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二:授课中的主导观
(在分别让全体学生自由诵读一遍和一位同学独立朗诵一遍课文之后,李镇西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深层阅读状态)
师:粗读课文后,你们有没有想欣赏这篇散文的冲动?
生:(齐)有!
师: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生1:小的时候,托尔斯泰听保姆或村妇讲,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后来托尔斯泰就真的栽了一棵树,死后就埋在了这个地方,很有浪漫色彩。
生2:他的墓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是一种朴素美。
生3:托尔斯泰的墓很朴素,但也很丰富。
师:是不是托尔斯泰害怕别人盗墓才把坟墓修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而且修得那么朴素?
生3:不是,我说的丰富不是指物质方面的,而是指的精神内涵。
师:(微笑着做颔首领悟状)哦!
生4:伟人都想不朽,所以不用华贵的墓来招人走近墓前。
师:同意!希望你以后为了事业不朽,不要修墓。(全场笑)
师:我也要发言,行吗?
生:(齐〉行!
师:每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每当我想像着托翁那朴素美丽的坟墓时,我就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句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为什么托翁那只有一个土堆的朴素的坟墓,会引来成千上万的人参观,而且“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我从臧克家的诗里就能寻找到答案了。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活动的参与者,群体的合作者。李镇西在课堂上能通过细节把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兴趣很好地调动起来,这是他成功地发挥“主导”作用的结果。
有位曾亲闻听过李镇西讲课的教师曾说过:纵观李镇西的课堂教学细节,你既能感受到有条不紊、层层推进的教学进程,但又感觉不到他在课堂中有越步雷池的表现。在学生纷纷发言后,他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与口气征得学生同意后,发表了对学生正讨论着的问题的看法,因为他是“导”而不“灌”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当有学生说“伟人想不朽”时,他用幽默的“希望你以后为了事业不朽,不要修墓”巧妙地给予了纠正。而当发现学生用表达不太明确的词“丰富”来形容托翁的坟墓时,他又用“盗墓”进行归谬,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语言作了清楚的表达。在听李老师的课时,从细节中你看不到师道尊严者的形象,也听不到唯我是从的霸语,能看到的只是学生慈爱的长者、亲和的朋友。通过这样的细节营造的课堂氛围当然会是轻松而愉快的,而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当然会更好地放开思想去思考、质疑、实践、探究。
李镇西曾说过:理念都是在细节中体现的。从上面所述的一节课中的两个片段,我们不难看出李镇西确实是一个重理念更重实践的教育家。
课堂教学活动本就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有人称之为板块,而环节和板块却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雕琢课堂细节,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善于雕琢课堂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
教师关注并雕琢教学细节,就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就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这样,我们就能像李镇西那样,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就能在打造细节的同时成就人生,成就完美。
善教者,习惯于做“减法”
有人说,李镇西讲起课来很轻松,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李镇西在讲课中善于做“减法”。当然,要娴熟地做“减法”,是需要技巧的。
无疑,李镇西的语文教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技巧,这些技巧似乎平淡无奇毫不张扬,但更为务实有效,往往取得了奇特的效果。特别是关于语文习惯的教育,比如高中学习与初中的区别,如何养成自觉学习的意识,怎样记笔记,甚至包括认真写字,如何减少错别字等都有看似不经意然而又细致的指导。又如某堂课上,在讲完高中第二册第一单元之后,李镇西要进行总结了,但是这总结却是由学生完成,以对字词的总结为例,李镇西是这样处理的:
李镇西:现在每个同学用几分钟时间在书上做个记录,你觉得在这个单元里哪些字词应该引起重视。我们马上做一个小小的游戏。每个同学找十个字,其中五个类似于听写。比如方——(qiú)让其他同学注音。五个根据拼音写字,五个给难字注音。然后交替来做。同学们做准备。注意,要有语言环境,不要单纯给一个拼音。注音也要注意,如果是多音多义字,要在需要注音的词下加点。素材可以在课本中找,也可以在《优化设计》里找。只能在第一单元里找。每一个字10分。
(李镇西巡回看。不时催促抓紧时间。)
李镇西:哪些同学完了?(一部分举手)哦,少数同学,抓紧时间,(又过了一会儿)下面我说一下安排。这边两个组,两个同学都出完了,再交换。(一些同学开始交换)注意,做的时候不要看书,做完以后再看。动作稍微快一些。你看,我就发现一个现象。有的同学出完以后在等同学,哎呀,他怎么还没出完?有的同学出完以后则在复习,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对待时间的不同态度。做不完的就空在这儿,交换的时候对方给予解答。做完以后就把试卷给对方批改。
(同学批改中,小声议论。)
李镇西:我要统计,哪些同学得100分。一个字10分,他不可能得99分。是不是已经做完了?哪些同学得了100分?举手。(一些同学举手)怎么都是女同学?(大家笑)咱们今天是一个非正式的检测。我这儿要问一下,你认为哪些字特别容易错,觉得应该提醒一下大家?
