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任职从政期间,时常忧国忧民,他把历代明君贤相勤劳思政、治国安邦的经验和事迹系统整理成章,用“顺谏”的方式,奏疏给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参阅。裕宗真金非常赏识他的这种见解,除自己学习外,还将《承华事略》各篇发给皇孙们传读。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儿子成宗铁木真即位。王恽给成宗皇帝敬献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宝,而是他论述的《守成事鉴》十五篇,表现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诚。因此,成宗又加封他为通议大夫,知制诰。并委托他同赵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实录》。
大德五年(1304年)六月,王恽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朝廷的钦差大臣在汲县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贫如民。其儿孙们田园生涯,耕稼自给,便如实奏明圣上。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号“文定”。子孙荫封受禄。家乡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奋读书的古子涧村誉为“秋涧书声”,被列为“汲县八景”之一。他的言论诗文刊行于世一百卷为后人所传读。
唐太宗轶事
唐太宗反腐故事
唐贞观二年(628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是懂得爱财?上算吗?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切莫去做那些将会导致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贪赃枉法的事情。唐太宗不反对官员“爱财”,但反对他们爱财过度成为贪财,反对“受人财贿”,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他告诉身边的大臣,官员爱财要取之有道,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如果贪得无厌,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从官员的私利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事情。他要官员们学会算这笔账。
为了加深左右大臣的印象,唐太宗又说,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宰相名叫公仪休,爱吃鱼,成为一种嗜好,但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这样,他就能长久吃到鱼。因为他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不用担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鱼。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不能贪。如果君主贪婪,必定导致亡国;如果官员贪婪,必定遭致身败。《诗经》写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见《诗经·大雅·桑柔》,意为大风刮得很猛,贪人败坏族类。)此话诚然不错。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如果有贪欲,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个人:主(国君)贪丧国,臣贪亡身。“贪者败类”,贪者一人,会贻害很多人。从大处讲,会殃及一国;从小处而言,会殃及家庭、家族。
接着,唐太宗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载于《水经注·沔水》,说的是战国时代秦惠王想攻打蜀国,苦于不知道到蜀国的路怎么走。于是想出一条计策,命人刻五头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挂着黄金。蜀国的人见了,以为牛拉屎能拉出黄金。蜀国国王贪图黄金,乃派出五位大力士,将石牛拉到蜀国。这一来,就开辟了一条由秦国到蜀国的通道,这正是秦惠王所希望的。秦国的军队随后而至,攻打蜀国,蜀国很快被灭亡了。
第二个故事载于班固《汉书·酷吏传·田延年传》。说的是汉代担任大司农职务的田延年,征用民间牛车3万辆,用来租赁生利。每辆车租金原先为1000钱,田延年用欺诈手法增加至2000钱,共得6000万,并将其中的一半即3000万私自吞没。他在做这件事情时,其冤家对头眼睛正盯着他,秘密地搜集其违法乱纪的材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冤家对头的掌握之中。于是田延年贪污3000万钱的事很快被揭发出来。大将军霍光说:“先把他关到牢里,然后交由大臣们公议处置他的办法。”田延年自知罪孽深重,又害怕受到惩处,说道:“我何面目入牢狱!”遂自刎而死。
讲完了这两个故事,唐太宗感慨颇深,叹道:像蜀国国王和田延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啊!现今我要以蜀王为借镜,你们也应当以田延年为前车之鉴,不学他们的样子。以上两则故事,并非虚构,而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真人真事。唐太宗用历史上的这两件事,有力地印证了主贪丧国、臣贪亡身的道理。大臣们听了,定当惊出一身冷汗,定当深长思之,信服唐太宗所说的道理。
贞观二年唐太宗那堂“反腐课”,是讲历史教训。贞观四年,他给王公大臣上了一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反贪。唐太宗说,人要知道畏惧,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我终日孜孜以求,不但怜惜百姓,为他们忧虑,而且也希望你们长保富贵。天不是不高,地不是不厚,我所以始终兢兢业业,就是因为畏惧天地(害怕做错了事遭到天地神灵的惩罚)。你们如能像我畏惧天地那样,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则不但百姓安宁,而且自身常得欢乐。古人说:“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钱财过多未必是好事(唐太宗在贞观初年说到,珍宝乃“身外之物”),此言可为深诫。如果徇私贪浊,不但败坏法纪,而且损害百姓。纵然事情没有败露,内心岂不经常忐忑不安?人老是处于恐惧状态,惶惶不可终日,时间长了,是会得病的。因贪赃而恐惧,因恐惧而致死,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大丈夫岂能因一时贪图财物,而害及身家性命,并且使子孙后代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你们应当好好思量我这些话。
唐太宗爱护功臣
唐太宗对有功之臣李世关怀备至。李世回朝任兵部上书时,积劳成疾,重病缠身。太宗亲自探望,敦促太医认真治疗,甚至过问李世所服药物。太医向李世民禀报说:“此病乃多年风寒淤积所致,我有一验方,其他药物都有,只缺‘须灰’一味”。太宗迫不及待地问:“须灰是何药,能找到吗?”太医解释说:“须灰就是胡须所烧成之灰”。太宗一听,马上说道:“这药我有”。立即命人取来剪刀,亲自将自己胡须剪下,烧成灰后,又亲自将须灰调入药中,让世服下。李世服药后,病情迅速好转,很快便痊愈了。世被太宗剪须一事感动得“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唐太宗亲手将李世扶起,温和地说:“朕赖卿以安社稷,卿安则社稷安矣,朕煎须以治卿病,乃是为社稷计,不为卿一人之私也,何谢之有?”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诚然是也。
还有一次,唐太宗邀请李世入宫赴宴,世开怀畅饮,喝得大醉,在酒席上酣睡不醒。太宗担心他受凉,脱下自己的长袍,轻轻盖在李世身上。在场之人,无不为太宗爱护功臣的仁慈之心而感动万分。
唐太宗“二喜一惧”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贞观十五年九月,唐太宗对大臣说:“朕有二喜一惧,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欠服,边鄙无虞,二喜也。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此一惧也。”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可谓“国泰民安”。但唐太宗却“居于安而思乎危”,正是这种可贵的居安思危精神,才使得唐太宗殚精竭虑,施政爱民,使唐初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
“太宗辨弓”
《资治通鉴》中载:贞观元年四月,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说:“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背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唐太宗年轻时南征北战,以弓矢定四方,自以为“辨之精”,得良弓。殊不知他仅仅看了外表,只注重了“弓劲”,而忽略了制作弓箭木材的脉理,所以十数弓“皆非良材”。他并没有停留在对弓箭良优的辨析上,而是推而广之,把这件小事联系到治国安邦上。认为“识一弓尚如此,况天下之务”。于是“数廷见”大臣,“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
魏征轶事
(一)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原文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三)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四)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