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刚率军远行千里,深入我方地域,已犯了兵家大忌,敌人的精兵强将都集中在这里。刘武周虽然占据太原,但完全依赖宋金刚作前卫,敌人的士兵虽多,实际上后方是空虚的,因此他们想速战速决。如果我们此时出击,正好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当下之计,应该坚守营寨,养精蓄锐,以挫敌人的锐气,待敌人粮尽计穷时逃走时再行追击。”诸将同意李世民的看法。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2月,宋金刚终于因军粮接济不上而率军逃跑,李世民指挥大军追击敌人,到达了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宋金刚见无法逃脱唐军的追击,只好列阵抗拒唐军,李世民指挥唐军三面夹击,宋金刚军溃败,自己也逃奔突厥。此时,尉迟敬德收拾残部,退守介休城。
唐军把介休城四面围定,尉迟敬德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陷于绝境。
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入城劝说尉迟敬德投降。尉迟敬德早就听说了李世民礼贤下士的名声,就与寻相率全城八千士兵来降。李世民见劝降成功,非常高兴,对尉迟敬德十分信任,仍然让尉迟敬德统领降军,而且降军营与唐军营就驻扎在一起。
李世民部下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担心尉迟敬德、寻相会再度叛变,请李世民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李世民说道:“过去,萧王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他手下的人都忠于使命,现在,我信任尉迟敬德,委以重任,何必怀疑他呢?”
屈突通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不久,寻相与原刘武周部下的降将再度叛变而去,众将都怀疑尉迟敬德也一定会叛变,就将他囚禁在军营中。
屈突通与殷开山都对李世民说:“尉迟敬德刚刚归顺国家,情志不稳,此人极其勇猛。我们已拘禁他很久了,他既被我们猜疑,必生怨恨之心。
留着他恐是养虎贻患,请立即杀掉他。”
李世民说:“我的看法不是这样。尉迟敬德若怀有背叛之心,难道会在寻相之后吗?恐怕早就叛变了。”说完,立即命人将尉迟敬德释放出来,命人把他领进自己的卧室之中,赐给他金银珠宝,对他说:“大丈夫期望的是讲大义气,对小的怀疑不要介意。我不会听信谗言而残害忠良,您应该相信这一点。如果您一定要离我而去,现在我就把这些东西当做赠给您的路费,以表达这一段时间共事的情谊。”尉迟敬德感激涕零,表示不会离开李世民。
当天,李世民就让尉迟敬德跟从自己到榆窠去打猎。恰巧王世充带领数万步兵骑兵来战,与李世民迎面相遇。王世充部下的勇将单雄信跃马挺槊,直取李世民,李世民的形势非常危机。就在此时,尉迟敬德大吼一声,拍马上前,一槊刺单雄信于马下。敌军见主将落马,纷纷后退,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冲出重围后,再率军返回,与王世充军交战,将王世充的军队击溃,并且生擒了王世充的部将陈智略,还俘获敌军六千余人。
过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道:“当初,众人认为您必定会叛变,是上天引导我排除众议,认识了您,保住了您。福和善都是有证验的,回报得真是快呀!”于是,李世民赐给尉迟敬德一箱金银,对尉迟敬德也越来越信任了。
后来,尉迟敬德跟从李世民征窦建德,讨刘黑闼,屡立战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军之职。
太子李建成与李元吉等人为了争夺皇位企图谋害李世民,派人秘密送书信及重礼收买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坚定地推辞说:“我出身微贱,适逢隋亡,天下土崩瓦解,我没有安身的地方,长期沦落于逆地,实在是罪不容诛。秦王对我有知遇之恩,让我在门下任职,我只能以身报恩。
我对殿下(指李建成)无功,不敢接受这样的厚赐。我若私自答应殿下的要求,就是对秦王怀有二心。我若为了私利而丢掉忠心,对殿下又有什么用处呢?”李建成见不能收买尉迟敬德,心中十分恼怒。
不久,尉迟敬德把李建成、李元吉想收买他的事报告了李世民。李世民说:“您的忠心,郁结如山,我自然深知,即使成斗的黄金,也不能使您转移。不过,以后他们只要送来礼物,您就应该收下,不必顾虑。若不收下,他们就会忌恨您,恐怕您将遭受陷害,您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了。况且,您了解了他们的阴谋,还可以及时告诉我,好让我采取对策。”
李元吉等人十分嫉恨尉迟敬德,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几次派人前去刺杀他,尉迟敬德故意把大门打开,让刺客进来,但刺客慑于他的威名,不敢靠近。李元吉见刺杀不成,就捏造罪名,在高祖面前诬陷他。高祖听信了谗言,降旨把尉迟敬德拘禁审讯,险些把他杀掉。最终经李世民一再苦谏,并罗列证据,尉迟敬德才得以获释。
后来,尉迟敬德听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杀害李世民,就与长孙无忌等人力劝李世民赶紧采取措施。公元626年(武德九年)6月4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打败了李建成,尉迟敬德亲手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甲子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八月癸亥日,高祖退位,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登帝位之后,仍以诚信待部下。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尉迟敬德曾在庆善宫侍宴,当时有的人座位在尉迟敬德之上,尉迟敬德性情暴躁,当即恼怒地质问:“你有什么功劳,敢坐在我的上位?”任城王李道宗的座位在敬德之下,觉得尉迟敬德有些过分,就上来解劝。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中了李道宗的眼睛,几乎把眼睛打瞎。太宗李世民十分不悦,宣布罢宴。后来,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我阅读汉朝的史书,看到高祖的功臣保全性命的极少,当时我总是责怪他。自从我登基以来,总是想着保全功臣,不加诛戮,使他们子孙继续不断。可是,您做官却经常违反国家法令,到现在我才知道韩信、彭越为什么遭到杀戮了,看来那不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只有通过赏与罚来办理,不恰当的恩宠,不能屡次实行,请您自我检点,免得使自己将来再后悔。”