学生一:“莘莘学子”的“莘”特别容易错。在《优化设计》第一页。
李镇西:你看他读得很细。我觉得这题出得很好,提醒得好。还有没有?
学生二:还有,“炽热”的“炽”容易读错。
李镇西:很好,还有哪些?
学生三:“幽燕”的“燕”容易读错。
学生四:“愤懑”的“懑”容易读错。
李镇西:你会不会写这个字?
学生四:“满”字下面一个“心”字。
李镇西:很好。还有没有?
同学五:“谄媚”的“谄”。
李镇西:很好。大家听我讲,今天做的都是小学生的事,依据教材和《优化设计》。国庆完了,有同学问,你让我们做了那么多《优化设计》,为什么不检查呢?这就是检查。如果有同学听写没问题,不做也可以呀。(节选自《听李镇西老师讲课》第280~281页)
看看,也就20来分钟的时间,学生便得到了有效的复习效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竭力考住别人,就很容易在复习的时候抓住重点难点,而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之间又分享彼此的经验,一些容易搞错的地方也得到了强调,很节省学生的复习时间。对于老师而言,负担也大大地减轻了,不用费尽心思地去帮学生总结,(往往吃力不讨好)也不会再花时间去测试,完了还要自己阅卷。
一般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做加法,不断地通过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来督促学生,把自己和学生一块儿抛到题海里去,而李镇西这样的善教者却习惯于做减法,把自己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难道不是最高的技巧?
朴素,也是一种力量
人们常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镇西在授课过程中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而且效果显著。我们先来看看他讲授人教版《提醒幸福》一文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现身说法,指路导学
(上课开始,李镇西直奔课文)
师:同学们实话实说,你们是否喜欢这篇课文?
生:喜欢。
师:大家有没有读懂它?读懂的标准是什么?
生:要体会中心思想,要了解写作目的。
师:(补充和归纳〉读懂文章,要弄清三点,第一是“写了什么”,第二是“为什么写”,第二是“怎么写的”。此外,还有一个起码条件,即读懂生字词。
(随后,师生共同交流了“喧嚣”、“渣滓”、“先哲”、“垂垂老矣”等词语的意义或读音。李镇西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标题中“提醒”一词的一般义“从旁指点,促使注意”,在本文中的语境义——“珍惜”)
师:做到以上几点,只是“基本读懂”,要“真正读懂”,还必须“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板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什么是“读出自己”?李镇西先结合自己体验来谈)
师:最近,我读了著名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青狐》,小说写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个女作家的一段经历。别人可能觉得这是一本很一般的小说,但我读得却特别投入,因为它勾起我对大学时代一段心路历程的回忆。另外,我每天带上随身听,徒步上班,对《同桌的你》这首歌百听不厌,这同样是因为由此很自然地想起过去的校园生活。总之,我是把自己给摆进去了,也就是“读出了自己”。
师:“读出自己”,就是“学习”,是“欣赏”,是“联想”,是“想像”。(关于“读出问题”,李镇西也以自己为例)
师:假如拿一本自然科学书籍来读,就一点问题也提不出,因为根本读不懂。对于课文,有所知晓了,或者读懂了,才能“读出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带一种研究的目光去发现,去推敲,去质疑,去批判。
片段二:“读出自己”,交流感悟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喜欢的某一段、某一句,认真品味,共同分享,看是不是“读出了自己”。
(生交流后纷纷举手,要求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生1:最喜欢“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因为它把全文的中心意思充分说了出来。
生2:最喜欢“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因为它告诉我们要重视幸福。
生3:最喜欢“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因为它与自己产生了共鸣,而且写得也很形象。
生4:最喜欢“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因为影视中也常有这样的镜头,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温馨感人的时刻,使人不由得想起一个词——“幸福”。
生5:最喜欢“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亲切温暖地包裹着我们”,因为“朴素”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
(其间,李镇西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我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品味语句或段落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有时也把他自己的人生阅历或心灵感悟巧妙地融入其中,产生了师生共鸣的良好效应。如,当学生谈到对“朴素”一词的理解时,李镇西说自己也很喜欢它,曾把“朴素即美”四个字作为给高三学生的毕业赠言。他说,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片段三:读出问题,提升认知
(话题转入“读出问题”)
师:大家说说读出什么问题了?
