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46879500000028

第28章 有个好的心理,才有美好的未来——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2)

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看着父母平静地讨论问题,推理、权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自然而然地学习与模仿。否则,如果父母失去理性,喜欢争吵,忧郁寡欢,优柔寡断,面对问题一蹶不振,或幻想问题会自行解决,那么,能企望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什么呢?

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遇到难题时,父母可以先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然后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具体步骤,最后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父母要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

人生之路并非都是坦途,前进的道路上,困难、挫折都是难免的,人生起起落落也无法预料,但是有一点要牢牢记住:不要让痛苦占据你的心灵。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雷·克洛的人。他出生的那年,恰逢西部淘金热结束,一个本来可以发大财的时代与他擦肩而过。按理说,他读完中学就该上大学,可是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使其囊中羞涩而和大学无缘。想在房地产上有所作为,好不容易打开局面,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烟四起,房价急转直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了谋生,他到处求职,曾做过钢琴演奏员、急救车司机和搅拌器推销员。就这样,几十年来低谷、逆境和不幸一直伴随着雷·克洛,命运之神似乎已经完全遗忘了他。

困难和失败没有使雷·克洛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虽然屡遭挫折,但热情不减,执着追求。1955年,在外面闯荡了半辈子的他回到老家,决定卖掉家中的那点儿产业做生意。经过观察,雷·克洛发现迪克·麦当劳和迈克·麦当劳开办的汽车餐厅生意十分红火。他确认这种行业很有发展前途。当时雷·克洛已经52岁了,他应聘到这家餐厅打工,学做汉堡包。麦氏兄弟的餐厅转让时,他毫不犹豫地借债270万美元将其买下。现在,麦当劳已经在国内外拥有1万多家连锁分店,年收入高达43亿美元。雷·克洛被誉为“汉堡大王”。

生活处处都有磨难,关键在于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心态其实就是你的一切,它是我们每个人对生活所做的回应。你有一个好的心态,那么你就具有出色的耐挫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仅大人如此,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同样需要良好的心态、超强的耐挫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作为一国领袖,她对印度有着巨大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甘地夫人说:“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我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折,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

她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需要做手术。面对一个恐惧不安的孩子,医生正想说一些“手术一点儿都不痛,因为注射了麻药,所以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谎言来驱散孩子的恐惧和紧张。可是,甘地夫人却坚持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应该让他直面挫折,所以她阻止了医生。

随后,甘地夫人走到儿子身边,平静地告诉儿子:“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非常痛苦,这种痛苦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即便是哭泣或喊叫都不能使其减轻,而且还会引起头痛,因此,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闹,也没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境和挫折。挫折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父母时刻呵护就能避免的。要让孩子知道,困境和挫折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若把自己变得更坚强,困境和挫折就会形同虚设。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如果没有挫折的经历,没有抗拒挫折的毅力和能力,那么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可见,一个人的耐挫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教养加油站

教会孩子适应环境变化,勇敢地面对挫折,不但能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走得更加平稳,父母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这种教导要从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就开始,从小培养他的适应能力和勇敢承受挫折的能力。

正确的教育态度

当孩子不小心跌倒、碰伤或受挫的时候,不要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应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站起来,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指导孩子,适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鼓励,并在关键时刻指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正确认识“失败挫折”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一蹶不振,永远不再尝试。因此,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伟人直面失败的事迹,告诉孩子失败不可避免,失败背后的意义是吸取经验和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而连一点儿小挫折都承受不了的人,注定他的人生里不会有成功。

让孩子体验逆境和挫折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逆境和挫折,让孩子去体验,以提高孩子的受挫免疫力。

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对一件事负责任,从而培养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也让孩子明白,很多时候过程重于结果。

让孩子适当接受一点儿批评

有的父母总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错事,都不批评孩子,长此以往,使孩子只喜欢听表扬的话,而不能接受一点儿批评,一旦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批评就哭闹、不吃饭或不上学。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让孩子懂得犯了错误没什么,只要肯改正就是好孩子。必要的批评能使孩子在悔悟中锻炼承受力,同时养成了好习惯。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头部队,也就是说有了好奇心的驱使,孩子就会去探究,找出答案。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因为发现的热情,可能由此引发了兴趣。在这当中知识就会逐渐积累、增加,所以善用好奇心的求知动力,可以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

《美国科学家》杂志曾向75名科学家提问,了解他们成为科学家的原因是什么。耶鲁大学教授尼尔·米勒说:“他的父亲用各种办法激发他对大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田纳大学医学教授马拉克·科特布说:“父亲用小球和积木教我行星的知识,用壶中沸腾的开水向我解释雨的形成……童年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终生的印象。”可见,童年的家庭教育和经历对一个人能否保持可贵的好奇心,并把好奇心引向科学探索道路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4岁时,他的父亲给他一个罗盘球,罗盘上的指针总是指向确定的方向,把爱因斯坦引向了探索物理学的道路。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位老师,对音乐和小提琴有良好的素养。她在爱因斯坦童年时代教他拉小提琴,激发他对音乐和小提琴的好奇心,爱因斯坦6岁时就可以独自弹琴表演。科学探究之余,爱因斯坦还和专业音乐家同台表演。当时德国有的媒体报道爱因斯坦“不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是一位音乐家”。爱因斯坦认识到,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激发人的好奇心,保持探索者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促进开发创新活力。