尉迟敬德听了,汗如雨下。
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尉迟敬德请求告老还乡,太宗授予敬德开府仪同三司,准许他只在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上朝。不久,敬德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被挂上凌烟阁。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没有疑议的明君,明君之明,除了其他方面以外,能够正确地识别人才、使用人才是其关键,如果没有这一点,他恐怕就无法在战争中取胜,也无法在与兄弟的争夺中得到皇位。李世民的确是以宽、信、仁、慈的策略来笼络人才的,但是,到他登基以后,就不完全实行这种策略了。为什么呢?看看他在上面对尉迟敬德说的话就知道了。一味地宽、信、仁、慈,对那些战争年代过来的将领是无法约束的,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果没有法度,那些居功自傲的功臣就会贪得无厌,就会肆无忌惮,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好在李世民毕竟是明君,没有像刘邦那样杀尽功臣。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的女皇。
她死后在乾陵立了一块中国唯一的无字大碑。
她又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能与皇帝合葬的女人。
她所占的“唯一”实在太多,在无数杰出的古代女性当中,在数不清的争权称制的帝妃皇后当中,能占得到一个“唯一”的,就已很了不起,而武则天却在许多方面都“创下了历史记录”。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比作一场群雄逐鹿的运动会的话,那么,武则天不仅囊括了女子项目的绝大多数金牌,连男子项目的一些奖牌,她也当仁不让地摘走了!
武则天像正像武则天所立的无字碑一样,让我们怎么评价这位绝无仅有的女皇呢?真像时下流行的说法,“这是一个无言的结局”吗?还是先不忙评价,看看她的政治生涯和生命历程,或许能感悟到些什么。
中国的古代社会的确是极为复杂而又奇特的,明明是一个男权制社会,男子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却偏偏允许“母后临朝”,历代都有帝妃皇后争权干政的事例,有很多朝代还由帝妃皇后把持大权,其中虽不乏卓有建树者,但绝大多数是祸乱国家的,更为奇特的是,就在大唐治世,还出现了一位具有绝对权威的地地道道的女皇。在其间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男人们俯首贴耳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大做恭顺的臣民,实在是一大历史奇观。
决不是为男权主义鸣不平,也决无亵渎女皇的尊严之意,只是想透过这种历史现实,来看看中国的古代文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看看所谓的“阴盛阳衰”、“龙凤易位”、“乾坤颠倒”是怎样形成的。
武则天,名明;山西文水人,生于公元624年(唐武德七年)。其父出身于木材商人,官拜正三品工部尚书都督等大官。其母杨氏,出身名门大族,其父杨达是隋朝的宗室宰相,到了唐代,杨家在京城里也还是显赫的宗族。
尽管如此,武则天的家庭在当时也还是不入上流社会的“寒族”。武则天的父亲靠做木材生意致富,后结织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渊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参军,一直为唐军提供军需,直到唐军进入长安,被李渊尊为“太原元从功臣”。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家族出身,按当时的门阀观念,所谓名门望族,是在一百多年间一直控制着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权的关陇集团,只有出身于这些家族的人,才能获得朝廷的承认,才有资格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官职。按武则天父亲的经历和官位,当然可以跻身于士族之列,但论其血统出身,却是寒微之族。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朝廷修《氏族志》,不列武姓,“不叙武氏本望”,社会上也攻击武家是下等族姓,甚至连突厥人都称:“武,小姓”。武家被排斥在贵族之外,想取得很高的权力和职位,是十分渺茫的。
武则天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既有着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又有着寒门微族的“历史出身”。上流社会的生活刺激了她的权势欲,寒门微族的出身又使她无法实现攫取权势的欲望。武则天自小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长大,逐渐养成了她那种仇视名门士族、不择一切手段地攫取权力的性格特征。的确,在她的身上,是看不到多少“贵族气质”的。
公元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1月,长孙皇后去世,次年,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端庄漂亮,操行方正,就把她召入宫中,立为才人,并赐名曰“武媚”。召她入宫之时,武则天年仅十四岁,一般说来,这种年龄的女子都不愿离开父亲,况且一入深宫,如同生离死别。而小小年纪的武则天却把这看成是一个进身的机会,并且可以摆脱兄长们的管束和压抑,因此,她很高兴进入宫廷。当时,她的母亲“恸泣与诀”,武则天反到觉得大可不必,而是笑着劝慰母亲说:“我去见天子,怎么能知道不是福缘呢?为什么要哭哭涕涕,作儿女之悲?”
