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语文备课素材(二)
46890200000008

第8章 南州六月荔枝丹(2)

文征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故称文待诏。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亦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文征明享年90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新荔篇》

《新荔篇》是一首咏新栽荔枝的诗,诗中记述了一次荔枝自闽中北移常熟而成活的事实,并就此抒发议论感慨,其间蕴含了作者生活的认识:“造化竟为人事夺”,也就是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造自然。

新荔篇

明·文征明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然不敢信也。以示闽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赋。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

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

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

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宁如亲目视。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

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

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气迁,造化竟为人事夺。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山来沃衍说吾乡,异品珍尝曾不乏。不缘此物便增重,无乃人心贵希阔。

福山杨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东南。风情气味不相下,称绝今兼荔枝三。

注释:

石田:文征明的同乡好友沈周,字启南,号石田。他的诗、文、画都很有名。

盐蒸蜜渍:荔枝的加工方法。这两句是说平时见到的荔枝都是加工后的枯萎了的荔枝。

尤物:本意是指人、物中特别或异于寻常的,这里指荔枝。

三吴:指苏州、常州、湖州(浙江吴兴)。

桂林:因荔枝叶像桂树叶,所以称桂林。

森森:树木茂盛的样子。

闽士:指福建见过荔枝的人士。

“千载”句:几千年来北方人只能听到荔枝甘美的传说,空流下涎水。北客:泛指荔枝产区以北人。

馋夫:诙谐话语,指这次尝到了顾家荔枝的人。

漫:满,这里可以解作“充分”。这两句是说,白居易的图、蔡襄的谱画得写得尽管好,但又怎么能跟亲眼见到的荔枝相比呢?

迩:近。这两句是说:假如三吴一带能种活荔枝,饱啖荔枝的愿望就能在这里得到满足,京师要尝到鲜荔枝也将比从福建、广东、四川驿马传送要近了。

“不须”句:反苏轼“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句而成。

“天下”:苏轼《荔枝叹》:“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疮”指历代用驿马传送荔枝给百姓带来祸害。“天下”就出在这首诗。但在这里,“”是借指荔枝。(wěi):本意是疮、瘢痕。

回斡(wò):回旋,这里是转变的意思。

卉:草木,指荔枝。

聊:姑且。

造化句:老天爷的意志竟被人扭转了。即指荔枝在常熟种活了。

“仙人”句:借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海山仙人绛罗襦。”因荔枝生长在南海滨,所以称“海山仙人”。

江乡:长江一带。

沃衍:平野肥润地区。全句是说三吴一带本是肥润地区。

无乃:无奈,无可如何。

希阔:稀少而路途遥远。

福山:常熟县北的覆釜山,又名福山。

荔枝文化

荔枝,古人又写作离枝、离子、荔子、荔支等,因左思在《蜀都赋》中有“旁挺龙木,侧生荔枝”的话,所以后人又以“侧生”来代指荔枝。荔枝色红,故又有人称之为“丹荔”。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流落巴蜀期间,曾写过《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诗中有“轻红擘荔枝”的话,所以不少人也以“轻红”来代称荔枝。这样,荔枝这种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尤物,也就由于得到文人的关注而成为他们行诸笔下歌咏的对象而具有一种文化的内涵了。

就中国而言,关于荔枝的产地,著名宰相张九龄写作的《荔枝赋》中说:“南海郡出荔枝焉。”白居易在他那篇著名的《荔枝图序》中说:“荔枝生巴峡间”。中唐诗人张籍在他的《成都曲》中也写到过荔枝,他说:“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则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以居成都多年的身份发表意见说:“此未尝至成都者也。成都无山,亦无荔枝。”他还引证苏轼的诗“蜀中荔枝生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来加以印证。说“盖眉之彭山县已无荔枝矣,况成都乎!”陆游的说法,比较符合蜀中荔枝产地的实际状况。但这些说法,都因作者的视野和旅迹所限,其实并不全面准确。比较合乎中国荔枝产地实际的说法,当为蔡襄的《荔枝谱》。他说:“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也就是说,中国荔枝的产地,大致是今天的福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一带地方。这个判断是大体符合实际的。从科学的角度讲,这当然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土质、气候适合于荔枝的生长的缘故。

汉武帝的数个第一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

独尊儒术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而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设立中朝,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于是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

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凿井术、丝绸、漆器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等。

开疆拓土

西北:霍去病、卫青、李广利、张骞以及细君解忧等人的前赴后继的努力,西域首次并入中国版图。

西南:使者军队的接连出现使西南边陲第一次并入中国版图。

北方:卫青、霍去病的出击使北疆长时间稳定,保护了京师的稳定。

岭南四大名山

岭南四大名山即指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及丹霞山。

鼎湖山,于1956年列为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广东肇庆市中心18公里。这是一处包含10多座山峰,总面积达1100多公顷的风景区。主峰鸡笼山高达1008米。鼎湖山层峦叠嶂、云崖飞瀑、潭清水碧、幽谷溪流,无不旖旎,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是岭南山水的精华。因山顶上有湖,四时不竭,又传说黄帝在此铸鼎,惯称鼎湖山。山上树木葱茏,有高等植物1700多种,占广东全省植物种类的1/4。1979年被联合国列为自然保护区。又有“绿色宝库”、“北回归线的绿洲”之称。鼎湖山上有白云寺、莲花庵(又名庆云寺),是佛教圣地之一。

罗浮山,见本课“文本链接”中“罗浮山”。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南海市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汽车1小时内即可抵达。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清代以来,文人雅士、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丽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

西樵山自然风光美轮美奂,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翡翠”,“固体水库”。正是因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国务院、国家林业部才相继授予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两顶桂冠。

丹霞山,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世界三大地貌的丹霞地貌即以其命名。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距仁化县城9公里,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海拔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蓝天,无数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奇丽。因而,有人曾说过这样过誉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

妃子笑

“妃子笑”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据传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听说海南的荔枝要比四川产的荔枝好吃,便向唐玄宗撒娇,想吃海南的荔枝。可是,当时交通不便,海南离长安有数千里之遥,运得慢了,荔枝就会腐烂。于是,唐玄宗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传令快马日夜兼程将海南的荔枝送往长安,路途中累死了多少匹战马,士兵们流了多少汗水,为的却是令妃子一笑,此举可与“烽火戏诸侯”一拼。这个故事辛辣尖刻地描绘出唐玄宗荒淫的生活,使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姓姬,名宫湦。他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周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攻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西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把他关进监狱。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以为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宜臼为天子,即周平王。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