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语文备课素材(二)
46890200000031

第31章 兰亭集序(2)

郭沫若是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又是书法界巨擘,当时地位显赫,此论一出,破石惊天,引起轩然大波。赞同者有启功、宗白华等人,反对者有章士钊、高二适等人。章士钊惊呼:“夫如是,吾诚不知中国书史,经此一大破坏,史纲将如何写法而可!”高二适认为,此论“惊心动魄”,“此乃不啻在帖学作了一大翻身”。

高二适等人著文驳议,认为郭氏以两块碑石而断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隶书用于碑板,行书用于笔札,不可苛求王羲之书《兰亭》亦用隶体。王羲之以“书圣”得名,“定以当时永字变体而来,他人未能变,或变而不克,右军正以变而作圣焉”。“东晋时代的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确已大备,比较而言,后两者是年轻的书体,到了王羲之,把它向前推进变化,因而在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在当时字体演变时期,《兰亭》法帖部分字迹仍未脱离隶书笔意,说明《兰亭》法帖正是王羲之真作的摹本。

商承祚在《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一文中认为,从东汉起,隶书一方面向草书发展,另一方面也走向楷化,到东晋则己成熟。商又说郭沫若所谓《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都是智永所托,但未举出神龙本与智永书法相同的特点,是缺乏事实根据“想当然”的说法。智永所书《千字文》的刻本与手写本有几本传世,风格还是一致的,今将神龙本与《兰亭序帖》比对探索,同一作者的个性就会使人失望,即神龙本与《千字文》在风格笔势有出入,前者骨多于肉,后者肉胜于骨,特别是两者的风格笔势不能谓其一致,故非出自一人之手。

《光明日报》1998年12月4日史林版,发表了王元军的《从六朝士人不屑碑志看“兰亭论辩”的失误》一文,从新的角度对老问题作出质疑。他认为六朝尤其是东晋士人视尺牍为展现风流的艺术,而对于技艺性的碑志书法不屑一顾。由于对于这一点认识不充分,导致把出自平民之手的碑志书法与士人尺牍书法相提并论,从而使兰亭序为伪的论争失去了根基。郭沫若从当时出土的几方墓志以及砖刻文字书法与《兰亭序》有明显的不同就断言《兰亭序》不是当时社会的产物,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兰亭序》的疑案,涉及对王羲之思想,《兰亭序》内容的评价,涉及文学史、书法史、考古学诸多方面,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兰亭序》本身。随着岁月流逝,更多人肯定王羲之之《兰亭序》。今日书坛,有颇不以《兰亭序》为意者,谓《兰亭序》已被“神化”,此浅人妄言,也无损于王羲之“书圣”地位。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古代书法家练习楷书的运笔技法,据说,为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创。“永”字有八笔:点、横、竖、勾、仰横、撇、斜撇、捺,按各自的笔势以八字概括为侧、勒、弩(又作努)、趯、策、掠、啄、磔。这八笔是楷书基本笔画,每笔各有特色,而又互相呼应,一气呵成。“永”字如果能写出每笔的精神,楷书可算达到相当水平。关于“永字八法”,还有一段趣闻。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己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座,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己写的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口水救命

东晋时,政坛上有句流传甚广的话——“王与马,共天下”!王,即当时的宰相王导一族;马,即当时的皇帝晋元帝司马睿一族。但政治权力是世界上独占性最强的东西,“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没错,政权永远不可能与他人共享的。因此,有人已开始蠢蠢欲动要发动政变,打破这个“王马共天下”的共享政治。这个人就是王导的族兄──王敦。

王敦当时是荆州(今之湖南和湖北)刺史,荆州一地,地广民多,掌管此地便代表握有极大的军事、政治与经济的权力。换句话说,拥有此地,就表示享有发动政变的潜在资本。

为了把潜在的政变资本转换成现实的政变实力,王敦每时每刻都在荆州训练军队、澄清政治、发展经济。可以说,王敦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处理公务,都在为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做准备,根本没闲暇时间来放松自己。但,却只有一件事是王敦愿意暂时放下公务去轻松一下——陪他的族侄儿王羲之玩。

这一天,王敦逗王羲之逗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哇!天好黑哟!”不到十岁的王羲之,一脸天真地对着王敦说:“叔父,我要回家了。”

王敦难得轻松一下,再加上现在又正在兴头上,他怎么舍得让王羲之这个开心果现在就回去呢?于是,王敦拌着鬼脸对王羲之说,“今晚就住叔父家吧!”王敦使出浑身解数来逗王羲之开心,好让他忘了要回家,“叔父扮马儿让你骑,好不好啊?”就在王敦一整夜极尽耍宝之能事、逗得王羲之笑得嘻嘻哈哈的开心欢乐气氛下,王羲之累了,睡着了,当然,也就住在王敦家了。

王敦把睡着了的王羲之抱到自己床上,让那一脸聪明伶俐的小鬼头就睡在自己的身边。

一大早,帮王敦策划政变计划的谋士——钱凤,把王敦叫醒,和他商量有关政变计划的细节。

睡眼惺忪的王敦就在卧房里和钱凤大谈政变的细节,谈到一半,王敦突然大叫一声:“啊!糟糕!我忘了床帐里还有个人啊!”这时,王敦才想起王羲之还睡在里面。

钱凤冷冰冰地望了王敦一眼:“不管谁睡在里面,为了自保,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杀人灭口!”

早就已被吵醒的王羲之,听到钱凤要王敦杀掉自己的那句话时,惶恐万分!“该怎么办?该怎么办!他要叔叔杀我啊!”王羲之心里一直在无助地哭喊着。

当时,已不允许王羲之花太多时间去想救命的法子了!

“唉,我最疼爱的侄儿啊!别怪叔叔呀!”王敦已拿着刀,朝床走去!

到底王羲之有没有想出救自己小命的方法呢?

据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记载,王羲之决定伪装成睡得很熟的样子,来表示自己压根儿就不可能听见王敦与钱凤之间有关政变计划的谈话。

于是,王羲之凭着自己对熟睡模样的认知,尽量去竭力伪装——只见王羲之使劲地猛吐口水、狂流口水,吐得到处都是、流得全身都有,被子、枕头、衣服、头上、脸上、手上……

所以,当王敦拿着刀、无奈地走到床边、掀开床帐、准备要杀王羲之,却看到满床铺的口水时,他不禁堆起满脸笑容,对钱凤开心地叫着:“不必杀我宝贝侄儿啰!你看他睡多熟,熟到连口水都流成这个样,都泛滥了!根本就不可能听见我们在说些什么嘛!哈哈哈!太好了!我不必杀我最疼爱的侄儿啰!”

王敦与钱凤正是因为看到了王羲之口水横流的样子,才打消了杀王羲之来灭口的念头。看来,流流口水,不但对身体有益,有时还能救自己一命!

而且,对后人来说,王羲之的口水,不但救了王羲之一命,更拯救了书法艺术一命。因为,逃过鬼门关的王羲之,日后所创造出来的书法艺术,让到东晋时已然没落的书法艺术,再度活络了起来。

登泰山

有一年,王羲之和他的一个朋友来逛泰山,到泰山一看,真是山清水秀,名不虚传。两人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谈天。王羲之说:“泰山的风景确实很美,就像我的字一样,四海闻名!”

这时,泰山老母下来查山,听到王羲之的话,生气地说:“王羲之敢在泰山夸海口,我一定打你个‘知’字!”

接着,泰山老母到山腰里画了两座小草房,中间一道大墙,吐了口仙气,房子和真的一样。她变成个老太太,又变出个老太太,她俩隔着一堵墙,一个擀饼,一个烙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