从爱因斯坦对罗盘的好奇心引向对音乐的不懈探索,说明了家庭的良好教育方法对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儿童教育家曾说:“好奇心可以被家长的无知摧毁,也可以被父母的爱心培养出来。”而我们身边的很多家长,常因担心孩子好奇心过重惹麻烦,而阻止孩子的好奇行为。

甜甜是个聪明漂亮的女孩,一天,她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夸我漂亮?”妈妈自豪地说:“你每天喝一杯牛奶,牛奶最有营养,能让人漂亮健康。”甜甜立刻把一杯牛奶“哗”地倒进鱼缸里。妈妈见状,当即骂开了:“那是人喝的东西,怎么能倒进鱼缸里?你看,这水我刚换好,现在又要重新换,你真讨厌!”甜甜却很委屈地说:“我只是想知道鱼儿喝了牛奶后,是不是也会变漂亮。”

其实,孩子只是对牛奶的功用很好奇而以,既然牛奶对人有好处,为什么鱼儿不能喝,她要亲自验证一下。这本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探索行为啊!但由于妈妈嫌麻烦,认为孩子是在捣乱,从而制约了孩子的探索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保护物品还是保护好奇心?祖辈的传统教育观念中,这些玩耍是无意义可言的,他们更关心的是物品的安全完好以及孩子要听话不捣乱,却不知孩子的好奇心就这样在无意中被扼杀了。

因此,身为父母,一定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是的话,那么赶快停止无情的阻挠,调整家庭教育策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吧!

教养加油站

好奇心是人类发明创造的第一步。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都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居里夫人的女儿把好奇心称为“学者的第一美德”。勤学好问,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保持好奇心,是发明创造的先决条件。那么,父母该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

父母要耐心

对孩子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神秘、新鲜和美妙,他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他总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对此,家长不要不耐烦,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理,耐心解答孩子的提问。切忌说一些“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

父母要虚心

家长不是百科全书,孩子的提问五花八门,如果不懂,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然后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告诉孩子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而且自然界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有待人们去探索。这样可使孩子对将来的学习产生一种向往。

父母要有童心

孩子的问题难免幼稚,这时,不要讥讽孩子。大人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容易理解孩子提的问题,从而达到尊重孩子好奇心的目的。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用儿童化的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给孩子以满意的回答。

同时要考虑孩子的情感需求。

父母要有慧心

不能轻率地将孩子的某些违规行为定性为“破坏”,要善于发现他违规行为中的闪光点,看到他“破坏”行为后面的创造成分,了解他真实的需求和动机。在肯定和鼓励孩子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给他提供问题的答案,满足他的好奇心。尽可能地提供一些廉价、安全的玩具,或提供一些坏了的钟表之类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地探究和摆弄。

即使智商180的孩子,假如从小到大都漫无目的地学习,完全没有自己的方向,学一样放弃一样,天才也要变成蠢材了。

——中国物理学家杨振宁

在水族动物中,螃蟹是横着走路的,河虾是倒退着走路的。它们怪异的行走方式引来了不少嘲笑和讥讽。

一天,敏捷矫健的银鱼嘲笑说:“螃蟹你真笨!横着走路!如果旁边有障碍物你怎么走啊?”聪明的章鱼也插嘴讥讽道:“河虾更傻,向前走多顺啊,却偏偏倒着走,何时才能到头啊?”螃蟹和河虾听见了,只是淡淡一笑。它们心里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行走方式,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的。

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自己把握好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横着走或倒着走,都是一种前进的姿态。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前进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寻找有利条件,甚至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社会的认可,事情就会好办一些。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教授,在一次演讲时说,从小他就是个不聪明的孩子,上小学时成绩总是排在后面,作业本上更是写得一塌糊涂,老师给他的评语是“粗心”。

到了中学,在只有30人的班级里,不管他如何努力,成绩也只是第五或第六,从来没有进入过前四名。

然而,也正是在中学时,他发现自己在物理方面非常得心应手,而且非常爱好,从此他下决心,要向物理方向进军。

到了读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系,从此一辈子潜心研究物理。

他说:“很多同学研究了3年物理学后,便改学化学,不久又改向工程学,只有我自始至终都在学‘物理’。”

他还说:“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不管在什么领域都非常优异,而且爱好广泛。但是在进入大学后,方向却摇摆不定,一会儿读数学,一会儿又改读生物,甚至又跳到了音乐系,最后当然一事无成。”

实际上,样样通的人最终可能会去讨饭吃。正如杨振宁教授所说,即使智商180的孩子,假如从小到大都漫无目的地学习,完全没有自己的方向,学一样放弃一样,天才也要变成蠢材了。

确认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可以有针对性地主攻自己的长项。对孩子来说,当父母发现了他的优势和劣势,就会扬长避短,把孩子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管理学家白金汉说:“只有善于挖掘和发挥人们的内在优势和独特才能,才能让人更加努力、自信和满足。”

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在读中学时,他的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方向,没过一个学期,他的老师就在评语中写下结论: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道德,也绝不会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谁知瓦拉赫既不会构图,也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很差。可是,化学老师却认为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化学试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这一次,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其化学成绩在同学们中独占鳌头,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瓦拉赫的成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能都不会是均衡发展的,如果能发现孩子的长处,扬长避短,那么他就会有所作为。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的智力有高下,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成长,会表现出能力上的差异。但是,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才能。

因此,只要发挥各自的智能优势,每个孩子都可以走向成功。

教养加油站

及早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和优势,有利于早些为孩子确立人生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免孩子在成才的道路上走更多的弯路。那么,父母该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和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