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挚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此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梁代刘勰称此诗“格高才劲,且长于讽谕”(《文心雕龙·隐秀》),确是中肯之论。
落木千山
“落木千山”出自北宋黄庭坚《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此诗极受后人称赏。姚鼐称此诗“豪而有韵,此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内者”;方东树评析说:“起四句且叙且写,一往浩然,五、六句对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者。”这些评析都是十分切中肯綮的。翁方纲评黄山谷诗云:“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种绝高之风骨,绝大之境界,造化元气发泄透矣。”细吟此诗,当知无愧。
从诗的整体结构上来说,中间两联确实值得称道。颔联的“落木千山”原本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片萧条荒凉的景象,但随即的“天远大”,又在远阔之中上扬起来,对句的夜景也很自然毫无凄苍之意。后面应该是接着神采飞扬了,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笔锋一转,由明月和江水带出知音少、佳人绝的感慨来,最后一个“横“字,却又姿态孤傲起来。这两联中的跌宕起伏和回旋自如,特别是将那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尽显大家之手段。
枯桑知天风
“枯桑知天风”出自《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要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在《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是否为蔡邕所作,历来有争议)。全诗如下: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诗中,用河畔青草起兴,以“绵绵思远道”刻画出一个双手托腮的鲜活的思妇形象。接着写梦中相见却猛然惊醒,郎君在他乡。辗转不得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以比喻的手法,从思妇的心理角度来诉说衷肠,枯萎的桑树虽无叶子随风飞舞,亦知风在吹拂;海水虽不能冻结成冰,亦能感知严寒。可郎君啊,“我”担心你是不是有了新欢?此时思妇之心可以用《长亭送别》的曲文形容:“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纵然你心灰意冷,也要知“我”对影自怜的凄苦。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两句写思妇看邻人夫妻团圆而感慨自我。
后八句以叙事收结,文字朴实平淡,“长跪”二字将思妇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也足见丈夫的书信给予她的安慰——愈发思念——深深的痛楚,与“长相忆”照应。
《美女篇》
《美女篇》是魏曹植所作。《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为题。曹植《美女篇》以美女盛年不嫁,未得佳婿,比喻如同作者一样有志之士,怀才不遇,不能施展抱负的悲伤。其内容如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这首诗模仿汉乐府《陌上桑》的写作手法,描写年青的姑娘美艳优雅,在岐路采桑,桑树枝条柔动,落叶轻飘。美女捋上袖子露出白净的手臂,手腕上戴着金手镯,头上别着金钗,腰间佩挂翠玕,身上挂着珍珠璎珞,珊瑚碧珠。美的罗裙随风飘起,顾盼之间光彩无限,言笑中透出兰花的芬芳,行路的人因她而停止,休息的人忘了用餐。了解到这位美女居住在城南显贵之家,如此美貎的女子,谁都会爱慕,不知那些媒人在做甚么,怎么不及时让她被人聘娶。美女仰慕的是高情厚义,但追求贤士良材又是非常困难,众人莫衷一是,谁都不知道她的见识,所以只能盛年不嫁,在深夜里叹息不能入睡。
诗人借此来抒发其怀才不遇之忧伤。
《喜外弟卢纶见宿》
《喜外弟卢纶见宿》是司空曙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
见宿:留下住宿。
分(fèn):情谊。
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诗的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的一部分门客的共称。《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招隐士》当是其中仅存的1篇。此篇始见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题为淮南小山作,然而萧统《文选》则题刘安作。关于文章写作的背景,说法也不一。王逸说是淮南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之作,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召致山谷潜伏之士”而作,而不少研究者则以为是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的作品。
庾信与《哀江南赋》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叛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侯。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惟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所以,庾信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如此至老,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有《庾子山集》。
《哀江南赋》简介:作者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和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文字真实、凄婉而深刻。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并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才高八斗”的曹植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城县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公元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山谷道人”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见南宋魏庆之著《诗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词家之冠”周邦彥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著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一丝不苟”准备“告别课”
据北大中文系一位学生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林庚先生给那时的师兄师姐上了一堂‘告别课’。”那天,林先生身着笔挺的新衣服,满头白发“一丝不苟”。尽管执教已半个多世纪,林先生为这堂课整整准备了一两个月,自称“要讲出最高的水准来,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教案”。这节课后,林先生回家大病一场。
清华园“四剑客”
193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二年级的林庚自愿转到了中文系。据他自述,之所以转系,是丰子恺的漫画惹的“祸”:“到清华后,我常在图书馆乱翻乱看,看到了《子恺漫画》,像‘无言独上高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几人相忆在江楼’等等。看了他的画,我就找诗词看去了,结果一看就入了迷。”
转系后的林庚,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三位先生,成为了清华园“四剑客”,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季羡林先生曾说,四个人“方言高论,无话不谈,‘语不惊人死不休’,个个都吹自己的文章写得好,不是梦笔生花,就是神来之笔”。
“七步诗”的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据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他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他羞愧万分,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