生1:“看不见的恐惧”、“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以及最后一段“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暖洋洋,亮光光”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生2:“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与“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意思是不是一样?
……
(此过程李镇西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只是在适当的地方加以点拨。如,对“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一句,李镇西结合自己刚学会驾车时“过车瘾”的事情来说明这两者是怎样统一在一起的。他同时还指出另一种不统一的情形,即,身处恶劣环境,内心却宁静幸福。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理解了以上问题,也提升了对课文观点的认识)
师:这篇文章有没有需要修改的文字或语句?
(众生讨论后,师归纳总结)
师:“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充满”与“淡淡”搭配欠妥;“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用比喻手法时,出现“时空错位”,显得有点牵强;“……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其中的“我们”似乎显得多余累赘。
师:读书的时候,哪怕是非常好的文章,也要善于读出问题,敢于指出瑕疵:“读出自己,读出问题”,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态度。
片段四:故事作结,引发深思
(李镇西用一个朋友真实的故事结束了这一课)
师:成都市有一位30多岁的女教师,教小学语文,课上得很好,也很有名气。去年10月份,听说她被提拔为市教育局副局长。今年元旦,在一次聚会上,我才通过这位老师的同事之口,知道她没有去赴任,仍然在学校当老师。因为她坚持认为,学校和课堂更适合于自己,做教师才是最幸福的。这种幸福观,同学们现在不一定能理解,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理解的。(《听名师讲课》第149~152页,本案例作者为冯卫东、张卫东,有删节)
看了李镇西这篇课堂教学片段,我们不妨借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是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的名言,“平的才是大的”。
《提醒幸福》本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美文,在讲授时,可能不少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美教”。比如,先放歌曲《幸福是什么》,在美妙的旋律中导入新课;比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幸福生活的美妙画面,让学生体味幸福;再比如,抛出一些情境性话题,请学生谈谈情境中的人物是否幸福等等。应该说,这些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价值。
但李镇西却非如此,他似乎有意回避“新”、“奇”、“趣”,而让一切都在平淡中完成。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即为他的全部教学“家当”;也没有刻意设计什么导入语,用“大白话”交代课题,直截了当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师生读读议议,互相交流,偶有“出彩”的发言,但绝无“玩噱头”或“作秀”之意,纯粹是“随意”、“自然”生成的结果。
李镇西在课堂上的平和、平淡甚至平白,或许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素朴”的理性追求,也是一种源自内蕴的自信。此“内蕴”已不再是指他个人的“内功”,而是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哲理的启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有力导引;是指师生之间的智慧、思想的有益碰撞和对流,简言之,是课堂流程的高效率,课堂生命的高质量。有这样的高效率、高质量,他自然会大力摒弃一切枝蔓性的教学环节,自然会主动远离任何“形式大于内容”、形式损害内容的教学行为。
“平的才是大的”,这样的境界自然是那些所谓的热烈、激昂等境界更难企及的。
第二句是老生常谈的话,“语文姓‘语’”。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说,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关于“幸福”,关于“提醒幸福”,很容易就能上出一堂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来。或许,对于这篇文章,一定有不少老师在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将之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语文“改姓”了,无论如何,均非一件幸事。