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46879500000030

第30章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做——让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畅通无阻(1)

教育,首先就是理解。不理解孩子,不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过程,不清楚孩子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这就谈不上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任主席赖斯·狄恩说:“心灵需要理解才能沟通,感情需要理智才能升华。”

理解就是了解孩子的内心,并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的时候,学校里的环境美化工作一直做得很好。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在巡视校园的时候,发现一个4岁的小女孩儿走进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然后就往外跑。

如果是其他的老师,可能会大声呵斥小女孩儿,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如此做。他和颜悦色地问小女孩儿:“孩子,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摘下来的这朵花是送给谁的?”

“先生,我奶奶病得很重,躺在床上。我告诉她学校花房里的玫瑰花开得真好看,想让她高兴。可是,奶奶不相信。我只好摘下一朵来,让她亲眼看一看,开开心。”小女孩向苏姆霍林斯基保证:“奶奶看完了,我一定把花送回花房。”

听了小女孩的话,苏木霍林斯基非常感动。原来,小女孩儿摘花是出于对奶奶的关心。于是,他牵着小女孩儿的手又走到花房里,苏木霍林斯基亲自摘下两朵玫瑰花,他慈祥地对小女孩儿说:“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思想来推测孩子的思想,一定要主动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父母也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许多父母自认为天天与孩子生活在一起,非常了解孩子,他们认为,孩子不就是需要吃好、穿好吗?实际上,他们却并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他们并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信任;需要父母给他自由、宽容他的错误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有独立自主的思想,他越来越不愿意像小时候那样与父母做各种亲密的动作,越来越喜欢把自己的秘密藏起来。

所以,父母理解孩子的基础就是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关心,只有关心孩子精神生活的父母,才会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想,同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教养加油站

那么,父母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理解孩子呢?

主动询问孩子的各种行为

不管做什么,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思想来推测孩子的思想,一定要主动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父母也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正如美国教育家塞勒·塞维若说:“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的不同,所得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互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

理解孩子青春期的变化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往往想主动摆脱父母的束缚,割断与父母之间的心理依赖关系。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因此,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氛围,促进孩子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不要因孩子的变化而惴惴不安,应该充分理解和支持这种变化,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理解孩子不同的意见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倾听,这表示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说得不完整,父母可以补充;孩子说的有偏差,父母可以纠正。但是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不成熟想法泼冷水或是讽刺和嘲笑,这样会使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因此父母要用理解的心去接纳他们。

古语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父母说的话毫无道理、说话的态度不正确、说话不分场合,孩子都是不喜欢听的。因此,那些整天感觉自己苦口婆心却又换不来好的父母们要知道,想让孩子听话,父母说话就要讲求技巧。只要说话有技巧了,沟通自然就好了,孩子也就会听话了。

我们总会听到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听话,即便是说破了嗓子,说破了天,孩子还是不理解父母那份心。其实,当我们不停地在孩子身上找原因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我们自己的身上是不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呢?

姑姑要回北京了,小男孩儿执意要和爷爷送姑姑到火车站。其实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妈妈却说什么都不同意。为此,小男孩儿和妈妈商量了半天,结果还是没有得到允许。小男孩儿倔犟地要上公交车,妈妈当着很多人的面上车拉他下去,弄得司机都不知如何是好,姑姑也很尴尬,没办法,只好让司机先开车。到了城里,妈妈还是不允许小男孩儿去火车站,这回小男孩儿竟然先跑了,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姑姑只好劝妈妈先回去。妈妈指着跑远的儿子扔下这么一句话:“回去看我不打死你!”就在姑姑快上火车的时候,小男孩儿终于哭了,姑姑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怕回家妈妈打他……

当我们读到这里,是否也该有所反思,当前这样的父母并不在少数。他们是怎么了?为什么不会和孩子好好说话呢?

于是有人提出,有了不会说话的父母,才有了不听话的孩子。细细想来的确很有道理,可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对这个逻辑关系并不理解。

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除了玩,就是和孩子说话了。可惜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不会说话,话说得过分了,就很容易变成吵架,吵架要是还不够火候,就干脆动用武力等粗暴的方式,很多父母都是用这种高压的方式使孩子达到短期的服从。就连眼神这种会意的交流,在孩子面前也变成了瞪眼。于是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说:“我妈妈,一和我说话就瞪眼,好像不瞪眼她就无法和我说话似的。”

通常来说,我们的父母都是瞪眼、训斥、开打三部曲,“眼口手”协调统一地完成一次和孩子的交流。这实在是父母的悲哀,孩子的不幸啊!因为我们的父母只顾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而从不在意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也不考虑孩子的内心承受能力,这样下去,孩子怎么可能愿意接受父母的想法,按照父母的旨意去做事呢?而对于孩子不听话的真正原因,恐怕没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想明白的。

我们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沟通和交流。话说得好了,沟通和交流就会很顺利,而且能够化解矛盾,消除误会,父母和孩子就会和睦相处。话说得不好,就无法沟通与交流,即便是你抱着真理,孩子照样不会听你的。

古语说得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父母说的话毫无道理,孩子不喜欢听;如果父母说话态度不正确,孩子也不喜欢听;如果父母说话不分场合,孩子更不喜欢听。所以那些整天感觉自己苦口婆心却又换不来好的父母们要知道,想让孩子听话,父母说话就要讲求技巧。只要说话有技巧了,沟通自然就好了,孩子也就会听话了。

教养加油站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听话,就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语言技巧和讲话原则,要知道,你会说话,孩子就会听话。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说话要让孩子听懂

