遂灭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身亡。范蠡侍奉越王勾践,备尝艰辛,勤奋努力,为勾践谋划了二十二年,终于灭掉了吴国。后又向北进兵,渡过淮河,直逼齐、晋,称霸中原,使勾践成为霸主,向中原各国发号施令,范蠡号称上将军。范蠡回国后,认为勾践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安乐。便向勾践辞职道:“君主执行自己的命令,臣子实行自己的意愿,我的作用已经完了,我应该走了。”随后即收拾细软财物,与其亲信随从乘船而去。

范蠡浮海到了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耕种于海边,不辞辛苦,发奋努力,父子二人苦心经营,不久,便赢得了数十万财产。

齐君闻听他才智双全,就要拜他为相国。范蠡喟然长叹道:“居家可以赢得千金财产,做官可以做到卿相,一个布衣平民能够如此,可算是到达顶点了。我还想干什么呢?况且,‘久受尊名,不祥。’”便归还了相印,将他的全部家财,散发给好友及乡亲,带着贵重的财宝,悄悄离开,到了陶邑(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自称为“朱公”。

范蠡居陶,回想起当初贤臣计然为越王勾践制订的七条治国方略,即:“平价售粮,调整其他物价,使市场供应和关卡税收都不缺乏;积贮货物,务求质高、完好、牢固,不要有滞销的弊病;以物相贸易,勿留腐败易蚀之货,不要冒险囤居以待涨价;研究物品的盈与缺,就会了解物品贵或贱的原因;物品贵到极点则反贱,贱到极点则反贵;物品须乘极贵时售出,视如粪土而不惜;物品降到极贱时须及时买进,视如珠玉而惜之;务使财货钱币流通如流水。”思之良久,喟然长叹道:“既然富国之策有七条,越王勾践仅用了其中五条就使国家富强,实现了报仇雪耻的愿望。既然施之于国行而有效,那么,以此来治家也应同样有效,如今我要以此来治家。”

于是,他决定按照计然的策略来经营。

范蠡认为陶邑是天下的交易中心,各国的货物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交流货物是极为便利的。他便囤积居奇,贱入贵出,此卖彼进,运用智巧经商发财,而不靠出卖人力经营。由于贸易有方,不久,便积累家财钜万,富甲天下。范蠡年老后,其子孙承其业,又使家财增之无数。以致人们每当谈论发家致富的富翁时,都盛誉“陶朱公”。

对于卓王孙,司马迁评论说:“富无经业,财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与王者同乐。”其意是说,发家致富没有固定的职业,财货也没有固定的主人;有才干者能够发财致富,不肖之徒则会败家失财。千金之家可与一方列侯比富,巨万家财可以象国君一样享乐。司马迁对卓王孙独特的智慧和超人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文种与范蠡一同辅佐越王,结果,文种不识时务,被勾践赐死;而范蠡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先治理产业,后转而经商,随机应变,遂成天下豪富。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范蠡能够以愚为智,以退为进,与时推移,与时俱进,实不愧是中国古代智者的典范。

功高不震主

国家天下是皇帝家的,大臣将军也无非是皇帝家的管家和护院的兵丁。如果你的功劳太大,以至于皇帝无法酬谢你的时候,那可就十分危险了,因为皇帝总不能把自己的家让给你,所以,皇帝就必然会找个借口除掉你,这就是所谓的功高震主;如果你的权力太大,皇帝管不了你,那就更加危险,轻则一人贬官杀头,重则全家全族完蛋,这就是所谓的权大压主;如果你的才能太过突出,把皇帝比了下去,又不懂谦逊退让之道,使皇帝见了你就自我感觉不良好,那你就长久不了,迟早会被寻个由头贬官,只是这类情况的结果比上两类都好一些,这就是所谓的才大欺主。功高震主、权大压主、才大欺主是为人臣的“三大忌”。

春秋战国时期,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匡世济时之略的管仲,总算得遇齐桓公这样一位千载难逢的明主,得以大展雄才。只是有一点。他未把内政权、外交权尤其是军权集于一身,才能得以善终,否则,别说不能施行改革、帮助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其实,齐桓公也不傻,历史清楚的记载了这一点。

齐桓公对管仲极为信赖,有一天,他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我想立管仲做我的仲父,不知你们有什么意见。我们现在来表决一下,同意我立管仲为仲父的人进门以后往左走,不同意的人进门以后往右走。”他说完以后,群臣各分左右,入门后站定,唯有东郭牙既不往左走,也不往右走,竟然站在门的正当中。桓公感到很奇怪,问东郭牙说:“我要立管仲为仲父,同意的人往左走,不同意的人往右走,您为什么立在中间呢?难道先生没有听见吗?”东郭牙说:“以管仲的才能可以谋划天下大事吗?”齐桓公说:“当然能。”东郭牙又问:“以管仲的决断能干大事吗?”齐桓公说:“当然能。”东郭牙说:“那好,管仲的智谋足以谋划天下大事,管仲的决断足以干大事情,您现在又要把国家的大权交给他,如果他用自己的智谋才能,凭借着您的威势,来治理齐国,请问,您的政权能不危险吗?”齐桓公听后悚然而惊,对东郭牙说:“您的意见很有道理。”于是,就不再立管仲为仲父,也不把所有的大权交给他,而是让隰朋治理内政,让管仲治理外交,使他们分权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