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46827800000002

第2章 最好的管理就是“少管理”(2)

过多的“包”透射出教师的过度有为,而教师的这种“有为”表现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角落中。如比比皆是、屡见不鲜的拖堂,似乎这样做是教师尽心尽责、奉献精神的表现。但是,这样做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更严重地说是侵犯了学生课间休息的权益,也侵占了下一堂课教师和学生受教的权益,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受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就是专家所说的“超限效应”。

我想,不仅是课堂教学,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否能够建立起一种新型民主关系?老师对学生的“管、卡、压”,按照教师本人的说法是出于“好心”,或者说是迎合家长的意愿,但是老师的这种“好心”有时并不得好报。很多走出校园的学生在回想他们做学生时,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那种管得太严,方法简单,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个性发展的老师,学生是不喜欢的。而那种管得比较宽松,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潜能的老师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刚学习小提琴,她拉出的琴声如同锯木声。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了幽静的树林中练琴。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到,只觉得你拉的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发自内心地说:“谢谢,拉的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家长发现了女儿的优美琴声,忙问她受到了哪个名师的指点。原来,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同时,老人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老人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以鼓励来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虽没有具体施教,却给了她成功的信心。这种做法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进行了一种“无为”的教育。

有时候,教育的“无为”,或者说是“无痕”,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使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教育”到底是什么?在英语中,“教育”一词有自身生成的意思;在德语中,“教育”一词则有“引导”、“唤醒”的意思。这些体现出受教育者的一种“自觉自省”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出施教者的人文教育思想。《现代汉语词典》对“教育”一词有两条解释:一条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另一条是“用道理说服人,使人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做”。相比之下,这种解释过多地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单向的培养过程,也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信任。

有人认为,儿童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变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赖变量”,这个观点我赞同。儿童接受教育不仅仅是要依靠他人的帮助、教诲,自己本身也有自我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此时,那种“无为”的教育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而不是他人的教育。当然,我们所指的“无为”不是指教师的“无所作为”,而是通过教师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艺术来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种“无为”就促进了受教育者“有为”的可能。

现实中,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半径过长。

一些中小学教师在管理学生中的作用不是不足而是发挥作用过度,超过了应有的边界。一些教师事无巨细,把学生控制得过紧,自觉或不自觉地侵占了学生的个人学习和发展的时空,这些教师太“有为”了。结果适得其反,学生没有自由,没有个人想象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力怎能得到开发?这种“有为”往往造就出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学生。

教育教学也应该有一些“留白”?

“留白”原指中国书画中的“飞白”,讲究的是“黑白相间、意蕴悠长”,在“浓”与“淡”、“有”与“无”的搭配中显示出美与韵律。

移植到学校教育,教师是否也可以设置些“留白”?多给学生留出思考、自我调整、自己支配的时间,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松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做过一个实验:在条件相同的两个班级中,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教同一篇课文。甲班完全由教师讲授,乙班由学生自读、思考、讨论。一个学期以后,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两个班同时进行测验,结果乙班的优秀答卷占 70%,而甲班仅占38%,尤其是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准确程度和对有些问题的理解深度方面,乙班远远超过了甲班。这个例子说明,学生不全是被教师教会的,而是经过学生思考反思后自主学会的。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会走向反面。

有一位教授在演讲中说,学生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他从人生下来就有自然形成的求生本领,从好学生和差学生都是学校培养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来说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角色。这个观点有独到之处。但我个人只同意一半,或者同意绝大部分。试想,如果学生自己不需要老师就能够学会知识,那么学校是否就可以不要了,学生在家自学就行了?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传统的传授对某些学生还是起着作用的,还是适合一些技艺性强的学科教学。同时,通过教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使用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组织教学,就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另外,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是学知识、学技能,还有知识以外的重要东西。如:教师的人格魅力,集体环境下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合作与交往等等。

现在的教育存在着“走在前面”与“跟在后面”的区别。教师喜欢让学生跟在后面,按照自己的设计行进,学生没有参与的意识,没有享受获取知识过程的快乐,只能亦步亦趋、循规蹈矩。

有智慧的教师应当适度、恰到好处地把学生从后台推到前台,让学生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从“走在前面”变为“跟在后面”,这种“无为”的教育有时会收到更佳的效益。

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新课程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这无疑对传统课堂教学那种过于强调课堂纪律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传统的课堂要求教师严格管理学生,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控制着课堂,学生只能言听计从。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个性、身心发展都受到限制,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新课程使教师有了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管理行为的意识,但具体到教学实际却总是落实不到位。要么我行我素,要么在作秀,做表面文章。原因何在?其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惯性仍主导着教师,但究其深层原因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体制乃至社会环境所致;其二,评价的单一化,评价体系不够标准、规范,使得教师不得不以“分”为本,单纯设法提高教学成绩;其三,学生观、教育观、质量观陈旧落后;其四,教师自身素质所限,特别是一些教师的人文素养程度低,不能适应新课程。

改造我们的课堂、建设健康的课堂要落实在老师的教学中,在“放得开,收得扰”中把握好“放”与“收”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