很多时候,孩子也许根本就没有听懂父母的话,父母以为孩子知道怎么做了,其实孩子不知道。比如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到底怎么个专心法,父母没有给孩子详细的指导,于是孩子走神也好,装模作样也罢,原因都在于父母没有把话说清楚。所以父母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还需要让孩子清楚行动中的具体细节要求。

父母对孩子要尊重

其实,孩子不听话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父母对孩子不够尊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言行粗鲁,态度蛮横,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很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这样做,也许一时可以让孩子忍受,时间久了,必然导致孩子的逆反。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与个性特征,因此,父母不能按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孩子,更不能把适用于别人的行为准则生搬硬套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这就需要父母平时多了解孩子的性格,对什么孩子说什么话,这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听你的话,也更愿意听你的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使孩子成材的。父母们不要急躁,不要恨铁不成钢,而要耐心地去引导、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不产生逆反心理的前提下,向好的方面发展。

美国着名的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曾经带着复杂的心情给儿子写下这样一段话:

儿子,我对你太横戾了。当你穿衣服上学时,我责骂你,因为你没洗脸,只是用毛巾随便擦了一下。为了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又斥责你。当你把东西随便扔在地上,我又生气地呵斥你。

吃早饭时,我又挑你的毛病。你把东西洒在桌子上,你吃东西狼吞虎咽,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你的面包涂了太厚的黄油。当你去玩,我去赶火车的时候,你转过身来,摆着你的手说:“爸爸,再见!”而我却皱起眉头来回答说:“挺起胸来,两肩向后张!”然后,下午又是如此。当我走回来,看到你跪在地上玩弹球时,长裤子破了好几个洞。我押着你走在我前面,和我一起回家,使你在朋友面前丢脸。裤子很贵的——如果你自己花钱去买,你就会小心了!儿子,你想,这竟是做父亲的所说的话!你还记不记得,过后当我在书房里阅文件,你走进来的样子怯怯缩缩的,眼中带着委屈。我抬头看到你,对于你的干扰,觉得非常不耐烦,而你在门口犹豫着。“你要干什么?”我大声责问着。

你什么也没说,只是很快地跑了过来,抱着我的脖子,亲了我一下,而你的小胳膊,带着藏在你心中所给予的热情,紧紧地搂着我,而这种热情,即使没有受到注意,也不会枯萎。然后你就走开了,蹬蹬蹬地上楼去了。

儿子,就在你走开之后,我手中的文件掉了下去,全身浸在一种非常难过的恐惧中,我怎么被这种习惯弄成这样子?那种挑毛病和申斥你的习惯——竟然当你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给你的期望太高了。我是以我的这种年龄的尺度来衡量你。当你疲倦地蜷缩在你的小床里,我看出你还是一个小婴儿,就好像昨天还在母亲的臂弯里。我对你的要求真是太过分了、太过分了!

应当说卡耐基的儿子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就在他遇到的是一位虽然不十分完美,但能随时检查自己、体味自己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的父亲。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常常因为期望过高而操之过急。他们想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一个,因而发现孩子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时就会挑剔、斥责。

但是要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任何急躁情绪和缺乏耐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弄巧成拙。过多地斥责孩子会使孩子茫然无措,会感到自己很笨,觉得自己举手投足都是错。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使他失去自信心。

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如果总是受到父母不断的斥责,孩子心里就会抱怨:“为什么总这样子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恢复平静,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因此,父母对孩子不要总是批评与斥责,在孩子犯错误时,也应该只对他批评一次。如果非要不停地重复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对抗心理也会因此而减少。

教养加油站

现如今,很多家长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孩子不厌其烦地说教、叮嘱、责骂,整天喋喋不休,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适得其反。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做呢?

表扬或者批评要有“度”

表扬时,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但表扬不能太频繁,否则,时间长了孩子“腻”了,表扬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批评时,更要讲究艺术。要切记:孩子犯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如果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应该换个角度、变个方式,千万不能“穷追不舍”。

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点到为止”

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空白”。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家庭教育也同此理。父母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儿“空白”,让他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这样,孩子就会敞开心扉,和你交心。

父母不要当众责骂孩子

在学习与生活中,父母应该和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这对父母教育孩子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父母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即便是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不要立刻责骂孩子,更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责罚孩子,而是应该在孩子平静下来后,跟孩子讲道理。

在批评教育孩子中,有一种神奇的“椰壳效应”。它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兴趣,主动明白事情的道理,从而使教育变得事半功倍。父母即使要批评孩子,也要学会把批评变成“糖果”,让孩子爱听,从而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饭,任凭父母哄、骂、打,都不见效。一次,父亲出差带回来一只别致的椰壳碗,孩子就用椰壳碗盛饭,结果吃得津津有味。

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碗盛,孩子就能主动把饭吃下去。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椰壳效应”。

教育学家指出,在批评教育犯错误的孩子时,如果换一种批评方法,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育才小学当校长时,一次看到一位同学正用泥块打另一位同学,就上前制止了他,并要求他放学后去校长室等候。

陶行知回到校长室,发现那位同学已经在门口等候了,就掏出一颗糖果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还要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果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我制止你打同学,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对我的尊重。”那位同学诚惶诚恐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听说,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非常有正义感。”于是又掏出第三颗糖果给他。这时那位同学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打。”陶行知满意地笑了,立刻又掏出第四颗糖果说:“你已经知道错了,再奖励你一颗,我们的谈话到此结束。”

陶行知对学生的批评方式,正是利用了“椰壳效应”,把批评变成“糖果”,让学生在甜蜜中受到教育。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椰壳效应”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做父母的细细品味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