武则天为人聪慧,又爱读史学习,爱考虑政事人情,遇事愿意多听多看多想,性格刚毅果断,几近残忍。据《鹤林玉露》记载:吐蕃国进贡给太宗一匹极其名贵的马,叫作“狮子骢”,十分猛烈强悍,难以驯服。太宗亲自去驾驭,也无法制伏。当时,武则天侍立一边,大声说:“只有我能制服它!”太宗忙问她有什么办法,武则天回答说:“我有三样东西可以制伏它。开始用铁鞭狠劲地抽它,如果不服,就用铁棍狠狠地打它,如果还不服,就用匕首刺入它的咽喉。”一个小小的宫女竟有如此的胆略和气魄,太宗不禁大为惊异。
从十四岁到二十六岁的这十二年里,武则天只能在深宫空耗年华。
她当时是正四品的才人身份,是最低级的内官。只能料理皇上的生活,无法取得太宗的宠幸。不久,太宗病重。武则天见太子李治经常出入宫廷探视,就灵机一动,希望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比自己小四岁的太子。
于是,她就想方设法地接近太子,并取得他的好感。太子李治生性懦弱,遇事没有主张,乍遇武则天这么一个美丽端庄、通达事理而又善于理事的年轻女子,不禁倾心。
不久太宗病重,他担心西汉吕雉专权的局面再度出现,便决定把武则天赐死。一天。太子李治和武则天一起在床前服侍太宗,太宗对武则天说:“我自从得了痢疾以来,医药无效,反而越来越重。你多年服侍我,我不忍心把你扔下,我死以后,你打算怎么办呢?”
武则天一听,即刻吓出了一身冷汗,但她很快地镇静下来,对太宗说:“我蒙皇上的恩宠,本该以死来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但您的身体未必不能痊愈,所以我也不敢马上就去死。情愿削去头发,披上黑衣,吃斋拜佛,为圣上祈祷,聊以报答圣上的恩德。”武则天的回答非常机智,在当时看来,唯有出家才是一条自我保全之道。太宗想了一想说:
“好吧,你既有这个想法,马上就出宫去吧,也免得我替你操心了!”
武则天如同得了大赦一般,急忙收拾行装,准备出家为尼。太子李治虽然不舍,但也无法挽留,后来听得太宗喃喃自语说:“我本想把她赐死,又觉得实在不忍心,她既削发为尼,也就罢了,世上总没有尼姑当权的。”
不久太宗驾崩,武则天就和一些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宫女被送进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子李治即位后,对武则天十分思念,只是无理由把她请回宫中。
到了唐太宗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唐高宗(即太子李治)借父亲忌日去感业寺进香为名见到了武则天。史书上记载说:“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唐高宗虽然思念武则天,可因为她曾奉事过唐太宗,还是不敢公然把她弄回宫中。两人相见一事被高宗的王皇后知道了,当时,高宗正宠爱萧淑妃,王皇后吃醋,就鼓动高宗把武则天接回宫中,目的是为了分萧淑妃的宠。有皇后的主动支持,高宗这才把武则天接回宫中。
武则天在进宫之初,非常清楚自己的境地,就采取了卑躬屈膝的态度奉事皇后;皇后十分喜欢她,曾多次在高宗面前说她的好话。但不久,高宗就专宠武则天,把她封为昭仪,皇后与萧妃同时失宠,于是,两人就又联合起来对付武则天,武则天胸有城府,并不惧怕。
但是,王皇后是有强大的门阀士族的势力支持的,当武则天怀孕的消息传出以后,王皇后因自己没有生子,就十分恐惧,恐怕武则天一旦生子,自己的皇后之位以及未来就会受到威胁。于是,就联络她的舅父中书令柳爽等人,立后宫刘氏所生的唐高宗的长子李忠为太子,并把当时的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等人拉进了辅佐太子的班子,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宫廷内外联合起来抢立太子事件深深地刺激了武则天,从此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即使没有当过太宗的妃子,也不可能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出身寒微。她从此看清了,内廷中王皇后容不得她,外廷中士族大臣更容不得她,她处于内外夹击的地位上,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靠正常的手段是不行的了。
武则天的性格是遇强则怒,迎难而上。她大肆收揽人心,凡是王皇后和萧淑妃不喜欢的人,她都倾力接纳,把自己得到的赏赐全都分给他们,因此,皇后和萧淑妃的动静她全都知道,每每都把这些事情告诉给高宗。然而,只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武则天在寻找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